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须慎用 下笔勿匆匆——浅谈当今成语运用混乱现象亟待规范论文_杨昌盛

成语须慎用 下笔勿匆匆——浅谈当今成语运用混乱现象亟待规范论文_杨昌盛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23中学 830000

2018年4月18日,《人民日报》中《靠什么管住补习班?》一文中写到:“现在不少补习班鱼龙混杂,游离在教育、物价、工商等系统之外难以监管,某些培训机构借补课高额收费,种种乱象助长了教育的商业化、畸形化发展,迫切需要进行治理。”

“教育的商业化、畸形化”的确需要治理,方能享受教育平等,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可是,当今媒体文章误用成语的现象,也是需要引起重视的。显然,文中“鱼龙混杂”这个成语,在此却被误用了。

鱼龙混杂,始于“春秋时期,伍子胥因父与兄被楚平王所杀,逃到吴国,对吴王阖闾说,楚国黑白不分,人妖颠倒,鱼龙混杂。鼓动吴王攻打楚国,五战五胜,打到楚国都城郢城,楚平王已死,伍子胥为报杀父之仇,掘坟鞭尸”。

唐代张志和《和渔夫词》第十三首:“风搅长空浪搅风,鱼龙混杂一川中”;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四回“现在人多手乱,鱼龙混杂,倒是这么着,他们也洗洗清”。

可见,鱼龙混杂是比喻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它适用的对象只能是人而不是物。

近几年,一些广告乱改成语,对不规范使用成语的现象,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一箭如故、一箭钟情”(箭牌口香糖广告语),“骑乐无穷”(某摩托车广告语),“一明惊人”(某眼病治疗仪广告语),“默默无蚊”(某杀蚊剂广告语),“牙口无炎”(某牙膏广告语),“触幕惊新”(亚细亚电脑三维动画系统广告语),“有痔不在年高”(某治痔疮药广告语) ,“有杯无患”(某磁化杯广告) ,“一网情深”(网吧广告),“琴有独钟”、“一见钟琴”( 钢琴广告),“随心所浴”(热水器广告),“万室俱备”(某房产公司广告),“以帽取人”(帽子公司广告),“闲妻良母”(某洗衣机广告语)等,这无疑会给当代青少年甚至成年人以误导。

中国成语意蕴深厚,它在语言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成语的产生和形成,往往含有民族特色的经典和故事,经过长期的语言实践的千淘万漉,既有表意的生动形象、言简意赅的优长,又有约定俗成、词语固定的应用规则,运用中不可随心所欲、任意变换的。

在实际生活中,能否准确使用成语,往往体现一个人的学识。新华社曾报道:台湾当局领导人,在面对全台湾义工进行演讲时,称赞义工的善行为“罄竹难书”,引起舆论的轩然大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众所周知,罄竹难书是贬义词,指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写完。

能否准确掌握成语,有时还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在中央台全国青年歌手比赛中,一位参赛歌手的唱功,赢得了广大评委的一致称赞。随后,著名学者余秋雨向她提出了一个成语题:请解释“杯水车薪”的含义?该歌手想了半天,解释如下:“用一杯水作为给车夫发的工资,比喻贪婪刻薄、吝啬之极。”

“杯水车薪”出自《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人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意为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无济于事,徒劳无功。于是,该歌手在评委心目中的形象急转直下,最终与决赛失之交臂,令人扼腕。诸如此类的成语还有“炙手可热”、“久假不归”、“万人空巷”等。

凡此种种,岂不贻笑大方?

至于成语“空穴来风”的模糊语义,更让人吃惊。《辞海》的解释为“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比喻留言乘虚而入。”河南人民出版社的《成语大词典》、商务出版的《古今汉语词典》等,则注释为“比喻某种说法有一定的原因。也比喻流言乘虚而入”。王力先生题词的《中国成语大辞典》解释为“穴:洞穴。来:招致。有孔穴就会招来风。比喻传言等总有其来由和起因。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然室无人迹,至使野兽为巢穴,则有魅也亦宜。斯皆空穴来风之义也。”也比喻流言蜚语乘隙而入。清龚自珍 《大誓答问第二十六》:“物必自腐也,而后虫生之。空穴来风,自此书盛行,为名世大儒所疑。”梁启超《续论市民与银行》:“然而银行当事人,安能逃避责任,空穴来风,理有固然。”茅盾《蚀?追求》:“四自然外边人是言之过甚。但是,空穴来风,仲翁,你也是太登多了。以后总得注意。”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将它注释为“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比喻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这种释义虽然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态度,但却忽略了在使用中可能引起的混乱。因为这两种意义是相互矛盾对立的。比如某人对某事表态时用“空穴来风”,如果事办成了,他可以说他的意思是说某事原来是有根据的。如果事情结果不好,他也可以说早就认为那是无根据的事,这岂不让人对他的表态无法理解?

可见,成语误用已不是个别现象,当今各领域特别是新闻媒体中成语运用混乱的现象尤其严重。国家语委委员李行健教授说:“现代汉语中成语的规范问题,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祖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们必须心怀敬畏、用之谨慎。由是特撰此文,既求教于方家,更警醒大家“成语须慎用,下笔勿匆匆”。

论文作者:杨昌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3月总第17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8

标签:;  ;  ;  ;  ;  ;  ;  ;  

成语须慎用 下笔勿匆匆——浅谈当今成语运用混乱现象亟待规范论文_杨昌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