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跨学科研究述评
朱 超
成都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摘 要: 为借助跨学科理论对太极拳进行更系统、深入、时效的研究,以形成突破性、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从而实现太极拳体系化、学科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分析太极拳与其它运动项目、美学、社会学、人类学、现代科学理论,以及其它文化之间的跨学科研究成果,认为太极拳跨学科研究应形成体系化,应避免文化变异现象,应注重本质研究的比重。
关键词: 太极拳 跨学科研究 述评 跨文化
太极拳跨学科研究,或称之为交叉学科研究,近些年受到学术界的推崇,并增添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甚至于占主流发展地位。太极拳跨学科学术成果具有涉及面广,论文成果展现水平高,表现形式新颖的特征。需要指出的是,当我们把完全区别于太极拳文化的理论体系与之放在一起比较,或是作为视角、方法等为我所用时,我们应思考是否会对客体文化产生依附,或者是改变主体文化本质的可能性,从而以削弱研究成果积累的厚度,因而,对1990年至今的太极拳核心学术论文进行分类汇总,旨在整理跨学科研究的成果,提出应规避的问题,同时从中思索是否有问题滋生的土壤。与跨学科相关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理论、传播发展的专业理论本人已在其它文章中进行分析,故不列入本文范围。
1 太极拳跨文化研究
1.1 太极拳与其它运动比较研究
对不同事物之间做隐含、两元,亦或是多元的比较,是认识事物之间区别的有效方式,能加深对本体文化的认识。作为太极拳来说,与其他运动做比较有助于认清太极拳的核心原理,便于识别太极拳的文化基因,拓宽太极拳的功能。有学者将太极拳与奥林匹克文化做比较研究,认为“太极拳的文化理念主张“静”重视“养”,奥林匹克运动理念主“动”重“畅”的特点”。[1]学者还从两者“运动形式、运动价值、运动特点、个性特征、表现形式等指标做了详细比较”。[2]从比较后的结果看,太极拳以强烈东方文化渗透下的表现形式与西方体育文化具有显著性差异,尤其西方体育对东方体育的同化,是对自身认识不清的结果,此研究对太极拳的传承发展具有理论意义;还有从太极拳与跆拳道甚至于乒乓球的研究,认为“太极拳在北美的发展,从诸多方面落后于跆拳道与乒乓球”。[3]技术上存在“运动形式上用意不用力、气与劲合的一致性,还在动作结构、动作机制上有共同的用力特点”。[4]体现了两种差异较大的运动在某些具体技理上具有共通性,为太极拳功能性训练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作为东方身体文化代表太极拳与瑜伽也常常引起学者的关注,如,“瑜伽与太极拳起源传承上具有‘同属异向性’,发展理念上具有‘同质异构性’,发展目标上具有‘异途同归性’特点”。[5]在一定程度上,太极拳最应该借鉴瑜伽的发展模式,太极拳从功能上与瑜伽最具可比性,而瑜伽成功的发展经验值得学者作为专项而深入研究;当然了,与瑜伽较为接近的导引术也引起了学者的研究,认为“太极拳与导引存在本质特征上‘技击之道与三调合一’,动作内涵上‘松静圆活与抻筋拔骨’,价值诉求上‘攻守兼备与重人贵生’的显著差异”。[6]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去技击与技击核心化的区别,但武术的发展与导引有密切的关系,值得深入挖掘;还有学者把太极拳与太极柔力求项目做比较研究,认为“太极柔力求项目非太极拳运动所衍生”。[7]这项研究为太极拳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一种批判性思维视角,太极并非太极拳的专属,太极拳自身的发展没必要依据太极哲学以拓展更多的功能,甚至于过度神化太极拳,应把研究核心文化作为主线;太极拳比较研究的项目还有舞蹈、相扑、篮球、书法等。比较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太极拳,因此,在认清太极拳文化特性的同时,不能过度标榜自我文化差异性,避免在一定程度上禁锢训练方法与彰显文化价值的诸多可能性,这是太极拳至今未能像东方的瑜伽、空手道、跆拳道蓬勃发展的诱因之一。
由于论文报道的仅仅是研究工作的阶段内容,样本量为N=6,结构特征参数M=19,还无法构建构效关系模型,但可以进行初步分析:
对照组患者实施抗感染治疗,头孢等抗菌类药物进行使用,此后结合应用情况,适当调整抗感染药物。平喘治疗使用的是抗胆碱支气管扩张药物,结合患者病情对药量进行确定,
1.2 太极拳与美学研究
美学作为哲学的分支学科,太极拳是中国哲学在肢体上的表现形式,其中蕴含着中华先贤对于美的认识,仅从肢体表现上看太极拳最能用身体语言表达对美的认识。因此,太极拳与美学的跨学科研究时常引起学者的驻足与关注。目前研究分为两种,为理论反思与实践反思两个板块,理论上的美学是学者对太极拳哲理概念的审美转化,认为“太极拳从名称、结构、造型、姿势等均体现了美学要素,美学思想也在动中求静之美、阴柔之美、曲线之美等形式中得以体现”。[8]还有直接从“中国传统文化与太极拳美学思想的影响”。[9]这部分研究以中国传统文化,即中国哲学审美标准来解读太极拳的美,是一种审美潜移,而强调了中国文化美的普遍性,弱化了太极拳美的特殊性;此外实践反思方面,学者“以‘身体美学’为视角,探讨了太极拳运动独特的身体经验,其作为一门生活艺术对于当代人的意义”。[10]“身体训练与身体意识培养是太极拳固有功能,并相辅相成,应抓住这一主线发展太极拳”。[11]这部分研究肯定了太极拳对于自我意识与自我感知方面的美学探讨,强调了太极拳美学的特殊性,但研究成果尚处于起步阶段,并未形成体系。
1.3 太极拳与社会学、人类学研究
太极拳经历了四百年的历史发展,至今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信息化时代,各种时代特点孕育出了种类繁多的学科门类与研究方法,为更科学的挖掘、阐释、研究太极拳提供了条件。有学者运用“GIS技术建立了太极拳大事记文化的时空数据库,并根据文化地理学的文化扩散理论,划分了太极拳文化扩散影响的因素”[18],以其它学科成熟的研究方法,获取了太极拳看似并无规律的文化事件之间的内在逻辑。还有以“CiteSpaceⅡ软件对国外太极拳文献分析,太极拳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发达国家,多以平衡能力、跌倒、心率等自然科学研究方面”[19],而国内太极拳人文研究也是重要的板块,尤其之上4个标题下的研究成果是最好的反应。然而还有“基于传播学理论,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统计分析方法,对太极拳在美国的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做了深入研究”[20],其研究的特点在于能较全面地反应太极拳在美国大众间传播实况,是已有综合材料的归类与总结,是一般学术文献研究所不能取缔的。而最激发学者兴趣的是现代人体科学为方法的太极拳研究,其区别于传统“气”“理”方式的经验研究,而是以核心力量、心理学效应、生理学效应、力学原理等现代科学手段的研究,在于将“太极拳莫测高深,镜花水月的技法用科学的放大镜展现了出来”[21],有人文学科研究所不能取代的优势。此类研究符合了当代人对事物认知的普遍方式,也是太极拳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道路。
1.4 太极拳结合现代科学理论研究
太极拳具有中国文化既有的文化性与生物性并济的特点,因此,太极拳从属于体育却高于体育的观点常环于耳,就如我们说太极拳博大精深时,意指却包含了对肢体动作之外的更广泛的文化关注,但从系统角度出发,这部分高于体育,亦或是肢体动作之外的文化具体包含了什么?很难有准确的回答。因而,必须从“人”的全面角度出发才能有更深入的认识。社会学、人类学为此范式提供了基础,近几年来太极拳与这些学科研究的联系逐渐加强,形成了很多研究成果。张雷认为“陈家沟陈氏宗族内并没有严格的太极拳传承关系,所谓“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规矩只是外界的臆测,根本缺乏历史依据”。[12]同时还认为“陈氏宗族选择性集体记忆的核心是一种传统体育文化-太极拳;一个宗族能够将精神依附于这种传统体育文化,这是否对传统的宗族范式具有解构力”。[13]研究运用社会学理论方法,挖掘太极拳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理清了一些之前伏案式研究想象的弊端,突出了实践调查对于文献补充的重要性,并且很好地回答了太极拳背后的诸多文化现象——即为何超越体育的事实与依据。还有学者从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对陈家沟做了研究,认为“‘太极拳’作为村落民众一个具有显性意义的社会符号和村民因‘拳’而分的社会学意义”。[14]这些研究不难看出,陈家沟是以拳为主体的社会结构模式,由此,更好的认识太极拳的同时也引出了太极拳的人类学与社会学意义,这也是太极拳非常有价值的地方。但是,太极拳与人类学、社会学的研究还处于起步期,研究的成果相对匮乏。
1.5 太极拳与其它文化理论融合研究
太极拳广泛吸取不同学科理论进行比较与融合的跨学科研究,其涉及面较广泛。有学者从“文化自觉的视域探讨了太极拳中的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自卑主义阻碍了太极拳的发展,提出了对自身文化进行必要修正与完善等观点”。[15]文章从文化自觉的对立面文化不自觉出发,反应了太极拳自身存在的诸多客观问题,为处理太极拳自身文化与他者文化融合提供了启迪。以“洛特曼文化符号圈理论解释太极拳文化符号圈的结构决定了它‘回到事物本身’的发展之道”。[16]为太极拳体系化发展提供了思路,即应围绕核心本质与所联系的功能发展太极拳,而不是本末倒置“削足适履”,弱化太极拳技击实战的本质。而“太极拳文化符号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观点”[17],是目前太极拳传播的实践(经典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现状)与理论(经典传统文化与太极拳融合的理论)所倾向的焦点,将太极拳作为顶层设计所考虑的文化内容而系统传播,其本身从内涵与形式上符合客观需求,但如何系统发展与实施的路径就包括了太极拳老年化的羁绊等因素。研究成果还有与口述史、嵌入性治理理论、本体论视角,总之太极拳与不同文化分为两种文化的比较与借用其它文化视角审视太极拳两个板块,成果颇丰。
2 太极拳跨文化研究建议
2.1 应形成体系化研究
太极拳跨学科研究具有理论摄取广泛、学科门类繁多、成果表现新颖等特征。正因为理论面的广泛性,突破了一般研究的局限,为太极拳的发展提供了多维视角。但极易造成成果分散的弊端,即针对不同的跨学科知识与太极拳的研究,没有形成群类化的特征,因而,也很难对于一个学术点的深入。比如在传统研究领域美学是关注的焦点,都知道太极拳具有美学意义与价值,但又很难形成一套太极拳自身审美体系。此外人类学、社会学、口述史的研究更应该针对某一区域、风格拳种、流派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挖掘与整理,甚至于理论体系的抽提与建构;然而现代意义上的研究诸如生理、心理、力学对太极拳得研究,尚处于兴趣点的方式,并没有对太极拳训练形成科学化(现代化融合)的认识与参考。在国家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太极拳的跨学科研究必将转为体系化,为太极拳学科化提供有力条件。
2.2 应避免文化变异现象
跨学科研究通常指两种具有差异的文化作比较和融合研究,极易产生主体文化依附于客体文化,即将太极拳文化比较生硬的套用到其它学科理论体系上,而忽略了自身文化的内在逻辑,比如太极拳的解释意义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思维习惯下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当我们用自身文化作解释则有顺畅的解释路径,而对于其它文化就未必如此。那么我们在跨学科研究中是否要甄别这种现象,从而避免造成文化变迁,甚至于文化变异。此外,在跨文化研究中容易造成客体文化过度依附于主体文化,即文化中心主义,一味的将其它学科理论知识解释自身文化,尤其对于人文学科而言,因为从哲学意义上理解,太极其本身则包括万象。因而,在研究过程中更要发掘相关联的知识,用以系统研究,并构建体系,避免出现文化变迁现象。
2.3 应注重本质研究
从已有的跨学科文献看,其反应了以上两点以兴趣点为导向的系统化缺失,与极易造成的文化变异现象,这是跨学科研究所存在的现实问题,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太极拳的本质研究是薄弱环节,也因此太极拳的技击受到了公众质疑,这也将确定太极拳是否能继续以武术的身份而发展。假如将太极拳跨学科研究比喻成以中心(技击)向外扩大圈层,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中心圈层外,没有形成跨学科向中心靠拢,而是太极拳主动依附于所借鉴的文化,不完全再是保有自身特征的武术拳种。比如研究太极拳与其它运动比较,就应该借鉴其它运动的特点为太极拳训练所用,对于现代生命科学研究应更大程度的促使太极拳在技击上发挥更大的自身优势。由此可知,从太极拳的发展来看,应加大对太极拳技击本质的跨学科研究比重,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诉求。
从图3可以看出,胶凝材料水化产物中主要钙矾石(AFt)和未参与水化反应的C3S和石膏(CaSO4·2H2O)。与图3相比,图3和图4最大的差异在于水泥试样水化产物中含有较为明显的羟钙石[Ca(OH)]衍射峰,而钢渣-矿渣基胶凝材料试样的水化产物XRD图谱中仅有钙矾石(AFt)的衍射峰。但是,钢渣-矿渣基胶凝材料试样中AFt的衍射峰要明显多于水泥试样。
参考文献:
[1]杜新宝.太极拳的文化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的融合[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4):125-128.
[2]张志勇,吉灿忠.太极拳的休闲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的融合[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6):43-46.
[3]张轶,张建辉.由东向西: 亚洲体育项目在北美的组织与发展——以跆拳道、太极拳和乒乓球为例[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4):18-31.
[4]郭庆生.太极拳的“意、气、力”在乒乓球技术中的迁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6):172-174.
[5]文烨,朱东.太极拳和瑜伽发展异同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3(11):116-119.
[6]陶朔秀,虞定海.和而不同:太极拳与导引术之比较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14):45-48.
[7]刘震宇.太极柔力球项目非太极拳运动衍生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1):27-29.
[8]戴薇.文化审美视角下的太极拳美学思想与文化内涵[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 (5):22-24.
[9]庄建国.中国传统文化对太极拳美学思想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179-180.
[10]李江.“身体美学”视野中的太极拳艺术[J].体育与科学,2011(1):34-36.
[11]王欢,杜高山.身体意识培养的遮蔽与开启——基于太极拳身体美学的实践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7):44-49.
[12]张雷,曲天敏.师承与血缘——社会学对陈家沟陈氏宗族的一种解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7):44-46.
[13]张雷,管勇生,杨焱.家庙、谱牒与组织——在社会学视野中对陈氏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陈氏宗族的一种解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3-15.
[14]王明建.村落武术的文化人类学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3):68-72.
[15]张祝平.从文化自觉的视域审视太极文化的勃兴[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1):25-27.
[16]张杰.基于文化符号圈理论的太极拳文化符号结构研究[J].体育科学,2012(12):85-91.
[17]姜南,梁勤超,李源.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太极拳文化符号的运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1):54-58.
[18]邢倩,钟钰.基于大事记时空数据库的文化扩散影响强度评估——以永年太极拳文化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298-305.
[19]王俊杰,王培勇.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外太极拳运动研究热点与演化分析[J].体育科学,2012(10):77-84.
[20]杨素香.太极拳在美国的传播:一项基于美国大众媒体语料库的研究[J].体育科学,2017(3):68-78.
[21]朱超.太极拳技术研究述评[J].武术研究,2019(3):53-55.
A Review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on Taijiquan
Zhu Chao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Chengdu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 Sichuan 6101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make more deep-going, systematic and effectiveness study is done on Taiji-boxing with the help of interdisciplinary theory, to form innovative and path-breaking research findings, and to earlier achieve the overall objective of systematic and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of Taiji-boxing.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conclusions of Taiji-boxing and other Sports, Aesthetics, Sociology, Anthropology, Modern Scientific Theory and other cultures. This thesis also deems that th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of Taiji-boxing should be systematized, the phenomenon of cultural heteromorphosis should be prevented and the proportion of essential study should be emphasized.
Keywords: Taiji-box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Review Intercultural
中图分类号: G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1839(2019)8—0038—04
作者简介: 朱 超(1990~),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
标签:太极拳论文; 跨学科研究论文; 述评论文; 跨文化论文; 成都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