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策略论文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策略论文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策略

李明雄

(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9)

[摘 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实现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促进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方式是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培养和重视基础建设。本文根据乡村振兴规划建设,对我国培育职业农民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给出相应的改善方式,确保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完善,为我国农村经济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乡村振兴;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策略

新型职业农民这一概念在2012年被首次提出,到2018年,为振兴乡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大了培育机制,为乡村培养了更多具备现代化知识的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和振兴乡村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以下将主要围绕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重要意义展开简单分析与探讨。

让我们回到40亿年前地球上最初出现单细胞生物的时候。这个单细胞生物是现在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祖先。最初,这个简单的单细胞生物衍生出其他单细胞生命。其中某些单细胞生命成功的生存和繁衍到了今天,例如古细菌和细菌。事实上,在今天的地球上,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生物量都远超人类。可以肯定,他们也会在人类灭亡后继续存在。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义

乡村建设的主要力量是农民。为实现我国农村经济转型,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重要的建设意义,是我国全面迈向小康社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1.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精准扶贫、建设全面小康的内在要求

对于我国贫穷落后的农村来讲,通过政府资金补贴、补助难以帮助农村家庭实现脱贫致富、迈向小康。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高农民生产知识和生产技术才是帮助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手段。新型职业农民通过了解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状态,将新型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利用当地优势进行作物栽培,实现当地资源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并利用高科技提高生产水平,从而实现农民参与现代化建设,尽快脱贫致富。

1.2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保障

我国成立发展几十年来,城乡贫富差距愈加明显,政府对于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的问题更加重视。城乡差距的存在表现在公共设施建设、社会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而诱发这些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素质的低下。因此,从根源上讲,农村人口由于素质普遍偏低,又无法尽快掌握新技术和接受新事物,加上农村劳动人口向城市移动,导致农村劳动力不断减少,使得城乡差距更加明显[1]。因此,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帮助农民认识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使用方法,把握市场经济变动,让农村与城市接轨,吸引更多人才关注农村发展,为农村带来投资创业,确保农村人才培养,实现经济增长,缩小城乡差距。

1.3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

乡村振兴面对的是全体农民,为实现乡村振兴,提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方式。当前,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仅局限于务农人员,而对返乡大学生、返乡农民工、主修农科的大学生以及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体经营者不曾涉及[2],导致乡村振兴建设的培养层次过于单一,使得人才队伍没有梯度。

在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培训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当地情况因材施教,也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和受教育水平进行分阶段的知识教育,更应该对不同农业生产的人群、工种和产业等进行细分,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育工作。可利用人工授课的形式,也可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网上教授,方便农民任何时候的学习,实现多元化教学[4]

2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问题

2.1 目标群体定位不准确

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阶段,必须考虑生态建设、农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因此,需要根据农村具体情况,选择一种最合适的农业发展模式,再根据市场需求变动等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确保市场需求和农业经济的接轨。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中,要求他们了解现代化发展建设的重点,实现农业产品一体化,从养殖、生产、销售实现无缝对接,确保农民经济的繁荣增长,实现收入稳定。

2.2 培训内容不贴合农村实际需要

农村经济建设不断加快发展,从事单一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较少,更多的是多种经济共同兼顾以提高自家经济收入。因此,在农村培训内容上,没有对村民自身条件和受教育水平进行划分,导致培训内容过于单一,无法达到培训目标。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内容一直以基础性农业知识为主,未对不同受教育程度和相关群体进行针对性知识教育,效果欠佳。

2.3 培训形式阶段性

虽然对课程强度的评价反映了学生对课程时长与内容量的满意,但四天的动手操作与讲解涵盖了现今临床常用的所有影像学设备与机理,笔者观察认为时间仍是较为紧张的。然而学生实习总学时的限定使得更长时间的物理课程实习不现实、不利于将该课程整合进原有的实习计划。另一个是资源数量问题,因为学生较多而实验室可供操作的设备数量有限,只能分批轮流进行。显然更多的操作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师资力量也是一个短板,专门安排一位老师脱产带教势必将加重其余医师的工作负担,这也是设计课程时长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2.4 制度建设落后

提出振兴乡村发展策略后,针对我国农民的新型农民职业培养的培育机制应被迅速建立。但是,这一工作主要由政府进行管理决定,导致社会组织的参与性不足,专业的教师比较欠缺,培训方式过于单一。此外,在管理农民培训的工作部门上,工作职能未明确,导致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使得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机制出现混乱。

3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

3.1 明确定位培训群体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过程中,要注意培训内容的选择[3]。在选择培训内容时,应提前了解当地农民生产需求,确保培训内容能够引起农民注意,起到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发展的作用。另外,政府部门应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交流,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发展和相关资源更好地利用现代化技术,实现增产增收的效果。

3.2 持续更新培训内容

在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时,可根据农民自身条件和受教育程度进行分层处理,并根据当地所需条件和实际情况确定农民培育的人选,确保选择的培育人选对农村农业生产发展有帮助,并能将所学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帮助当地乡村振兴建设。

在乡村振兴环境下,农村进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相当具有价值性,但是在对职业农民进行培训的方式上以短期培训为主,对中后期的跟踪培训非常不利,导致培训的效果不佳,即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没有系统性的规范化保障,从长远来看会发展受限。

3.3 开展多元化培训

关于后者,他以“书法环境——类型学”为工具,将其推进到了新的境界。赖非一直认为,做研究也好、搞创作也罢,一定要具有现代意识体现时代精神。“书法环境——类型学”是赖非在老祖宗的整体性和现代人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基础上,对书法史自身的运动机制构建的方法论模型。书法史不再是单个作品和作者的集合,而是与环境保持着极为密切关系的、运动着的汉字——书法整体。因为这一具有时代精神的学术理论,山东的石刻、墓志、镜铭等等研究,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3.4 加强培训力度

在乡村振兴工作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需要持续进行。在长期培训工作进行过程中,要根据相关院校的支持强化培训力度,严格选拔师资力量,确保教师有足够的能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对培训结果进行定期检查和抽测保障。农民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处,获得经济效益。此外,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资金支持,抽出一部分资金支持农民职业培养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民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条件。

个别单位出租国有资产未经市财政局批准;支付工程款的业务未同时登记在建工程;大型项目未严格按政府采购程序进行招投标等现象。

3.5 鼓励合作交流

针对我国各地区建设不同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试点,对取得一定成果的地区进行宣传,并组织其他地区农民参观学习,增进交流和产业合作,实现共同进步的目的。

4 结语

为了实现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即重视农村人才的培育工作。根据时代发展需求和社会经济变革需要,需培养一批专注于农业生产并关注现代化建设和科技走向的新型职业农民,以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燕,卢东宁.乡村振兴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向与路径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4):584-590.

[2]贺浩华,蔡海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8(5):6-11,91.

[3]吕莉敏.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8(10):38-42.

[4]赵根良.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10):26-29.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29-44-2

作者简介: 李明雄(1973—),男,硕士,中级教师,研究方向:机械制造。

标签:;  ;  ;  ;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策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