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黄秉岸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黄秉岸

广西海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28

摘要:建筑工程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之一,近年来取得长足发展。但工程建设中安全生产问题频发,也对工程建设造成了不良影响。所以,施工单位必须全程参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不断与时俱进,能够促进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发生。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对相应的安全管理创新措施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法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各施工项目部均有制定,然而将该责任制确切落实到实处的并不多。时至今日,依旧有不少的建筑施工现场实行以生产负责人为首的项目管理,而非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管理制度,导致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未分解落实,安全资金使用计划未编制或未实施,部分管理人员仍简单的认为安全管理责任只是安全员的职责、项目经理的职责。

1.2分包单位及持证上岗管理不严

分包单位作为施工的参与方,因此对分包单位的管理同样不容忽视。然而,施工现场经常存在项目部对分包单位的管理力度不严,未建立安全机构,安全员未配备或配备不足,分包单位项目经理未到岗履职,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或证件已过期等等各种问题,更有甚者分包单位无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也未签订安全生产协议,导致事故发生时责任无法分清。种种问题的存在,为安全生产埋下巨大隐患。

1.3安全防护及安全标志不到位

许多项目部为节省开支,建筑物临边、预留洞口、出入通道口等安全防护采取简易形式,危险区域未设置安全警告、禁止等安全警示标志牌或数量不足,安全劳保用品未配备齐全等,导致施工作业人员在危险区域作业时发生安全事故。根据2018年上半年全国建筑事故统计分析,在一般事故中高处坠落事故占全部事故总数的48.2%,物体打击占13.6%,根本原因就是安全防护及安全标志不到位。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2.1做好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对于建筑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而言,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是保障其合理开展的必备因素。基于此,建筑施工单位应对拟建工程结构、规模等进行全面了解,重点调查分析原始资料,编订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同时,针对安装与拆卸塔式起重机的施工、吊装施工,模板工程、基坑支护施工、脚手架与卸料平台施工、用电施工、井架物料提升机安装与拆除施工、外用电梯安装与拆卸施工、预防坍塌事故、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等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另外,基于项目施工特征,重点监控施工现场易发生重点按事故的环节及部位,制定项目施工安全生产施工应急救援队伍,设定专业的人员,配置专业的设备及器材,定期组织开展演习活动。

2.2严格审查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证书

特种作业人员技术要求比较特殊,其可以胜任一般工作人员难以胜任的工作,有利于迎合施工要求。对特种作业人员证书进行严格审查,不仅有利于施工质量的保障,加快施工进程,并且保障施工人员安全问题。所以,对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而言,严格审查特种作业人员证书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强化安全生产技术保障措施

为了强化安全生产技术,应做好如下几点:其一,对于脚手架这一重要的施工设备,应仔细选择,避免有裂缝、锈蚀弯曲金属杠杆件进入施工现场,针对着地部位进行有效的硬化处理,将其同建筑物密切相连。值得注意的是,将竹脚手板垫于操作层,并采用网罩将整个施工层或脚手架外层予以有效封闭,从而有效预防高空坠物事件的出现;其二,每天检查施工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帽,要求超高施工人员必须系安全带。从第二层楼面起应铺设安全网,对于楼层较高的外墙施工而言,更应全面安装全封闭的安全密网;其三,针对预留的洞口,应设置砼板盖,楼梯口、竖直井道、临边洞口也应安装栏杆围护设备,并保障充分照明;其四,对于模板工程而言,应保证支撑牢固、稳定,从而积极预防混泥土坍塌事件的产生。拆除模板支架时应查看砼强度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其五,施工所用的塔吊必须由正规厂家生产,并通过合格检验。施工人员必须持持证上岗,严格遵照安全操作规范进行作业,执行塔机“十不吊”原则;其六,施工过程中加强用电安全。配电导线及临时变压器的设置应确保电气设备稳定运行及安全性。施工现场应切实做到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及三相五线。配电箱应安装分开关、分熔丝、总熔丝、漏电保护。施工机具应保证具有接零或接地,手持机具单独安装漏电保护器。专人看管施工机具及配电箱,并设置显眼的警示标志;其七,施工现场必须设计临时消防通道,配备专业消防器材,合理布局。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食堂宿舍和电气机械设备、焊接明火作业、料具仓库等区域的防火工作;其八,重视气象预报信息,积极防范恶劣天气,并实施有效地措施,对现场施工生产工作进行合理安排。

2.4安全防护设施及安全标志到位

每个建筑工程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各种危险源均有部分差异,并非所有人都对施工现场的危险源了如指掌,因此在施工现场入口处设置重大危险源公示牌,在主要施工区域、危险部位应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牌,用于提醒施工作业人员,提高安全意识。在夜间施工或人员经常通行的危险区域、设施,应安装红灯照明额外警示。随着工程进展程度和现场设施的变化,危险源也在不停的变化,施工现场要及时调整安全标志牌的设置。

安全标志只是起警示作用,安全防护设施才是重中之重。除了作业人员的劳保防护要配齐并正确使用外,施工现场的四口五临边的防护,安全通道的防护等,都是必不可少的。不但安全防护设施要符合规范规定,还需涂刷醒目的红白或黑黄油漆,而且每日专职安全员需进行巡查,防止被破坏。

2.5加强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

在建筑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首先应当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和提高,从思想层面上真正地提高员工们的安全责任意识。就安全管理责任人而言,建筑行业和企业应当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培训,基于管理的视角来加强员工们的安全意识和管理责任,从而确保安全意识渗透到建设行业的每个领域。在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过程中,需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针对性安全教育与培训,通过加强培训与宣传,对员工进行安全防范意识培训,从而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控制技能。对于主管与安监部门而言,应当督促完善预警机制并配备安全监管人员。从学习内容上来看,应当组织人员学习安全、劳保以及消防和土方作业和临时用电等方面的常识教育。以案例和经常性教育和考核考察等形式,组织人员进行岗位安全学习,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增强防范安全事故的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问题的解决,并不能从单一的技术控制角度出发,要综合各个方面的安全管理意见及多种安全管理模式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有效性,确保相关的安全管理项目的全面覆盖,由基础化管理向体制化管理转变,不断在实践方面对现有安全管理内容及项目进行完善,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标准应用可行性,为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高效化及安全化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海明.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措施[J].四川水泥,2015(11):56~57.

[2]张利平.做好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策略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7):34~35.

论文作者:黄秉岸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黄秉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