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望城区人民医院康复科 湖南长沙 410200
【摘 要】目的:分析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5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Fugl-Meyer评分、Barther指数及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98%,对照组总满意率72%,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应用在脑卒中偏瘫病人护理中,能促使病人肢体功能早日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康复护理;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恢复;影响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the recovery of limb function in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Methods:Fifty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50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routine nursing car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Nursing effect.Results:The Fugl-Meyer score,Barther index and neurological function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 <0.05). The overall satisfaction rate was 98%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72%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The rehabilit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rehabilitation in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can promote the patient's limb function early recovery,it is worth promoting the application.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rehabilitation care;stroke hemiplegia patients;limb function recovery.
急性脑血管病常见临床症状中,脑卒中偏瘫为比较常见之一,目前已有不少临床研究报道指出,脑卒中偏瘫病人及时度过危险期,但大部分已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及劳动能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威胁,并加大其经济负担。再加上当前临床治疗脑卒中病人时,主要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临床致死率及致残率均很高,因此给予病人有效的护理的护理措施,不仅关系到临床疗效,同时还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1]。为了分析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本文对10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作出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47-83岁,平均年龄(64.29±0.56)岁;发病时间1-5d,平均发病时间(1.26±0.48)d;按疾病类型分:脑梗死28例,脑血栓22例;按偏瘫位置分:左侧24例,右侧26例。同时将同期收治的5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设为对照组,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46-84岁,平均年龄(64.38±0.67)岁;发病时间1-6d,平均发病时间(1.28±0.53)d;按疾病类型分:脑梗死27例,脑血栓23例;按偏瘫位置分:左侧25例,右侧2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主要包括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等等护理措施。
予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康复护理,具体如下:(1)体位护理。护士应按时给病人翻身,给予病人按摩,3次/d,加快病人微循环速度,避免出现肌肉痉挛现象。此外,护士应每隔2h协助病人更换1次体位,分别交替选择健侧卧位、侧卧位及仰卧位这三个体位。(2)运动功能训练。护士应按照病人具体病情以及偏瘫情况合理制定运动功能训练方案,并且将康复训练方案的内容及作用等详细告知病人,获取病人支持,从而提高其依从性。病人早期卧床时,护士应定时对病人患肢进行按摩与屈伸运动,活动范围从小到大,数量也从每天的1次逐渐增加为多次,同时注意对病人的肩关节、肘关节及膝关节等开展合理的运动,避免出现关节痉挛的现象。(3)神经功能训练。部分脑卒中偏瘫病人会出现语言障碍,并且情绪十分烦躁,对此,护士需要充分采取个人文字交流及肢体语言等方式给予病人鼓励,引导病人进行交流及思考,同时按照病人兴趣,给病人播放录音或者音乐等,对病人神经系统继续刺激。若病人语言障碍十分严重,则先让其进行发音练习,反复对病人的语言功能进行训练,加快病人的恢复速度;若病人表现较好时,护士应及时给予鼓励及肯定,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4)中医护理。首先是穴位推拿。护士应根据病人患肢具体情况开展穴位推拿,采取推拿手法将病人患肢的经络疏通,主要选择病人的足三里穴、肩前穴及学海穴等穴位进行按压,每个穴位按压2min,接着采取推法系列手法,给予病人患肢推拿,从而取得疏经通络及运气活血的效果,每天推拿1次,每次10min。其次,艾灸护理。护士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给予艾灸护理:护士可以要求病人家属每天对病人开展1次艾灸,主要选择足三里穴与血海穴等穴位开展艾灸护理,潮红为舒适度,每天艾灸1次。第三是拔罐及走罐护理。护士可以充分暴露病人的患肢,并将凡士林均匀地涂抹在患肢,对病人肌肉丰厚程度进行详细的观察,给予拔罐及走罐护理,以潮红为舒适度,每天拔罐、走罐各1次。
1.3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采取Fugl-Meyer评价法对病人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分,而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则采取Barther指数评价,病人神经功能则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法进行评价,同时采取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病人的满意度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原理
本研究两组病人的临床数据资料处理分析均使用专业医学软件SPSS16.0以及excel软件进行,其中计数资料使用率方式来表示,并进行X2检验;患者计数资料应用()方式来表示,并进行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人观察指标对比
如表2所示,观察组病人总满意率98%,对照组病人总满意率72%,两组病人总满意率进行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祖国医学范畴中,脑卒中被纳入中风范围内,而合理的针灸及拔罐等中医康复护理,能够明显将畅经络、行血气的优势发挥出来,进一步改善病人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其肌肉营养情况,最后预防病人肌肉产生萎缩现象。此外,根据脑卒中偏瘫病人具体病情给予穴位按压及拔罐等中医康复护理,能够明显减轻病人动脉硬化状况,改善其桡动脉血液循环,从而加快病人的康复速度[3]。本研究中,中医康复护理组病人的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评分以及总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该结果充分说明中医康复护理应用在脑卒中偏瘫病人护理中,可以改善病人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值得各级医院的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钟梅,梁本蓉.专人实施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25):105-106.
[2]汪莉,高明跃,杨蓉,等.卒中单元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探讨[J].华西医学,2012,11(14):799-800.
[3]陈兰英.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2,8(30):233-235.
论文作者:周索翊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3
标签:病人论文; 脑卒中论文; 功能论文; 肢体论文; 中医论文; 艾灸论文; 护士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