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电气设备检修必要性与实践措施论文_朱吉权

变电站电气设备检修必要性与实践措施论文_朱吉权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1100)

摘要:变电站的电气设备检修管理科学化是现代企业组织生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搞好变电站电气设备的检修管理工作是保证供电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改革传统的检修制度,实施状态检修制度是设备管理的一场重大变革,它不仅仅有利于保证安全生产,降低检修费用,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企业自身效益,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生产技术管理人员运用科学的思维,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有利于培养尊重实践、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敢于实践、敢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一个企业如果想在不断加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中站稳脚跟,就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出自身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紧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要想使得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就必须对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测,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维修。在这期间,我们就会遇到这样那样不同程度的问题,阻碍电气设备的检测和维修工作顺利进行。因此,本文将通过平时的工作实践以及结合目前在电气化设备的检测和维修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设备检修;必要性;实践措施

引言:

变电站的电气设备能否顺利运行影响着整个电网的乃至整个工业体系的发展,维护好变电站电气的运行秩序相当重要,但是在电厂电气运行中故障的出现在所难免,因此要想维护变电站的顺利运行,电厂的工作人员就必须及时做好电气设备的检修工作,及时找出并排除故障,做好电气设备检修的实践措施。

一、目前检修计划的弊端

目前,各变电站均按照原电力工业部颁布的《变电站检修规程》执行计划性检修。《规程》规定,变电站机组大修一般2-4年一次,每次10-15天,小修每年1次,每次3-5天(视具体机型而定),并规定:“到期必修,修必修好”。用以指导检修安排的依据就是这些时间量,只要检修周期已到,不管设备好坏,运行状态如何,就要检修。显然,这种检修制度有失科学性,而且存在如下负面影响。

1.1淡化技术管理责任,不利于开拓进取

在传统的计划检修制度下,到期必修,按部就班,周而复始,拆拆装装,没有任何灵活的余地,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技术管理人员不思开拓进取,技术管理工作在原地打圈圈,僵化了技术人员的思维方式,从目前情况来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自然与管理体制有关。在计划性检修制度下,由于自己对检修工作的安排无权做主,设备得不到及时检修,检修错位,淡化了设备管理人员的责任,设备出问题了,往“设备事故”上一推了事。

1.2不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计划性检修制度下,往往会导致如下的现象:一是检修项目抓不住重点,分不清主次,不是检修过剩就是检修不足。二是由于计划检修时间安排一般情况都较充裕,有缺陷大修理,没有缺陷也修理的现象。本来设备状态还比较好,还有潜力可挖,时间安排了,还是拆开修修为好,怕的是今后设备出了问题说不清楚。三是由于过多的检修拆装,加速了拆装的磨损,本来好端端的设备越修越糟,人为地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不利设备的安全运行。

1.3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由于计划性检修针对性不强,盲目检修过多,降低了设备利用率,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还增加了大量检修费用的无效支出,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二、变电站电气设备检修的必要性分析

电气设备检修是保证变电站供电顺利进展的关键,对于提高电气设备运行效率以及变电站供电水平意义重大。电气设备检修的关键在于状态维修,状态维修主要指的是对于电气设备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与监督,从而使得变电站的运行状态保持在最佳。在进行状态维修之前,技术人员需要提前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对于检测时间、检测部位以及检测内容进行确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力企业进行电气设备检修,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以及经济性,最大限度的提高变电站电气设备的使用以及运行效率,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对于变电站电气设备检修,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例如《变电站检修规程》,将变电站电气设备检修纳入到电力企业管理的重点项目中。因此,电气设备检修是变电站供电运行的必然要求。为了进一步做好变电站电气设备检修,我国还研制出了比较完善的电气设备检修隔离系统结构。

三、变电站电气设备检修管理的实践要点

3.1加强原始数据资料的完善性

当在变电站对基础数据和原始数据进行收集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需要对传统的整理方式、统计方式进行优化,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数据以及资料收集效率的提升,从而为变电站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对于一些设备的状态数据,还需要对其存在的重点全面分析,保证在日后研究工作中更有针对性。同时,企业还要对变电站电气设备的技术参数、相关的设计规定详细研究,保证数据库的完善性。基于计算机机技术的使用,对变电站电气设备实施监控,详细分析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温度和局部放电现象,以保证在整体上维护变电站电气设备的顺利发展。

3.2完善设备状态地监测系统

电力企业在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为其设置状态监测系统,能对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如:技术人员利用原有的测量仪器,将其安装在电气设备上,当发现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异常现象的时候,该装置能发挥良好的跟踪金额分析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也能对变电站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变化规律详细研究,找出其产生的故障。对于其中的维系人员,可以根据装置故障原因,对变电站电气设备进行检修,以保证检修工作效率的稳定提升。

3.3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变电站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和维护工作、管理工作有关,电力企业做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能在整体上提升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效率。如:对变电站电气设备的设备轮润滑程度进行维护。每个工作环节与变电站电气设备的运行相关,所以,针对各个细节,需要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做好严格检测与审查,保证变电站电气设备使用中,整体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得以提升。变电站电气设备一对润滑油的品质较高,因此,在工作现场,需要为其定期增加润滑油,降低变电站电气设备故障,增强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可靠性。维护变电站电气设备,是提升运行效率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3.4确定合理的检修项目

确定出合理的检修项目,能在较大程度上缩短检修工期。对变电站电气设备进行全方位分析以及对状态进行监督,能掌握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实际发展情况,也能将其存在的一些不必要项目废除掉。如:在每次大修的时候,需要根据设备的原始数据进行监测,保证设备中的每个部件健康情况更合理。在以往方式下,对设备进行大修是全拆,在整体上,不仅工期较长,面对的工作量也更大。并且,当完成设备拆卸工作后,还会产生一些问题,后期如果将其再次组装,不仅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也能延长工期。

结束语:

改革传统的检修制度,实施状态检修制度是设备管理的一场重大变革,它不仅仅有利于保证安全生产,降低检修费用,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企业自身效益,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生产技术管理人员运用科学的思维,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有利于培养尊重实践、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还可使广大基层的设备管理者从过去指令性计划的单纯执行者跃升为自主决策者,有利于增强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周红.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与检修探析.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3:14.

[2]李峰.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检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应对措施.科技传播,2013,7:124-125.

[3]顾洁,杜渐,秦杰,张怡.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变电站设备检修模糊规划模型.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1:44-50.

论文作者:朱吉权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6

标签:;  ;  ;  ;  ;  ;  ;  ;  

变电站电气设备检修必要性与实践措施论文_朱吉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