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建投第一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217
摘要:文章结合与其他的路面结构的整体对比,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的基本特点展开全面性分析,并且从工程的基本特点、施工模板的安装以及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施工等方面针对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展开全面性探讨,之后提出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希望对于更好的开展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点
与其它形式的路面相比较,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整体强度更高、使用寿命明显更长而且整体稳定性好,养护费用也比沥青路面更低,但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有接缝、后期的养护明显更加的困难,工程的准备阶段更加的复杂,而且需要耗费数量庞大的水泥以及其他材料,这都使得其应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而对比其它路面结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技术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1结构强度高且耐久性好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本身不仅具备更好的抗弯拉以及抗压强度,另外其抗磨损 性能也明显更高。水泥混凝土路面整体结构具备良好的耐久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能够达到30年如果保养维护好甚至能够达到50年,而且混凝土路面承受重型车辆碾压的性能也明显优于沥青路面。
1.2具备较高的平整度而且整体耐久性好
水泥路面虽然进行了接缝的设置,但是在水泥路面完成施工之后,表面一般不会出现变形或者破坏的现象,从而保证其具备相对较高的平整度。除此之外,在水泥路面上施工时会进行表面构造的设置,从而更好的保证其具备足够的粗糙度,以求更好的为车辆的行驶提供安全保障。
1.3良好的稳定性
对比沥青路面,水泥路面在受到温度以湿度的变化的影响之下,对于其在力学强度上面的影响相对较小,而且其整体的温度以及水的稳定性也明显更好。另外,与普通的沥青路面所不同的是,在时间以及车辆行驶的影响之下,水泥混凝土路面不会产生老化,强度也不会产生大的变化。而且车辆上的油滴到路面上之后,同样不会造成侵蚀性的损伤。受到水流冲刷的影响,混凝土结构自身抵御破坏的能力远超过沥青路面。
1.4便于夜间行驶
混凝土路面整体呈现白色,在夜间行驶的过程当中整体反光性明显更好,方便夜间行车。
1.5不容易破损而且整体养护费用明显更低
在水泥路面的运营过程当中,其整体结构相对较为稳定,不容易出现相关病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工程的养护费用,并且进一步降低运营的整体成本。
2.混凝土路面的相关缺点
与其他类型的路面结构相比较,水泥混凝土路面也具备一定的不足,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存在接缝会对于行车的舒适度造成一定影响
水泥混凝土材料在热涨冷缩的作用之下会产生较大的变形,而为了能够更好的降低路面结构遭到破坏,通常会在一段距离进行接缝的设置。而接缝位置本身是整个路面结构当中相对较为薄弱的地方,一旦没有做好接缝的灌注工作最终可能导致接缝出现错台以及板角断裂等相关病害,导致车辆形势的整体舒适度受到较大影响。
2.2养护时间相对较长,而且施工结束之后不能够立即恢复行驶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在遭到破坏之后,必须要彻底的清除破损的部位,之后从新进行混凝土浇筑,整体费时费力而且养护以及维修难度明显更大。
2.4耗费材料量较大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当中需要大量的水泥等相关建筑材料,而水泥的生产本身会对于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而且混凝土的拌和以及之后的养护都需要大量的水,尤其是在缺水的地区,其势必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2.5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量较大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进行施工之前必须要经历诸多的准备过程,必须要准备模板、下承层、传力杆以及进行配合比的设计等等诸多的准备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相关准备
3.1对于搅拌站的位置进行合理的选择以及确定
在进行水泥搅拌站位置确定时应该依照沿线的基本情况以及运输距离来进行选择,通常情况下需要将距离进行进一步的缩短。而一旦水泥路面的整体长度相对较长,则所需混凝土的数量也明显更大,由此可以在沿途进行多个搅拌站的社会,从而更好的满足工程施工的整体需求。
3.2设计科学的混凝土配合比
在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之前,必须要首先开展配合比设计工作,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合格之后才能够投入使用当中。对于水灰比、骨料的级配进行准确的确定,之后需要进行配合比的科学设计。依照工程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基本情况来最终确定混凝土施工的配合比情况,与此同时还需要进行搅拌实验以此来对于混凝土的施工性能。
3.3做好下承层的准备
3.3.1级配碎石垫层
交通等级为中、轻级别的水泥路面,通常选择级配碎石垫层来作为混凝土路面的下承层,在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平整度、宽度以及压实度等相关指标检测,待检验合格之后才能够展开施工。
3.3.2基层
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基层质量展开检测工作,而检测的项目则与级配碎石垫层相同。
3.3.3下面层
如果采用的是两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层,则应该采用分层摊铺的方式来进行,在下层完成摊铺之后需要针对相关指标展开检验,待合格之后再进行上层的混凝土面层施工。
3.3.4旧路面
在施工展开工作之前必须要进行病害处理,之后进行平整以及压实,待相关指标检验合格之后才能够展开面层的施工工作。
3.4施工机械的准备
工程施工前必须要做好施工机械的准备工作,并且针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检查维修避免设备在施工当中出现技术故障,保证工程施工顺利完成。
4.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
4.1安装模板
在进行路面施工之前首先需要安装模板,其不仅可以作为水泥混凝土模板而且还可以作为轨道式摊铺机的轨道,而模板的安装主要包括端模以及边模两种类型。在进行边模安装时首先要依照实现的放样进行位置确定,并且应用水准仪来进行复测。而边模则需要在稳固的基层表面进行安装,之后进行固定。施工前必须要刷脱模剂方便脱模。
4.2混凝土拌合
混凝土应在中心站厂进行拌合,以保证质量。在进行拌合之前必须要标定拌合的设备,从而更好的保证配合比。在拌合过程中必须要对于原材料加入的数量进行严格控制,禁止更改配合比。对于骨料含水量必须要进行检测,一旦含水量变化较大则应该及时的调整施工配合比。对于新拌合的混凝土投入施工前必须要检测坍落度并且进行抗压强度试件的制作。
4.3混凝土的运输、摊铺以及振捣
混凝土在运输前必须要依照生产以及摊铺能力来确定运输车辆,保证能够实现连续施工。运输应选择搅拌运输车,避免运输过程中产生离析,对于运输时间也要进行严格控制。在摊铺前必须要进行洒水湿润。对于到场的混凝土需要首先进行坍落度的检测,只有符合要求才能够进行施工。整个摊铺工作必须要进行连续的施工,中间的间断时间应低于缓凝土的初凝时间。做好施工缝的设置工作。施工过程中对于振捣质量必须要严格控制,尽可能排出其中的水分与空气、麻面,针对边缘位置进行重点振捣。
结语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制定更加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积极做好施工前的相关准备,在施工过程当中针对施工相关的关键技术展开严格的质控。力求能够更加系统的提升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技术与质量。
参考文献
[1]纪建华.新建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2,40(16): 110-112.
[2]张翼.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37(8):282,288.
论文作者:康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6
标签:路面论文; 混凝土论文; 水泥论文; 必须要论文; 结构论文; 工作论文; 模板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