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防汛抗旱应急处理能力的对策论文_潘从梅,纪祥玉

提高防汛抗旱应急处理能力的对策论文_潘从梅,纪祥玉

莒南县应急管理局 山东莒南

摘要:近些年环境、气候等问题较为严重,旱涝灾害发生比较频繁,大型灾害频频发生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比较多的问题。防汛抗旱是一项整体性工作项目,各个环节联系较为紧密,提升防汛抗旱应急处理能力就是提升防汛抗旱的工作质量。本文简要的分析了现阶段防汛抗旱应急处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几点提高防汛抗旱应急处理能力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防汛抗旱;应急;处理能力;信息化

引言

防汛抗旱应急处理工作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现阶段的防汛抗旱应急处理工作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为了能够真正做好防汛抗旱工作,需要将工作内容由灾后处理向灾前预防进行转变,同时要充分认识到防汛抗旱应急处理工作的必要性和艰巨性,这样才能实现防汛抗旱应急处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到位,实现防汛抗旱应急处理能力的不断提升。

一、现阶段防汛抗旱应急处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员的防汛抗旱工作意识不足

防汛抗旱应急处理能力不足,在面对比较严峻的防汛抗旱工作时出现应急处置能力偏低的现象,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领导干部以及群众对防汛抗旱工作的认识程度不足,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忽略了对防汛抗旱基础工作的准备以及对应急处理能力的提升,整体防汛抗旱工作的意识缺失。在日常的工作中存在比较严重的侥幸心理,忽视了洪涝以及干旱灾害的危险性,使防汛抗旱应急处理能力偏低。

2、防汛抗旱工程设施陈旧

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对农业种植业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相关防汛抗旱工程设施陈旧就会导致应急处理能力下降,很难满足基本的防汛抗旱工作需要。农田的灌溉系统和排水系统设施老化现象严重,造成比较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以及农田内涝现象;河流堤坝防汛能力较差,日常的维护资金和基础设施装备资金有一定的局限性,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无法应对严重情况下的防汛和防旱工作,加重了防汛抗旱的工作难度。

二、提高防汛抗旱应急处理能力的具体对策分析

1、建立健全防汛抗旱应急处理管理体系

高水平的防汛抗旱应急处理能力需要建立健全相关工作体系,这是防汛抗旱工作的基本保障措施。在完善的管理体系中应当建立工作责任制,将具体工作落实到个人,实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对在工作中出现重大事故或者玩忽职守的人员要追究其责任,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使防汛抗旱管理工作能够起到真正效果。同时各部门、各岗位应当树立大局意识,团结协作、相互配合,积极做好防汛抗旱的协同保障工作,建立高水平的防汛抗旱指挥部,由指挥部统一进行指挥,全体人员坚决服从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与安排,这样才能够建立一套具有高水平、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妥善处理应急工作能力的管理体系,从而实现提高防汛抗旱应急处理能力的目的。

2、完善防汛抗旱应急处理相关设施

防汛抗旱应急处理设备的建设对于提升防汛抗旱应急处理能力具有明显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防汛抗旱基础设备的种类有很多种,例如指挥部的指挥系统设施、村镇的防汛抗旱预警系统设施、河流堤坝的灯光系统和水位检测系统设施、防汛抗旱抢险工程设备等。各部门要强化相关设备的改造,要使防汛抗旱应急处理工作能够第一时间落实到位。防汛抗旱应急处理设施是基本的民生工程,具有非常大的重任,各部门要将建设全面的防汛抗旱应急处理设施作为重点工作,应当加强河道改造和清淤处理工作,对水库、河堤、水闸等设施要加强建设和修缮管理。对于常年夏季缺水干旱的区域要购进更多的运水车辆;对于常年出现内涝问题的区域要完善抽水、排水设施,确保顺利渡过汛期和干旱期。

3、加强队伍防汛抗旱应急处理的日常训练

在防汛、抗洪、抗旱、救灾等工作面前,需要队伍有最快的反应能力以及应变处置能力,要求救灾队伍具有极强的整体素质,能够适应各种类型的灾害问题。为了打造一支能打胜仗、能打硬仗的队伍,不仅需要积极开展理论知识培训工作,还需要积极开展日常训练和防汛抗旱演习,不断加强队伍防汛抗旱应急处理日常训练工作。可以进行多部门联合训练和联合演习,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磨合,提升队伍个人和整体素质,也可以开展防汛抗旱大比武,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比拼,让全员熟悉应急处理工作的流程。同时要不断创新日常训练科目内容,结合新时期可能出现的一系列灾害问题,展开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的演练,从而全面提升队伍的应急处理能力。

4、实现防汛抗旱应急处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建设以信息化为基础的防汛抗旱应急处理工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新时期的防汛抗旱应急处理工作需要具有更快、更好、更准确的应急处理能力。灾害面前不等人,这是每个人员要充分认识到的重要内容,防汛抗旱应急处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能够大幅度缩短反应时间和处置时间,在多部门之间建立信息化网络,能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快速交流,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达到提高防汛抗旱应急处理能力的目的。防汛抗旱应急处理工作要具有科学化、精准化的特点,信息化建设能将天气预报部门、水文检测部门以及防汛抗旱指挥部等部门紧密相连,提出更有科学特征的应急处理方案,不仅提升了防汛抗旱应急处理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决策方案的准确性。

5、加强防汛抗旱应急处理工作的宣传力度

防汛抗旱应急处理能力的提升需要加强宣传力度,让人们充分认识到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性,做到全民皆兵。防汛抗旱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内容,为了提升应急处理能力可以在各村镇、县市做好宣传工作,在汛期和旱期来临前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地方网络、街道宣传栏等媒介进行宣传,提升民众的防汛抗旱意识以及防汛抗旱的处理能力。同时要在防汛抗旱队伍内部开展警示宣传工作,借助实际案例真正做到“防汛抗旱、预防先行”。

结语

虽然现阶段的防汛抗旱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总体上来看还有很多工作内容有待完善。提高防汛抗旱应急处理能力能极大减轻旱涝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加深对防汛抗旱工作的应急处理重要性认识,并加紧完成防汛抗旱应急处理管理体系的建设、防汛抗旱应急处理相关设施的完善、队伍防汛抗旱应急处理的日常训练、防汛抗旱应急处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从而提升防汛抗旱应急处理能力,使旱涝灾害的损失能够将至最低。

参考文献

[1]白兰.探讨当前防汛抗旱应急保障体系建设成效[J].内蒙古水利,2016(9):21-22.

[2]张汇川.辽宁省防汛抗旱工作现状及建议[J].中国防汛抗旱,2018(7).

论文作者:潘从梅,纪祥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  ;  ;  ;  ;  ;  ;  ;  

提高防汛抗旱应急处理能力的对策论文_潘从梅,纪祥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