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浅谈论文_何雪琴

中西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浅谈论文_何雪琴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称钩驿镇卫生院

摘要: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它主要发生于25-45岁之间的已婚妇女。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一、引发盆腔炎的原因;二、慢性盆腔炎的常见症状;三、治疗措施。

关键词:原因;常见症状;治疗措施

盆腔炎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我们知道,患了盆腔炎对女性身体伤害很大,可引起月经不调等疾病,严重时还可造成不孕的后果。所以对于此病,及时治疗是关键!

一、引发盆腔炎的原因

1.月经期不注意卫生:月经期间子宫内膜剥脱,宫腔内血窦开放,并有凝血块存在,这是细菌滋生的良好条件。如果在月经期间不注意卫生,使用卫生标准不合格的卫生巾或卫生纸,或有性生活,就会给细菌提供逆行感染的机会,导致盆腔炎。

2.产后或流产后感染:患者产后或小产后体质虚弱,宫颈口经过扩张尚未很好地关闭,此时阴道、宫颈中存在的细菌有可能上行感染盆腔。

3.妇科手术后的感染:行人工流产术、放环或取环手术、输卵管通液术、输卵管造影术、子宫内膜息肉 摘除术,或黏膜下子宫肌瘤摘除术时,如果消毒不严格或原有生殖系统慢性炎症,即有可能引起术后感染。也有的患者手术后不注意个人卫生,或术后不遵守医嘱,过早恢复性生活,同样可以使细菌上行感染,引起盆腔炎。

4.邻近器官的炎症蔓延:最常见的是发生阑尾炎、腹膜炎时,由于它们与女性内生殖器官毗邻,炎症可以通过直接蔓延,引起女性盆腔炎症。患慢性宫颈炎时,炎症也能够通过淋巴循环,引起盆腔结缔组织炎。

二、慢性盆腔炎的常见症状

慢性盆腔炎一般是患者在急性期没有及时治疗,或没有彻底治愈,时间长了就引发为慢性病症。其较急性复杂,具体症状表现如下:

1.全身症状:患者有慢性盆腔炎时,其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有时可有低热,易感疲乏。病程较长的患者,部分病人可有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不振,浑身不适,失眠不寐等。当患者抵抗力差时,易有急性或亚急性发作。

2.小腹及腰痛;为慢性盆腔炎的主要症状,由于慢性炎症形成的疤痕粘连以及盆腔充血,可引起小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及月经前后加剧。

3.体征: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若为输卵管炎,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到增粗的输卵管,呈索条状,并有轻度压痛,若为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在盆腔一侧或两侧摸到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若为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宫骶韧带增粗,变硬,有压痛。

4.其他:患慢性盆腔炎后,由于盆腔瘀血,患者可自觉有月经增多和白带增多的症状;同时由于卵巢功能的受损,而导致出现月经失调:因盆腔炎症使输卵管堵塞时可致不孕。

三、治疗措施

(一)抗生素联合用药,最好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药物。

(1)青霉素与胺基糖苷类药物及甲硝唑联合方案:青霉素每日640万单位,静脉滴注;阿米卡星每日400毫克,静脉滴注;甲硝唑500毫克,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疗程一般不超过10日。

(5)克林霉素与胺基糖苷类药物联合方案:克林霉素每次0.9克,静脉滴注;庆大霉素32万单位,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一般不超过10日。

3.喹诺酮类药物与甲硝唑联合方案:左氧氟沙星500毫克,静脉滴注;甲硝唑500毫克,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疗程一般不超过10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中成药治疗

1.热毒型:高热,寒战,头痛,小腹疼痛,带下量多如脓,臭秽,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妙方:野菊花栓:外用,每次1粒,肛门给药,一日1—2次。

2.湿热型:低热,小腹疼痛灼热感,口干不欲饮,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赤黄相兼,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妙方:金鸡胶囊:每次4粒,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3.湿热淤滞型:小腹胀痛,口苦口干,带下黄而稠,小便混浊,大便干结,舌黯红,苔黄或白,脉弦或弦数。妙方:妇宝冲剂:每次20g,一日2次,开水冲服。

4.淤血阻滞型:下腹持续疼痛拒按,或经行不畅,或量多有块,舌紫黯,或有淤斑淤点,苔薄,脉沉弦或涩。妙方:妇女痛经丸:每次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5.冲任虚寒型:小腹冷痛,喜暖喜按,带下量多色白质稀,畏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妙方:温经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三)中医治疗

1.湿毒蕴盛治法:清热解毒,利湿止痛。

方药:银翘红酱解毒汤加减。金银花9克 连翘10克 红藤15克 败酱草15克 丹皮9克 山栀9克 赤芍10克 桃仁9克 薏苡仁10克 延胡索15克 木香9克 炙甘草3克

盆腔有炎块者,加莪术10克、三棱9克;带多如脓者,加知母9克、黄柏9克。

2.气滞血瘀治法:理气活血,消疤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当归9克 赤芍10克 延胡12克 五灵脂9克 川楝子10克 香附10克 莪术12克 三棱9克 生蒲黄10克(包煎)炙甘草3克

经行量少不畅而痛经者,加路路通10克、炙乳没各5克;乳房胀痛者,加柴胡9克、郁金9克。

3.脏腑失调治法:健脾益肾,和血调气。

方药:健固汤加减。党参15克 白术10克 茯苓9克 薏苡仁10克 巴戟10克 菟丝子10克 丹参10克 白芍9克 川楝子10克 香附9克 炙甘草3克

腹痛喜暖者,加乌药9克、小茴香6克、延胡索12克。

(四)家庭预防治疗

1.注意个人卫生

加强经期、产后、流产后的个人卫生,勤换内裤及卫生巾,避免受风寒,不宜过度劳累。

2.多吃清淡的食物

饮食应清淡食物为主。多食有营养的食物如:鸡蛋、豆腐、赤豆、菠菜等。忌食生、冷和刺激性的食物。

3.经期避免性生活

月经期忌房事,以免感染。月经垫要注意清洁卫生,最好用消毒卫生纸。

4.喝水

盆腔炎容易导致身体发热,所以要注意多喝水以降低体温。

5.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以免扩大感染,引起炎症扩散。

参考文献:

[1]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2]《临床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3]《妇产科学》(第7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论文作者:何雪琴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5

标签:;  ;  ;  ;  ;  ;  ;  ;  

中西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浅谈论文_何雪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