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钧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青海 西宁 810000
摘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关系到从基础到主体的整个过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加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是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乃至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的可靠保障。本文将从加强混凝土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混凝土施工的工艺质量控制、施工队伍的管理等方面对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和管理问题作相关讨论。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管理
近几年来,当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惠及到每一位居民身上,人们提高了对建筑工程的要求,对建筑工程施工环节的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也会高度警觉。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现象主要出现在钢筋混凝土民用建筑物中,以商品房比较多见。下面先是分析了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上的影响因素。
一、混凝土施工质量上的影响因素
1.温度方面的原因
混凝土一般受到温差和收缩的双重作用影响,极易引起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例如,混凝土在温度变化时,混凝土表面会在配筋薄弱处首先开裂,就会出生45度斜角的混凝土裂缝。此外,在建筑工程的空置期间,如果和外界温度相等,内外温度差值几乎没有,则不会出现明显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夏季外界温度高于混凝土温度时,会抵偿干缩的作用,表现为不缩也不胀;当冬季外界温度低于楼板温度时,此时会有干缩和收缩的双重作用,加剧收缩,成为收缩的叠加效应,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等施工质量问题。
2.施工方面的原因
在施工的一些环节出现纰漏,常常导致混凝土出现施工质量问题。比如不合理的负载;过度增加水泥用量;混凝土上层钢筋位置未得到有效保护,变形严重和折摸过早使混凝土产生挤压变形。
3.混凝土结构设计方面
在混凝土的结构设计上大都采取的是下面正弯矩钢筋与板面上角的负弯矩钢筋能够伸入到外角框架柱之中,通过这种节点构造加强的措施,能够有效的使混凝土板面和板角得到良好的嵌固,让表面裂缝能够局限在良好的范围之中。对于角柱的牵制,我们需要做好严格的控制,保证其无自由伸缩的余地。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对板角配筋进行加强,保证其不会受冷出现双重收缩。
4.周围介质的原因
这条可以说是对混凝土施工质量影响比较小的缘由,但是也不容忽视。空气介质本身就是外界不可避免的客观因素,空气的相对湿度越低,混凝土收缩越大;空气的温度升高了,混凝土的干缩也随之有显著增大;另外长期风吹日晒也会使现浇混凝土的收缩增大。所以这些都能从一定程度上加大建筑工程裂缝的冲击力和破坏力,值得关注。
二、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1施工方案的确定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以系统的观点通观全局,统筹各环节质量问题,做到科学的选择混凝土施工技术;规划、设计时应由专业工程师实地评估、鉴定,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方针,牢牢把握住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基本结构、基本框架和基本设计理念;要坚持统筹兼顾、谨小慎微的原则,这是防治混凝土出现施工技术问题的根本措施,贯彻这一原则才能在设计和建造中取得防治经验,不留任何可能出现混凝土施工技术上的瑕疵和遗漏。
2科学配比原材料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必须通过实验,满足设计技术指标和施工要求,并经审批后方可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混凝土施工配料必须经审核后签发,并严格按签发的混凝土施工配料单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在施工配料中一旦出现漏配、少配或者错配,混凝土将不允许进仓。为了确保材料的和易性能达到施工的具体标准,需要对混凝土的用水量以及含水比例做相应的调整,调整时要注意不得改变水灰之间的比例。
3控制混凝土搅拌和浇筑质量
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并结合施工单位自身设备条件选取相应的拌和设备和运输设备。提前预测拌和设备和运输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和问题,并及时安排机修人员作好设备的检查和修理工作。不能因为设备故障而停止混凝土的浇筑,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提供工程所需混凝土,促进工程有序向前推进,保证施工进度。
控制混凝土时,首先要控制的是原料的计量,要严格的把控外加剂以及水的用量,还有各种原材料的顺序以及具体的搅拌时间等事项,而且要及时的抽检,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发生离析状况的比例。
卸入仓内成堆的混凝土料,应平仓后再振捣,严禁以振捣代平仓。振捣时间以混凝土粗骨料不在显著下沉,并开始泛浆为准。应避免欠振、过振使混凝土振捣均匀密实。
三、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管理应注意的事项
1. 混凝土入模,不得集中倾倒冲击模板或钢筋骨架,当浇筑高度大于2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下料,出料管口至浇筑层的倾落自由高度不得大于1.5M。
2. 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初凝前浇筑完毕(从发车时起),这样避免混凝土浇筑出现冷缝(冷缝:指上下两层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间隔超过初凝时间而形成的施工质量缝)。
3. 浇筑过程中,振捣持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产生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振捣器插点呈梅花形均匀排列,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移动的间距不宜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模板的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并应避免触碰钢筋、模板、芯管、预埋件等,保证不漏振、不过振。
4. 浇筑梁板混凝土时,先浇筑梁混凝土,从梁柱节点部位开始,保证梁柱节点部位的振捣密实,在用赶浆法循环向前和板一起浇筑,但不得出现冷缝。
5. 混凝土浇筑快要完成时,应估算剩余混凝土方量和剩混凝土量,联系搅拌站进行合理调度。
6.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用刮杠刮平表面,刮平后用毛刷进行拉毛(附拉毛处理:用水泥和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和成水泥砂浆,将以上水泥砂浆通过拉毛滚筒或者笤帚,抹到墙面上,形成刺状突起,干燥后即成拉毛。
7. 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压抹及三次抹压后,及时进行覆盖养。待混凝土终凝后,先洒水充分润湿后,用塑料薄膜进行密封覆盖,并经常检查塑料薄膜表面,但薄膜表面无水珠时,应再洒水。
总结:
建筑工程质量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凝土质量管理在施工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在建筑过程中,必须使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先进的施工手段以及各种新型的施工管理技术,加强施工过程中每道环节的施工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对策措施。同时,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还需要广大施工人员的参与和配合,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和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雷大春. 建筑管理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问题与质量控制措施[J]. 建材与装饰,2017,(19):161-162. [2017-09-19].
[2]缪海燕,缪德勇,蔡春春.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对策探讨[J]. 现代装饰(理论),2013,(09):175-176. [2017-09-19].
论文作者:徐今飞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问题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温度论文; 表面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