探讨桥梁施工技术及裂缝产生原因论文_黄福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右江公路管理局 广西百色市 533000

摘要:桥梁和道路关乎人民的出行和发展,直接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经济,是发展国民经济的脉搏。桥梁的质量取决于桥梁施工技术的好坏。在桥梁施工过程中,裂缝问题会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因此,不断提高和完善桥梁的施工技术,防止桥梁施工裂缝的产生,确保桥梁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安全。

关键词:桥梁施工技术;裂缝原因;防治措施

1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交通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各种施工项目在不断开展,交通建设出现一种全新的面貌。桥梁建设在交通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人民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了给偏远地区的人民提供与外界沟通的便利条件,为了人民更好的发展和生活,国内道路桥梁的建设被我国政府在投资中加大了力度。但是,在桥梁施工建设中,总是出现桥梁裂缝的质量问题,导致工程使用不安全并且使用寿命缩短。因此,为了保证桥梁的质量以及施工安全,必须提高桥梁施工技术,了解桥梁裂缝问题并找到裂缝防治措施。

2 桥梁施工技术的研究

2.1 强化后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预制和张力施工技术

首先,压平处理施工场地,再处理地基,然后对施工场地的板梁底模依据图纸进行铺设;其次,根据图纸制作的钢筋运送到施工现场,在相应位置捆扎底板钢筋;此外,必须采用由多个钢模拼装而成的模板。

2.2 钢筋焊接技术

桥梁结构的支撑,依靠着钢筋和混凝土。为了保障桥梁的稳定,钢筋焊接技术必须得到重视。为了确保钢筋焊接的顺利,要选择合适的焊接技术,并在正式施工前进行试焊来提高成功率。

2.3 填筑后台施工技术

在后台进行填筑时,一般采用碎石块、沙土、沙砾等。但为了提高填筑的质量,保证施工的质量,可以采用水泥或石灰来进行后台的加固。

2.4 桩基础施工技术

桥梁建设中,要在施工时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施工技术。最常用的两种桥梁施工技术为:人工挖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其中,钻孔灌注桩是通过打出满足设计中大小和深度要求的井孔,并在井孔中放置钢筋骨架后灌注混凝土,从而形成桩基础。

2.5 桥面搭板技术

桥面搭板时,为了保证搭板承压后的弯曲度不能过大,必须严格控制搭板的长度,使搭板与桥台的连接处处于同一高度。为了保证工程的安全,相对于最初的设计标准,再搭板要相对高一些,使其形成预留坡度。

2.6 坑基挖掘技术

首先,对于垂直坑壁基坑:要求基坑的结构稳定且相对均匀,拥有最佳标准的含水量,才能采取垂直坑壁基坑的挖掘方法。其次,对于变坡度坑壁基坑:采用变坡度坑壁基坑的挖掘方法,要在土层多样化,且在挖掘的过程中机械会穿越不同的土层。最后,对于斜坡和阶梯形坑壁基坑:要采取斜坡或阶梯形坑壁基坑的挖掘方法,要求基坑有正常的湿度,相对均匀的结构,且基坑的深度不超过5米。

3桥梁工程产生施工裂缝的原因

在建设桥梁的过程中,因为材料的质量问题和施工人员的操作问题,可能会导致桥梁裂缝的产生;再来,受天气的影响,热胀冷缩,没有提前设计好就也极可能出现裂缝。

3.1 钢筋氧化锈蚀引起裂缝产生

钢筋被包裹在混凝土中,一旦混凝土施工材料的质量达不到工程的设计要求标准,其质量问题就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水分和二氧化碳会对混凝土保护层造成侵蚀,破坏混凝土中钢筋。在没有混凝土保护层的保护下,钢筋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和环境中的水分和氧气发生锈蚀反应会导致体积增大,从而使混凝土内部胀大,混凝土结构表层不足以支撑,导致开裂现象的发生。

3.2 钢筋使用不当引起裂缝产生

在桥梁的工程施工过程中,钢筋的用法十分重要。当在铺设桥梁时,在混凝土中使用过多的普通钢筋,不利于混凝土的凝结和收缩,会使得桥梁产生裂缝。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很好的把握施工间距,将钢筋捆扎过密,使得混凝土不能渗透其间,形成保护层,容易产生桥梁裂缝。

3.3 温差因素导致裂缝产生

温差因素导致裂缝产生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裂缝产生原因。温差裂缝是混凝土发生硬化的现象,导致的收缩不均匀产生的,而其根本原因,顾名思义即可知是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和外部的环境出现了一个较大的温度差从而导致裂缝的出现。在准备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的阶段,混凝土的各个构件受模板等物件的隔离,会使水泥液化中产生的热量无法释放,当随着时间的过去,热量被散去,但这个过程中,混凝土会出现收缩现象,内部构件和外部模板都对混凝土造成影响,混凝土就会很容易出现裂缝。

3.4 混凝土的收缩导致裂缝产生

混凝土在凝结的过程中,常会出现因混凝土的收缩而导致桥梁裂变的现象。在混凝土凝结的初期,常会因其抗拉强度比较小,导致产生的干缩拉应力超过自身的抗拉强度,导致裂缝的产生。混凝土在凝结的过程中,水泥同水以及其他物质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中新产生的化学物质中的碳酸钙的体积小于氢氧化钙;或者在这个过程中水被蒸发掉,只剩少量的水参与化学反应,都会使混凝土的体积和质量发生收缩变形。再来,在太阳的暴晒下,会导致自身的质量和体积收缩,局部混凝土出现张力失衡的现象,桥梁就会出现裂缝。

4 预防和修补桥梁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的措施

桥梁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的问题可以在施工时详细设计,施工时严格按照施工标准来执行从而避免裂缝的产生,在已经产生的裂缝修补问题上,要找准裂缝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修补桥梁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

4.1 预防桥梁裂缝问题

桥梁裂缝问题的主要原由就在混凝土上,要预防桥梁裂缝问题,第一点就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问题,质量问题不解决,想再多的补救方法也没有办法。再来,要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确保能完全按照设计要求的标准完成施工。然后,要注意施工的天气和季节,不要盲目赶工。

4.2 表面修补桥梁裂缝

表面修补桥梁裂缝的方法,是一种最简单、最常用的处理桥梁裂缝的方法。表面修补是对裂缝表面选用环氧胶泥以及水泥浆等材料进行涂抹处理,之后再采用一些沥青以及油漆等具有优良的防腐性能的材料,在混凝土的表面上进行涂刷,最后则是对裂缝进行粘贴覆盖,可选用玻璃纤维布来作为覆盖材料,这样就修补完了裂缝,并可以很好的防止裂缝继续开裂。但是,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表面的浅层次的裂缝,或者一些整体承载力并没有受到影响的深层次裂缝。

4.3 填充封堵法

填充封堵法是为了填补裂缝,增加其承受固定性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为了拥有良好的加固效果,会在裂缝中压入水泥浆以及树脂等胶结物。而为了拥有良好的填充加固作用,经常会沿着裂缝的方向进行开凿槽位,并在槽位中压入防水性能好的材料象丁基橡胶等来填补裂缝。如图1所示,是采用水泥构件填补裂缝。

4.4 对桥梁的结构进行补强

为了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在施工裂缝出现后,并对桥梁的结构产生的干扰较大时,就会对桥梁结构进行补强。对结构进行补强的最常见方法有:喷射混凝土法,预应力加固法,钢板加固法。其中,喷射混凝土法就是通过继续喷射混凝土来提高混凝土强度并达到补强加固的效果;预应力加固法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提高稳定性的,即采用增加支点的数量,增大桥梁结构的截面面积的方法;钢板加固法是对混凝土构件通过钢板等部件进行加固处理。

5 结束语

混凝土在桥梁建设中大量使用,但其自身的抗位力不足等缺点造成了桥梁的裂缝问题严重。桥梁施工裂缝严重影响桥梁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分析施工情况,采用最合理的施工技术,有针对性的预防桥梁施工裂缝,从而避免产生桥梁施工裂缝,保证桥梁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寇笔锋. 桥梁施工技术及裂缝成因研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5):149-150.

[2] 李丽,王燕.浅析道路桥梁施工中产生裂缝原因及应对措施[J].江西建材,2016,(23):165+169.

[3] 李抗生.桥梁结构混凝土施工中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J].科技创新导报,2012,(13):126.

[4] 李志伟. 论桥梁施工裂缝产生因素与对策[J]. 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5,(Z1):50-51.

论文作者:黄福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7

标签:;  ;  ;  ;  ;  ;  ;  ;  

探讨桥梁施工技术及裂缝产生原因论文_黄福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