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宜州市精神病医院 广西宜州 546300)
【摘要】目的:分析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精神分裂症治疗的80例患者,所有患者采用非典型精神病药物治疗,采用药物统计中心指定的限定日用剂量对我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用药频度、药物的利用指数与联合用药的情况等。结果: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用药频度序列主要为:喹硫平、利培酮、氯氮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奥氮平。患者单一药物治疗的患者有44例,二联或三联用药治疗的患者有36例,药物利用度指数小于等于1。结论:本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要用结构的倾向较为合理,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通常采用单一的药物治疗,联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治疗并不是最为合理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非典型药物;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0-0178-02
采用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需要考虑到药物的治疗效果,同时要考虑到用药的安全性及耐受性。抗精神病治疗制约因素主要为锥体外系症状、迟发性运动障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是药物治疗效果、锥体外系症状、迟发性运动障碍的首选[1]。本次就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精神分裂症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效果,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精神分裂症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均在20~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6±3.0)岁。所有患者采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进行临床治疗,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的具体内容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品种,用药的频度、药物利用指数、联合用药的具体情况等。
1.2 方法
使用WHO统计的方法中心制定的限定日剂量为主要标准[1-2],对用药频度进行计算。同一通用名药物不同的商品名,需要对药物进行用药频度计算之后,则为该药的总用药频度。限定日剂量主要为达到治疗的目的,从而应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同时根据药品说明书及医院的临床用药确定各药品的限定日剂量,限定日剂量的单位为毫克。
1.3 观察指标
观察我院药物的用药频度及药物利用指数。用药频度=某药的总用量/该药的限定日剂量值;药物利用指数=用药频度/用药总时间,若药物利用指数小于等于1,则为合理用药[2]。
2.结果
2.1 观察单一药物治疗的构成比与排序的情况,针对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临床治疗的指南通常采用单一的药物治疗。单一药物治疗的患者有44例,所占比例为55.0%。单一用药序列在前两位的药物为喹硫平、利培酮,而传统的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在其后,居第三,并且在药品结构方面是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单一药物治疗的构成比与排列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等缺损与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比较有良好的治疗效果[3-4]。临床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主要是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作为临床首选药物。通过结果一可以看出,我院临床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的药物主要为单一抗精神病药,占55.0%。其余为联合用药。但是联合用药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需要进行进一步探究。
在陈建平[5]等人的研究中显示,观察喹硫平、利培酮、氯氮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奥氮平用药频度发现,用药频度排序前三位的药物为喹硫平、利培酮和氯氮平。此次研究与其基本相符,我院非典型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用药频度排列前三位的为喹硫平、利培酮、氯氮平等,由此说明,这三种药物为我院治疗非典型抗精神病的主要药物。其中,利培酮的药理作用主要是依靠利培酮药物结构中的多巴胺-5-羟色胺拮抗剂,对于急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及阳性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喹硫平药物化学结构与氯氮平相似,两者药理作用相似,并且喹硫平没有氯氮平粒细胞缺乏的不良反应现象[6],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较高,患者依从性较好。氯氮平的作用部位在于多受体,虽然氯氮平在治疗情感症状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且费用较为低廉,有较强的镇静及催眠作用,在临床应用上较为普遍。但是氯氮平药物存在致命性不良反应现象,有些患者会因为服用氯氮平出现粒细胞缺乏、心脏毒性潜在的致命性影响,因而氯氮平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现临床主要应用于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无效或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而阿立哌唑属于多巴胺受体部分激动剂,治疗效果与喹硫平及利培酮相似,针对精神病阴性症状的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比前两者要少,安全性较高,是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首选。奥氮平药物药理作用于氯氮平接近,但是锥体外系作用没有利培酮作用强,会导致患者体重增加、代谢异常等。主要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改善精神分裂症某些症状,提高治疗的效果与治疗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要用结构的倾向较为合理,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通常采用单一的药物治疗,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高,联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则需进行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薛世琦.探讨抗精神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8):111-113.
[2]张树龙.浅析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的应用[J].当代临床医刊,2015,28(3):1471-1472.
[3]李英亭,李思媛,张炜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61.
[4]高红.精神科门诊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状况调查结果的分析[J].医药前沿,2015,5(26):341-342.
[5]陈建平,饶冬萍,黄若燕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0):1690-1692.
[6]唐蕾.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0):176-177.
论文作者:马汉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
标签:药物论文; 精神分裂症论文; 非典型论文; 频度论文; 药物治疗论文; 患者论文; 抗精神病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