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泽林
广西南宁信达惠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南宁市 530000
摘要:钢筋混凝土结构因其优良的特性日渐增多,其中钢筋混凝土浇筑技术和后浇带技术的使用对房屋的质量影响重大,本文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施工和后浇带技术的使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后浇带技术
引言
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及后浇带在建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方便了施工,加快的施工的进度,同时也有效解决了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差问题。钢筋混凝土施工在后浇带设置和施工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施工要求和施工现场,按照后浇带的施工要求进行设置和施工,并采用合理的措施对其进行养护,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的质量。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砼施工技术及后浇带技术概述
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将单独进行的各板块结合成统一的整体,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对于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不过,这种结构是通过后浇带技术后天结合在一起的,由于后浇带处的断面通常比较大,断面处钢筋分布密集,因此在支设模板时具有比较大的难度,尤其是建筑施工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如果有施工垃圾落入变形缝,那么就会给施工造成困难,导致钢筋混凝土的质量不能够达到标准。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1、钢筋安装
钢筋安装是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概括起来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在钢筋安装时,要严格按规范设计的要求进行绑扎,在准备阶段要对施工图及配筋图进行详细的了解,对各个部位的做法进行明确;在收头的位置进行钢筋定位卡具的加设,保证钢筋竖向位置的准确性。另外,梁柱箍筋的数量及间距要严格按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确定,以最大限度的保障钢筋安装工程的质量,满足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
2、预设模板
在模板预设上必须要严格的依照设计图纸进行,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当对钢丝网模板进行预设,需要确保钢丝网模板中钢丝粗细与钢丝网络的统一与均匀。钢丝网模板的刚度、强度、稳定性都必须要符合相应的标准,避免当主楼和裙楼在跨度过大时,地下室的荷载超过钢支撑扣件所能承受的最大值而造成扣件螺栓的损坏,从而导致整个结构受到破坏。
3、浇筑混凝土
在浇筑混凝土工作前,应对模板的位置、尺寸及标高等各方面予以仔细检查和确认,同时也需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尤其是在雨雪较大的天气时,应该避免在露天的恶劣环境中进行浇筑。在开展竖向混凝土浇筑工作前,需要首先在其基部垫筑一定的水泥砂浆,且在浇筑的过程中保证混凝土振捣匀速且不间断,以防止离析现象的发生。如果浇筑的混凝土超过3m的高度,此时需采用溜管,且在实施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时,应认真检查各结构部件,以避免移动变形,从而更好的保障浇筑质量。为确保浇筑的混凝土保持完整性,应尽可能的把停歇的间隙缩短,而且在混凝土的浇筑标准中,停歇的间隙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常会因相关施工人员技术的欠缺及设备原因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中间的停歇时间超时,从而导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此时则需留设一定的施工缝,且对施工缝留设的位置则应以设计的要求及相关技术为依据。此外,新旧混凝土的有效结合同样是浇筑施工缝时需注意的方面,由于新旧混凝土结合型较为薄弱,致使其承受的剪力相对较小,因此需合理控制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其不仅需满足于施工的便捷,而且应降低其所能承受的剪力。浇筑工作完成后,振捣同样不可缺少,这可使整块模板均被混凝土填充满,且还应严格保障其质量,以便排除混凝土中存在的多余气泡,进而使混凝土更加密实、均匀。
三、房建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分析
由于在建筑体系中往往会出现由于混凝土结构的不一和其内外温差的影响不一而导致的裂缝现象,后浇带技术可以做出较为完美的解决方案,不仅可以释放结构应力,还可以抵抗应力,提高整个建筑体系的结构的稳定性,现实中,后浇带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后浇沉降带,后浇沉降带就是在主建筑和周围建筑群之间完成施工分离,等高层建筑物主体结构施工完成之后再进行另一部分之间的结构的浇筑;第二种是后浇温度带,后浇温度带技术在后浇带的施工工程里保持后浇带的自由伸缩度,良好的延展性,减少它由于温度差变化导致的热胀冷缩对混凝土结构造成的裂缝;第三种是后浇收缩带,后浇收缩带是为了防止混凝土自身的冷却导致的收缩变形。从而对建筑物造成的不利影响,避免形变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
1、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和浇筑
后浇带可以避免由于温度和收缩的不均匀而导致裂缝产生。设置后浇带要按照建筑设计以及具体施工状况,要尽量选择施工方便的建筑位置,且要求建筑结构的构件要少,以便于后浇带时可以对建筑结构平面进行划分。在进行后浇带施工中,为了避免出现施工冷缝,在建筑主题施工超过45天后,选择微膨胀混凝土浇筑,要求混凝土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要高一个等级,以避免新混凝土与老混凝土之间存在不合,而导致裂缝出现。在进行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适合选择凉爽的季节,有助于施工作业,而且可以避免各种不良影响出现。
2、后浇带的设置
2.1 适合的后浇带断面形式——平直缝
后浇带选择断面形式时,必须要有合适的和混凝土结构一致的断面形式,我们常见的后浇带断面形式是平直缝,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必须要避免出现直缝,这样才可以有效的防止因为压力导致的结构变形的应力扩张导致的建筑结构缝隙。
2.2 适合的后浇带浇筑位置———反弯点
浇筑后浇带的时候,要选择应力作用最小的混凝土构件单位,把后浇带设置在梁板的反弯点附近是最好的选择,尤其是不能把后浇带设置在建筑系统的剪力墙的中间部位,因为这个地方会因为剪力太大和弯矩太大从而对混凝土构建部位产生较大的压力致使建筑系统存在毛病影响日后的使用。
2.3 适合的后浇带间距大小
结构设计中由于考虑沉降原因而设计的后浇带,在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图纸留设后浇带;由于施工原因而需要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情况而定,留设的位置应经设计单位认可。后浇带的间距应合理,矩形构筑物后浇带间距一般可设为30~40m,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700~1000mm为宜。
3、后浇带施工中要做好保护管理工作
在整个的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浇筑施工质量至关重要。工程施工人员要做好后浇带浇筑工作,就需要强化管理。通常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预留完成后,需要在其两侧设置有挡水坎,然后做好封闭工作,以避免进入污水。为了能够对沉渣以有效过滤,还要对后浇带进行标高处理,根据情况将基础底板的局部混凝土垫层进行降低处理。
结束语
现代建筑对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要求越来越高,钢筋混凝土的灌注和后浇带技术是每个工程最重要的环节,钢筋混凝土的灌注和后浇带质量直接影响了工程的整体质量,是建筑物坚实程度的决定性因素。
参考文献:
[1]姚泉智,王守贞.浅谈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的施工方法[J].四川建材,2011(01):134-137.
[2]金曙青.高层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协调与配合的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1(06):102-103.
论文作者:易泽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5
标签: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钢筋混凝土论文; 结构论文; 断面论文; 技术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