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核心素养背景;小学班级管理;初步探究
在小学中,班级的风貌对于广大学生的作用不言而喻。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这个故事也从侧面反应了环境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因此就应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而且一个具备良好风貌的班级,不仅能够从学习层面给学生带来一定的积极作用,从精神层面也能够给学生带来一定的积极作用。基于以上认识,教师就应该积极地管理班级,为广大小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生活学习环境。
一、当今小学班级管理现状
(一)上课氛围死板单调
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小学教师的教学模式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兴趣出发,而只是为了教授而教授,只是为了应试而教授。殊不知这种学习模式,不仅不会对学生目前的考试产生积极地作用。而且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也没有积极的作用。正是由于一些教师总从应试的角度出发,导致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总是以课本为主要内容,这就导致了学生的课堂学习缺少了一定的趣味性,课堂教学氛围呆板单调,不利于学生的积极学习。
(二)教师之间没有形成统一战线
随着人们的认知程度的普遍提高,学生的学习需求发生了极大的改变,面对学生的学习需求的改变,教师的教学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变,否则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消极影响。故教师应该打破学科的壁垒,形成教育上的统一战线,要做到数学教师能够教授语文知识,体育教师能够教授英语知识,当然这种手段只是一种夸张说法。只有小学教师们积极进行沟通,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才能提高学生的自身基本素质,能够时时刻刻受到监督和管理。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有效管理策略
(一)贯彻落实人本原则,以学生为学习主体
在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被广大小学教师进一步的意识到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反观实际,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仍旧没有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教师仍旧以自己为教学的中心,认为学生只是为了教授培养自己的教学实践的一枚棋子。殊不知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不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好的印象,甚至还不会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基于此认识,教师就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
具体来说,只有教师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的意识,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有利于教师对班级进行统一的管理。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体会到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从而在学生的未来发展中,能够让学生具备家国情怀,不仅对自己的国家负责,还对自己的家庭负责,能够为我们的社会做出贡献。通过教师在平时生活的方方面面采用人本原则,就能够让学生产生责任意识,让学生产生主人翁意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
(二)完善学校班级规章,规范学生言行举止
纵使教师在主观因素上做出种种的努力,却仍旧无法弥补客观因素的缺憾。我们知道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他们不仅有自己的教学任务,还有自己的家庭要兼顾,这就注定了教师的教学管理势必会有无法兼顾的时段。而对于由客观因素造成的问题,教师就需要制定、完善学校、班级的规章制度,从硬性层面来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以期能够顺利地完成班级的实践管理工作。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划分成小组,然后在班级中,一切从小组出发。对于学生而言,班级的范围太大了,对于他们来说集体的概念过于抽象,故采用小组制。在此制度下,对于课堂学习中不积极回答问题的情况,教师就可以制定相关的班规,以期改善班级中不积极回答问题的现象,而且对于不积极做值日的学生,教师也可以制定相关的班规,以此来让学生切实的肩负起自己的义务和使命。通过教师完善班级的规章制度,能够从硬性层面完成对学生的教育,让学生在规矩下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小学班级的环境对于学生而言有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够给学生的学习方面带来积极地作用,而且从学生的精神层面也能够所有助益。故教师应该积极的进行班级的管理工作。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贯彻落实人本原则,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从而改变课堂教学的单调死板的气氛。再者,教师还可以完善学校班级规章,规范学生言行举止,从硬性层面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
参考文献:
[1] 浅议 小学班主任 管理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 [J] . 孙宁宁 . 中国校外教育 . 2018 (25) .
[2] 浅谈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 [J] . 伦知全 . 汉字文化 . 2018 (11) .
论文作者:王俊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班级论文; 自己的论文; 素养论文; 小学论文; 主体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