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财务管理模式初探
——以科研事业单位为例
张明阳 福建社会科学院
摘要: “互联网+”作为当今时代的重要变革之一,影响着传统行业的方方面面,对于财务行业而言,融合互联网信息技术,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发展生产力是时代不可抗拒的趋势。本文以科研事业单位为例,探讨“互联网+”时代财务管理模式可能会发生的变革以及对传统财会行业的影响,以及面对“互联网+”新浪潮,财会人员需要掌握哪些新的业务技能。
关键词: “互联网+”;财务管理模式;科研事业单位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相结合,形成了名为“互联网+”的新的业务发展状态。“互联网+”开发出的巨大生产力,不再是简单的“1+1=2”,而是呈现出几何倍数增长的趋势,并且形成了新的业务供需关系与新的行业生态链。在“互联网+”不可阻挡的浪潮面前,作为会计这一行业,不仅肩负着现代各种组织的传统行业职责,也肩负着财务管理与“互联网+”的新融合使命。如何让传统会计行业与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合,解放并发展生产力,是当今财会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本文以科研事业单位为例,探讨“互联网+”时代财务管理模式可能会发生的变革以及对传统财会行业的影响,以及面对“互联网+”新浪潮,财会人员需要掌握哪些新的业务技能。
一、“互联网+”对传统财务管理产生的变革。
(一)经费预算方面
科研事业单位的主要经费来源于财政拨款,目前的预算流程是由科研机构的财务人员上报预算,财政部门批复下达,预算的编报下达基本已实现网络传输为主,纸质文件为辅的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深入,可以推断出以下设想:1.纸质文件进一步减少。在科研机构与财政部门之间、科研机构内部,逐渐形成一个一体化的网络信息传递系统,手工的纸质文件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网络信息传递和电子签阅的普及。2.预算下达与使用环节衔接更为紧密。财政下达的细化预算直接通过网络投射到经费使用系统中,以防止中间环节人工填报数据可能出现的错误。
(二)经费报销审核方面
随着两项技术: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电子发票的出现,使得科研事业单位经费报销审核的“无纸化”与“网络化”成为可能。科研经费的使用人员购买服务或商品货物并付款后,由服务或货物的供给方根据科研机构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开具电子发票。在互联网传输的深化发展后,科研事业单位能够直接提取电子发票的信息,并根据科研人员的申报,核实发票的真实性与有效性,符合规定的发票通过网络审核并予以报销,已报销的发票全网备案,避免重复报销的问题产生。为了避免发票被人误报的情况产生,需要设置必要的条件,如秘钥、验证码等,核对报账内容与报账人的一一对应性。
计及用户行为的需求响应对分布式发电系统充裕度的影响//武赓,隆竹寒,曾博,曾鸣,王昊婧,顾姗姗//(8):119
(三)出纳转账汇款方面
出纳逐渐实现“无现金化”,资金的往来通过银行转账方式完成。目前,多数省份已经落实了“公务卡”制度,公职单位报销费用实现“公务卡”结算。科研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一种类型,基本已普遍实现费用报销“公务卡”制度,除了特殊业务外已很少发生现金业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经审核的报销费用转入个人或单位“公务卡”或向对方对公银行账户转账汇款已成为科研经费流向的主要方式。这样做不仅资金去向清晰,报销用途明确,也为财务工作节省了往返银行与单位的时间,避免了其中存在的风险。
(四)记账、决算报表方面
虽然当今的科研事业单位已普遍的采用电算化软件进行会计核算,但是会计软件的利用率并不高。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如今的财务软件已经具备高度的自动化功能,而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由于思维理念、上级部门的要求等限制,很多功能并没有开发并加以利用,数据处理依然依靠人工统计填报,而不能实现数据共享与自动生成。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今后的财务软件应实现自动依据出纳的出款数据做账、制单并生成相关报表,不同的统计数据应能够实现数据的自动生成并由主管部门依据需要自行提取,而不再是不同部门的数据由不同的计算机软件上报、部门与部门之间数据不共享、数据由财务人员手工统计填报的原始方式。
充分实现与“互联网+”融合后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流程如图1:
(五)审计监控方面
杰克提前走了,苏穆武和票友收拾好胡琴。一票友突然问:苏大哥,你女婿住什么地方?苏穆武回答:东苑阳光小区。票友惊讶地:不错呀,多少钱买的?苏穆武鼻子一哼:狗屁买的,租的。票友不相信地:不对吧,美国人那么有钱,怎么会租房呢?苏穆武说:你以为美国人个个都是大老板呀?和中国一样,也有穷的。婷婷说杰克的父母是什么萨斯州的农民,能有啥钱呀?票友感叹道:有道理。你们见过杰克的父母吗?苏穆武说:没有,杰克说,他父母这两天就要来中国看媳妇了。票友忙说:那可得招待好美国亲家,这是两国邦交呀!苏穆武点点头:那没问题。
审计人员将不用再亲身到被审机构现场办公,而是通过网络手段将账目数据直接共享到审计人员自己的办公地点进行审计。这样就实现了审计工作者集中办公,碰到一些疑难的审计问题也能够直接咨询相关的专家。互联网的利用使得同级财政部门对科研经费的日常使用监管也更加方便,通过调取账目,实时监控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如有大笔的异常经费支出,通过出纳的出账系统及时将款项冻结,核实清楚用途后再出款。
经采用传统经验定性法,对收集、整理的影响干旱分区相关自然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聚类分析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最后基于农业干旱的视角得出淮河流域以市为单元的分区结果,见表1。
图1
二、“互联网+”对财务管理人员产生的影响。
“互联网+”运用在财务领域的趋势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熟悉传统的财务处理流程,遵守财务准则与规范,也要求财务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和运用信息化的处理技术。今后的财务工作,传统的工作内容将会被新出现的工作内容取代。财务人员更像一名信息数据处理员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会计人员,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具备审核财务报销内容,监控财务数据,分析财务决算报表,并能够将其归类处理的能力。财务工作者更需要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甚至一部分的软件开发工作。简而言之,未来的财务工作需要的是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按部就班的记账报销流程将由计算机处理完成,而未能更新技能的财务工作者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一)对财务人员的影响
在“互联网+”趋势的时代变革中,起最大作用因素的是人的因素。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也逐渐提升。这里的财务管理人员不仅包括财务工作者,也包括经费的管理与使用人员和机构的负责人。
(二)对经费管理与使用人员的影响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也要求经费的管理与使用人员能够熟练的运用现代化的经费报销手段:能够熟练的开具电子发票、熟练的掌握“公务卡”使用制度等,并能够自行通过网络手段查证并监控经费的使用情况。在“互联网+”环境下,经费的使用将更加透明,同时也更加具有风险性。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互联网环境中完成经费从财政部门到科研业务部门再到商品或服务的提供机构的流转,每一步都在互联网中留下痕迹,一旦发现问题清晰可查;而整个经费的报销流转过程中,人为参与的因素越来越少,计算机的作用越来越大,这就给少部分心存侥幸的科研人员以这样的假象:“只要能‘骗’过经费报销的信息系统,就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将科研经费据为己有”,殊不知一旦被发现将面临严重的处罚。这就要求经费的管理与使用人员提高自律意识,做到能够自觉遵守财经纪律并防范内部控制风险。
(三)对机构负责人的影响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伴随着风险与机遇,目前我国的网络技术与网络生态发展并不完善,网络安全问题依然存在、网络犯罪依旧猖獗,这在互联网新浪潮时代的转变与改革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科研事业单位的负责人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强化制度建设,完善内部控制管理流程,并树立网络安全意识,重视网络安全方面的相关风险预防。同时,也要求科研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始终保持着开放的心态,拥抱即将来临的网络信息时代,主动的更新软、硬件设备,与新技术接轨,并督促科研机构内的其他人员做好新的财务处理流程的学习与应用。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困难,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妥善应对,并给出合理的应对方案.
信息化的发展、数据的共享等趋势都不可抵挡,作为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者,在时代的潮流下做好应对的准备,思考“互联网+”时代面临的新问题、产生的新机会,对财务工作生产力的解放,促进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让科研事业单位在“互联网+”时代的财务工作跟上时代的发展,自身不被互联网的浪潮所淘汰是有长远而重要的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郭滢.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必要性探析[J].纳税,2019 (01).
[2]王彤.基于“互联网+”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 (02).
[3]刘广生,马帅.互联网背景下财务管理创新[J].企业管理,2019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