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的选择_不良资产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模式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不良资产论文,模式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划分

世界各国处置不良资产的模式,从银行是否自行处置不良资产的角度分析,可以分为内部模式和外部模式。本文着重研究内部模式。

(一)内部模式

银行通过内设机构(部门),自主处置不良资产的模式称为内部模式。按照不良资产的集中度划分,内部处置模式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集中模式。银行在正常信贷部门之外设立一个独立的部门,专门负责处理不良资产或问题资产的模式,称为集中模式。正常信贷部门产生不良资产后,按照一定的程序,全部移交到专门的部门进行处置。集中模式实现了正常资产和不良资产的分离管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好银行/坏银行”模式。其中,事业部制也是集中模式的一种表现形式。欧美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在处置不良资产方面大多选择这一种模式。

2.分散模式。银行内部不设立专门的不良资产处置部门,由原经营部门各自管理、处置产生的不良资产。即,不同品种的不良贷款,例如,公司类不良贷款、个人类不良贷款、信用卡不良贷款等,仍由原经营部门负责管理和处置,而不需交由专门的部门管理。在分散模式下,银行内部的每个经营部门,既承担经营正常资产的职能,也承担经营不良资产的职能。

3.半集中模式。介于集中模式和分散模式之间的不良资产处置模式。通常情况下,银行在总部设立专门的部门归口管理全行不良资产。实际经营依托各分行的不良资产管理部门或岗位。由于没有完全实现集中模式,管理上仍然是以层级管理为主,属于以上两种模式之间的过渡模式。目前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采取这一模式。

(二)外部模式

由银行之外的机构处置不良资产的模式称为外部模式。在外部模式下,银行并不自行处置不良资产,而是将不良资产移交给国家或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经营。随着银行不良资产的剥离,债权债务关系随之转移,国家或资产管理公司成为了新的债权主体。美国的RTC(资产清理托管公司)、CCPC(共同收购机构)、韩国的KAMCO(资产管理公司)等都采取了这种模式。

二、各国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主要做法

目前,世界各国银行大多都设立了专门的部门,负责处置不良资产,以实现正常资产和不良资产的分离管理。欧美等国银行大多采取比较彻底的条线化管理模式,不良资产全部由专业部门独立处置,即采取集中模式处置;国内银行在不断探索和改革中,逐步推行包括不良资产处置部门在内的条线化管理,不良资产处置基本上实现了半集中模式。

(一)国外银行不良资产管理模式

国外银行大多采取集中模式处置不良资产。即便如此,由于各家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不同,这些专门部门的职责定位和处置不良资产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1.设置区域性处置中心。部分国外商业银行除在总部设置专门的不良资产管理部门外,还根据各地区不良资产额度的高低设置区域性的处置中心,负责独立处置银行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不良资产。花旗银行采取的就是这种模式,由问题贷款管理部集中处置不良资产。除了负责处置不良资产外,问题贷款管理部还对花旗银行信贷敞口的分类进行直接管理,也对大额关注类贷款进行管理咨询。部门职责的适度前移,有助于提高银行的信贷管理水平,减少不良贷款的产生,最大限度地防范风险。

2.对内、对外两个部门相互配合。部分混业经营的国外银行,设置两个部门分别对内、对外处置不良资产。特殊资产管理部定位为处置本行不良资产的专业化部门,不良资产产生后,全部移交到这一部门管理,主要目标是以合理成本将银行不良贷款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投资银行部下设一个专业化小组,负责开展不良资产商业化收购、处置等投行业务,目标定位于通过不良资产投资获取利润。以上两个部门在各自独立经营之外,还可以相互配合,投资银行部可以对特殊资产管理部处置的资产提供定价、询价等服务,也可以直接从特殊资产管理部收购具有投资价值的不良资产,进行商业化运作。渣打银行和美国银行就是这种模式的代表。渣打银行的特殊资产管理部和另类投资部;美国银行的SAG(特殊资产部)和GSSG(投行部下设的专业处置不良资产小组)分别对应上述两个部门。通过两个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一方面减少了银行不良资产,另一方面可以从中获得利润,是一种兼顾效率与效益的经营模式。

(二)国内银行不良资产管理模式

国内商业银行在不良资产经营管理的探索中,逐步形成了两种模式。一种是半集中模式,以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为代表;一种是集中模式,以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为代表。

1.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半集中模式。以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为代表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已完成了股份制改造,资产质量大幅提高。相应的,不良资产经营管理模式也逐渐向集中经营转变。目前,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仍以总分行层级管理为主。在总行和一级分行设置专门的不良资产经营管理部门,二级分行则根据不良资产规模的大小设置不良资产经营部门或岗位;总行主要承担管理职能,负责制订计划和实施考核,并部分参与重大项目的处置工作;各级分行具体承担不良资产经营处置工作。

在具体实施中,各家银行的做法略有不同。中国银行的授信执行部除负责不良资产的归口管理外,还行使贷后管理职能。虽然有助于提高银行的贷款管理水平,但同时也弱化了处置不良资产的专业化程度。工商银行的风险管理部在处置不良资产的同时,还承担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评级职能,不良资产集中经营程度较低。建设银行的资产保全部是单一行使不良资产处置职能的专业化部门,不良资产集中经营程度和专业化程度较高,考核体系较为完善。目前,建设银行正在积极推进资产保全业务单元制改革,不良资产的集中经营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2.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集中模式。以民生银行为代表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规模小,不良率低,不良资产集中经营的客观条件良好,民生银行在投资银行部下设立专业的不良资产处置小组,负责全行不良资产的清收处置工作。投资银行部下的其他小组,从事搭桥贷款、提供担保等投资银行业务。在不良资产较多的区域,民生银行还设置了区域不良资产管理部,负责处置本区域的不良资产。民生银行的不良资产集中经营度和条线化管理程度较高,更接近于国外银行不良资产经营模式和管理体制。

3.城市商业银行的集中模式。以北京银行为代表的城市商业银行,经营区域小、范围集中,更易于采取集中模式处置不良资产。北京银行的资产管理部,专门负责不良资产的清收处置工作,实现了比较彻底的集中模式。在北京银行,所有项目的处置方案制定和实施均由总行资产管理部发起,各级分支行只需配合履行相关手续。这种模式下,实现了资产的最大化集中,涉及的利害关系方少,程序简单,易于操作。

三、各种模式的优缺点比较

从国内外银行的实践经验来看,不良资产的处置模式有多种选择。而银行在进行模式选择时,往往会综合考虑各种模式的特点,分析成本与效率、效益的对比关系。下面,我们选取银行经营中较为关键的成本、效率和风险三个指标,对比分析各种模式的优缺点。

成本是指在处置不良资产过程中耗费的人工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主要包括管理成本、转移成本、协调成本、激励成本和监督成本。效率是指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完成处置任务量的多少,主要表现在不良资产的移交、评估、议价与谈判、成交交割等工作过程中的效率。风险是指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可能影响处置效率或者效益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主要包括处置工作的操作风险、处置人员的道德风险和处置价值的市场风险。

(一)集中模式

1.成本。在集中模式下,由于需要成立独立于正常经营部门之外的不良资产管理部门,涉及到机构设立、人员配备、办公场所租赁等,协调成本、管理成本和人力成本高。不良资产产生后,由于集中到专门的部门经营,资产移交过程中可能出现责任悬空,丧失时效等情况,甚至导致资产永久性损失;移交过程中产权的界定、重新进行责任认定等进一步加大了转移成本。集中模式下不良资产处置的专业化程度高,权力集中,可能出现“内部人控制”的现象,需要充分的激励机制调动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激励成本和监督成本较高。另一方面,集中模式下,通常有确定的转移价格、标准和时限等要求,不良资产能够在经营部门和专业处置部门之间快速转移,谈判难度小,协调成本低。

2.效率。集中模式下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很高。一是由于人员和机构集中,在调查、审批和执行等方面权力集中、责任确定;二是能够整合资源,综合运用多种处置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化处置的优势;三是有利于形成标准的流程,规范资产处置程序,加快不良资产处置。

3.风险。由于集中模式容易形成标准化操作流程,有利于规避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的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市场风险。一方面,专业化的处置手段和标准化的处置流程,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风险,采取有效的处置方式,减少了因经验不足而造成的处置困难,避免产生“冰棍效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由于市场行情变化、资产变动等情况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资产移交割断了正常经营部门人员与借款人的联系,提高了交易的透明度、“暗箱操作”不易发生,能够有效防范道德风险。

(二)分散模式

1.成本。在分散模式下,不良资产没有进行移交,不会发生转移成本。不良资产的产权界定和激励约束仍然保留在现有经营部门之中,管理成本没有明显增加,激励成本和监督成本较小。然而,由于机构分散、正常资产和不良资产混合经营,导致处置和审批等工作衔接环节较多,无法清晰界定资产的管理责任,需要经常性地协调、沟通和谈判,因此协调成本较高。

2.效率。分散模式不利于形成专业化的处置能力,可能导致管理和处置不良资产的力量薄弱,处置手段单一,精细化程度低。由于分散模式下各个不良资产处置主体各自为营,缺乏沟通、信息不对称,造成资源的闲置与浪费,降低了处置效率。

3.风险。分散模式不利于形成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成熟的处置手段,难以有效整合资源;工作人员的编制及薪酬隶属关系不变,管理费用无法单独核算,不容易确立科学的成本核算机制;普遍存在的信息化管理滞后、职能定位不明等问题,导致处置不良资产过程中的操作风险、道德风险难以控制。同时,由于专业化程度低,对于市场风险不敏感,在确定处置进度时,容易忽略不良资产本身的状况和处置环境,造成处置时机不成熟或延误时机,处置不良资产的效果不够理想。

(三)半集中模式

1.成本。在半集中模式下,银行设立专门部门管理不良资产。相对于集中模式,并没有把不良资产剥离出银行账面,具有组织结构变动小、内部不良资产转移成本低的优点,人员和机构的管理成本也比较适中。但是由于需要进行必要的责任界定,因此移交成本仍然存在,激励成本和监督成本等也较高。

2.效率。虽然不良资产仍然保留在账面,但是在银行内部划分了不良资产管理的边界,明确了不良资产的管理责任。因此,这种模式具有专业化管理的特点,可以采取类似于集中模式下的处置手段与工作流程,不良资产处置与管理的力度得到加强。同时,通过利益联动机制直接获取银行内部的总体支持,直接快速实现处置方案,重组盘活作用更加明显,因此半集中模式下的处置效率比较高。

3.风险。相对于分散模式下的不良资产处置工作,半集中模式通过适度的集中管理和专业化的处置,较好地实现了规避不良资产处置操作风险、道德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目标。一方面,银行总部将不良资产管理职能集中到一个部门,可以明确职责,减少管理盲区;另一方面,审批、执行等环节缩短,有利于减少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

三种模式下的成本、效率和风险比较见表1。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成本、效率和风险控制三者之间本身就是矛盾的综合体。在集中模式下,不良资产处置的效率高,相应带来的管理成本和激励成本也高,风险集中且容易控制;在分散模式下,管理成本和激励成本低,风险分散且不利于控制,处置工作的效率低;在半集中模式下,处置工作的效率相对较高,管理成本和激励成本适中,风险适度集中,并且可以有效地识别、防范和控制。三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四、模式选择中的影响因素

(一)不良资产的规模和分布特点

不良资产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银行的资产质量,甚至危及银行的正常经营。因此,不良资产规模,是银行进行模式选择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如果不良资产规模给银行经营造成了巨大压力,那么应该考虑采取“外部模式”快速、批量地处置不良资产。

在不良资产规模不至于对银行的经营造成严重影响的前提下,银行一般会采取内部模式处置不良资产。不良资产清收过程中,需要到资产或企业所在地进行实地调查,上门催收和协商沟通,这些工作往往要反复多次。考虑到工作效率和成本的因素,当某一区域的不良资产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有必要考虑在当地设立专门的机构或人员来负责不良资产处置工作。在不良资产分布广泛且数量众多的情况下,适宜依靠当地分支行力量,采用“分散”或“半集中”模式。如果不良资产在地区间呈现不均衡分布,则应该兼顾效率与效益,将优势力量和优质资源配置到重点地区,施行区域性差别化管理。

我国四大国有银行曾是不良资产的重灾区,数额巨大的不良贷款遍布全国各级分支行。为了提高国有银行资产质量,增强竞争力,政府和银行全力加快不良贷款处置。除了直接向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贷款外,国有银行在总行和各级分支行基本都设立了专门的不良资产处置机构,采用“半集中”模式快速处置不良资产。在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革后,不良贷款数额大幅下降,资产质量显著提高,一些地区的不良率能够保持在合理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原来不良资产处置机构和人员相对过剩,工作量不饱和。出于工作效率和成本的考虑,各行都在酝酿调整,探索更有效的处置模式。

相对于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广泛分布,民生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呈点状分布。由于分支机构大都集中在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加之一贯注重风险控制,股份制银行不良贷款规模较小,且比较分散,对于银行整体业绩影响不大。因此,一般采取集中模式,由总行统一管理不良资产,分支行不设置专门的处置机构。

(二)银行现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

银行整体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对不良资产的模式选择也有较大的影响。不良资产处置除了依靠专门的部门外,还需要公司业务、法律事务、财务会计等相关部门的配合支持。因此,在设计处置模式时,除了要考虑不良资产分布情况和专门部门的需要外,还要协调好相关部门之间、各级行之间的关系,将部门目标与全行目标统一起来。

在层级管理体制下,考核的主体以分支行为单位。各部门首先对本级行负责,业务条线的控制力相对较弱,上级行对下级行主要进行制度规范和业务审批,具体项目操作中的业务支持主要依靠各级行自行协调。这也就是以层级管理为主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采取“半集中模式”的主要原因。

随着不良资产规模的下降和区域集中趋势的日益明显,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开始积极探索条线化管理的改革,希望进一步提高不良资产处置的工作效率和效益。但由于企业内部环境没有发生相应改变,资产内部转移定价和部门间利益补偿都存在一定的障碍。

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而言,由于已经实行了事业部制或者已初步建立了类似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不良资产能够在部门间顺畅的有偿转移,按业绩分配的激励机制已经建立并实施,会计核算体系也能够支持部门和产品的单独核算,因此“集中模式”的优势能够得到较好的发挥。

(三)外部政策和环境约束

外部政策和环境主要是指监管当局对银行资产质量的要求。监管部门对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要求越高,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力度必然越大,对自身处置的效率要求越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监管要求越高,外部环境越恶劣,则更需要银行通过专业化的模式来管理不良资产,更适宜采取集中模式或半集中模式。

(四)银行的发展战略

不论是层级管理制还是事业部制,不良资产经营管理部门的目标总需要服务于银行整体的发展目标。因此,银行的发展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不良资产经营部门的模式选择。随着银行的不断发展,银行的战略目标也随之改变,需要适时地调整不良资产的处置模式。我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变革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综上所述,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充分考虑各种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在成本、效率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优缺点,综合自身不良资产规模、分布,银行的发展目标和组织架构,兼顾外部监管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模式。条件成熟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采取集中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处置的效率和效益;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在由半集中模式向集中模式的过渡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采取设置区域中心等灵活的方式,以保证改革的平稳性和延续性。

标签:;  ;  ;  ;  ;  ;  ;  ;  ;  ;  ;  ;  ;  ;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的选择_不良资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