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DI逆向技术溢出产生的内生机制:理论与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启示论文,内生论文,机制论文,理论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对外直接投资(OFDI)逆势增长,对外直接投资额由2008年的559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878亿美元,并首次成为世界三大对外投资国之一。随着对外直接投资(OFDI)规模的不断扩大,与此密切相关的逆向技术溢出问题日益成为理论界的研究热点。这是因为包括逆向技术溢出在内的技术溢出现象对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升级具有非比寻常的重要意义①。目前,学界主要围绕逆向技术溢出的存在性、影响因素及其实现机制等方面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但已有的研究似乎只重视溢出的“果”——逆向技术溢出是自然发生的,而对溢出的“因”——逆向技术溢出如何产生——不是重视不足就是视而不见。主要表现在:偏重于论证逆向技术溢出的存在性或者仅仅盯住一些似是而非的影响因素,而对逆向技术溢出如何在东道国产生之问题视而不见。对该问题的忽视可能是对“C-H-L-P框架”②过分依赖所致。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选择忽视、简单化或者回避问题都已经不合时宜,研究者必须回答“逆向技术溢出是如何产生”这一问题。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竞争博弈的东道国市场环境中,逆向技术溢出可以被视为外生既定的吗?如果不是,则逆向技术溢出并不必然发生;如果是内生的,其内在机制或产生条件又是什么?与之相伴随的实践问题是,发展中国家技术获取型的OFDI是否会获取发达东道国的先进技术,OFDI的存在是否导致了发达国家东道国的技术流失,又是否降低了东道国相关企业的创新动力。因此,如果忽视内生技术溢出产生的客观性和内生性,执意将其看做是必然发生的现象,可能会使后续研究偏离正确的理论方向,进而在实践上对OFDI政策制定产生误导。文章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文献述评,第三部分为特征事实与模型框架,第四部分为溢出条件与均衡状态,第五部分为结论。 二、文献述评 技术溢出在各种经济背景下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理论渊源可追溯至马歇尔(Marshall,1920),被认为是经济集聚行为的重要动因,它对包括世界投资格局在内的经济地理格局的形成和演化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技术溢出往往是经济集聚行为的产物,但单个集聚参与者是否就一定能够获得技术溢出值得思考。可以认为技术溢出是整体集聚行为的“果”,但是否能将该因果关系在单个集聚参与者身上进行演绎值得怀疑。要知道,宏观层面的因果必然性是微观层面各种偶然性叠加而成。关于此类偶然性,Katsoulacos and Ulph(1998)在企业层面的博弈研究中已经给予了充分说明。这种偶然性产生的根源是原始研发企业对技术溢出的厌恶和防范。一些关注企业研发的早期文献往往都强调技术溢出将降低企业创新的利润回报,有着挫伤研发积极性的消极影响(D'Aspremont and Jacquemin,1988;Kamien et al.,1992;Suzumura,1992)。不考虑技术溢出在形成上的偶然性而得出的研究结论已经越来越不合时宜。有学者直接指出,不考虑企业获取技术溢出的条件和环境有碍于更全面地认识溢出机制。企业创新策略、市场策略、行业利润条件、人力资本市场竞争强度,都会对技术溢出结果和效果产生影响,如果不从概率上理解微观企业技术溢出的产生,而将技术溢出认为是既定的和外生的,则是缺乏理论和现实解释力的(Gersbach and Schmutzler,2000)。换言之,微观企业的技术溢出往往与企业经营行为密切相关,是具有较强内生性的。要正确研究逆向技术溢出,必须进行内生化处理。这需要进行必要的理论模型设计,部分学者对此进行了尝试。Katsoulacos and Ulph(1998)以两家企业之间就减少边际成本进行的研发博弈为模型载体,理论上说明了企业间技术溢出的产生与否决定于产品竞争和研发成果的相互替代性。Gers-bach and Schmutzler(2003)的研究则表明,企业间技术溢出的产生往往受市场条件、竞争形式等因素的影响。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技术溢出会降低研发企业创新积极性”这一传统惯性思维。它们的努力进一步说明了技术溢出产生的微观机制,同时对逆向技术溢出的微观实现机制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逆向技术溢出的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实证研究。逆向技术溢出研究始于Coe and Helpman(1990)与Kogut and Chang(1991)。前者的贡献在于提供了实证贸易伙伴间技术溢出的方法,后由Lichtenberg and Potterie(2001)借鉴,并最终成为研究逆向技术溢出的经典方法;后者的贡献在于以日本投资美国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事实证据指出OFDI是逆向技术溢出的重要渠道。此后,Driffield and Love(2003)、Branstetter(2006)、Bitzer and Kerekes(2008)等学者受以上研究启发,通过不同数据对逆向技术溢出问题进行了方法多样的实证检验。这类研究都需计算海外研发存量,虽然具体计算方法略有不同(比如Bitzer and Kerekes(2008)与Lichtenberg and Potterie(1991)稍有不同),但都隐含假设“逆向技术溢出源”——海外研发存量(Foreign R&D Capital Stock)与OFDI有必然联系,将逆向技术溢出与虚构的海外研发存量等量齐观。国内相关研究同样如此,在借鉴国外研究方法的同时,也作了类似的假设(白洁,2009,2011;陈岩,2011;李梅和金照林,2011;李梅和柳士昌,2011;刘宏和张蕾,2012;沙文兵,2012;张宏,2012;张宏和郭庆玲,2011;朱彤和崔昊,2012)。正如前文所述,将某个企业或者经济单位获取溢出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画等号的做法是欠妥的。分析这类研究作外生性假设的逻辑:(1)是作实证研究的需要;(2)是在无法内生化逆向技术溢出时的折中之举;(3)是剖析逆向技术溢出的发生机制缺乏针对性方法。而不可避免的后果自然是令结论偏离事实(Gersbach and Schmutzler,2003)。这进一步表现为,如果将前文所述“技术溢出会降低研发企业创新积极性”的论断与逆向技术溢出存在的经验证据(Lichtenberg and Potterie,1991;Kogut and Chang,1991)结合起来,难免形成“逆向技术溢出不利于东道国技术创新”的结论,这也恰恰是部分学者所坚称的,如Aghion and Howitt(1992)、He and Maskus(2012)等等。 目前关于逆向技术溢出的研究主要基于外生性假设进行,结论的稳健性以及理论基础都较弱,逆向技术溢出的理论价值可能尚未得到正确评估。更为重要的是,在传统逻辑“技术溢出有碍于创新”的误会尚未得到澄清的情况下,逆向技术溢出对东道国技术创新所能产生的真实影响尚待认真考量。因此,对逆向技术溢出的实现机制、创新激励等问题作针对性的理论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 三、特征事实与模型框架 (一)关于溢出实现机制的特征事实 劳动力流动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技术溢出实现机制,而且这一点自从存在劳动力市场(或人力资本市场)以来就一直颠扑不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杜邦公司以10~15倍高薪吸引德国化学家来美国,这使得美国染料行业迅速发展,一举改变战前美国染料行业无法与德国匹敌的不利局面。德意志银行曾因在伦敦建立投资银行机构而雇佣大量竞争对手的雇员,以获得他们携带的专业知识和经营经验③。上世纪90年代,“大众汽车公司”接受曾受雇于“通用汽车公司”的洛佩兹(Lopez)及其团队而引起双方法律纠纷,这是人员“跳槽”引致技术溢出(技术泄密)的经典注释④。笔者相信符合市场规律和法律准则的劳动力流动是被商业竞争秩序所允许的,因此完全不需要担心技术溢出是一个非法和不良的名词。而且,能够合理有序地引导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人力资本市场才是功能健全的市场。高效有序的人力资本市场实际上利于技术溢出的发生,而且也是技术溢出相关功能得以实现的制度土壤。但这一切都离不开对竞争和人员流动性的尊重。当员工有来自企业外部的就业机会时,他们升职、加薪的议价能力会提高。当企业面临失去重要技术人员的风险时,一份更具备竞争力的薪酬合约或许会有帮助,但也不能将希望完全寄托在契约安排上,因为现实中它们既不完美又不完全。结果是企业将对投资创新项目产生顾忌(Gersbach and Schmutzler,2003),企业的核心技术人员随时都有“跳槽”和带走技术的可能,而这无异于为竞争者做“嫁衣”。所以辩证地看,企业创新面临人力资本市场考验的同时,技术溢出机制却依赖人力资本市场发挥作用。 具有较大规模的企业为保持人力资本优势往往倾向于采用培训策略。Javorcik and Spaatareanu(2009)指出大型跨国企业往往配置更多的资源培训劳动者,当一些劳动者离开后,通过培训能够迅速地补充流失的这部分人力资本。离开的劳动者一旦受雇于新企业,技术溢出不可避免地将在该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发生。Gorg and Strobl(2005)发现,如果该国本土企业的所有者或者经理有在同一行业跨国公司工作的经历,这些企业往往比其他本土企业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Poole(2009)研究表明企业雇佣具有跨国公司工作经历的员工比重越大,该企业劳动者的平均工资增长也就越快。因此,越是经济规模大、技术实力强的企业越是提供较多的培训,人员流动在客观上使其成为不断喷涌的“技术溢出源泉”,不妨将这类企业称为“溢出源企业”。 从实现角度看,逆向技术溢出与一般的技术溢出现象并没有什么不同,它们都需搭载劳动力流动行为。只不过,通过OFDI形成实体企业,并介入与“溢出源企业”频繁交换人力资本的目标市场,所获得的择优技术溢出才是逆向技术溢出。能对此进行说明的实例包括:中国万向集团收购洛克福特和PS、UAI等公司,研究发现万向集团通过OFDI介入当地人力资本市场,吸引优秀的工艺团队和研发团队帮助企业提升研发能力和生产制造水平,帮助其进入轴承、制动器、传动轴等相关行业,使其在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产品认证上具有了话语权,推动企业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此外,中国华为公司通过在全球人力资本密集的地区建立5家研发机构、8个地区部、55个代表处及技术服务中心,共享当地人力资本市场,摄取研发人员流动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陈岩,2011)。 可见逆向技术溢出的实现是离不开人力资本市场的。本文想要说明在人力资本市场存在竞争的情况下,逆向技术溢出在竞争原则允许下有产生的可能,也可能因为市场条件而难以产生,总之它是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共同选择的结果。对此,我们进行如下假设:允许劳动力自由地选择企业,他们可以在任何地方、不受约束地使用属于他们的技术知识。同时,我们也考察企业为获得外部研发人员服务以及防止内部研发人员流失的动机。我们确立了当博弈双方在人力资本市场竞争研发劳动者、在产品市场竞争利润时技术溢出内生化的条件。我们将在下一节中提出研究框架。 (二)模型框架 上节最后一段关于建模思路的讨论可正式地表述为一个三阶段序贯博弈模型,我们按顺序来介绍模型结构。第一阶段是“研发创新”,第二阶段是“人力资本市场竞争——溢出实现”,最后是“产品市场竞争”。 1.研发创新 博弈模型中的参与者有且仅有两家企业:通过OFDI进入的“溢出收集企业”(用a指代)和“溢出源企业”(用b指代)。企业首先选择是否进行创新投资(下标i取值a或b),至于创新结果是否能够成功则服从一定统计规律,假设成功的概率为p。创新一旦成功,企业将降低λ的边际成本,我们假设两家企业的初始边际成本同为,这意味着一旦创新成功,企业的边际成本将下降为-λ,可以理解为双方因创新行动而获得的支付在研发创新阶段双方同时进行关于创新的投资决策,这意味着它们互相不知道对方是否进行了创新投资,或者对方创新是否成功。但企业在自己创新成功的条件下对竞争对手也创新成功的主观置信都为v(0≤v≤1)。令表示企业i的创新结果,取值0或1。=1表示企业创新成功,=0表示企业创新失败或者根本没有进行创新投资。 2.人力资本市场竞争——溢出实现 在人力资本市场竞争阶段,双方对研发创新阶段的支付结果是有完全信息的。为简化讨论,我们假设a、b企业各有且仅有一个具有研发能力的人员,内外部研发人员工资由两者的研发成果和共同决定。企业希望已经形成研发成果的研发人员能够为自己服务,以此来降低企业成本,提供利润。这无疑需要提供一份有足够竞争力的薪水。我们把所提供的薪水写成统一形式: 假设创新成功企业研发人员跳槽并不影响创新技术的使用价值,即不影响新技术在降低边际成本时的作用。创新失败企业研发人员由于没有创新价值而不发生流动继续,留在原公司,这里不考虑失业问题。 企业创新成功的标志是边际成本降低。参与者企业创新投资的所有结果有以下三种组合: (1)两家企业都创新失败,则一定不存在技术溢出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两家企业所提供的工资决定了企业间是对称的溢出(即互相得到对方技术溢出,或者双方都没有获得对方技术溢出),还是非对称的溢出(即有且仅有一方获得另一方溢出)。这里我们可讨论企业边际成本的下降量取值,见下页表1。 我们下面用Δ表示边际成本的变化。当企业既没有创新成功也没有获得溢出时,企业i(a或者b)的边际成本减少量为0;而当企业i创新成功但没有获得溢出时,企业i的边际成本减少量为λ。当企业i没有创新成功但获得溢出时,企业i的边际成本减少量为λφ;当企业i既创新成功又获得溢出时,边际成本减少量为(1+κ)λ。总而言之,这里的技术溢出具化为边际成本的减少量。 3.产品市场竞争 四、溢出条件与均衡状态 本章内容主要探讨均衡状态时的工资、利润和溢出形式。我们先讨论最为关键的第二阶段——人力资本市场的子博弈均衡状态。前文曾提及人力资本市场的竞争均衡状态不外乎三种组合状态,下面我们就这三种状态实现的条件进行分析。 (一)人力资本市场子博弈均衡状态 1.“溢出源企业”创新成功且“溢出收集企业”创新不成功 我们知道企业所提供的薪资高低将决定研发人员是否最终形成流动,因此: 式(3)表明,溢出产生的条件是溢出后的行业利润大于溢出前的行业利润。简言之,溢出若能增加行业整体利润,则溢出就将产生。 论点Ⅰ:当且仅当“溢出源企业”创新成功时,若逆向技术溢出能够提高“溢出收集企业”和“溢出源企业”的总利润,逆向技术溢出就会发生;若不能够提高总利润,逆向技术溢出就不会发生。 2.“溢出源企业”与“溢出收集企业”同时创新成功 若同时创新成功,就溢出形式而言,均衡状态可能有以下几种可能:相互获得溢出;一方获得另一方溢出;双方都未获溢出。我们可采取逆向推导来获得各具体溢出形式所需的条件。先看双方各获得对方溢出所需条件。 (1)互相溢出所需条件 2q(1+κ,1+κ)>q(1,1+κ)+q(1+κ,1)(5) q(1+κ,1+κ)>q(1,1)(6) 论点Ⅱ:“溢出源企业”和“溢出收集企业”都创新成功时,若相互技术溢出能够提高“溢出收集企业”和“溢出源企业”的总利润且企业互相溢出时的利润大于无溢出的利润,那么不仅逆向技术溢出会发生,而且“溢出源企业”甚至还可从“溢出收集企业”获得技术溢出,即存在互相溢出。 (2)单向溢出所需条件 单向溢出是指有且只有一个企业获得溢出的形式,获得溢出的企业利润为q(1+κ,1),此时将有两个研发人员替该企业工作;而没有获得溢出的企业利润为q(1,1+κ),将没有研发人员为该企业工作,不妨假设获得单向溢出的企业为a。进一步假设均衡时a企业分别提供给内外部的研发人员工资为和。该溢出形式的均衡状态所需的条件为: 式(7)和式(8)给出了均衡时单向溢出的形成条件。经济含义是,若单向溢出较无溢出能令企业总利润增加,且互相溢出较单向溢出令总利润降低时,单向溢出形式将会出现。 论点Ⅲ:“溢出源企业”和“溢出收集企业”都创新成功时,若非对称的技术溢出能够提高“溢出收集企业”和“溢出源企业”的总利润,而对称的技术溢出不能提高两家企业总利润时,溢出形式只能是非对称溢出,即单向溢出。 我们之所以首先讨论人力资本市场上的均衡状态,(1)是因为这部分是整个模型的重心,(2)是因为对均衡状态所需条件的归纳有利于进一步讨论得到最终结论。这部分得到的三个论点将会在以下部分得到应用。 (二)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入 为了说明不同的产品市场竞争形式对博弈结果的影响,我们分别对贝特兰竞争(Bertrand Competition)和古诺竞争(Cournot Competition)两种情况进行讨论。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假设两家企业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 1.贝特兰竞争 贝特兰竞争的结果包括两种情况:(1)边际成本较低的企业将获得整个市场,而边际成本较高的企业利润为0;(2)边际成本相同的企业最终利润都为0。因此下面的式子自然成立: q(1+κ,1+κ)=q(1,1+κ)=q(φ,1)=q(1,1)=q(0,1)=q(0,0)=0 (9) 由论点Ⅰ可知,有且仅有溢出源企业创新成功时,逆向技术溢出发生的条件是式(3),同时考虑式(9),式(3)可变形为: q(1,φ)>q(1,0) (10) 式(10)是不可能成立的,因为q(,)是关于的不增函数,这在前文已有交代。显然,逆向技术溢出产生的条件难以满足,在该情况下,逆向技术溢出不能产生。 同理,考虑论点Ⅱ中两家企业同时创新成功并产生互相溢出的条件:式(5)和式(6),可发现两式不能同时成立,因此双向的技术溢出终将难以产生。而单向溢出的条件(7)和条件(8)可同时满足,单向溢出是该情况下的必然结果,但此时两家企业利润为0。以上讨论以结论Ⅰ进行表述。 2.古诺竞争 由上式可知,市场规模(Y)越大,原始边际成本()越低,技术溢出所保存的信息(φ)越完整,以及边际成本下降幅度(/λ)越大,论点Ⅰ中的逆向技术溢出越容易发生。接下来,我们用同样方式重写论点Ⅱ中发生互相溢出所需的条件: 两家企业同时创新成功时发生单向溢出所需的条件为: 可以发现古诺竞争下,市场规模越大,边际成本越小以及技术互补性越小,越容易产生互相溢出;否则,越容易产生单向溢出。据此,我们有结论Ⅰ: 结论Ⅰ:当且仅当“溢出源企业”创新成功时,贝特兰竞争机制会阻碍逆向技术溢出产生;若两家企业都创新成功时,贝特兰竞争机制会产生非对称溢出——单向技术溢出,而会阻碍对称溢出——相互溢出。古诺竞争机制下,相关参数对溢出形式有重要影响。具体参数包括:市场规模、原始边际成本、技术互补性以及溢出带来的边际成本下降幅度。 (三)研发创新阶段的利润预期 下面我们讨论加入研发投资阶段后整个博弈的均衡状态。我们先看贝特兰竞争下的企业期望利润。 1.贝特兰竞争下的利润预期 根据前文内容,企业若试图进行创新,成功概率为p;若不进行创新,成功概率为0。因为创新是同时进行的,企业对竞争对手创新结果只能估计,假设对竞争对手创新成功的置信度为v。下面直接写出企业的利润预期: 上式右边第一项是根据结论Ⅰ,贝特兰竞争下两家企业创新成功时,只能形成单向溢出,溢出利润是q(1,1+κ)。右边第二项也是根据结论Ⅰ,贝特兰竞争下只有一家企业创新成功不会产生溢出现象。根据式(9),上式可变为: =(1-p)vq(0,1)+p(1-v)q(1,0) (13) 企业不选择创新投资时预期利润为: =vq(0,1) (14) 用(13)~(14)得到期望利润差额: H=p(1-v)q(1,0)-pvq(0,1) (15) 可以发现v小于等于0.5时,H是一定大于0的,此时企业创新的利润激励强于不进行创新的利润激励。而v=0.5是指企业相信对手有一半几率创新成功,而v越小,企业进行创新的利润激励越大。 2.古诺竞争下的利润预期 假设溢出总能够促进两家企业总利润提高,因此有如下利润预期: 上式大于0的充分条件是: κ+φ≥1且κ≤0.5 如果溢出效果(φ)足够大(必须大于0.5),技术互补性(κ)较弱(技术替代性较高),古诺竞争下企业创新的利润预期将大于不创新的利润预期。以上结果归纳为结论Ⅱ: 结论Ⅱ:贝特兰竞争下,若企业对竞争者创新成功的主观置信度小于等于0.5时,企业进行创新的利润预期将大于不创新的利润预期,企业将具有较强的创新激励;古诺竞争下,若任何溢出形式都能够提高总利润,且溢出效果(φ)足够大,技术替代性较高,企业创新的利润预期将大于不创新的利润预期,企业将具有较强的创新激励。 需要说明的是,结论Ⅱ表明,企业既然力图寻求利己的技术溢出形态,那么企业在研发决策之初的择优策略就是选择创新投资。如果企业身处如此竞争环境却不进行创新投资,就十分可能在人力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上败北。这对于溢出收集企业的意义十分明显,要想获得逆向技术溢出,必须进行创新投资。 (四)内生技术溢出与外生技术溢出 我们内生化技术溢出的努力主要集中于博弈的第二阶段,这与外生的技术溢出有明显区别。外生的技术溢出是指,若一家企业创新成功,竞争对手一定会得到溢出。如果用我们熟悉的利润函数来表示,创新成功企业的利润函数q(1,φ),而创新不成功的企业利润函数为q(φ,1)。两家企业都创新成功时,利润函数一定为q(1+κ,1+κ)。当然,如果两家企业都未创新成功,利润函数只能为q(0,0)。下面我们就比较一下内生溢出与外生溢出所给予企业的利润预期。 在溢出外生性假设下,考虑贝特兰竞争时企业创新的利润预期: 可见存在外生溢出的贝特兰竞争情形下,创新利润预期依然超过不创新的利润预期。用式(20)与式(13)作比较,可知内生溢出的创新激励大于外生溢出的创新激励。 同样,在溢出外生性假设下,考虑古诺竞争时企业创新的利润预期: 用式(16)减式(22)得 以上结果我们归纳为结论Ⅲ: 结论Ⅲ:在贝特兰竞争情形下,内生的技术溢出所给予的创新激励强于外生技术溢出所给予的创新激励;而古诺竞争情形下,内生的技术溢出所给予的创新激励弱于外生技术溢出所给予的创新激励。 五、关于逆向技术溢出的讨论 (一)逆向技术溢出产生的必要条件 从第四部分的讨论中可知,逆向技术溢出不会必然发生。即使东道国的“溢出源企业”创新成功,也不意味着一定会产生逆向技术溢出。在人力资本市场上,只有逆向技术溢出能够促进行业总利润提高时,“溢出收集企业”才有能力雇佣创新成功的研发人员。从三阶段博弈过程来看,如果进行贝特兰竞争,由结论Ⅱ可知,第一阶段企业倾向于进行创新,因为创新带给企业更强的利润预期,第二阶段由最终的创新结果组合决定溢出形式,如果有且只有一家企业创新成功,无论是哪个企业创新成功都不会产生溢出,自然也不会产生逆向技术溢出。如果两家企业同时创新成功,会形成非对称的溢出——单向溢出。可能是溢出源企业向溢出收集企业的溢出,也有可能是反向的,但绝不会出现对称的溢出——互相溢出。 非常重要的结论是:贝特兰竞争机制下,如果“溢出收集企业”不主动创新,企业绝不会获得逆向技术溢出。然而即使创新,企业也只是有可能获得非对称的逆向技术溢出(前述的单向溢出)。因此,贝特兰竞争下,主动创新是获得逆向技术溢出的必要条件。 古诺竞争下,只要溢出能够促进两家企业总利润增加,企业既可能获得不创新时的逆向技术溢出,也可能在创新时形成均衡的单向或双向溢出形式,结果会受具体参数的影响。需要强调的是,溢出能够促进企业总利润增加是古诺竞争下逆向技术溢出产生的必要条件。 (二)逆向技术溢出对企业创新激励的影响 从结论Ⅱ来看,在贝特兰竞争和古诺竞争下,若分别满足b≤0.5、κ+φ≥1且κ≤0.5时,企业创新的利润预期大于不创新的利润预期。条件b≤0、k+φ≥1且k≤0并不难于满足,尤其是在知识高度共享的技术集聚区,区内技术溢出效果好,技术专业程度高。无论是“溢出源企业”还是“溢出收集企业”都会具有较强的创新激励。 至于逆向技术溢出乃至任何形式的溢出是否会削弱创新激励,我们通过比较分析认为,这决定于参数的具体取值,不能简单认为非此即彼。实际上,企业进行创新的激励往往大于不进行创新的激励。诚如前文所述,只要满足条件:(1)技术溢出效果足够好,或者说技术溢出对原始技术信息保留尽可能完整;(2)技术替代性足够高,或者说同时创新成功的情况下企业不能从竞争对手处获得的太多有价值的东西。这时企业就会试图创新。相应的经济逻辑是:试图进行创新的企业即使失败了,还可能获得高强度技术溢出,若创新成功也不必害怕失去研发人员,原因是技术互补性有限,除却了“创新是为他人作嫁衣”之担心的企业自然乐于进行创新尝试。 下面我们谈谈“溢出源企业”和“溢出收集企业”的对等性。“溢出收集企业”是通过OFDI进入东道国特定区域的跨国子企业,“溢出源企业”是在东道国国内与“溢出收集企业”在人力资本市场、产品市场、技术市场有直接竞争关系的企业。在我们的框架下,“溢出源企业”和“溢出收集企业”的地位是对等的。通过市场博弈,它们都面对市场带来的创新激励,需要进行关于创新的投资决策,在人力资本市场上争夺知识信息资源,以及在产品市场上竞争逐利。它们可能会互相获得来自对方的技术溢出,也可能仅有一方获得另一方技术溢出。无论如何,这些都是双方存在对等性的前提下市场和竞争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想说明如下事实:OFDI只是逆向技术溢出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逆向技术溢出虽依附OFDI而产生,但发起OFDI并不一定意味着能够获得逆向技术溢出。国外学者关于本国知识技术流失的担心也显得没有必要。因为,企业间溢出的博弈胜利者并不一定是“溢出收集企业”,相反,“溢出源企业”也可能获得“溢出收集企业”的技术。我们的分析完全可以表明:逆向技术溢出只是企业间遵循市场博弈规则的一种正常的技术扩散形式,它也仅是企业技术知识相互溢出的一种可能而非唯一形式。 (三)逆向技术溢出“外生性”假设的谬误 研究中,往往存在逆向技术溢出是伴随OFDI外生给定的错误认识。从我们的分析来看,该错误认识的后果包括: 1.忽略逆向技术溢出产生的市场基础和必要条件 我们的分析表明,逆向技术溢出的产生主要依赖于人力资本市场,其最终能否实现还取决于市场博弈的均衡结果。假设逆向技术溢出外生的,首先无疑是忽视其产生的市场基础。再从结果来看,“溢出收集企业”在贝特兰竞争下,只要通过创新才可能获得逆向技术溢出,否则一定不能获得技术溢出(见结论Ⅰ)。而在古诺竞争下,溢出能够促进总利润增加,均衡中才会有溢出现象。因此,外生假定逆向技术溢出存在实际也忽视了溢出产生的必要条件。 2.形成逆向技术溢出有碍创新激励的错误论断 根据结论Ⅲ,在贝特兰竞争情形下,内生的技术溢出所给予的创新激励强于外生技术溢出所给予的创新激励;而古诺竞争情形下,内生的技术溢出所给予的创新激励弱于外生技术溢出所给予的创新激励。这说明了逆向技术溢出有碍于创新激励的论断并不正确,事实是不同的竞争机制对此会有相异的影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价格竞争(贝特兰竞争)下,内生化逆向技术溢出的创新激励强于外生化逆向技术溢出时的情形。 3.形成关于逆向技术溢出失真的价值判断 一旦人们形成逆向技术溢出有利于投资母国技术进步,而不利于投资东道国创新的错误认识,不同立场的人们对逆向技术溢出自然有着迥异的态度。投资母国可能会极力推崇逆向技术溢出,而东道国就会极力避免逆向技术溢出,由价值判断带来的意见冲突难以避免,这种意见冲突会进一步形成各国政策落实与制度安排上的矛盾,从而给世界经济进一步的深度融合带来负面影响。 4.形成错误的政策建议逻辑 简单化或者理想化逆向技术溢出也会给OFDI实践带来负面影响。认为逆向技术溢出是外生给定的,而将OFDI等同于逆向技术溢出,那么就只会片面提倡OFDI,而忽略获得逆向技术溢出的必要条件,即投资企业首先要参与当地市场竞争,其次要积极创新,再次要甄别有市场影响力的技术,最后与东道国企业形成既竞争又共享技术的良性关系。所以,提倡“走出去”的同时,更应该提倡“良性竞争”、“自主创新”和“知识信息一定程度内共享”,这才是获得逆向技术溢出的真正途径。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作为OFDI日渐兴起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投资行为引人瞩目,不同国家对此所持态度和看法不尽相同,可以说褒贬不一。这些迥异的态度和看法的背后,隐藏的是人们对大国OFDI投资的理解和认识,尽管它们往往与现实存在较大出入。就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而言,发达国家总认为它是创新和增长的一种漏出,而发展中国家总认为它与OFDI相伴而生,而且无条件地内蕴其中。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对逆向技术溢出认识产生偏差的根源在于人们总假设它是外生的。 本文建立了一个三阶段博弈模型,试图厘清经OFDI进入东道国的“溢出收集企业”与东道国当地的“溢出源企业”关于技术溢出的相互关系。通过分析,我们认为: (1)逆向技术溢出的外生性假定无异于忽略其产生的基础和条件,由此得出的结论乃至政策建议必然是有偏颇的。 (2)逆向技术溢出的产生,是“溢出收集企业”进入当地市场勇于竞争、积极创新的结果。而且要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还需满足能够促进企业总利润的必要条件。总而言之,逆向技术溢出是一个综合、全面竞争的结果,却不是一个必然结果。 (3)与逆向技术溢出相对应的是,“溢出源企业”获得“溢出收集企业”的技术溢出。它们两者有时同时出现,有时却随机出现其一。总而言之,它们出现的机会是对等的。因此并不会形成“溢出源企业”和“溢出收集企业”一方吃亏和一方讨便宜的局面。逆向技术溢出是对东道国技术剽窃的论调亦不能成立。 (4)创新激励与逆向技术溢出乃至任何形式的溢出都无关系。创新激励实际与竞争类型、溢出效果、技术互补性以及企业对竞争者创新的主观置信度有关。当企业发现竞争对手创新乏力、技术溢出信息完整度高以及技术互补性弱的时候,企业更愿意创新。若企业以贝特兰竞争追逐利润,在逆向技术溢出外生假设下企业创新激励较低;若以古诺竞争追逐利润,则较高。这表明“逆向技术溢出会挫伤创新者积极性”的说法至少是存在问题的。 (5)价格竞争机制下,往往存在“赢家全得”现象。至关重要的是,高质量的创新可保证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成熟的市场机制不仅不会因溢出现象而挫伤创新积极性,反而会保证创新积极性而得到高激励。关于逆向技术溢出存在的内在逻辑完全可以表述为,企业通过OFDI进入东道国人力资本市场以至产品市场,从而融入既有创新知识基础又能对创新有足够激励的竞争性市场中展开自由博弈。在其中任何形式的溢出包括逆向技术溢出只是竞争的可能结果,而不是必然的结果。 相应的政策建议是: (1)鼓励企业“走出去”的同时,更应该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全方位的国际竞争,以真正培育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不能单纯把企业送出去,还应该建立“走出去”绩效评价体系,重点评价企业“走出去”后引进来的技术、管理经验等的优劣好坏。以规范企业“走出去”行为,让企业更好地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并对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积极影响。 (3)加大与贸易伙伴友好型的经贸合作关系建设,澄清“走出去”企业之前留给东道国的误会。改变过去“走出去”企业留给东道国的一些固有的不良印象,将合作共赢、良性竞争的理念贯彻在海外经营过程始终。 (4)与各国建立广泛的研发平台合作,给予“走出去”企业更多溢出获取机遇。特别注重与海外高新技术集聚区建立合作机制,促进“走出去”企业与研发平台形成人才和信息对流。 (5)加大“走出去”企业监管,锻炼企业内功,加强企业自身能力建设,培养珍惜品牌信誉的意识,让企业更加自信地走出去学习和交流。 ①见褚敏、张建辉、靳涛,2013,《外商直接投资溢出、市场化转型与经济增长》,《投资研究》第12期,4-14。 ②Potterie and Lichtenberg(2001)基于改进的国际R&D溢出模型,检验了OFDI的逆向溢出效应。他们运用13个工业化国家、1971—1990年的数据,对进口贸易、FDI流入和OFDI三种渠道的国际R&D溢出效应进行了检验,这种方法后来成为研究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经典范式,被称为“C-H-L-P范式”。 ③摘录原文载于1997 Economist杂志1月第18期的74页。 ④大众聘用了通用汽车公司高层洛佩兹以及其他七名高级别雇员,之后扩大了大众汽车在沃尔夫斯堡的生产优化以及采购,由于洛佩兹等人的加入,通用汽车公司刑事指控了大众汽车包括洛佩兹在内的7名新雇员,声称并且指控大众汽车公司聘用的新雇员掌握着通用的大量机密,违反了相关的法律,甚至将洛佩兹等7人指控为工业间谍。 若同时创新成功,就溢出形式而言,均衡状态可能有以下几种可能:相互获得溢出;一方获得另一方溢出;双方都未获溢出。我们可采取逆向推导来获得各具体溢出形式所需的条件。先看双方各获得对方溢出所需条件。 附录1:互相溢出所需条件对外直接投资反向技术溢出的内生机制:理论与启示_均衡生产论文
对外直接投资反向技术溢出的内生机制:理论与启示_均衡生产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