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研究论文_刘晓月

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研究论文_刘晓月

刘晓月

天津市化工设计院 天津 300000

摘要:任何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都在于项目的设计阶段,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如何更好的节约造价成本,针对这一话题本文就工程设计期间造价控制所需要注重的要点进行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方便以后工程在造价问题方面进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工程设计;造价控制;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工程设计作为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步骤,它是承接建设工程决策与建设工程实施的中间环节。工程设计的优劣可直接影响建设工程的使用功能能否达到预期,安全性能可否满足基本要求,以及经济效益可否满足企业目标[1,2]。

然而目前我国在项目造价控制上存在的普遍问题,便是忽略或轻视了项目决策、项目规划、工程设计等前期阶段对工程投资的控制[3,4],这与国外学者与建筑领域专家对建设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研究结论是相悖的:研究表明,项目前期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为75%-95%,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为35%-75%,施工图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为5%-35%[5-7],而我国目前普遍将施工图阶段的成本控制作为了成本监控的重点,往往忽略了对全过程工程造价影响至关重要的设计环节。因此,本文便选择基于工程设计阶段,分析我国目前对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应对措施。

1.我国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梳理我国现阶段造价管理的现状,发现在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主要问题进行了概括总结。

(1)缺少统筹管理意识。工程建设单位中的各类人员仅考虑自身岗位职责,没有管理者或专业人员从宏观角度统筹整个项目的造价控制,尤其是设计阶段对项目造价的把控。例如设计人员仅按照设计规划要求进行图纸设计,而不考虑建设成本问题,或认为选定的设计方案已经是多方案比选的结果,无需再进行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而成本人员则认为只需按照图纸及相关定额要求、取费标准进行预算编制,而不考虑成本的合理性。各部门在工作中环节间的关联性,因此使造价控制的重点发生偏差。

(2)规章制度不健全。由于各部门工作人员对于相互协调配合的工作缺少责、权、利的明确划分,使各设计人员与其他各部门的技术类人员、经济类人员对相互协调配合的工作缺乏积极性,因此对于工程设计这样需要多方参与的造价管控重要环节被普遍忽视。

(3)人员专业技能单一。我国建设行业的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及专业技术水平并不低于世界行业平均水平,但各类人员的专业知识及相关技能较为单一,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建树,但并不了解其他岗位的专业知识,因此造成工程概预算人员仅会根据设计好的图纸进行工程量及工程造价的计算,但并不了解该设计对成本可能造成影响,因此也无法对设计人员提出可采纳的意见,没有成本人员的合理建议,设计人员便也很难设计出成本合理、功能优化的合理建筑。

(4)设计招标不尽全面。一家资质良好、人员专业能力高的设计单位能够对工程设计的优劣及工程造价的高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实际操作中,普遍存在对设计单位选择的重视程度不高的问题。工程方案设计及工程建设阶段,建设单位一般都花很大的精力通过招投标选择优质施工单位,但对于施工图的设计比选则较为忽视,且一旦选定了某家设计单位后,由于设计工作为一揽子工程,因此缺少竞争机制,设计环节能够对成本控制做出的优化则十分有限。

(5)现行设计取费方式不甚合理。设计费的计费方式一般取决于工程总造价的高低或建筑面积的大小,由于一般设计单位为第三方单位,致使设计方为谋求利润,忽略对设计方案的优化,甚至会出现设计人员随意加大梁柱截面,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增加配筋量等加大工程量的行为,致使出现很多“肥梁、胖柱、深基础”等不合理设计,这无疑增大了建设单位的投资额。

(6)承包方式不合理。传统的勘察、设计与施工平行发包方式,使勘察、设计与施工脱节,为建设单位的投资成本控制带来诸多不便,致使投资额往往大幅超过预期,甚至部分大中型项目的实际投资竟超过投资预算的30%,严重影响投资的经济效益。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工程设计阶段对投资造价控制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主要措施

(1)提高标准设计意识,推广标准设计。目前诸多建筑企业已经开始了标准化生产流程,大大提高了房屋建设效率及资金控制水平。例如采取预制构件进行建造,能够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造价,据统计,采用标准构件的建筑工程可使建设成本降低10%~25%。此种观念及方式在设计领域同样应当被推广和提倡。工程设计人员应当根据实践经验及研究成果,逐步形成设计行业标准,标准化的设计能够大大缩短设计周期,乃至整个建设周期,有效提高建设成本控制水平。

(2)推行限额设计。在设计阶段要将上阶段审定的投资额作为下一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总体目标。即用投资估算为上限进行施工图初步设计,根据初步设计得到总概算,以总概算为上限进行施工图设计。通过这种限定设计各阶段投资上限的方式,使设计达到最优化,以减少实际施工中可能发生的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加强设计与成本控制间的关联性,克服“三超”,使投资额的真正得到有效控制和落实。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提高工程设计人员的成本意识,增强成本人员对设计的理解,使设计方案能够得到充分的分析和论证,从而真正使限额设计落到实处。

(3)控制设计变更。在整个项目周期中应当明确设计方的责任,除前期工程设计外,设计单位还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合理监控,及时对设计进行调整和优化。为避免在建设过程中发生的设计变更对工程投资的有效性造成不利影响,设计单位应在项目初期便对图纸进行深度优化,充分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如项目前期的勘察、钻探等,在设计图纸完成后设计单位还应认真做好图纸审查工作,充分降低设计变更发生的可能性,使项目投资得到有效控制。对于设计原因造成的成本失控,设计方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4)充分利用价值功能工程。价值工程是指通过提高产品使用功能和建造成本的比值来增强产品价值的技术经济方法。为使项目发挥更大的价值,可以通过提高项目功能性,或降低项目建设成本的方式实现。通过价值工程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对项目功能进行优化,充分实现主要功能,减少或清除多余功能,将项目的建设成本集中在主要功能上,对投入资金较高的功能进行合理控制,从而最终实现发挥建设项目功能最优化、成本合理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5)改革现行设计取费办法,建立激励机制。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多是以项目投资额或建设面积为计费依据,以完成满足建设单位下发的设计规划要求的设计图纸为完成标准。事实上,这种方式对于建设单位投资造价的控制,乃至整个项目的优化水平都存在很大弊端。工程设计人员往往会以满足设计单位要求为标准,忽略了从设计专业的角度对项目进行深度优化,由于身处第三方,也通常并不充分考虑设计对建设成本的影响,甚至部分行业人员会为收取更高的设计费用增大建设标准,以上都会对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建筑企业可以优化对设计单位的计费方式,在现行收费方式的基础上,增加激励机制,例如可采取对设计为建筑工程带来的成本节约进行一定比例的奖励,或对设计变更对成本控制造成的偏差及损失承担相应责任等方式。另外企业应格外注重对设计单位的选择,通过竞争选择增强设计单位的经济意识,实现设计环节的有效造价控制。

(6)优化设计方案。优化设计方案需要设计单位通过以上各个方式共同发挥作用,以实现最有效的工程设计,达到最理想的造价控制。建设单位首先通过有效地市场竞争和方案比选选定设计单位及其设计方案,设计单位再对设计方案进行逐步优化,例如采取模型模拟、价值工程等方法对方案进行分析和改进。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概预算人员与设计人员充分对接,使设计方案能够满足投资的要求,通过多方案比选,选择功能最完善、经济最合理的设计方案。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最优化手段。

3结论

通过对设计阶段的优化进行工程造价的控制充分体现了建设工程中事前控制的思想,能够有效降低建设过程中发生变更及投资失控的可能性。事前控制要求企业充分做好方案比选,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从而选择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最优方案。设计阶段对造价的控制的有效性远远超过建设阶段的事中控制,合理的发挥设计单位的作用,不仅能够提高设计单位的积极性,更能够保障建设单位的投资效益,达到双赢。因此在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将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推向另一个里程碑。

参考文献:

[1]尹贻林.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2]龚维丽.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3]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4]尹贻林.建设工程项目价值管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5]何辉常,王静.浅谈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J].科技信息.2011(20).

[6]高萌.有关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3(15).

[7]官俊雄.浅析设计阶段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福建建材.2012(12).

论文作者:刘晓月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1

标签:;  ;  ;  ;  ;  ;  ;  ;  

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研究论文_刘晓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