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论文_薛海洪

探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论文_薛海洪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重要的建筑结构之一,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质量和结构的稳定性,但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问题,阻碍钢混结构的发展,文章就这些问题一一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钢混结构;结构设计

前言: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工作,设计质量不过关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也与施工安全关系紧密。

1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上部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1框架剪力墙设计时,如果设计不合理,则会导致应力较为集中,威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当发生地震时,建筑结构容易出现坍塌,另外,剪力墙分布不均也会增加框架剪力墙连接构件的设计难度,不利于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1.2在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的建筑中,抗侧力最主要的构件是钢筋混凝土,因此,钢筋混凝土结构测量位移必须要满足规定的侧向位移限值,如果超过限值,将会导致建筑结构的稳定和安全受到影响。

1.1.3裂缝问题是钢筋混凝土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分为构造裂缝和结构裂缝,其中构造裂缝是由于施工技术人员操作不当或者不规范导致的,如混凝土振捣不充分、水灰比不合理、养护不到位,模板位置改变或者过早脱模等均会导致构造裂缝的发生。而结构裂缝出现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浇筑过程中,这是由于不同构件之间的刚度存在差异,形成了刚度薄弱区域,导致结构中出现裂缝,常见于楼板顶端或者墙角等位置。

1.2下部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2.1地下室底板设计

地下室底板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柱下带梁板式的独立基础方面的问题,大量的经验表明,建筑受到沉降的影响会导致附着应力发生改变,其主要是由于建筑上部结构受到的荷载致使柱下独立基础和地下室顶板发生沉降变形。设计时如果对这种情况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则会导致地下室顶板承受压力过大,超过极限后极容易发生断裂现象,导致建筑发生倾斜甚至结构断裂。

1.2.2地下室底板配筋不合理

地下室作为基础结构的一部分,具有增强建筑物结构的稳定性、承载能力以外,还能削减地震破坏程度。在地下室设计时,若地下室底板配筋不合理,会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失稳现象,增加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量。

1.2.3天然基础设计不合理

在对天然地基中的独立基础进行设计时,采用了不合理的设计,斜面坡度大于1:3,这使得地基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影响振捣质量,影响地基结构的稳定性。实际施工过程中,常运用人工振捣拍打的方式振捣混凝土,但是振捣质量不易控制,甚至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强度。

1.2.4地下水位的影响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地下水位的影响对其结构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在设计过程中应尤其注意地下水位变化较大的地方,重视建筑防水及降水问题,对建筑工程施工进度以及质量控制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整个建筑基础结构设计中,基础受到上部结构荷载作用,一旦发生沉降变化,地下室顶板和柱子将共同受力。

1.3结构体系不合理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工程结构特点,同时参考抗震等级以及风荷载情况,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如果选择的结构体系不合理,将会影响结构的稳定性,使其结构性能降低,如果设计人员选择的设计指标不科学,也将会降低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导致建筑质量出现问题,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1.4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

地震是较为常见的自然灾害,其对建筑结构的影响是由内而外的,地震纵波对建筑物结构施加作用力,导致坚固的结构外表出现松动等、裂缝等变化,严重威胁着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虽然我国不是地震频发的国家,但近几年几场较大地震灾害的发生以及以往的经验也表明了,具有高抗震等级的建筑物在地震中稳固性和安全性相对较高,因此,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是当前人们关注的重点。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本身具有的特性,使其抗震性能较低,这也是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改善措施

2.1加强地基与基础的设计

设计人员在对其进行设计时,一定要对工程当地地质条件和地下水分布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并选择科学合理的基础方案,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独立基础的设计,可以采用阶梯型设计,这样的设计不仅有利于后期施工,还能有效的确保施工质量,此外,在对独立基础间的拉梁进行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覆土荷载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如有必要,可以通过提高混凝土强度或者配筋强度来提升建筑结构的强度。地基和基础设计过程中,合理的设计方案可以帮助设计人员对全面掌握地基与基础结构特点[1]。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依据地下水水位的变化情况,绘制包络图,并做好防水以及排水方案,例如柱下承台的轮廓设计,可以采取放反承台的方式提高地下基础结构的防水功效,使得地基与基础结构的可靠性得到提升。

2.2优化上部结构设计

优化钢筋混凝土建筑上部结构设计,可以有效提升结构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提高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例如,通过对框架剪力墙的设计,结合剪力墙的布置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护工作,减少应力集中现象的发生[2]。在对梁柱进行设计时,需要遵守“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准确计算梁柱节点剪力,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对结构的破坏。

2.3加强设计图纸的审核

工作设计人员在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图纸进行设计时,需要将图纸中的内容进行详细的标注,相关的数据参数也要一一列表[3]。完成设计工作之后,需要对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核,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对图纸进行修改,避免后期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频发,影响工程施工进度,不利于工程成本控制。

2.4科学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

设计人员在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设计时,需要简化流程,将结构体系由复杂向简单转变,以降低施工难度,减少质量问题发生几率。另外,还要对建筑结构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分析,通过运用不同的计算方式,将最终的结果进行比对择优选择,提升结构设计方案的可靠性[4]。通过数据比对结果,可以科学的确定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同时选择合理的设计指标,并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对结构体系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对其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处理,并做好相关防止工作,可以有效降低外界因素对钢筋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的影响,也有助于提升结构抗震性能,提高资源利用率。

结束语

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我国建筑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结构之一,其具有造价低、稳定性好、施工方便等诸多优点。但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前期勘察不充分、设计不合理等因素导致的,这就需要设计人员依据工程具体情况,明确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而找出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并及时进行修改和调整。此外,设计工作者和相关技术人员应互相配合,完善和优化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案,可以有效的确保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进度。

参考文献

[1]彭勇.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研究[J].南方农机,2018,49(09):240.

[2]沈颖坤,李宁.南京某多层住宅新型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J].建筑结构,2015,45(12):48-53+75.

[3]金世海.浅谈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5(13):127.

[4]林上顺,陈宝春.钢筋混凝土偏压构件承载力各国规范算法比较[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01):88-94.

论文作者:薛海洪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  ;  ;  ;  ;  ;  ;  ;  

探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论文_薛海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