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国光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建筑工程取得较为重要的进步,工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的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有效的管理措施使得建筑工程的各方面实现最大效益。但是由于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逐渐下降,怎样提高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是推动建筑企业发展的关键。本文对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工程建设;造价管理;问题;对策
一、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的不足
工程造价管理需要严格规范的制度帮助执行管理工作,但是制度上的缺陷造成管理上的问题,工程造价的定额管理工作,由于不同的管理机构存在交叉与重叠,按主编单位和管理权限划分,分为全国定额、行业定额、地区定额、补充定额等,工程造价管理会受到政府的管制,被严重的限制,使得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实施出现很多困难。
2.量价关系的矛盾
工程造价管理采用专业的管理方式,由一个管理部门进行定量,另一个部门负责定价,以保证工程造价管理上的公正、公平、合理。现在很多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没有从根本上破除量价合一的现象,不利于工程造价的管理。量价合一是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明显特点,但是量价合一的管理体制使得工程造价管理失去存在的意义,无法反映建设产品的基本价值,也无法从宏观上给以价值证明。现在我国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工作中采用工程造价计算模式定额计价为主,定额计价可以在计划上把握工程的总体管理,但无法做到全面到位。
3.中介咨询服务的不规范
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过程中,有关的中介单位的规范性、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性都存在着很多不足,服务质量普遍不高,建设造价的设计管理会出现初步设计存在缺失、实施审查不严、概算编制质量差等问题,对工程造价管理的控制作用不足。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很多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为了承接更多的业务,编造虚假的造价文件,对工程的造价估算并不认真,对工程造价的计算做出错误的引导,造成很大的浪费。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自律组织创建时间很短,现在从事工程造价的人员很多,但是整体水平不足。
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遇到的问题
1.工程的项目决策估算和设计阶段造价不够科学的问题
①项目决策阶段投资估算不准确。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量不明确,所以设计院本阶段的投资估算,准确性较差,同时由于建设单位通常不是投资估算和造价控制的内行,而且对工艺流程和方案缺乏认真研究;有时建设单位为了所报项目能被批准,要求设计单位在投资估算时有意低估,增加了估算的不准确性。②对建筑设计造价的管理重视力度不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受到的重视力度不够,很多情况下,在设计阶段,多会重视整个工程中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是否先进,从整体上强调的是设计过程中的产值,却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建筑设计的经济性,忽视了整个工程中的设计造价控制。
2.施工阶段变更的问题
工程项目一般要经过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和投资额度的审批程序,在工程建设实施的各阶段,只要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严格监控,工程造价的实际发生额度可控制在批准限额之内。而建设单位一般急于项目的开工,又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投资额度、建设标准、设计深度的要求和审查、承包合同完善程度没有严格把关,出现了边施工边变更,对施工中的工程想改就改,对更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缺乏监督,对更改所造成的损失缺乏有效的责任制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竣工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建筑工程在进行竣工结算时,往往会发生竣工结算书中高估冒算,结算单价随意高套,例如,有的承包企业本身是三级资质,但是挂靠或借用一级企业名义来参加招标,最终结算则按照一级企业价格收取费用,而其实际施工水平却仍然是三级,这种挂靠高套方式大大增加了结算总值,另外还会发生虚设项目、重复计算、负差少扣等问题,影响了工程建设造价管理水平。
三、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1.决策阶段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决策阶段是整个项目的重点,可以这样说,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对整个工程管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决策阶段造价管理中,应经过充分的调查和分析,诸如工程所在地的自然环境情况、水电情况、地质情况、所用材料的价格等方面进行认真准确的分析,做好建筑工程项目可行性报告,全面优化选择目标的设计方案,对多个方案进行全面的比较和研究,客观准确的评价和优选,确保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清晰明确,有效提高造价管理水平。
2.设计阶段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在这个建筑工程设计阶段中,设计阶段的不确定因素最多,因此设计方案对于工程造价管理产生极大的影响,应该加大对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力度,创新和优化本阶段造价管理手段和方法,提高管理能力与水平,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对工程设计进行全方面评估。
目前,一般工程的整体造价管理采取公开招标方式进行,诚如前文所说,目前大部分设计企业过分“轻经济、重设计”,因此导致设计企业只对技术负责,不对经济合理化负责,针对这一情况,应将竞争机制引入招标活动中,找到技术设计与经济设计之间的最佳平衡点,鼓励和促进设计企业对方案进行优化,另外,在招标评价和优选阶段,除了必要的建筑工程项目转接之外,还应引入建筑专业经济师参与其中,对设计方案中的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和研究,选择最优方案,进而提高建筑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和经济性,确保后续阶段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实施阶段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核心阶段,是将工程项目方案和设计转变为实体项目的阶段,这是工程资金流动的主要阶段,因此在实施阶段进行造价管理十分重要,科学的降低工程成本,控制施工造价,对整个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意义重大。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因此材料、人工价格变化可能性极大,因此在造价时应收集相关资料,对实际造价进行预测,评估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尤其是人工成本,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人员主要包括固定工作人员、合同制工作人员以及临时工作人员,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在任务量大的时候,可以增大临时工数量,确保工程任务的完成,反之,在施工任务量较小的阶段,应减少临时工数量,避免人工成本的浪费。同时应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旨在提高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及积极性,进而提升工作效率。另外,为了减轻项目经理的工作量,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分组,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之下,赋予临时工负责人一定的权力,同时明确岗位责任,能够有效建立人工成本。
4.竣工阶段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在工程竣工阶段,应进行工程结算,工程结算应遵循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加强建筑工程量审核力度,这是工程结算的基础,准确的审核建筑工程量,能够有效降低工程成本,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建筑工程量极大,因此容易出现纰漏,这就需要结算人员对重点子项目进行二次核算,保证结算的准确率。
值得注意的是,在竣工审查阶段中,一定要提高建筑材料审核的重视程度,一般而言,在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所占的比例最大,甚至能达到总费用的70%,尤其是现如今建筑材料市场价格变化波动较大,因此应着重监督材料的质量和数量,降低建筑工程总体造价。
结语
工程造价管理在节约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上有很高的要求,怎样更加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建设,现在工程造价管理通过制度的设立,计量、计价方法的选择,有形咨询市场的建立等方式,承担投资建设的风险,保证工程投资决策与项目计划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金代强.刍议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江西建材,2015,16:258+265.
[2]曾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方法[J].江西建材,2015,19:245-246.
[3]张大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环节及相关问题[J].财经问题研究,2015,S1:74-75.
论文作者:李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阶段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