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特性及其在混凝土中应用的相关问题研究论文_陈锡荣

机制砂特性及其在混凝土中应用的相关问题研究论文_陈锡荣

潮州市翔华韩东混凝土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中国的国家建设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在自然资源限制使用的影响下,作为一种科学、高效的替代品,机制砂已经变为商品混凝土应用企业的最好选择之一,不仅有效缓解了混凝土行业中的砂石紧张现象,而且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还有利于环境保护以及建设成本的降低。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机制砂的特性,接着针对在混凝土中机制砂的应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可以带给行业工作人员一些全新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机制砂;特性;应用;混凝土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建筑工程也发展得越来越快,使砂质材料的总需求量也日趋增大。但是,过度开采已经导致中国天然砂石资源的枯竭问题日益严重,建筑工程的需求已经变得很难满足,而中国建筑材料行业也正在寻求一种可以代替传统砂石的新型材料。在建筑行业对砂石新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机制砂出现了。虽然机制砂的优点很多,但是由于现阶段中国生产机制砂的成本较高且难度相对较大,导致其较难在建筑材料市场中的大幅度地推广和应用。为此,本文主要对在混凝土中机制砂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1介绍机制砂的特性

作为一种岩石颗粒,机制砂的颗粒直径比四点七五毫米小,其中不包括风化岩石和软质岩石的颗粒。目前,中国主要的机械砂类型为中制砂,这种砂的石粉含量一定,较常见的形状主要包括三角体和方矩体。在区域化存在差异的情况下,生产工艺过程和生产设备相应的都存在差异,从而致使机制砂的性质也有所不同。但是,只要机制砂符合有关技术指标,则就可以将其应用在商品混凝土中。相较于天然砂石,如果不改变其余条件,含有机械砂的商品混凝土将具有较低的坍落度,同时28D标准强度还将增加。假设坍塌度不改变,则需要改善水灰比。根据中国的天然砂特性,对商品混凝土进行配比的过程中,机制砂所需的配比水量相对较大,泌水现象容易引发,尤其在商品混凝土等级过低、水泥用量相对较少时就更加明显。假设可以基于机械砂的特性,合理设计商品混凝土的配比,科学地应用石粉,获得的商品混凝土也能够呈现出良好的和易性,从而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更多的好处。

2在混凝土中的机制砂应用问题

2.1未合理控制机制砂中的实际石粉含量

通常采用机制砂来配置混凝土砂浆,而如果机制砂中含有的石粉适量,则可以保持混凝土的柔韧性和稳定性。然而,通常却难以掌控机制砂中的实际石粉含量。有些机制砂加工制造企业却没有足够重视添加石粉,进而使机制砂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2.2有待提高机制砂的加工工艺

相关研究显示,中国用于加工机制砂的设备远远没有美国的先进,其中自动化水平也十分低下。在对骨料进行精炼时,难以完全提取矿石、鹅卵石和尾矿中的砂原料成分,导致浪费掉了一些有用的资源,从而减少了一定的机械砂产量,进而无法提供足够的优质机械砂用于混凝土的配置。另外,鹅卵石通常都含有天然泥沙,而加工设备又不会将这种天然沉积物自动过滤掉,从而大幅降低了机制砂的稳定性。

2.3难以保证机制砂的质量

大部分加工机制砂的企业在加工完机制砂以后,却忽视了检测机制砂质量的环节,对机制砂的石粉参数比、粘结力以及稳定性缺乏严格的检验,更不会在机制砂中加入适量的粉煤灰,致使很难保证机制砂的质量。此外,企业通常会将刚刚加工好的机械砂直接加入到混凝土中,也缺乏有效地检测混凝土的粘结性、结构密度、防水性能和抗压强度。

3在混凝土中的机制砂应用方案

3.1合理控制机制砂中所含的石粉量

在将机制砂添加到混凝土以前,必须将机制砂中石粉的实际含量控制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需要说明的是,机制砂中的石粉一般是指粒径位于16um~76um之间的小颗粒,且石粉的平均力度应与4倍天然泥沙的相当。天然泥沙会破坏混凝土的稳定结构,而将适量的石粉加入到机制砂中,能够弥补这一缺陷,将混凝土细骨料质量提高。所以,有必要将机制砂中所含天然泥沙的量降到最低,同时控制机制砂石粉含量比为3%、5%或7%,从而大幅提高机制砂混凝土的各种性能,并使混凝土结构稳定性得以保持。另外,为了避免在开采和加工机械砂的过程中有天然泥土掺入,则必须采用亚甲蓝MB值实验及快速检验方法仔细检测机制砂中石粉含量以及其他参数。同时水洗方法不能用于控制石粉含量,这既会浪费水资源,又会使机制砂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根据国际标准,当配置强度比C30大的机制砂混凝土时,应将石粉含量控制在10%以内,当混凝土强度为C20~C30时,石粉含量应比15%小,当强度比C20小时,机制砂混凝土的实际石粉含量应比20%小,从而才能使机制砂混凝土具有稳定的结构。

3.2将加工工艺技术提高

为了通过掺入机械砂来保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则所采用的机械砂必须是优质的,不可以采用劣质材料来替代优质的机械砂。所以,有必要改进机械砂的加工工艺,提高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将矿石、鹅卵石和尾矿中的优质原料充分汲取,以防浪费资源,并将鹅卵石所带有的天然泥沙及时过滤掉,以保持混凝土的柔韧性和稳定性。

3.3控制机制砂的加工质量、加强混凝土的质检

企业在完成机制砂的加工后,应立即对机制砂的质量进行检验,通过试验,严格监测机制砂的石粉参数比、粘结力及稳定性,并将适量的粉煤灰加入机制砂中以便使其能够达到国际标准。另外,还应抓好机制砂混凝土的质量检测环节,采取酸处理、热处理、碱处理及盐处理,同时还应观察这四种处理后的结果,酸处理的拉伸程度应比91%高,而且热处理、碱处理及盐处理应分别为96%、93%及95%以上,从而才能控制混凝土的抗渗性和结构密度,再借助砂浆和混凝土之间的预算粘结强度来检查混凝土所具有的防水效果,该粘结强度应比98%高,以充分保证其稳定性、柔韧性、耐久性、防水性能和耐压性均与混凝土标准相符。

3.4在重大工程中加强机制砂混凝土应用的示范和指导

工程应用示范是机制砂混凝土综合推广和应用的关键。有关机构要将机制砂混凝土全面推广应用在高速公路、桥梁以及水电工程等重点工程项目中,并加强对整个工程项目的监控和技术指导,在混凝土工业中,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进而将机制砂混凝土的综合应用水平全面提高。

4结语

总之,随着中国天然砂资源的枯竭问题日趋严重,在建设项目中,机制砂混凝土的应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泛,但在中国机制砂的应用过程中,出现了机制砂的石粉含量不合理、加工工艺落后以及质量控制较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对机制砂混凝土的石粉含量合理控制、提高加工工艺以及加强质检等办法,并加强其应用的示范和指导,以提高其质量,进而促进中国混凝土工程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焕.机制砂特性及其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探讨[J].江西建材,2018(03):237-238.

[2]李国庆.聚合物表面接枝改性机制砂及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6.

[3]邱志雄,谭盐宾,李化建,李晓华.机制砂特性及其在潮惠高速公路工程中应用可行性研究[J].混凝土,2015(02):146-149.

[4]蒋正武,黄青云,肖鑫,梅世龙,管桂平.机制砂特性及其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J].混凝土世界,2013(01):35-42.

[5]蒋正武.机制砂特性及其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应用技术[A].中国砂石协会.中国砂石协会2012年年会“砂石行业创新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中国砂石协会:,2012:14.

论文作者:陈锡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  ;  ;  ;  ;  ;  ;  ;  

机制砂特性及其在混凝土中应用的相关问题研究论文_陈锡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