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泽西 (陆军步兵学院二大队七队 江西省南昌市 330103)
摘要:运动损伤的类型有很多种,其产生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学、训练以及竞赛当中。田径训练的强度通常是比较大的,所以难免会使得受训人员遭遇运动损伤,当损伤比较严重的时候对于受训人员的身体伤害是非常大的,甚至可能会造成身体上的残疾,因此本文对田径训练中常见的运动损伤进行总结与分析,而后进一步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田径训练;运动损伤;预防措施
引言
由于田径运动包含了众多类型的竞技性运动项目,所以训练者所遭遇的运动损伤类型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相对而言皮肤损伤、关节损伤、骨损伤、肌肉损伤以及筋膜损伤等是比较常见的几种类型。导致田径训练运动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田径训练本身运动量大、训练强度大的内在原因,也有准备活动不足、训练方法不科学等一些人为因素。田径训练所导致的运动损伤对于训练者身体上的伤害是比较大的,严重者可能会致残,所以应当在田径训练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一、田径训练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
在田径训练中不同项目所导致的运动损伤类型是不一样的,比较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有以下几种:第一,短跑的训练中常见的运动损伤有跟腱损伤、足踝损伤、大腿后部屈肌拉伤等;第二,跨栏训练时常见的损伤类型有大腿后肌肉拉伤、腰损伤以及髌骨软骨损伤等;第三,田赛当中的跳跃项目训练中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有踝关节损伤、骨损伤、膝关节损伤以及足跟挫伤等;第四,投掷项目训练当中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有肘关节损伤、伸膝腱损伤、斜方肌损伤以及肩部损伤等。
二、田径训练常见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
1、思想上不够重视
对于许多刚开始接触田径运动的训练者来讲,通常会觉得新奇刺激,训练的热情往往会非常高涨,在思想上对于运动损伤预防的很难重视起来。田径训练从长期来看一定是一项艰苦的活动,所以在整个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范运动损伤的出现,不过初学者往往不会这样认为,对于教练的告诫也往往会置若罔闻,在训练不顾客观环境条件的限制,总是凭借着一股热情去盲目进行训练,在训练经验严重缺乏的情况下,运动损伤自然就会高发。此外,还有一些训练者过于急功近利,为了能够更快的出成绩,往往会在思想上完全忽视运动损伤的防范,不遵循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去进行训练,经常去过度消耗自身的体能,这样也必然会大大增加运动损伤出现的几率。
2. 训练者的专业技术水平不到位
田径训练的起始阶段对于训练者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个时候是打基础的时候,只有基础打得够牢才能使得自身的训练水平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越来越高。无论是田赛还是径赛的项目中,训练者在接受训练之初都需要练习基本的技术动作,这个过程往往会比较机械、枯燥,有一部分训练者在这个阶段由于不能坚持机械重复的训练,会导致技术动作的不规范,及至以后便会慢慢形成一种习惯。不规范的技术动作通常是违背运动科学的,在短期内可能不会体现出来严重的问题,但是随着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不断加大,训练者的遭遇运动损伤的几率就会随之大大增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准备活动不足
在田径训练中,无论是何种运动项目在训练开始之前,做足准备活动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过在当前许多的田径训练中准备活动不足的问题非常普遍,这成为了导致运动损伤多发的一个主要原因。所谓的准备活动是指在高强度训练开始之前对身体与四肢进行充分拉伸的一些活动,这对于防范运动损伤的出现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训练者在身体与四肢得到充分拉伸与舒展的情况下,训练过程中通常不会出现运动损伤。如果准备活动不足,训练者便直接投入到训练之中,整个身体便会在训练中快速进入运动兴奋阶段,可是这个时候人的神经系统内脏器官功能都还不会马上兴奋起来,这就会导致身体的协调能力不够、肌肉弹性差的现象出现,身体反应跟不上精神的兴奋度的状态是及其容易导致运动损伤出现的。
三、田径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1.加强防范意识
要想有效预防田径训练中的运动损伤,首先要加强防范意识,可以通过针对田径训练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宣传教育活动的方法,去从从思想意识上强化其安全意识。教练员作为训练活动中的一个重要主体,首先应当在思想意识上充分认识到运动损伤的危害性,在训练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针对受训人员强化运动损伤的防范意识,尤其是对于刚刚接受训练的新人,更要对其特别强调加强防范意识的重要性。作为训练者来讲,一定要遵循田径训练的运动规律,严格按照教练要求去进行科学、规范的技术动作训练,尤其是刚接受训练的新手,更是要戒除浮躁心态,严格按照教练要求去进行训练。
2.注重训练方法
科学的训练方法是田径训练质量的基础保障,目前我国业余界的田径训练方法整体比较混乱,可以说是流派纷呈、百花齐放,但其中大部分训练方法都是不科学的。田径训练通常包括基础技术动作训练、基础身体素质训练以及单项技术能力训练等三个方面,其中前两项的训练是训练者必须要练好的基础,尤其是在开始接受训练的初期阶段,对于基础的训练一定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必须按照由易到难、由单一到复杂的客观规律去进行训练,从而使得训练者能够有一个夯实的基础技术与身体素质。关于训练方法的选用,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教练员应当根据训练者与训练场地的实际情况去灵活把握,这才能使得整个田径训练变得更加科学有序,从而达到从根本上预防运动损伤出现的目的。
3.充分重视准备活动与恢复活动
准备活动与恢复活动对于田径训练中运动损伤的预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是在业余田径训练中通常都不被充分重视,这是导致田径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准备运动就是指训练开始前所做的拉伸与伸展运动,充分的准备活动可以避免大负荷训练开始阶段时身体反应跟不上精神兴奋度的情况出现,从而达到预防运动伤害的目的。恢复活动是指在训练完成之后所做的一些放松性的活动,充分的恢复活动有利于肌肉、身体内脏器官机能的放松与恢复,这也是预防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措施。
结语
田径运动的产生由来已久,在人类的运动发展史上其一直是最为重要的基础性运动类型,在当今社会仍是许多年轻人所追捧的潮流。随着当前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参与到相对专业的田径训练中去,为了能够减少运动损伤对于孩子们的伤害,全社会都应当去关注运动损伤的防范问题,寻求更多有效的运动损伤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温皓.田径训练中运动损伤的预防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5):25+27.
[2]李申.浅谈业余田径训练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J].科技展望,2014(23):204.
[3]欧阳金花.田径运动训练中损伤的成因及预防[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4):90-91.
论文作者:陈泽西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
标签:损伤论文; 田径论文; 训练者论文; 常见论文; 预防措施论文; 身体论文; 类型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