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基建事业的蓬勃发展,对C20混凝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达到良好的硬度和强度,需要按照要求对混凝土进行必要的级配设计,使其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建设要求。经过不断的分析和实验,相关数据实验结果表明,科学的石子掺和量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为工程建设提供优质混凝土材料,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关键词:混凝土;骨料;工作性能
前言
在进行C20混凝土工作性的优化过程中,需要结合骨料的三级配对原则,使其符合相关试验设计标准,并结合当前工作的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软件技术对其配比进行必要的性能优化,能够满足工程建设对C20混凝土的具体要求,从而增强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本文对骨料三级配对C20混凝土性能优化的必要性进行了有效分析,提出了混凝土优化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理论框架,结合当前工作的具体情况,利用了相关数据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科学的方法,完成了对C20混凝土优化工作,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混凝土骨料三级配配合比。
1.骨料三级配对C20混凝土性能优化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对混凝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最近常用泵送混凝土技术,如果不能够完成对混凝土的有效控制,就可能在实际的工作阶段,影响着工程质量的好坏。对于普通的泵送混凝土,影响其性能的因素多种多样,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精准有效的控制,从而能够达到良好的混凝土强度,所以现阶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的骨料的级配工作,实现对混凝土工作性能进行优化。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各种现实因素的存在,并不能够有效的掌握相关具体的数据,使骨料优化工作陷入停滞不能够很好的完成,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完成对骨料三级配对工作的有效的规划,从而保证工程质量顺利推进,对C20混凝土进行性能优化就变得十分有必要了,能够大大增强现阶段混凝土的整体质量[1]。
2. C20混凝土优化过程遵循的基本理论
为了能够使C20混凝土优化工作在科学的理论下进行,需要根据富勒最大密度理论,对其进行必要的骨料测定,该理论认为,粗骨料的级配对骨料的堆积状态有着一定的影响,如骨料的空隙率处于最小状态时,其中的推积密度呈现最大的状态,通过不断改变骨料配比,来获得良好的工作性能,使其达到最优状态,实现对C20混凝土的有效优化,并在相关凝胶材料不变前提下,完成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从目前的来看,常用的石子粒径有16mm到30mm以及5mm到20mm等等,为了能够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采用了3种较为常见的石子粒径,确保相关工作能够在合适的状态下高效有序进行,对C20混凝的工作性进行有效优化。
3.骨料三级配对C20混凝土工作性实验分析
3.1 实验方法
通过采用Design Expert实验设计分析软件,设计出具有实用性的高效设计方案,并结合当前工作的实际情况实现对实验过程中的全面分析,给出可靠的实验结果,并结合全面可视化的实验模型,对接结果进行必要的分析。该软件提供了较为全面实验方式,如因子设计、响应设计、混料设计以及综合设计等等,为了能够达到良好的设计效果,本文采用了较为全面综合设计,实现了对设计算法的有效控制。响应设计方式主要是讲体系内的响应作为一个或者多个因素函数,采用线性多项式来进行隐式极限状态方程,进而确定其待定系数,同时用数形结合的将其方程采用图像的方式进行显示,从而对各种实验因素进行有效分析,达到相关实验数据要求,并对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响应值进行分析,确定其中存在合理化需求看,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因素条件,从而能够对混凝土骨料配比进行优化[2]。
3.2 实验材料的选定
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准备,为了能够达到良好的实验状态,需要采用初凝时间为172min的P•O42.5的水泥,Ⅱ级的粉煤灰,其中需水量保持在100%,细度为14.8%,还有S95级的矿渣粉,表面积为430m2/kg,其中粗骨料为碎石,性能指标为见表一,粗骨料的性能指标。
表1 粗骨料的性能指标
3.3 实验设计
通过对混凝土拌合物的有效分析,并按照国家相关的混凝土拌合物实验方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实验,其中抗压强度也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进行,从而能够获得较为良好实验状态,并参照国家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对该C20混凝土进行有效分析,从而有效的完成对混凝土配合比实验,并结合生产实验规划环节的用水量为176kg/m3,其中水胶比为0.6,粉煤灰和矿粉分别为10%和14%,设计基础的配合比详情见表2,基础配合比材料用量。
表2 基础配合比(kg/m3)
表3 混凝土工作性模型方差分析
3.4 实验分析
通过对三种骨料实验实验设计,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以三种不同粒径范围为自标量的骨料,通过不断设计呈现出了不同实验数据,并利用相应软件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回归拟合,使其能够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设置相应地回归方程对其进行必要的模拟工作。根据Prob值和f的比较来看, 其中Prob值越小,则和实验结果越相似,通过数据均方以及相应孔隙率对比实验不难发现,对工作性影响具有较大影响的因素从强到弱进行排C>B>A,如表3,混凝土工作性模型方差分析。
3.5 混凝土工作性的优化分析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根据技术实验参数可以知道,不同的骨料体系对于混凝土的坍落度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和重合性,骨料密度相对较低的时候,混凝土就会有较大的坍落度,这在相应的实验过程中都有着真实的数据支持。当其颗粒空隙减少少的时候,紧密程度就会增强。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中包裹骨料的浆体越少,其富余浆体就越多。从而能够实现对浆体设计等级控制,经过不断优化可知,当A:B:C的比例为0.437:0.386:0.177时候,其坍落度为最高。通过不断的拟合实验发现,其中存在着不同比例的石子混凝土契合度,达到最高的坍落度的时候,C20混凝土的工作性达到最佳状态,能够符合相关建设标准。
3.6 综合结论分析
经过不断对比和综合实验,不难发现,在实际的模型分析过程中,骨料孔隙率对混凝土质量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其中5mm到10mm为最强掺量影响数值,其中5mm到20mm的石子掺量,以及16m到31.6mm的石子掺量,达到的一定值得时候工作性表现为最佳,能够有效满足工程建设的一般需求。例如,某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能够得到了良好的配合比,采用了适当的方式进各种不同粒径石子掺和量的研究工作,最终经过对比发现,当掺和量A:B:C的比例满足0.437:0.386:0.177时候,其C20混凝土的表现为最佳,能够有效满足当前工作具体的工程建设要求,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材料供应基础,使工程将建设能够顺利完成[3]。
4.总结
总之,在进行C20混凝土工作性的优化过程中,需要利用软件和实验组织起对骨料三级配对比例的有效研究工作,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材料,结合当前工作重点,针对实验数据进行的必要计算,对混凝土工作性的优化分析,使其工作性得到良好的提升,并进行综合对比后发现使混凝土呈现最佳状态配合比,为工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配合比,使其能够更好的完成C20混凝土优化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明琛, 周新刚, 苏智慧. 骨料空隙率对混凝土流动性与强度的影响分析[J].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17(4):335-340.
[2]郝巧趁. 粗骨料颗粒级配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J]. 水泥工程, 2018(2):89-91.
[3]朱亚光, 张晓彤, 徐培蓁. 掺和料复配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J]. 混凝土, 2017(2):50-52.
论文作者:陈炜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7
标签:混凝土论文; 骨料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过程中论文; 数据论文; 性能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