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的时代塑造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的时代塑造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的时代塑造

潘晓阳 熊建生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是指教育对象、社会成员等群体对教育者的认知、印象和评价的总和。在逻辑上,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是客观要求与主观建构、理想预设与现实转化、个人风格与群体形象的辩证统一。在实践中,教育者以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为根本遵循,展现出明道守正的“传道者”、学高博识的“教书匠”、至仁至义的“大先生”的时代形象。要通过激发主体自觉、紧抓专业研修、搭建宣传平台、优化公众评价等路径塑造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为培养时代新人提供可靠的主体力量。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 形象塑造 立德树人

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更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1]“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这既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使命,也生动刻画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时代形象。“亲其师,信其道”,塑造可亲可爱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能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感染力、亲和力,为培养有大德、大爱、大情怀的时代新人提供可靠的主体力量。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的逻辑意蕴

一般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受特定物质生产和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教育对象、社会成员等群体对教育者的认知、印象和评价的总和,是教育者在实践中展现出的人格特征、道德风貌、能力素质、行为方式等在人们头脑中的描摹与再现。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既是主体素质的生动展现,亦是客观要求的自觉转化,其在实践中衍生出主体性差异与理想化分歧,折射出辩证的逻辑内涵。

1.客观要求与主观建构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是社会客观要求与教育者自主建构在实践中的和谐统一。教育者是塑造、展现、传播形象的主体,其总是根据对自身角色的时代要求与职能定位有计划地开展自主建构,以获得教育对象和社会公众的接受、认可、欣赏。这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涵:其一,客观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定位的根本依据。社会对其成员政治素质、思想品质、道德品格等方面的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形象定位的普遍性依据。一般社会成员应具备的素质划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底线,也勾勒出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的轮廓。历史担当与时代使命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清晰定位形象的原则性依据。时代使命是教育者置身历史长河中须肩负的责任道义,它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描绘底色。培养有大德、大爱、大情怀的时代新人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做“教书匠”,更要成为“大先生”,这是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的鲜明刻画。教育对象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精准定位形象的细节性依据。其二,自主建构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塑造的内生动力。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归根结底是教育者自身素质在实践中的外显,因而教育者作为形象主体要发挥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教育者的自觉意识是形象塑造的动机,能动实践是形象塑造的动因,创造超越是形象优化的动力。其三,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是在适应客观要求的前提下自主建构的结果。无视社会要求与时代责任,单凭主观臆想自由发挥,仅是个人风格的展露,无法代表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有的风采风貌,自然无法得到公众认同。综上,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源自满足客观要求前提下的主观建构,二者在教育实践中相互结合、和谐统一、融为一体,共同描绘教育者的时代形象。

2.理想预设与现实转化相一致

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是理想蓝本与现实塑造在发展中的辩证互动。时代形象有着丰富的现实依据,这些依据在头脑中转化为对形象的理想预设,进而在行动中表现为可亲可爱的教育者形象。因而,理想与现实的辩证互动既是实现主客体统一的路径,亦是塑造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的过程。其一,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的理想预期存在主体性差异。理想预设是对客观要求的意识转化,客观要求的层次性决定了不同主体对教育者形象预期的差异性。社会主体的形象预设是全局性的,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反映了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一般期待。教育对象的形象预设是现实性的,他们置身于教育活动中,期待教育者展现出真实亲切的魅力;但又掺杂理想化因素,较少考虑实践条件的限制。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形象预设表现出自主性,其充分了解自身的能力素质与职业特点,为精准定位时代形象提供不可或缺的参照。其二,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反映共同预期。唯有满足不同主体的理想预设,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才能得到社会认可、学生喜爱、自我满意。主体间意愿的差异性决定了这种“满足”不可能是完全照搬式的,被实现的理想预设应是“最大公约数”。思想政治教育者将宏观预设作为底稿,选取学生预期中的合理部分丰富细节,将个人风格巧妙融入其中,最终达到浑然自成。其三,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是在发展中不断调试、平衡、优化的结果。理想蓝本向现实转化的过程受环境、媒介和观念的影响,一方面,不同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的预期因时而变;另一方面,现实形象在传播中也会产生偏差。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既要及时平衡社会主体、教育对象和自身的期待,又要适时通过创新方式来有效宣传契合诉求的现实形象。这个过程中,理想蓝本为现实转化提供“地图”,现实塑造为理想预设纠正偏差,二者相辅相成、协调一致、辩证统一。

3.个体风格与群体形象相表里

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是个人风采与群体特征在感官上的交融互补。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时代形象塑造的主体,是参与实践的现实的个人。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评价对象,亦被视为角色化、群体性的存在。这种身份的二重性,赋予教育者形象双重表现形式——个人形象与群体形象。当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个体性概念时,其形象体现出可感性。在教育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一般作为个体出场,展现独特的人格魅力等。这些特质与素质直接得到教育对象和社会成员的认知、印象和评价。因而,教育者个体形象往往具有极强的立体感、感染力、感召力,能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当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群体性概念时,其形象具有模糊性。对教育者群体的认知、印象和评价基于职业分工、角色职能、社会地位等总括性特征。教育者群体形象有较强的稳定性,易于广泛传播,但也难以避免刻板效应。因而,个体形象与群体形象交织并存、协调得当,才能真实、全面、准确地展现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群体形象的优化为展露个人风采营造氛围——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群体的印象影响其对教育者个人的认知和评价,群体形象的优化能淡化刻板效应和晕轮效应对个人形象的不良影响,潜移默化地引导人们客观公正地评价思想政治教育者。个人风格的发挥将使群体形象丰富化,教育者个人魅力的充分展露是赢得学生认可和喜爱的不二法宝,良好的个人形象能弥补群体形象的模糊性和平面性,突出形象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个人风格与群体形象互为表里、缺一不可,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是二者在感官上的交织共存、互为补充。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的时代定位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时刻铭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神圣使命,“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奋发有为”,既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也是“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3]“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4]既是为学之范,又是为人之表。这体现了教育者堂堂正正的人格魅力、博闻慎思的学识本领、弘毅宽厚的担当情怀,亦勾勒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时代形象。

3)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中接线错误也是其常见故障之一。在电力运行期间出现接线错误,往往要在对新装电路进行全面的检验和调试后才能发现,由于线路本身的复杂性,处理起来难度较大,因此,接线错误在微机继电保护装置故障中,解决起来相对较为麻烦。

1.明道守正的“传道者”

信仰坚、德行高、人格正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时代形象的鲜活灵魂。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时代责任是培养有大德、大爱、大情怀的时代新人,核心任务是“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因而,坚定的政治信仰和高尚的道德人格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留给教育对象和社会成员的深刻印象。其一,躬行正道,坚定立场。“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5]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为培养时代新人脚踏实地、奋斗奉献的价值指引。信仰感召下,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觉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自觉将坚持党的领导与站稳人民立场相统一,在教育实践中以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矢志“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6]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高扬旗帜,也要敢于亮剑。“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政治定力扎根于崇高信仰,使其“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7]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旗帜鲜明进行解剖和批判。执着而勇敢的政治坚守使思想政治教育者散发出强大的精神魅力,在公众心目中留下积极的政治形象。其二,弘扬正德,嘉言笃行。教育者的道德品质,“不仅是规范自己行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用于教育学生的需要”。[8]于己,思想政治教育者恪守职业道德,以德立身、以德为学、以德施教,一言一行中彰显“身正”的道德形象。于人,思想政治教育者帮助教育对象拨开迷雾,把稳人生航行的价值之舵,展现良师的时代形象。其三,涵养正气,为人诚笃。思想政治教育者“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9]方能“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10]正心修己是前提——“心正而后身修”,欲修养品性要先端正思想态度,这是涵养浩然正气的自觉之心;为人正直是根本——“正直者顺道而行”,教育者以无畏的勇气和无边的毅力坚定信仰、坚持初心、有所作为,这是涵养浩然正气的自为之行;作风正派是彰显——教育者不仅于教育活动中,亦于日常点滴中展现堂堂正正的人格形象。

2.学高博识的“教书匠”

乐奉献、敢担当、有作为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时代形象的点睛之笔。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工作,要求其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因而,乐教为公的深厚情怀和担当有为的笃实奋斗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留给教育对象和社会成员的久久不忘的光辉印象。其一,乐教为公,敬业奉献。对学生“有情”即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乐为人师,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对人民“有义”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立志成为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者,做好让人民满意的思想政治工作。情怀促使敬业,敬业激发奉献。思想政治教育者认识到肩负的时代责任,激发家国情怀与奉献精神。其二,敢为人先,担当使命。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敢为人先,清醒认识思想政治素质在人才素质结构中的核心地位和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有着一往无前的胆识、锐意进取的斗志、无惧挑战的果敢,在培养时代新人的教育事业中自觉扮演“领头羊”的角色。在实践中,教育者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无可替代的、极其重要的工作,重视并精心打造每一次教育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极具创造性的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创造性地回应教育活动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引导学生立鸿鹄之志、做奋斗者”。[13]其三,立足时代,有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唯有立足时代、关注社会,从中汲取养分、丰富思想,才能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因而,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大先生”,亦是关心人民、关注社会、关切时代的“好学生”。教育者要关心人民幸福——立德树人关乎个人发展和家庭幸福,有用人才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创造着幸福生活;教育者要关注社会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关注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可靠方法,教育者以广阔的政治视野、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回应现实;教育者要关切时代发展,关注时代发展需要,推动时代前进步伐。心怀天下、无私无畏,使思想政治教育者成为至仁至义的“大先生”。

由于留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跨度较大。因此,课上主要采用互动式教学,开展翻转课堂,使用国际化经典案例并结合视频、微课,展开中英文双语讨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借助于在线学习平台,有效拓展留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更加符合留学生的生活和思维习惯。经过实践表明,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创新教学方法在双语教学中得到了师生的一致认可。

3.至仁至义的“大先生”

学问真、真求学、善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时代形象的闪亮焦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主要任务是通过传授科学理论引导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思想魅力和教育智慧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留给教育对象和社会成员的真实可感的第一印象。其一,真才实学,言之可信。思想政治教育者具备真才实学方能展露思想魅力,这种思想感召力深植于:教育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学、真悟、真懂、真用,深入领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知识深学、活用,深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科学依据和根本要求;对人类先进思想文化广有涉猎,富有人文情怀,准确把握教育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思想现象,满足教育对象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精神需要等。教育者“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11]为赢得其信任和喜爱奠定基础。彻底的思想说服力使思想政治教育者成为可亲可信的理论传播者。其二,追求真理,行之可敬。思想政治教育者笃求真理方可增添精神魅力。思想政治教育者对真理孜孜以求,在意志层面体现为自强、严谨、坚毅等品质,在行为上则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不懈坚守和对学生成长规律、教书育人规律的辛勤探索等。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真才实学可以通过言语传达,但求真精神必须化为实际行动,脚踏实地,孜孜不倦。强烈的行动感染力使思想政治教育者成为可爱可敬的理论研究者。其三,充满智慧,为人可靠。思想政治教育者充满教育智慧能够提升教育魅力。这种魅力在于:教育者思维新颖,视野广阔,善于运用教育教学规律设计教育活动,“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12]坚持将自我教育与教书育人相结合,教学相长,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积极营造和谐开放的师生关系,拉近与教育对象的情感距离,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三、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的塑造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自觉追求是形象塑造的内生动力。首先,激发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意识是前提。教育者一经参与实践便具有形象,这种自发形成的形象,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可控性,既难以被人们精准捕捉,也难以被教育者及时优化。故而,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有强烈的形象主体意识,实现形象塑造实践由自发到自为的转变。这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者意识到“我”作为形象主体存在,并认识到“我”在形象塑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强有力的主体姿态发挥能动作用。实现这一点,可采取“内外兼修”的办法,由内产生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反思,由外得益于观念灌输和舆论引导。其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修养是根本。良好的形象来源于实存的特质,缺乏思想政治教育者内在修养的支撑,教育对象和社会成员的积极评价无从发生。故而,思想政治教育者修身笃行是塑造形象的三寸之辖。为此,教育者要涵养人文情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滋养道德情操的肥沃养分;要广纳人类文明,既不故步自封、囿于专业,又能博闻强识、有的放矢;要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砥身砺行,表里如一。再次,思想政治教育者见贤思齐是关键。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塑造既是个人的事业,也是集体的荣誉,要塑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群体形象,需在行业内形成互为表率、齐头并进的风气。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以行业楷模为标杆,学习先进经验,提高自身开展教育实践的能力;要以时代楷模为榜样,提升人格魅力,彰显于嘉言笃行之中。

1.激发形象自觉

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塑造是指教育者自觉在形象意识的指导下,以契合客观要求为核心,改变他人对自身认知、印象、评价的实践活动。在逻辑上,形象塑造路径由教育者形象的内在逻辑和时代内涵所规定;在实践中,形象塑造活动是教育者本质力量的体现。

以绿色建筑评价为核心的集成软件系统正在形成,目前已开发完成的10个软件是该集成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摆脱了用户只能使用国外软件才能设计计算的困境,我们直接面对市场,面对我国用户,达到了用户使用成本低,价格便宜,符合中国标准,使用方便,服务到位。同时,企业在研发过程中,不断学习新技术,不断增加核心部分,使企业在绿色建筑设计领域的竞争力大幅度提高。

2.紧抓专业研修

健全思想政治教育者职业能力培训机制是形象塑造的实践依托。完善教育者专业培养机制,为提高教育者素养提供稳定的实践支撑,是塑造形象的有效路径。首先,明晰思想政治教育者职业要求是依据。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形象塑造、评价、反思主体,需要明确的职业标准作为开展实践的可靠参照。为此,在宏观上要坚持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科学定位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时代职能;在原则上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能力标准,做到查之有据、行之有依;在微观上要严格把控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业准入,从源头抓好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人员素质,吸纳一批政治坚定、专业扎实、情怀深厚、人格正直的教育者。其次,严抓思想政治教育者专业培训研修是核心。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职业培训基地、专业研修基地和实践锻炼基地;以培养基地为依托实施一系列创新性的教育者职业考核办法、职业激励办法和实践锻炼办法;在落实办法的过程中形成由实践需求到理论学习再到实践升华的良性循环机制。再次,搭建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宣传平台是保障。职业能力提升有硬标准,形象宣传优化则是软着陆。可以组织思想政治教育者职业能力竞赛,同时辅以形象宣传活动,借助融媒体平台打造亮眼名片。

按照部党组的统一部署,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边学边改、立行立改,教育实践活动已取得初步成效。为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向深入,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持续提高工作效能,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制定印发了太湖局党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的实施意见,修订了太湖局工作规则,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清风进家门”等廉政准则专题教育活动。

3.优化公众评价

辩证考量公众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评价是形象塑造的必由之路。改善教育对象和社会成员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认知、印象和评价,既是形象塑造的落脚点,也是塑造形象的指南针。综合研判公众对教育者形象的评价,化解主体间的认知矛盾,是塑造形象的可靠路径。首先,广开言路,接纳教育对象和社会成员的形象评价。塑造被大众接纳、喜爱、赞赏的时代形象必须建立在公众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评价的基础上。为此,要谦虚真诚,拉近与公众的情感距离;要畅通评价渠道,鼓励教育对象和社会成员积极与教育者沟通;要发挥大众传媒的积极作用,利用融媒体平台获取积极意见。其次,实事求是,辩证考量公众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形象评价。公众对教育者形象的评价褒贬不一,教育者要理性采纳其中的合理建议,既不能照单全收,也不能全盘否定。为此,要以时代使命为根本遵循,做到胸中有底气、心中有杆秤。再次,锦上添花,着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中真善美的统一。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时代形象是真善美的统一:实现形象之“真”,要根据教育对象和社会成员的评价,完善自身尚显不足的能力素质,改正自身尚存不足的缺点;实现形象之“善”,要将教育对象和社会成员的评价视为依循,将优化形象作为提高职业获得感的重要途径;实现形象之“美”,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觉塑造与公众评价的辩证统一,彰显自身的人格魅力、理论魅力和教育魅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寄语教师金句:要成为塑造学生的“大先生”[EB/OL].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xuexi/n1/2018/0906/c421030-30276689.html.

[2][6][7][9][10][11][12][13]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4]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49.

[8]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97.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2X(2019)08-0089-05

标签:;  ;  ;  ;  

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的时代塑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