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市化建设得到很大的改善,民用建筑在城市中已经越来越多,民用建筑电气能耗在建筑总能耗中占80%左右。所以,民用建筑电气设计工作十分重要,不仅要保证建筑电气能够正常使用,而且在倡导节能的当今社会,民用建筑电气的设计还应该追求节能化。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民用建筑电气进行合理设计,降低能源的消耗。基于此,本文就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措施进行探讨,以供相关行业参考。
关键词: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节能措施
电气工程节能技术在民用建筑中的使用充分与否,关键在于电气设计人员的设计是否贯彻落实了节能环保的理念。所以工程设计人员必须充分意识到节能技术的重要性,利用先进节能理念结合先进施工技术进行设计,达到充分利用能源材料,节约能源的目标。
1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原则
1.1环保原则
在选择建筑电气设计方案时,应当综合考虑方案适用性、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因素。所以,应当根据合理计算方式、设计方案,对控制方式、电气设备等进行优化,在保证节能效果的条件下,尽量降低设备污染环境的程度。
1.2经济原则
建筑中电气节能装置的设计要与企业自身的发展相统一,避免出现过分追求高标准节能技术的使用而忽视工程成本预算,给建筑企业增加了过多的成本压力。因此,在电气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和不超出工程成本预算的前提下选择节能材料及电气设备,以保证电气工程的节能设计符合国家及地方节能标准要求,提高电气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后期电气设备维修的费用支出。
1.3节能原则
节能性原则指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降低能源的消耗。在建筑过程中,有些能源是需要消耗的,而有些能源是不需要消耗,因此,应该最大限度地降低不需要消耗的能源,达到节能的效果。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的节能措施
2.1降低线路损耗
当前采用的降低输送电能过程中损耗的电能的方法是选择高压输电,事实验证了这种做法确实在降低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耗上有比较出色的效果。为了进一步降低民用建筑中的能量消耗,要在初步设计时就将节能问题考虑在内。首先,必须要充分意识到,线路损耗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目标应该是将这个损耗降低到某个范围内(主要是电压降不大于5%)。首先要考虑输电线路路径设计,控制路径长度能够减少在不必要路径中的损耗,应选择导电能力高的导体且低压供电半径应控制在200米以内;其次,电能损耗与导线横截面积相关。通过对电流指标和经济条件的综合判断,确定最合理的导线截面积,在成本允许的情况适当增大导线截面积。第三,在变配电站位置的选择上要尽量靠近负荷较集中的地方。
2.2 建筑电气负荷设置
正确设置电气的负荷能力能够让民用建筑的功率损耗和电压损失得到更有效的控制,因此这一部分的工作也是民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重要部分。我国在计算民用建筑的电气负荷时常用的方法有单位面积法、单位指标法、需要系数法。具体选择哪种方法计算,要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决定,以便灵活的应对建筑的节能需求。
2.3合理选择变压器
在供配电系统中,变压器是最基本的设备,在总的能量损耗中,它的损耗占6%左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变压器损耗一般分为铜耗、铁耗这两种,其中铜耗与负荷相关,所以应当参照负荷运行时间的变化来明确变压器的台数、容量、运行参数,尽可能地降低能量损耗,变压器长期运行负载率应控制在80%以内;铁耗也叫做空载损耗,它和负荷时没有关系的,只与铁芯材料、制作工艺相关,所以通常情况下,应当采用节能型的变压器。
2.4照明节能设计
首先要保证照明的质量,不能为了追求节能效果而忽略本身的照明效率。照明系统的节能可以充分的利用自然光的形式。借助各种方式在建筑中通过引进自然光的形式,来减少人工照明的消耗。民用建筑对于照明的要求不像工业建筑那样严格要求,因此可以考虑自然光和人造光的结合。其次,在设计照明的过程中,保证光源选择的合理性,在保护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选用发光效率高的光源和灯具效率高的灯具,不同房间的光源可以根据具体的功能来进行实际的选择,普通房间可以选用高效荧光灯、LED灯等,室外照明灯可以选用高压钠灯等。再次,照明系统使用的开关会对节能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建筑内公共部分如走道、楼梯间、卫生间选用节能自控开关做到人走灯熄,能够有非常显著的节能效果。卧室最好采用调光开关,根据其中人们不同的生活状态来选择不同的亮度,更好的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
2.5注重动力设备的节能性
对于动力设备,主要是指建筑工程中使用的电动机,为了降低其能耗,首先要减少使用时间,其次,提高机器工作效率。民用建筑使用的电动机数量较多,能耗较大,如果采用节能型设备,将会节能大量的电能,同时,结合实际,选择合理的电机容量。在使用过程中,要减量减少电机的重启次数,减少不必要的能耗。
2.6运用智能控制系统
随着智能化控制系统的普及,基于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平台的支持,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电气智能化的发展。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利用智能控制系统,控制建筑物中的电气设备,在确保全面控制的基础上,进行全程实时管理,从根本上满足建筑物的基本使用功能,使能源消耗降到最低。举例来说,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中,可以对场景予以把控,采取定时定点的方式,根据不同的环境特征,实施照明智能化的管理。
2.7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
负荷的性质还有功率的比例都是随着功率因数而改变的。传输的电能总量必须要满足民用建筑的功能的要求,所以不能随意改变,因线路和设备无法完全消除感抗和容抗,为了减少电能在输送过程中因感抗和容抗引起的无功损耗,所以必须要用其他的方式来提高有功功率输送,从而提高功率因数。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补偿无功损耗。①使用自然功率因数高的设备。如荧光灯采用电子镇流器等,②可以使用电容器进行就地补偿或变压器低压侧集中补偿,使无功电流可以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使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在10KV高压系统中使用电抗器或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使高压侧的功率因数达到0.85以上。
2.8大力推广新技术和新产品
在当前的电气工程中,应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和新设计,以求得更好的节能效果。例如,太阳能光源、新型变压器、矿物绝缘电缆等。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投入,推动节能目标的实现,其必将拥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与建筑电气设计水平的不断发展与提高,节能技术已经成长为我国建筑电气设计的主流。就拿我国现在建筑节能设计的特点来讲,其发展的大趋势是逐渐由单一体系化向多元化和立体化发展。由此看来,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上,为了促进我国电气工程健康有序的发展,电气工程人员需要改变传统技术,用创新思维加大科研创新力度。
参考文献
[1]张强,李玉兰.民用建筑电气设计的节能措施探讨[J].建筑设计管理,2010,27(2).
[2]阮师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的节能措施探讨[J].房地产导刊,2013(21).
作者简介
彭珍琴出生年:1979年8月6日,性别:男,籍贯:云南永胜,民族:汉,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建筑电气设计,供职单位:云南佳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论文作者:彭珍琴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
标签:节能论文; 民用建筑论文; 建筑论文; 功率因数论文; 电气设计论文; 电能论文; 变压器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