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实效性研究论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实效性研究论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实效性研究

王 毅

(甘肃省临洮县明德初级中学,甘肃 临洮 730500)

摘 要: 经典诵读作为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种有效载体,因其诵读的趣味性和体验性特点深受全社会关注,多样化的经典诵读形式已在教学活动中得以全方位呈现。文章从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传统道德的阐释转化和学生气质的内化三方面对如何提高经典诵读实效性进行论述,旨在进一步明确经典诵读的意义,更好地把握经典承载的价值内涵。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实效性;德育工作

教师在青少年记忆的黄金时期和人格形成时期,让他们练好经典诵读的“童子功”,把经典诗词文章“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这对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让青少年学生继承传统美德,丰厚文化底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健全人格,无疑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何提高经典诵读的实效性,让学生感悟做人的道理,真正达到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的目的呢?为此,笔者从教师的国学素养、传统道德的阐释和转化、学生气质的内化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与思考。

(2)集料。首先要确定骨料的最大粒径。粗集料的粒径决定了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强度和抗车辙能力。由于沥青显酸性,为使集料与沥青有较好的结合能力,在选料时应该考虑碱性的集料。

一、经典诵读,提升教师的国学素养是关键

随着传统文化进校园、经典诵读进课堂活动的深入推进,各地“国学热”的温度有增无减。从表面看,一些学校有课程方案、有教学计划,且非常重视诵读活动的形式,可开设的课程往往因专职教师后继乏人而成了“热闹”。“前人不讲古,后人不识谱。”国学经典之古,承载着我们的“国谱”。国学经典不仅是古圣先贤学术研究成果的智慧结晶,而且是中华民族价值体系、基本信仰最重要的依据,是为中华民族子孙留下的宝贵遗产。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要认识到传统文化素养当属“核心素养”“教学素养”之“根基”。如果偏离此“根基”,立德树人的素质教育必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轻则导致精神“缺钙”,灵魂迷途,重则发生数典忘祖的极端恶例。

因此,学校一方面要抓住师资建设这个“牛鼻子”,尽快启动“传统文化国培和省培计划”,从“根”上入手,以中华传统经典为根脉,对教师进行传统文化的系列集中培训。学校要建立配套的激励、协调和评估机制,将教师的国学素养纳入长期的校本研修计划,组织教师开展专项课题研究。要引导教师在品读经典中提升文化涵养,学会觉察反思,将之贯穿到职业生涯的始终,切实帮助教师承担起化育人心的国家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教育责任。另一方面,要打破教传统文化的人只能是专业教师的惯性思维,鼓励每位教师在各自的学科领域里传播传统文化理念。因为人是一个整体,做人的道理是统一的。不要把传统文化单纯地看作伦理道德概念,四时八节、洒扫应对、礼乐射御书数、琴棋书画,这些“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课程资源生活中无处不在,关键在于结合教学,让它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一些,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立体化认识和感知度。只要教师能把传统文化融入生活中,所有的课程都可以讲好中国故事。广大教师要增强主动性和自觉性,把读书当成一种内在的精神需求,熟读深思,努力寻求经典内容与课程的最佳结合点,以自己的学识阅历、言行表率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

物理试卷讲评课最怕的是教师报答案,就题论题、蜻蜓点水、平均用力、讲评拖沓、只讲不练。常见误区有六个:一是缺少数据统计,如盲人摸象;二是试卷批改缺位,以讲代批;三是逐题顺次讲解,讲评泛化;四是缺乏变式训练,补偿不足;五是重讲轻练,以讲代评;六是学生被动听讲,反思缺位。客观上说,教师试卷讲评课缺位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局限于单一的分数,难以感受到自我学业的进步幅度,导致内在学习动力缺失;教师对学生知识、能力维度的缺失程度了解不够精准,导致试卷讲评陷入盲区。

二、经典诵读,要注重对传统道德的阐释和转化

做好传统文化教育的“三个”结合。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对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的许多论述,就是运用中华孝道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的通俗化、大众化的演绎,并以他自身的家道传承为世人树立了学习的典范。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必须坚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与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不同优势,运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传统伦理观念、道德礼仪进行现代阐释和转化,从而保证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传统文化资源丰厚,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承载着过去时代复杂痕迹的词汇直接拿来使用,而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要注重传承精华,抛弃糟粕,对有价值的部分重新改造,重新总结,让传统文化发挥更大的价值。

赋予“五伦八德”以新的时代内涵。“五伦”“八德”价值理念涵盖整个国学经典,对如何待人处事做了详细的论述。学校在组织师生诵读经典时,要结合时代精神,以“明五伦,知八德,践行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对传统经典进行现代解读。例如可以将“八德”解读为:孝,生生不息的亲情;悌,爱满天下的情怀;忠,尽忠报国的责任;信,立身兴业的基石;礼,人际文明的规范;义,人间正道的向往;廉,清白正气的根基;耻,人之为人的底线。要从育孝心、行礼仪、养感恩、拓智慧入手,整合经典内容,注入更多的现代生活元素,编写诵读系列教材,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如此,不仅吸收了古圣先贤有关道德教育的思想精华,让其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用时代精神和现代话语对其进行转化,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诵读者思想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

坚持家国情怀的社会价值教育。“没有强的国哪有富的家”,要教育学生对自己的祖国要有赤子之爱,不仅要有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还要有效国之行。要大力倡导热爱祖国,明礼守法,厚德仁爱,正直善良,尊老爱幼,孝敬长辈。百善孝为先,孝是一颗永远闪耀着人伦道德之光的璀璨明珠。我们要拂去历史尘埃,以清醒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还孝的本来面目,用真实反映现代社会生活的“新二十四孝”阐释孝道,传承孝道,以严格的家教、良好的家风为学生价值观的养成系上“第一粒扣子”。

基层兽医在临床诊断中,常常把具有发热、咳嗽的牛病简单的判定为牛感冒,常常导致误诊并延误治疗。本文对牛支原体肺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等8种具有发热、咳嗽症状的传染性牛病的鉴别诊断和防治予以论述,期望能给广大基层兽医朋友有所帮助。

三、经典诵读,要将诵读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选取具有高度教育价值的经典引导学生诵读,要采用活动化、生活化、情境化的形式,长时薰修,潜移默化,让学生逐渐体会古圣先贤的仁爱存心,在思想观念、语言行为上与经典教诲相应,进而将“五伦八德”切实落实在学习生活之中,敦伦尽分,打好做人的根本。经典诵读要注重实效,使诵读的过程成为学思悟践,开启智慧的过程,成为以文化人,重构人的精神世界的过程,成为以人性唤醒人性,历练内在精神品质的过程。而反复推演穿汉服、跪拜、早晚问安等类似仪式化的复古做法,重形式轻内涵,重展示轻体验,与现代文明相去甚远,并不能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感悟,也不是仅靠一纸试卷考出来的。如果将国学经典单一列入考试范围,与升学挂钩,那么学生可能会死记硬背,重新陷入“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才学什么”的“应试教育”怪圈。因此,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兴趣、态度等诸多因素,将经典诵读成效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范畴。

学生将来是否能成为具有现代意识和国际视野的谦谦君子、窈窕淑女,是否能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关键是要将圣贤教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善言易入,先入为主,从小把圣贤名论融入脑海,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应用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之中。学生领悟的效果可以从他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来。孩子在父亲被选上孝亲敬老楷模后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看到鸟儿在树上筑巢,随口说道“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我们可以想象他在诵读时,可能不求甚解,可熟读、背诵之后,在现实生活中触景生情,就能有所感悟,有所体会。长时熏修,遇到困难时就会想起孟子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以坚定意志,还可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来自勉,更可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来时刻提醒自己孝养父母之身、父母之心、父母之志。以经典为伴,与圣贤为伍,就可以走向光明,走向幸福。

综上所述,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注重传统道德的阐释转化和学生气质的内化,进一步提高经典诵读的实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只要抓住价值观涵养这一根本,筛选具有高价值的经典,强化核心价值引领,使诵读内容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和行动指南,经过长期涵养融化,就必将为学生的美好人生打下鲜明的中国底色。

参考文献:

[1]王晓易.让经典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N].东方早报,2014-09-14.

[2]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及其传承[J].人民教育,2017(13-14).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

[4]翟少华.“经典诵读+”课程让学生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北京教育,2017(12).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3561(2019)25-0021-02

作者简介: 王毅(1965—),男,甘肃临洮人,高级教师,从事德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标签:;  ;  ;  ;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实效性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