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建筑楼板裂缝是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的问题类型。在裂缝问题出现后,不但极易影响建筑楼板的抗渗能力,使楼板内部钢筋质量受到严重侵蚀,使楼板承载力受影响,同时凭借纵横交错的裂缝,更极易对住户的生活质量造成损害,使住房纠纷问题难以解决。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对裂缝防治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以便更好的巩固建筑工程质量。
一、楼板裂缝的施工因素分析
现浇混凝土材料具备较好的原料经济性、耐久性、可塑性与抗震性,在现代建筑工程楼板施工中较为常见。但随着防水系统、建筑结构、钢筋捆扎、混凝土浇筑、模板支护等多方面影响,结构楼板在施工期间也极易出现裂缝问题,对于此种裂缝问题,主要可分为表面与结构两种。表面裂缝主要受外界气温、混凝土内部水热化、暴力拆模等因素影响,使得楼板内外涨缩系数存在明显差异性,因此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此种裂缝虽不会对建筑结构质量造成影响,但会严重影响住户的生活质量;结构裂缝则是源于模板结构不稳、钢筋捆扎不牢、施工流程荷载过大等因素,使楼板结构出现穿透性裂缝,若不及时加固,则极易导致建筑结构崩塌,对住户健康安全权益造成侵害。
二、施工中楼板裂缝防治对策
1. 建筑模板防治措施
首先,在建筑模板先用过程中,必须根据楼板面积选定适宜的模板尺寸与材料,确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结构能够持续保持稳定,并不会造成漏浆等问题出现,才能使楼板整体浇筑质量得以保障。期间,建筑结构模板必须交由专业的设计单位,并且遵守模板材料入场检查要求,对材料质量、尺寸、耐腐蚀性、刚性与抗渗性等数据进行核查,确保满足楼板施工质量需要,才能存储至专门的管理仓库,以保障模板材料的质量;其次,管理者必须严格监督模板支护体系的施工进度,并检查模板支架结构的稳定性与节点质量,才能使楼板浇筑的整体性与质量可控性得以显著提升。最后,在材料凝结程度达到要求时,施工人员必须对模板拆卸工作加以重视,避免暴力拆卸等问题出现,才能缩减混凝土表面裂缝与缺陷出现,若裂缝状况无法避免,则必须及时补浆,以便楼板施工质量得以保障。
2. 混凝土施工防治措施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相关施工单位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混凝土浇筑方案,通过后浇带的合理设置,降低混凝土养护阶段的实际约束力,实现楼板的分区浇筑、分段浇筑,降低梁内最高升温,促进浇筑的效果满足施工的实际要求,从而更好的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裂缝控制。在分区浇筑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合理的浇筑原则,从而有效的减少温度裂缝的出现。相关施工经验表明,楼板混凝土浇筑方案应当充分考虑预应力张拉问题,实现二者之间的紧密结合,对于楼板裂缝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楼板进行分区分段浇筑时,应当实现预应力筋布置及预应力分段张拉的一致性,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施工质量问题,从而有效的控制楼板裂缝。在对楼板进行分区浇筑时,应当结合预应力张拉的先后顺序掌握好浇筑顺序,尽可能减少次应力的产生,以保证混凝土施工效果满足施工的实际要求。施工人员应当注意掌握好后浇带的宽度,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更好的为后浇带支模和预应力施工提供可靠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混凝土的养护应当结合混凝土材料的实际性能和施工条件、现场环境等采取科学合理的养护措施,通过多样化有利条件的创造,加速混凝土的硬化,减少混凝土收缩裂缝的出现。与此同时,在混凝土初凝时做好找平工作,在终凝之前做好压平工作,浇筑完成后的12小时内应当对混凝土进行覆盖和浇水,以减少混凝土初期沉陷收水而产生的表面裂缝。在对混凝土进行浇水养护时,施工人员应当采取标准的养护操作,对相关部位进行合理的养护,做好楼板梁侧预留孔洞等相关施工操作,掌握好混凝土养护的时间,及时做好测温记录,为后期的施工操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且在数据记录的基础上便于施工人员针对混凝土施工及养护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保温保湿措施,从而实现对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
3. 特殊部位施工防治措施
(1)管线预埋施工:预埋线管多根线管的集散处是截面混凝土受到较多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的薄弱部位。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布线处可按技术导则三的第4条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里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混凝土灌筑顺利和振捣密实。
(2)材料吊卸区域:在楼板施工期间,管理人员需严格把控楼板施工速率,确保混凝土养护时间满足规范要求,才能有效避免外界荷载环境等因素对楼板质量造成影响。在此期间,楼板上应尽量避免较重的材料堆放,若难以协调则应做到分散堆放,以避免集中荷载对楼板尚未彻底凝结的混凝土造成损害;对于跨度较大的楼板,管理人员应在模板支撑体系基础上加密立杆间距,以便整体刚度得以提升,避免混凝土重量对模板造成伤害,使裂缝等问题出现在楼板结构系统内。
4. 建筑后期裂缝处理措施
在建筑施工期间若出现裂缝,施工人员需提前做好地面与天棚填充料填补的准备工作,以便建筑楼地面表面裂缝不明显,结构裂缝隐患得以解决,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以保障。而在修补裂缝期间,管理者必须根据裂缝实际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明确适宜的裂缝加强补偿措施,并避免对建筑楼面观赏性造成损害。另外,在修补裂缝期间,管理人员应首先做好裂缝内部清理工作,而后再借由浆液对裂缝进行灌注,确保涂刷工作紧随其后,使建筑地面平整且刚度满足恒荷载与动荷载稳定传导要求,才能更好的保障建筑构建质量。
三、结语
建筑楼板裂缝施工控制措施的有效落实,不但能够根据建筑结构特点提供更完善的技术补偿措施,以便建筑楼板浇筑整体性与稳定性得以保障,同时根据裂缝产生因素,更便于提供完善的防治措施,使楼板施工质量可控性增强,避免额外的经济成本损耗。故而,在论述建筑工程施工中楼板裂缝的施工因素分析及对策期间,必须根据建筑楼板裂缝因素提供补偿措施,以便建筑楼板质量得以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胜.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J].山西建筑,2017(16):116-117.
[2]马肖明.建筑工程施工楼板裂缝控制的有效对策[J].江西建材,2017(9):128-128.
[3]高作炳.现浇砼楼板裂缝产生原因分析与预防控制对策探究[J].江西建材,2017(6).
[4]黄欣荣,李重言.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及防治对策[J].中国房地产业,2017(23).
论文作者:毕海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2
标签:楼板论文; 裂缝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论文; 模板论文; 质量论文; 荷载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