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剖白我们这一代及其未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这一论文,独生子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有心理学家提出一个有趣的观点:在同一个家庭中,由于出生顺序不同,孩子会性格迥异。在围绕这种观点列举的知名人士当中,长子(女)往往以责任感强、思想保守以及权威者的姿态出现,代表人物如乔治·华盛顿、希拉里·克林顿等;后出生的孩子可能成为叛逆者,或者激进人物,如马克思、列宁、卡斯特罗等;如果是独生子女,研究者认为,他们大多因见解独特而得到认可。在人的性格形成因素中,出生顺序的影响占三到四成。
目前,我国70年代末期出生的“独生子一代”已经成年,而核心家庭(由父母和一个孩子组成)也渐渐成为城市社会的基本细胞。一个以他们为主体组成的社会将呈现出何种状况?探讨这些问题有益而且有趣。
独生子一代
美国一项针对“生育低谷期出生的孩子”的调查表明,他们在信仰、价值观以及对待人生的各种态度方面,与过去的一代极不相同。从时间上推算,他们大约是在70年代以后出生。在我国,“独生子一代”大约从70年代后期开始出生,80年代为高峰期。在我看来,这两者之间多少有些共同之处。
其一,独自在家的个人主义者。他们很小年纪就靠自己,许多人不得不快快长大,担负起家庭的责任。这使得他们思想非常自由,非常个人主义和专注自我。(不排除独生子一代也有相反的表现,这大多数是由于父母带有独占性的爱造成的。)
其二,对事物保持开放的心态,较少忠诚和献身精神。他们不认为有所谓工作保障之类的事情,不愿空等。如果有更好的选择他们不会固守某个职位。他们强烈相信在工作之后还有另外一种生活。也有调查指出,独生子女明显比其他人缺乏责任感。但我认为,“独生子一代”的责任感建立的基础是对自我的认同,而传统的家长式的责任感对他们来说的确有些过时了。
其三,交流方式的改变。他们希望信息具体、简明而且切中要害。他们讨厌自吹自擂、带有欺骗性的东西。如果某件事情太过完美,他们就会怀疑。
其四,他们容易产生炽热的爱情,但因为不习惯彼此依赖,感情往往不易持久。独生子女容易晚婚,这可能是长期独自生活的惯性使然,而一旦他们建立婚姻就比较牢固,因为他们对婚姻的态度相对现实和理智。
有关调查认为,独生子女人格特征呈现出两极性:强烈的自信和自卑并存;合作精神与自我中心并存;幸福感与压抑感并存。独生子女由于天生缺少同伴之间的合作、模仿活动,自然缺乏相关的技能和感情。但另一方面,独生子女倾向于探索客观对象,如玩具、动植物等。随着活动深入,会主动寻求志同道合者,以开拓交往范围,所以,独生子女又可以突破那种以血缘关系为主的比较封闭的交往模式,具有开放性特征。
幼年孤独症与空巢
如果把独生子女作为一个群体来研究,幼年的孤独感以及成年后对于父母生活不自觉的牵挂,可以肯定是一个基本特征。
小时候我常被一个问题困扰:父母是否真的爱我?这样的疑问之所以产生,源于如下境况:那时候我和姥姥住在一起,父母在远方工作。每当落日西下,我坐在家门口遥望小镇尽头镶嵌了金边的煤渣山时,一种孤寂悲凉的心情油然而生。
我没有兄弟姐妹,除了和胡同里的伙伴玩耍,大多数时间我都是一个人。一个人自有一个人的好处,比如说姥姥烙的大肉饼只添进我的肚子,不像邻居的兄妹,一到吃饭就打得一塌糊涂。当然,坏处也是有的,比如当我吃了三张肉饼的时候,肚子饱得像个气球,所以那时候我是个不折不扣的胖子。
母亲回来看我,抱着我又亲又啃,然后惊呼:怎么又胖了!我推开她,擦擦脸上的唾液,心里深感不平:谁让你不给我生几个兄弟姐妹,一个人吃了几个人的饭,能不胖吗?对母爱和父爱的怀疑就产生在那一刻,我坚信我的孤独是他们造成的。
现在的情况调了个儿。我一个人在远方工作,父母都老了,留在几百公里以外。通过长长的电话线,我每星期都把自己的消息传回家里,就像当年父母对我的记挂一样,我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他们。有时候,这种牵挂也变成一种疑问,与孩童时代的无知不同,它包含了内省和自责的成份:当我发现牵挂有时变成一种义务,我怀疑自己是否还爱着我的父母?
这样的情景是可以想像的:周末,我的父亲坐在电视机前,节目无聊而令人厌倦,母亲正在厨房做饭,晚饭一定是简单的,他们两人默默地吃着。父亲可能会喝上点儿白酒,然后对着电视新闻发几句感慨,母亲会反驳。饭后母亲刷碗,父亲点一支烟,房间里一片安静。如果一切正常,这时我的电话会打来,铃声对于我的妈妈来说是一个信号,仿佛那样一个夜晚的最终意义就在那一瞬间,没等擦干手,她就拿起话筒。我说,嘿,你们好吗?母亲说,我一猜就知道是你……所有这一切常在我脑海里出现,我知道,父母感到的孤独要比当年那个胖子强烈得多。
弗洛伊德与恶作剧
兄弟间的暴力以及姐妹间的恶作剧,在多子女家庭中并不鲜见。对于独生子,此种情况似乎可以避免,但由于吸引了父母全部的注意力,可能造成过于强烈的自我主义倾向:他认为得到别人的爱是理所当然的,从来不知道付出。这同样是一种偏执的情感。
从心理状况上说,独生子女得到的父母之爱往往是双倍的,同样,承受的束缚也可能是双倍的。
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在不经意的情况下,童年生活可能带给人一些不良倾向。比如,父母的过分溺爱使得孩子产生一种有悖于传统道德的不良情感,长大后会使他(或她)无法追求和接受健康的爱情。在独生子女家庭,发生此类情况的可能性显然大于多子女家庭,因为独生子女往往是父母释放情感的惟一对象。过于强烈的亲情之爱使得独生子女产生过强的依赖性,在成年后的爱情生活中总有无法抹掉的不安全感。不过,具体到个人,情况总会呈现出多样性。
关于未来的话题
事实上,“独生子一代”的划分本质上是一种家庭特征,这些特征反过来又会形成某种社会状况。我们可以想见的未来社会可能是这样:
当社会生产力主要由年轻的“独生子一代”承担时,由于适龄的就业人口数量降低,找到一个工作将不会像现在一样艰难。同时,社会将呈现出老龄化倾向。
有资料表明,21世纪30年代我国老年人口将达4亿,其中80 岁以上者将达3000万人。另外,人口学家预测,到2005年,我国家庭抚养关系将转化为4:2:1或5:2:1的倒金字塔型结构。假设父母的积蓄不足以维持自己的生活,社会福利也不能满足养老的需求,那么未来的独生子一代在经济生活中将必然付出更多的努力。
当然,相反的状况也会发生,如果父母保持相当的经济实力,也会使独生子女的生活水平轻而易举地提高。
具体到家庭,独生子女与其父母的情感交流将会呈现何种状态?无论在程度上有多大差距,自我中心的倾向肯定会是独生子一代的明显特征。无疑,这会使独生子女的父母在情感上感受某种失落,因为孩子们对他们的爱,似乎并不像他们期望的那样,充满传统社会里要求的谦恭、顺从,甚至某种程度的依赖,“四世同堂”式的安乐与幸福显然已成历史。这将是一次挑战:父母需要重新寻找自身生活的乐趣,而不是把情感完全寄托在儿女身上,他们需要承受一定程度的孤独,需要在生命的最后时期重新评价生命的意义;而对执着于自我的独生子女们,则应当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爱与尊重,不是对父母的言听计从或者盲目拒绝,要把平等建立在倾听、理解和关怀之上。
标签:独生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