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遥,卜复成
中国人民解放军69220部队医院,新疆库车,842000
摘要:目的:分析普外科患者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将本院发生感染的普外科手术患者41例作为观察组,选取本院未发生感染的普外科手术患者4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年龄≥60岁者占比75.61%、非层流手术室手术者占比46.34、手术种类为三级手术者占比60.98%、开放性手术患者占比46.34%、术前未使用抗菌药物者占比87.8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患者年龄过高、手术环境差、手术技术水平低等因素,均为诱发手术感染的主要因素。临床应对各因素给予控制,降低手术感染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关键词:普外科;手术感染;危险因素;预防措施
前言:普外科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腔隙感染及各器官感染风险较大。如未给予预防,容易对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且容易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明确普外科患者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是给予预防的基础。本文于本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普外科手术感染患者中,随机选取41例作为观察组,分析了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发生感染的普外科手术患者41例作为观察组,患者资料如下:年龄(19--68)岁,平均(52.15±3.59)岁。同时选取本院未发生感染的普外科手术患者41例作为对照组,患者资料如下:年龄(20--71)岁,平均(52.46±3.60)岁。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
(1)观察组患者均于术后发生了手术感染。(2)对照组术后均未见感染发生。(3)所有患者均于术前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取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室情况、手术种类、手术方法、术前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等信息。对各类信息进行总结,分析普外科患者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年龄≥60岁者占比75.61%、非层流手术室手术者占比46.34%、手术种类为三级手术者占比60.98%、开放性手术患者占比46.34%、术前未使用抗菌药物者占比87.8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
3 讨论
手术感染,为普外科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了解感染原因,可有效给予预防,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本文研究发现,感染患者年龄≥60岁者占比75.61%。与未感染者相比,老年人数量更多。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机体免疫力低,各器官功能减弱,术后恢复能力差,感染率因此更高。本组感染患者,非层流手术室手术者占比46.34%。与未感染者相比,差异显著。与非层流手术室相比,层流手术室要求采用空气洁净技术,处理环境微生物,无菌操作水平更高,因此患者感染率更低。本组感染患者,手术种类为三级手术者占比60.98%。与未感染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三级手术难度大、术中操作复杂,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因此患者的感染风险更高。通过对患者手术方法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观察发现,本组感染患者中,开放性手术患者占比46.34%、术前未使用抗菌药物者占比87.80%,与未发生手术感染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微创手术相比,开放性手术切口较大,且手术时间长。因腹腔脏器长期暴露,或术后切口未保持清洁干燥,感染率往往会明显提高。除此之外,针对三级手术患者而言,如术前未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术后感染的风险,同样会明显提升。
为降低手术感染率、提高普外科手术的安全性。临床应视诱发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给予预防。具体而言,普外科患者手术感染的预防措施如下:(1)高龄患者加强重视:老年人手术,术后感染率更高。因此,如患者为老年人,临床必须加强重视。应视其病情,首选微创手术给予治疗。并于术中,严格进行无菌操作,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从而使老年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能够得以降低。老年人合并疾病多,合并糖尿病者,术后切口愈合困难。临床应加强对上述患者的重视,重点对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给予护理,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2)积极应用先进技术:如条件允许,建议医院于层流手术室内给予患者手术,在降低环境微生物浓度的基础上,使手术感染率得以降低。另外,如患者符合微创手术适应症,建议首选微创手术治疗疾病。进而缩小切口、降低术后感染率。针对手术技术难度大、操作复杂者而言。建议术前合理给予患者抗生素预防感染,提高手术的安全性。(3)培训:考虑到术者的操作技术,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手术时间,影响着术后感染率。临床应主动组织普外科医生及护理人人员参与培训。从“手术感染原因”、“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环境微生物浓度的控制”等方面,提高其感染预防水平,降低普外科患者手术感染率。需注意的是,近些年来,随着抗生素滥用问题的加剧,部分细菌耐药性逐渐提升。如手术难度较小、时间较短,则不建议使用抗生素。如需使用抗生素,应将用药时间控制在3d左右。进而在提高手术安全性的同时,提高用药的合理性。
综上所述,患者年龄过高、手术环境差、手术技术水平低等因素,均为诱发手术感染的主要因素。临床应对各因素给予控制,降低手术感染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余水涌.普外科手术感染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04):42-43.
[2]邱建林,张玉珍,林惠忠.感染高危因素患者在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的必要性探讨[J].中国处方药,2017,15(12):18-20.
论文作者:肖遥,卜复成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手术论文; 患者论文; 感染率论文; 普外科论文; 术后论文; 层流论文; 因素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