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浅述论文_王晋

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浅述论文_王晋

身份证号码:51022519770417xxxx

摘要:我国在地震学、建筑结构学以及地理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对于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的改进有很大的帮助。基于我国的地理环境与经济的发展进程,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进行浅析,力图对建筑结构整体的抗震能力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设计

1建筑工程中抗震设计的必要性

在实际生活中,对建筑结构造成巨大破坏的原因之一就是地震灾害,同时其也是使建筑物损伤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不仅如此,地震灾害还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多年来,地震给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不可估计的损失。如唐山大地震,使几十万人失去了宝贵生命,还有汶川地震也造成了大量伤亡,同时给人们的心理也带来严重伤害。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一体化工作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很多地区人口密集。与此同时,一幢幢高楼大厦也开始不断涌现。一旦发生地震灾害,所带来的各方面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尽管人们已经意识到地震所带来的危害性,但由于科技发展的限制,目前世界上还无法精确地判断出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以便提前做好防护准备。所以为尽可能地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人们开始将研究重点转移到发生地震时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伤害的建筑物上,因此建筑工程中的防震设计十分必要。在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加入防震设计,会使建筑本身具有很好的稳定和安全性。在地震发生时,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使建筑内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工作人员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的用途、地理位置等因素,综合建筑的这些因素进行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此外,抗震设计还应遵循相应原则,切实考虑到实用性及可实现性。为建筑结构的稳固安全做好准备工作,给人们的生命安全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障。

2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目前,建筑设计师对于建筑整体抗震性能的认识还不够准确,致使他们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对于地震的安全隐患考虑有所欠缺,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人民有一个安心的居住环境,所以建筑结构设计中对抗震性能的考量必须进一步加强。

2.1建筑抗震场地的选择

建筑在进行选取修建地址时,选取抗震的土地是后期整个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关键,在抗震的土地上修建的建筑物可以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害程度,减少地震给人员带来的影响。地震运动不同于一般的地表错位,它对于建筑物的结构和建筑场地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再加上建筑结构本来就会因地层剧烈的震动而受到损害,如果在选择建筑地址时没有选择一个抗震性能好的地址,就会加大地震对建筑结构的损坏程度,建筑甚至会因此而坍塌带来人员的伤亡。所以,在选择修建建筑物的场地时,尽可能不要选取土层松软或者砂土易被液化的土地,如果所选取的场地中含有这样小面积的土地,则对于这些土地要依据建筑物的预期抗震性能加以改造,让所有的土地达到修建标准。

2.2慎重选取建筑结构体系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决定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要想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好,在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中要面面俱到。首先,对于建筑的抗震设计要涉及到所有的位置,要保证即使有个别的建筑部位的抗震性能不达标但也不影响整个建筑的抗震性能,对于整体的建筑要保有一定的坠余度,做到这点就可以确保整个建筑在地震中的损害降到最低,个别部位的损伤不妨碍整体建筑的结构。其次,在设计建筑结构抗震的过程中要对地震的传送路径有一个大概的预设,使建筑的横竖结构能够承受相应的压力,保证结构的转换,在设计建筑时要确保荷载力的转换层在一至二之间。再者,建筑设计人员设计建筑时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结构强度与刚度的适应能力,确保强度与刚度在建筑的每个部位的分配都是均匀的,并且与建筑的整体设计相符,避免因个别部位的刚强度分配不均而不足以支撑区域建筑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符合建筑物的平面布局规则

建筑物平面布局的规则性是实际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建筑的抗震设计中要尽可能的保证设计方案的规则性,这不仅可以让实体建筑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还可以提高整个建筑的修建效率,实践表明,不规则的建筑结构设计在实际的工作中要采用更为繁琐复杂的对策来进行补救,无形中加大了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

3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

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内部人员与周围人员的人身安全,所以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加入抗震设计是有必要的,只有切实加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才能在地震来临之际,通过建筑物良好的抗震能力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一定的安全保障,为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安全保护。

3.1抗震结构的选择

建筑抗震结构的选择直接决定了建筑的抗震性能,为了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在地震中不易发生变形,所以在选择建筑结构主体时要充分考虑到结构对于强度的承受力,选取承受力较强的设计结构,设计人员要想设计出抗震能力强的建筑结构,就要在设计之前对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详细的分析,不管是对于建筑的结构部分还是非结构部分都要做一个切实的预设。对于建筑中非结构部分的抗震性能的预设不仅仅是数据的反复核对,更要建设合理的模型来检测,特别是对于短柱抗震性能的预设,更要反复的核算,把危险系数降到最低。

3.2合理布局减少地震能量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用的最多的都是位移基点和定量分析来减少地震对于建筑物的能量冲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通过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定量分析,对于建筑的各个部位的承受力进行反复的核算,使建筑下层在强烈震感下的位移延性比得以控制,是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的变形符合要求。在选择修建地址的时候一定要对土地进行详细的考察,尽可能的选择符合修建标准的土地,在修建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与地震的活跃期错开,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确保人们的人身安全。

3.3建筑结构中设置多重抗震防线

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在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中可以增多防震线的设置,防震线可以有效缓解地震冲击破对建筑物的损害,所以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结构时,对于建筑物的第一道防线可以是拥有良好延展性能结构在抗震体系中的应用。其他的建筑构件可以作为建筑结构的第二甚至是第三道防线,第一道抗震防线被地震破坏后,第二道,第三道抗震防线可以极大减少地震的后续冲击力,让人员以及周围的设施有一个安全保障。

结束语:

我国的自然灾害频发,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其中地震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为了减轻地震对人们的影响,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是社会大众的期望与需求,要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首先在设计建筑结构时要加入抗震设计,结合实际情况加入合适的抗震方法,使建筑物在地震中的破坏降到最低,再者建筑施工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尽在施工过程中可能的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让建筑在地震中尽可能完整的保存下来,减少地震对人们的伤害。

参考文献:

[1]周征征.提高我国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方法研究[J].建筑知识,2016,(14).112

[2]沈雁雁.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7,(02).23

[3]赵建荣.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若干问题的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6):45.

[4]马卉,赵静,王鹏.对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分析[J].考试周刊,2013(31):195–196

[5]王海飙,季安康.房屋建筑抗震能力评价研究[J].建筑技术,2017,48(4):381–384.

论文作者:王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  ;  ;  ;  ;  ;  ;  ;  

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浅述论文_王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