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与结构优化_加工贸易论文

论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与结构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加工贸易论文,结构优化论文,论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加工贸易作为我国最主要的对外贸易方式,虽然其生产环节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产品的增值率逐渐提高,但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不利地位,我方获利较少。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分析论证了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与结构优化的必然性,认为加工贸易结构僵化是阻碍其升级换代的关键所在。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出口产品结构比较优势静态化;区域结构过于集中;经营主体结构过分单一;模式结构相对滞后。文章试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加工贸易结构僵化的问题分析

(一)出口商品结构仍然低级化

中国发展加工贸易是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开始的,这适应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压力大的状况。目前,虽然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大大提高,但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是主要构成部分。这类产品需求收入弹性低、出口增长乏力、发展后劲不足,又面临着东南亚国家的激烈竞争,可替代性较强,若竞争对手以邻为壑地竞相压价,不仅会使我国的贸易条件恶化,严重时还会导致“出口贫困化增长”,掉入“比较优势陷阱”。

(二)区域结构过于集中

1.内部区域结构: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虽然加工贸易从东南沿海开始发展起来后,目前已遍及全国各地,但却一直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如广东、上海、江苏、山东和福建五省市。1999年,这5个省市合计占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84.3%,其中仅广东一省就占55.6%。2004年,五省市的比重上升为84.51%,广东省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仍达到45%左右,而西部地区的这一比值仅为0.80%。

20多年来,加工贸易的发展为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东部所获取的经济利益——经济大发展,却未能以同样效力扩散和辐射到中西部地区,反而引起了较强的虹吸效应,将中西部地区原有的资金、劳动力、人才、资源等生产要素大量吸走。因此,中西部地区在东部地区传统的以劳动密集为特征的加工贸易产业没能实现地区战略转移和缺乏东部产业转移推动的条件下,只能模仿东部地区进行自主的结构高度化演进,最终造成“地区产业结构同构”。从而导致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形成“断层危机”,妨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所以,东部地区应尽快地将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不仅有利于中西部的发展,也会使自己有更多的空间、时间、资金用于资本、技术密集型加工贸易的扩张与深化,于己于人都有利。

表1 2003年我国加工贸易主要伙伴情况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年鉴》。

2.外部区域结构:进口市场主要集中于周边国家和地区,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日、欧盟。2002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口来源地依次为日本、中国台湾省、东盟和韩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分别对美国、日本和欧盟出口468.0亿美元、281.5亿美元和261.4亿美元,对这3个市场的出口值合计占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总值的56.2%。2003年我国加工贸易主要伙伴情况见表1。

从上可以看出,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市场是相对错位的,且出口市场过于集中。这使其抗风险能力减弱,虽然出口市场日趋多元化,但大多数省市的加工贸易仍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中国香港等市场。由于国内加工贸易企业自身营销能力较弱,对特定市场依存度过高,极易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同时也易引发贸易摩擦。这从我国所遭受的反倾销案件中可窥见一斑。

(三)经营主体结构过分单一

1991-1995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额占中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8.5%,1996年跃升至62.9%,1999年进一步上升到67.2%,2004年已高达81.2%。多年来外资企业一直是我国加工贸易的经营主体,详见表2。另外,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内资企业的来料加工主要是由外资经营和管理的。因此,从总体上看,外资经营的加工贸易已占中国加工贸易的90%左右。

表2 加工贸易按经营主体分类情况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年鉴》数据整理。

注:比重=相对应经营主体的出口或进口/当年全国加工贸易的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

这种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的经营格局源于加工贸易的不断发展为其创造了便利条件,使其可以绕开一部分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限制,充分利用我国廉价、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此,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加工贸易特别是进料加工贸易的主体,而国有企业所占比例很小,作用甚微。这种局面导致的结果是加工贸易的配套主要是在外资企业间进行,人员流动也主要发生在外资企业之间,产业关联和技术溢出效应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显然不利于民族企业的成长壮大,造成我国原有的大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延迟了国内配套产业的发展。这种经营格局还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因为加工贸易特别是来料加工贸易,外资企业完全掌握市场和销售渠道,严格控制关键技术,把技术和产品的开发能力大多留在境外,中方只参与简单的加工装配环节,获得的利润比例偏小。另外,有些外资企业甚至将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的加工业转移到我国境内,给我国的环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四)模式结构相对滞后

我国加工贸易最初是以来料加工装配的模式出现的,简称为来料加工,这种模式国内加工企业只能得到加工增值中极小部分的工缴费。随着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进料加工成为加工贸易的主要发展模式。这是因为随着我国国内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开放程度的提高,外资企业更加注重兼顾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现阶段,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仍是我国最主要的两种加工贸易模式。但即使是进料加工,因为中间环节过多,国有企业深入国际市场的程度也远远不够。因此,这两种模式的共同点基本上都是由外商控制市场,控制中间品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而且挤占了我国的出口配额,造成了虚假贸易顺差;由于原产地规则,容易引发贸易摩擦。另外受外商控制,风险较大。还存在原材料、零部件国产化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

此外,这两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对加工贸易发展的制约,忽视了产业演变的规律。在封闭式产业结构升级思路的引导下,忽视了加工贸易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使加工贸易的外向循环和国内产业循环难以形成有机的联系,阻碍了加工贸易结构的转型升级。因此,在开放式产业结构升级理论的指引下,以加工贸易方式将国内产业带入国际市场,即发展境外加工贸易,才是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可行选择。

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与结构优化的可行性分析

(一)从国内角度分析

1.我国已形成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与结构优化的物质基础。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由于拥有雄厚的资金、较好的工业基础和配套条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以及丰富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因此具备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而且,伴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的升级换代,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会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是由产品生命周期所决定的,因为加工贸易的生命周期一般在25年左右,随着本地加工成本的提高,加工贸易产业将会成为短命的“无根”工业。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劳动力价格的上升,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的比较优势将逐渐丧失,那么向内陆转移对东部来说是一种必然选择。目前,珠江三角洲加工贸易北移和长江三角洲加工贸易西移的趋势已经开始显现。

2.从国内政策角度来看,新一届政府十分重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问题。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中国,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吴仪副总理在全国加工贸易研讨会上强调说:“各地区、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加工贸易的重大意义,真正把加工贸易发展和转型升级摆在突出位置。”同时吴仪还要求商务、财政、海关、税务、工商、质检、外汇、银行等部门加强协调,共同营造良好的加工贸易发展环境,使加工贸易发展获得了强有力的政策性支持。

(二)从国外角度分析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将其生产经营活动进一步细化,在全球寻找一种产品不同生产环节的最合适的生产基地,导致国际产业转移的空间扩大、速度加快,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扩散,使发展中国家有可能成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组装和出口基地。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增长潜力的经济体。从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进步空间和体制改革效率等重要因素来考虑,今后10年中国仍将可能保持经济高速增长,仍将是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在美国经济不景气、欧洲经济陷入困境、日本经济持续低迷、东南亚和拉美经济动荡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成为全世界所瞩目的亮点。吴仪指出:“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为中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外部条件;中国在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中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内部条件。”

(三)从国内外因素综合分析

在国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东部一些加工贸易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已将劳动密集为特征的加工贸易产业向内地转移,自己也开始向深加工、精加工阶段转化,如深圳、上海浦东已经走在了东部其他地区的前面。现在,深圳已经形成了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等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外向型现代化工业体系。本世纪初,以上海通用为龙头的汽车工业形成400~600亿美元的年产值,以克劳鲁伯不锈钢卷板为龙头的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达到400亿元的年产值,这些产业技术含量高、关联度大、行业带动力强。

综合以上理论分析与实际经验,我国抓住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转移的契机,使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结构由劳动密集型的静态比较优势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动态比较优势转换,使加工贸易区域结构平衡发展,使进出口市场进一步多元化、统一化,是有很大可能的。而加工贸易经营主体结构单一所造成的种种弊端也将大大改善。同时,在国内外环境、政策等主客观因素的驱动下,贸易模式也会以更大的动力向前发展,改变其滞后状况。在以上因素的合力推动下,定会形成加工贸易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与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1.发展核心技术,设立研发中心,形成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制造的环境。为加工贸易研究开发成果商业化生产创造基础是提高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能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在加工贸易领域突出的问题是缺乏核心技术的研究、设计和生产能力;在芯片的研究开发、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领域,在国际高新技术产业中,尚未形成水平分工的格局。国家在促进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应设有专门的国家级研发中心,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扶植政策。在制定加工贸易政策时,应将高新技术产业与一般制造业区别对待,鼓励企业利用加工贸易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分工。

2.从承接发达国家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劳动密集环节入手,逐步实现加工贸易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换代。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产品已经完全标准化后,开始进行大规模生产,产品就变成了资本密集型,甚至是劳动密集型。从国际生产布局和技术周期来看,机电产品在发达国家已标准化,逐步从发达国家转移出来,很适合我国发达地区生产。抓住机遇,积极承接这些产品的生产才能进入跨国公司的生产环节和销售渠道,最后才能有所作为并自立门户。这是中国利用世界资源发展经济的一条捷径。因此,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来中国投资,成为其高科技产品全球生产环节中的一环,借以跟随世界工业技术和产品的发展趋势,促进加工贸易技术水平的提升,实现其升级换代与结构优化。

3.促进加工贸易区域合理布局,引导加工贸易多层次发展。(1)内部区域:形成以东部沿海地区为先导、中西部地区共同发展的格局。伴随着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势在必行,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是一种必然趋势。而且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也为产业的地区间转移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中西部地区要借助此次加工贸易的“西进运动”,促进本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

但是,在对待东、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问题上,不能搞“一刀切”,要注意加工贸易的分层次发展,亦即在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加工贸易,实现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并不排斥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这是因为我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工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了加工贸易制造业的多层次性。此外,跨国公司转移到我国的生产环节,技术含量也是多层次的,这些都要求我国政府在鼓励、扶持东部沿海地区实现加工贸易升级换代与结构优化的同时,也要从实际出发,在中西部地区发展低层次的加工贸易,即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来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劳动力优势。从整个国家的利益来看,有利于加工贸易利益的最大化。

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来发展加工贸易,也应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在加强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政府要有所作为,特别是西部基础太弱,单靠地方自力更生难度较大。政府要切实在财政、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帮助其拓宽外商投资渠道。

(2)外部区域:积极吸引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大型企业来华投资,从事加工贸易。促进加工贸易进、出口市场的统一,努力拓展出口市场,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以避免进、出口市场的错位和过于集中而引发的贸易纠纷。

4.将国家产业政策和加工贸易发展结合起来,实行有差别的待遇,各部门要加强监管。在贯彻“限制增量、引导和规范存量”原则的同时,根据产业政策的要求,将加工贸易按产业、商品、生产环节的标准进行划分,制成目录,针对不同产业、商品、生产环节给予不同优惠,并且按此进行审批和管理。对于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外资加工贸易明确其不能享受现有加工贸易的优惠待遇;对于技术含量和增值率高的外资企业给予较其他外资企业更多优惠,以此刺激外商投资高科技产业的积极性。此外,各部门要加强监管,防止外商将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我国境内。

5.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促进国内企业向境外转移。境外加工贸易作为加工贸易模式的一种创新,是外经贸工作的一项新兴事业。通过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可以冲破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壁垒,扩大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还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缓解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是推动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可行选择。

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促使加工贸易“落地生根”,还可加快我国企业外向国际化的步伐。境外加工贸易集投资、产业、贸易于一体,是与当地生产条件相结合的吸收和创新,是企业后发优势的积蓄,也是我国对外贸易与国际同步的切入点。

6.加强理论研究,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与结构优化。加工贸易的理论研究一直很薄弱,建立在劳动力比较优势基础之上的加工贸易很难实现产品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虽然在实践中加工贸易发展前景乐观,但究竟如何使其达到更均衡、更协调的发展,加速其升级换代,这就需要理论的支持与预测。但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一直都滞后于加工贸易的实践发展。因此,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和谐统一,就必须加强对加工贸易理论研究的力度,改进加工贸易发展的基础。

标签:;  ;  ;  ;  ;  ;  

论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与结构优化_加工贸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