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加强组织和领导制度建设的历史及启示论文

党加强组织和领导制度建设的历史及启示

文_张太原

【摘要】 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显著优势”。这个优势显然是在党的历史中形成的。党的组织和领导制度变革的历史表明:只有在党中央的统一集中领导之下,党才能抓住历史机遇和时代主题,明确方向,大干、快干和实干,从而使党的事业快速稳妥地向前推进,从胜利走向胜利。

【关键词】 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党的组织制度 国家治理体系

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要健全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组织制度,形成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体系。那么,今后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有必要梳理党加强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建设的历史,以从中获得启示。

从实践来看,能证明这一点的最简单方法就是提交社保缴费记录,而原单位未给您缴费,仅凭一纸证明,咨询公司不认可其效力也是可以理解的。建议您先到原单位开具至少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考勤记录、工作记录、工资条,到银行开具工资卡转账清单,到税务部门开具个人所得税缴费记录。如果您当时的工资没有达到个人所得税缴费标准,又是以现金形式发放工资且没有工资条和工作记录,那么考勤记录肯定是会有的,可请原单位开具并加盖公章。同时,法律目前并未规定必须以社保缴费记录来证明工龄,所以您可持原单位开具并加盖公章的工作年限证明、考勤记录,与现在供职的咨询公司进行协商,协商不成可向工会或者劳动仲裁部门申请维权。

从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正式加入共产国际,其后在组织问题上一直受到共产国际的严重干预。特别是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共产国际米夫把资历尚浅的王明推向了中共中央主要领导岗位。江西时期,博古主持的中央积极推行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从而给党的事业造成了严重损失,迫使红军不得不进行长征。抗战开始后,王明又回到国内,在其主持中央长江局期间,依仗共产国际的支持,无视组织纪律,对延安的中共中央经常发号施令,并推行了一条错误的抗战路线。好在共产国际得知这些情况后,最终决定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为首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1938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六届六中全会。会上,共产国际的决定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赞成,纷纷表示拥护毛泽东成为党的领袖,从而使王明的错误路线在组织上得以终止,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在组织上得以确立。

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命题。正是在这样一种组织变动和理论语境下,张闻天在会上作了《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党的组织问题》的报告,其中指出:“组织任务要服从政治任务,政治任务要靠组织工作来保证。两者的关系中,政治路线是起指导作用的。政治路线不正确,组织路线也不会正确。”组织工作,包含组织形式、工作方法等。“马克思主义的原则、方法是国际性的,但我们是在中国做组织工作,一定要考虑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民族习惯、道德的特点,并正确认识这些特点,再来决定我们的斗争形式、组织形式、工作方法。我们要的是国际主义的内容,民族的形式,我们要使组织工作中国化,否则我们就不是中国的共产党员。”

实现组织工作中国化,也就意味着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工作可以不再受共产国际的干预,也就意味着真正了解中国革命实际情况的同志可以走上中央领导岗位,所以这也就真正意味着党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为加强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集中领导,全会第一次确立了“四个服从”的组织原则: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自此,党内的组织观念、核心意识和工作流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是,在领导制度设置上还存在上下不统一、左右不协调的情况。

许棠(822-?),字文化,宣州泾县人。咸通十二年(公元871年)进士,曾任泾县尉,有《洞庭》诗为工,时号许洞庭。“咸通十哲”之一。《全唐诗》卷六百零四载许棠“一年三领郡,领郡管仙山”句。并注曰:“赠段成式,见《语林》。”宋王谠《唐语林》载:“段郎中成式,博学文章,著书甚多。……连典江南数郡,皆有名山:九江匡庐、缙云烂柯、庐陵麻姑。前进士许棠寄诗云:‘十年三领郡,领郡管仙山。’”⑥据此知段成式与许棠有过交游,交游时间或在咸通初年段成式出任江州刺史时。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旧址

不难发现,缘于国内国际种种因素,党在整风期间,进行了自下而上的领导机构的调整,建立了一个自上而下的一元化领导体制,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组织形式、组织系统和领导制度,实现了“组织工作中国化”。这样一种领导制度最大的优点就是战斗力强和效率高,可以高度集中全党的力量,特别是在战争或非常时期,它的优点是无与伦比的。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显著优势”。这个优势显然是在党的历史中形成的。党的组织和领导制度变革的历史表明:只有在党中央的统一集中领导之下,党才能抓住历史机遇和时代主题,明确方向,大干、快干和实干,从而使党的事业快速稳妥地向前推进,从胜利走向胜利。

1942年8月29日,中共中央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其中规定:“根据地的统一与一元化,应当表现在每个根据地有一个统一的领导一切的党的委员会,因此,确定中央代表机关及各级党委为各地区的最高领导机关,统一各地区的党政军民工作的领导。”这就是说,党组织是各根据地的最高领导机构。为明确这个《决定》的要求,中共中央于1942年12月1日又发出了《中央关于建立各级领导核心的指示》,规定在军区、分区两级建立领导核心,只留三个主要负责人,分负党委、政府、军队责任,其中一人为书记,是领导核心。该《指示》要求“每一军区每一分区必须承认一个比较优秀一点的同志为领导中心,不应谁不服谁,闹到群龙无首”。这在一元化领导体制上又迈进了一步:率先实现了地方上的集中统一领导,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提供了组织人事和领导制度上的保证。

“因为我亲口告诉过他们。”她笑得有点僵硬,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她的牙齿上面很整齐,下面却歪歪斜斜。她看着我说:“在诚实派,我们都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感受。很多人告诉过我他们不喜欢我,但也有很多人没说,谁在乎啊?”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面临的问题日益增多,工作领域更加广泛,为更好地实现党的统一领导,毛泽东和党中央又先后推出了一些新的举措。1953年,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加强对于政府工作领导的决定,把政务院各部委分成六个党组小组,直接受中央领导。1958年6月10日,中央又发出《关于成立财经、政法、外事、科学、文教各小组的通知》,规定:大政方针在政治局,具体部署在书记处,只有一个政治设计院,没有两个政治设计院。大政方针和具体部署,都是一元化。1973年12月,毛泽东在主持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强调:“政治局是管全部的,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尽管“文革”时期,地方上出现过“踢开党委闹革命”的混乱和失序,但是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并没有动摇过。

改革开放以后,为发扬民主,避免一元化领导带来的弊端,我国曾探索和试行党政分开,并修改、规范和制定了一系列的党内法规。比如,十三大修订党章时,原第46条:“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或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成立党组。”就改为:“在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人民团体和其他非党组织的经选举产生的领导机关中,可以成立党组。”这等于撤销了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经济组织、文化组织中设立党组的规定。此后,表现在实际工作层面,在企业推行厂长负责制,在学校推行校长负责制。不过,这很快又产生了新的弊端,那就是造成了党的建设的弱化、党的领导的弱化。20世纪90年代出现过一个典型例子,一个国企在精简人员的时候,竟然让一位党委书记下岗了。发现这样一些情况以后,党中央又相继采取措施试图纠正这种新的偏向。比如,十四大修订的党章恢复了上述设立党组的规定。但是,党的建设弱化、党的领导弱化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直到十八大以后才得到根本性扭转。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相继推出一系列强有力的做法来强化党中央权威和统一集中领导。比如,强调“四个服从”、树立“四个意识”、严明纪律和规矩、坚持请示报告制度、强化巡视制度等。十九大报告和新修订的党章重申:“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全方位地确立了党的领导地位。2017年10月27日,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该《规定》指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从根本上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根本利益。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中央政治局要带头树立“四个意识”,严格遵守党章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自觉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的地位。“两个维护”成为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重大举措。

整风开始以后,思想改造的同时,也伴随着组织和领导制度的调整,整风结束时,这一任务也完成了。所谓“组织工作中国化”,从实际做的来看,主要就是建立中国共产党自己的组织形式、系统和领导核心。其实,这也是当时增强战斗力的需要。抗日战争时期,就地域说,各根据地比较分散,而往往又很难联系;就工作领域说,党政军民各有范围,互不统属。事实上常常造成各自为政的局面,这也就是毛泽东所说的山头主义、宗派主义的表现。因此,改变这种情况是整风的应有之义。

在各地领导机构调整的基础上,中央机构也进行了调整和改革。1943年3月16—2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该《决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政治局的权责,规定“在两次中央全会之间,中央政治局担负领导整个党工作的责任,有权决定一切重大问题。政治局推定毛泽东同志为主席”。二是关于书记处的权责和改组。规定“书记处是根据政治局所决定的方针处理日常工作的办事机关,它在组织上服从政治局,但在政治局方针下有权处理和决定一切日常性质的问题”。书记处由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三人组成,毛泽东为主席。书记处会议由主席召集,所讨论的问题,“主席有最后决定之权”。毛泽东说,整风的目的之一就是改造中央,至此,可以说就已完成了改造中央领导核心的工作。毛泽东在组织上成为实至名归或名副其实的全党的领袖。1943年5月,共产国际宣告解散,从而使中国共产党在组织上实现了完全独立。

然而,从历史上看,一元化领导体制也出现过“家长制”“个人包办”的弊端。比如,解放战争时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重要问题的解决,不是由党委会议做决定,而是由个人做决定,党委委员等于虚设。”对此,毛泽东专门为中央起草了《关于健全党委制的决定》,强调,“党委制是保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包办的党的重要制度”,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二者不可偏废。稍后,他又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作了更明确的说明和规定,从而强化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民主集中制是党最大的制度优势。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要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就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发展党内民主和实行正确集中的相关制度,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其中,尤其要健全决策机制,加强重大决策的调查研究、科学论证、风险评估,强化决策执行、评估、监督。基于此,建议有必要建立各级党委和政府决策和政策执行评估委员会。

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有10处提到“风险”,有8处提到“预防、预测、预警”。为了更好地做到这一点,必须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重大决策风险评估的部署要求。

整个控制系统是通过开关电源提供的12V直流供电,MSP430单片机电路工作的电压是3.3V,通过开关电源模块TPS5430模块将电压从12V降为3.3V,为MSP430单片机提供电源。TPS5430是一款DC-DC转换芯片,该芯片的性能良好,输出电压可以根据需要设计输出值。

目前,对“党领导一切”“党的全面领导”还存在许多误解和曲解,比如,把“党领导一切”解释为“党委书记领导一切”,把“党的全面领导”说成是“党包办一切”。对此,应进一步研究,从理论上予以澄清,并制定和强化相关制度以避免一些不良倾向的出现,更加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科学地正确地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标签:;  ;  ;  ;  

党加强组织和领导制度建设的历史及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