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斯曲线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曲线论文,普斯论文,最新进展论文,菲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549(2008)04-0051-06
菲利普斯曲线自1958年问世以来,其阐释的经济关系就不断地被质疑和修正。它被线性化,不同的变量被引入原有的方程,新的方程又被引入方程组,理论支撑和统计估算都经过多种方式处理。这些质疑和修正主要涉及三个问题:一是个体预期行为是理性的还是近似理性的?二是实证估计的菲利普斯曲线到底是什么形状,是向下倾斜、非线性、渐进性,抑或如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所认定的垂线?三是工资率和失业之间是否存在着权衡关系。本文拟简单介绍西方学者环绕着上述问题研究获得的最新成果。
一、个体预期行为是否理性
1.从非理性到理性
预期思想起源于19世纪。1887年,英国剑桥大学的马歇尔在向英国皇家委员会作证时就使用过预期的提法。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在其《货币论》和《就业利息及货币通论》中,曾经反复强调不确定性和预期对经济决策的重要性。但是,他并没有明确回答预期如何形成以及如何影响国民经济运行等问题。凯恩斯关于预期的论述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实际上是“非理性”预期。
1958年,菲利普斯在《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著名论文《1861—1957年英国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正式提出了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该曲线是根据经验数据回归得到的工资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简单曲线,其中未考虑预期因素的影响。
1960年,凯恩斯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萨缪尔森和索罗在《美国经济评论》第6卷上联名发表了《反通货膨胀政策分析》,提出了著名的“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线。该曲线揭示了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权衡关系,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很快成为西方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的基石。但是,在该曲线的分析框架中,仍然没有添加预期的成分。
在美国,1961—1969年间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数据,同菲利普斯曲线所描述的情况是基本吻合的。但是当70年代出现“滞胀”现象时,菲利普斯曲线却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也提不出有效的政策建议。菲利普斯曲线遭遇空前的理论危机。许多经济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理论,并用以解释“滞胀”,其中“适应性预期”假说最具影响力。该假说最早由卡甘在1956年提出,60年代末,弗里德曼和菲尔普斯在适应性预期假说的基础上,提出来了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他们认为,人们总是基于过去的知识对未来做出预期。因此,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必定是垂直的。货币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在提出以后的50多年里,对货币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
1972年,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卢卡斯发表了著名的《预期和货币中性》论文,创立了革命性的“理性预期”假说,即经济人会按照最大化的经济原则,尽可能掌握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并且会按照符合逻辑的方式,对这些信息加以整理,从而成功地消除系统误差,得出基本正确的预期。据此,理性预期学派认为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菲利普斯曲线都是垂直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权衡关系。因此,旨在干预经济的宏观政策是无效的。
新凯恩斯主义在接受理性预期假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混合菲利普斯曲线以及信息黏性的菲利普斯曲线等,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在长期是垂直的,但是在短期内仍然存在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权衡关系,可以使用更高的通货膨胀为代价来换取较低的失业率。
2.近似理性
“理性预期”假说问世后,围绕着个体经济行为是否符合“理性预期”,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研究。很多人对此持反对意见,菲尔普斯(1992)就认为,理性预期假说是“无法令人满意的”。布林德(1992)的说法更为激进,他认为支持理性假说的证据“说得好听一点是比较弱,说得难听一点是胡扯”。① 反对理性预期的理由主要有两个:(1)假定消费者和厂商可以像假说所设想的那样去理性地整理信息是不现实的。(2)假定当事人在形成预期时使用了一切有关经济变量的信息是不现实的。
2000年,Akerlof等人提出了“近似理性行为”假设:低通货膨胀率时,人们存在货币幻觉而忽略通货膨胀率的影响,经济可以维持比零通货膨胀率时更低的失业率;而当通货膨胀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忽略通货膨胀率的成本将增加,因此人们会把通货膨胀率考虑在内,形成理性行为。理论上,这个转折点的通货膨胀率就是最小化失业率的通货膨胀率。
他们认为,近似理性行为基于以下三个原因:(1)低通货膨胀率时,人们通常会把通货膨胀率当作不重要的边际因素忽略掉。(2)工资和价格制定者通常把通货膨胀和其他因素混合在一起考虑工资和价格水平,因而通货膨胀率的权重常常被低估。(3)在温和的通货膨胀率下,工人通常把工资增加看作是对其工作的肯定,而忽视通货膨胀对其工资的补偿趋势,因而工作更加努力,生产率更高。
根据近似理性的假设,Akerlof等人建构了一个简单的模型。模型假设经济中所有垄断竞争厂商分为近似理性和完全理性两类,并根据各自产品的相对价格分割市场总需求。模型利用收入的数量方程得到单个厂商的需求函数和收益函数,在短期内将工资视为唯一的成本,进而从利润最大化原则出发,得到两类厂商各自的最优价格和最优工资率,通过参数比较得出结论,在较低的通货膨胀率水平上,近似理性的厂商无法正确觉察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
从Akerlof等人提出的菲利普斯曲线可以看出,当经济处于温和的通货膨胀时,由于近似理性行为,人们忽视通货膨胀率的影响,经济将获得较高的就业率。但是,通货膨胀率一旦高于某个数值,人们的理性行为就会导致失业率增加。而通货膨胀率的继续增加,最终会导致菲利普斯曲线成为垂直线,失业率将保持在自然失业率。因此,存在一个使失业率最低的通货膨胀率水平。
近似理性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近似理性行为分析的政策含义是,货币当局应当把通货膨胀率控制在大于零但接近转折点的范围里,而不是维持零通货膨胀率。这样,经济可以维持较低的失业率,从而增加产出,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因此,长期温和的通货膨胀率是有益的。
某些研究支持近似理性行为分析。例如,沙菲尔等人(Shafir etal,1997)发现,货币幻觉确实存在。曼昆和赖斯(2002)也指出,基于收益成本考虑,多数人不愿耗费过多精力用于计算信息。但也有些研究不支持近似理性行为分析。例如,Truman F.Bewley指出,近似理性行为分析忽视个人效用最大化原则,从而不具备微观基础;学者Alan S.Blinder也指出,Akerlof等人提出的近似理性行为缺乏实践支持。
二、菲利普斯曲线是否非线性
1.非线性的证据
非线性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是,当失业率水平低于NAIRU(非加速通货膨胀率)时,失业率下降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比率,大于失业率上升同等数值时所导致的通货膨胀率下降的比率。
支持菲利普斯曲线非线性的证据非常有力。菲利普斯(1958)提出的曲线显示,失业率趋近于0时,通胀会达到很高的水平;在高失业时期,工资通胀会变成负数。紧接着利普西(1960)发表文章论证了在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缺口上,即使工资的改变是线性的,对应于失业率的工资通胀也不是线性的。
最新的研究主要是经验分析。Ball et al(1988)把菲利普斯曲线非线性引进新凯恩斯主义的分析框架。此后,新凯恩斯主义的大多数价格行为模型都显示,在短期里价格对总需求冲击的调整是凸性非线性的。这些模型包括生产能力约束模型,菜单成本和工资合同理论以及向下的名义刚性模型和效率工资模型。非线性的原因包括价格改变的菜单成本、错误估计和垄断竞争等(见Dupasquier和Ricketts,1998)。
Turner(1995)发现,七分之三的主要工业化国家的数据显示,菲利普斯曲线是非对称的。Clark,Laxton,Rose(1996)在Turner(1995)研究的基础上,对美国1964-1990年的产出和通货膨胀数据的线性和非对称模型进行了对比。计量分析结果显示,菲利普斯曲线的线性约束假设检验被拒绝,菲利普斯曲线的非线性约束假设检验通过,即美国的产出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显著非对称,从而验证了Turner(1995)的结论。Mayes和Viren(2000)研究了欧盟和经合组织国家的数据,发现除了西班牙、荷兰和芬兰之外,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曲线具有显著非线性和非对称性,即高失业率对于促进通货膨胀降低作用有限,而低失业率却能有效拉动通货膨胀上升。
在应用研究方面,非线性可以解释典型的战后工业化国家的事实(De Long和Summers,1988)。Kaufmann(2002)通过建立澳大利亚的贝叶斯单变量模型分析,得到结论:在萧条时期,货币政策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而在繁荣时期,货币政策作用不显著。同样,Cover(1992)的研究也显示,负的货币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大大强于正的货币冲击对产出的影响,从而提出稳定的货币政策的重要性。Karras和Stoke(1999)在Cover(1992)研究的基础上,发现货币政策对价格的作用是非对称的。Peersman和Smets(2003)等人的研究也发现,确实存在菲利普斯非线性权衡关系,并证明了非对称货币政策的作用。Filardo(1998)的研究也发现菲利普斯曲线是非线性的,当经济运行低于趋势时显示凸性,而高于趋势时显示凹性。据此可以解释,为什么估计的通货膨胀的比率小于牺牲的紧缩的比例,需求冲击似乎对于萧条期的产出有很强的作用,而扩张期则对价格有很强的作用。
菲利普斯曲线非线性的假定,暗示了稳定政策在减少平均失业率上的成功性。宏观政策的凸性争论表明,试图稳定经济周期而失败的政策制定者往往会使自然失业率升高。真实非加速通货膨胀率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防御性战略的重要性,即在经济到达潜在水平以前就提高利率。在不确定性条件下,试图将所有资源保持在充分就业状态的政策是不可能的,最佳的政策选择应该是能够尽量避免大的繁荣——萧条周期的防御性战略。
Guy Debelle和Douglas Laxton(1997)认为,为了避免在通货膨胀压力下制造必要的衰退,以及重新建立低通货膨胀的信用,政策制定者的最佳选择是提供防止经济严重过热的缓冲区。缓冲区的宽度与自然失业率不确定性的程度以及失业——通货膨胀不对称性的程度正相关。如果上述防御性战略成功,这个缓冲区有助于提高平均产出水平和降低平均失业水平。
2.非线性不存在
尽管大量研究证明非线性的存在,但是最近的一些经验研究却否定这一结论。仅就美国的数据而言,Clark et al(2001)在25个季度的移动平均产出检验中发现了非线性关系。然而,Dolado et al(2005)使用Hodrick-Prescott过滤法检验工业产出月度数据却没有得到同样的结论。另外,Hamilton(2001)在利用其变形的非线性推论检验年度数据时,也没有发现非线性关系。
Alvaro Aguiar,Manuel M.F.Martins(2005)利用计量分析方法对欧洲国家1970-2002年的数据进行菲利普斯曲线显著性和失业缺口与通货膨胀变化之间的非线性检验。他们使用随机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不可观测成分模型和实际产出随机模型,以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方程作为识别方程。在模型中引入非对称作为线性的原假设,同时引入凸性和凹性,非线性检验使用模型一致原则估计失业率和产出缺口。
检验模型如下:
方程(1)是戈登的菲利普斯曲线,利用惯性、需求压力和供给冲击解释价格动态。方程(3)—(5)是与菲利普斯方程有直接关系的不可观测成分的动态模型。在方程(3)和(4)中,假设NAIRU符合随机游走过程。方程(5)是模型的标准假设,即失业缺口是一个稳定的自回归过程。方程(2)是反映产出缺口和失业缺口之间关系的奥肯方程。方程(6)是趋势产出动态模型,假设产出符合具有恒定的正的移动的随机游走过程,代入奥肯方程(2)中使用。
Alvaro Aguiar等人的线性模型检验中包含了非线性检验,并同时进行趋势估计和缺口估计,凸性或者凹性的假设并没有事先加入,同时,模型中使用了差分方程。最终检验结果表明,非线性在奥肯关系中出现,而菲利普斯曲线是线性的。
作者认为,检验结论认为存在非线性关系的可能原因是,在假设非线性之前没有进行显著性检验,因此,当采用不同的时期变量、去掉趋势的方法或者不同的方程形式时,非线性关系可能消失。根据检验结果,Alvaro Aguiar等人提出,菲利普斯曲线的非线性权衡关系不一定存在,因而据此使用的前瞻性的货币政策决策也可能是无效的。
三、权衡关系是否存在
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和“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线都认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权衡替代关系。但是也有些学者在个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否定两者之间存在着权衡关系。
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因素和预期对产出的影响只是暂时性的,就业和产出的水平最终还是趋向到“自然率”水平上。因此,在长期内,通货膨胀纯粹是一个货币现象。菲利普斯曲线应该是垂直的而不是向下倾斜的,即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
理性预期学派以理性预期假说为基础,指出实际经济变量始终不受货币数量变动的干扰,由此所决定的失业率便始终是自然失业率。所以,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始终是一条垂线,根本不存在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权衡关系。
最近,一些学者的计量分析也发现,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不存在权衡关系。但是,他们的结论与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又有所不同: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认为,虽然长期里权衡关系不存在,但存在着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而最近几位学者的计量结果认为,即使是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也不存在,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并试图以此宣告菲利普斯曲线的死亡。
1.Niskaken(2002)利用美国1960—2001之间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数据进行回归,方程如下:
结果显示,失业率和滞后一期或多期的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即在短期内,本期通货膨胀率上升1%,总失业率将降低0.22%;滞后一期的通货膨胀率上升1%,总失业率上升0.464%。就是说,在当年里,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负向关系。但在长期内,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将导致失业率增加。
Niskaken得出结论,在长期内,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明显正向关系,稳定的自然失业率是3.7,而且只有在零通货膨胀率时才可以获得。据此,Niskaken宣告,在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权衡关系,因而菲利普斯曲线事实上已经死亡。其政策主张是,为了保证总需求在零通货膨胀率下稳定增长而实施的货币政策,也应该维持最低可能的持续失业率。在长期里,稳定的价格水平将最小化失业率。
Niskaken的论文发表以后,Richard Reichel(2004)利用计量方法验证Niskaken的结论,考虑到时间序列数据非稳态,存在趋势分量,将其模型调整为误差修正模型:
利用误差修正模型,Richard Reichel对美国和德国等16个发达国家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得到结论:(1)在所有国家中均不存在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2)在检验的16个国家中,只有两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短期对应关系。(3)多数国家的菲利普斯曲线没有通过差分过程和协积检验,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非协积。
最后,Richard Reichel利用Niskaken模型对德国的稳态数据进行回归,结果如下:
方程中短期和长期的结果与Niskaken的回归分析相同,自然失业率为1.78%。
根据以上计量分析结果,Richard Reichel认为,Niskaken的结论是正确的,通货膨胀和失业是两种毫不相关的经济现象,菲利普斯曲线根本不存在。
2.Yesim Kustepeli(2005)利用线性和非线性模型验证土耳其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动态关系,模型分别为:
(3a)和(3b)分别是加入通货膨胀预期和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NAIRU)的线性和非线性菲利普斯曲线,(3c)中加入“速度限制”,即失业率变化的百分比。
根据以上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得到如下结果:在第一组方程中,线性和非线性方程的拟合优度均很低,线性方程表现出负的斜率,非线性方程斜率为正;在第二组方程中,线性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为正,而非线性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为负;在第三组方程中,所有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均为正,而且通货膨胀的预期作用非常显著。
综合所有的结果进行分析,Yesim Kustepeli认为,在土耳其不存在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权衡关系,即菲利普斯曲线根本不存在,依据菲利普斯曲线的权衡关系制定政策是无效的。基于模型中通货膨胀预期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远远比失业率的影响更显著,他认为,必须借助于适当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降低经济个体的通货膨胀预期,才可能解决通货膨胀率问题。
四、结语
菲利普斯曲线自创立以来,其阐释的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就一直令经济学家着迷和神往,也使宏观政策制定者热切关注。在理论领域,菲利普斯曲线涉及非均衡经济问题的核。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证明和修正,激励经济学家们重新思考已有的定理并提出新的观点,由此推动了非均衡经济学的发展。在政策领域,各个学派依据各自创新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进而对宏观经济决策和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从这个角度看,菲利普斯曲线是连接理论和政策的关节点。质疑、修正和完善菲利普斯曲线,对于推动经济理论创新,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干预宏观经济运行等,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收稿日期:2008—2—20
注释:
① 转引自布莱恩斯诺登、霍华德文、彼德温纳齐克:《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中文1版,P397。
标签:菲利普斯曲线论文; 通货膨胀率论文; 失业率论文;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线性模型论文; 权衡理论论文; 线性系统论文; 宏观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 失业证明论文; 经济论文; 理性预期论文; 非线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