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析论文_何远琦

高校财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析论文_何远琦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

摘要:财务信息管理专业是由会计学分支而来,其设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满足信息技术时代对会计专业提出的新要求,提高我国会计专业人才水平,加强我国在经济领域与国际的交流。但是,由于我国高校的财务信息管理专业成立时间短,经验少,在财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存在有诸多问题。本文就高校财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探析。

关键词:高校;财务信息管理;人才培养

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尤其在经济领域与国际交流频繁。同时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我国的财会专业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经济领域的专业人才。于是在1998年,国家教育部在部分高校设置了财务信息管理专业,目标是培养面向信息时代,面向国际经济交流的人才。在随后的几年中,陆续有高校开设此专业,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大部分高校都设置了该专业。但是数量多并不能保证质量高,在众多高校中,培养出的学生却与预期中的相差较大。所以应在多方面进行提高与改进。

1.影响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因素

1.1国内外金融市场的需求

从历史发展来看,自从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与国际的交流日益频繁,尤其是在经济领域,与外国之间的贸易越来越多,原有的财会专业人才不足以满足金融市场的需求。同时由于信息大爆炸的冲击,财会行业亟需信息管理人才。从当前形势来看,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稳步向前,经济全球化还影响着金融全球化。国际金融机构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中国金融市场开始向全球化迈进和金融全球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尽管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对我国的本土经济和金融有很大的冲击,但是总的来讲是利大于弊的,所以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如何寻找机遇,规避风险,是财务管理当前和今后所面临的最重要课题。

1.2信息时代的到来

二十一世纪是科技时代,是知识时代也是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渗入到各行各业,推动着他们的发展,财会行业也不例外。信息技术对财务管理的冲击体现在打乱了原有的企业资源配置的格局,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传统的企业资源配置格局上主要是由三个重要部分组成,分别是房产、机器和资本,在这三个组成部分中,房产和机器处于固定资本,流动性较差,对其进行管理较为简单。但是在信息时代,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可以成为资本。信息、知识、技术等很多无形的资产在企业的资源配置中占据重要地位,这就加大了财务管理的难度。同时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使得传统的财务管理走向了网络财务时代,网络财务是一把双刃剑,在方便人们的生活的同时也造成一些信息安全问题,所以如何在网络财务时代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也是培养新型财务管理人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1.3财务信息管理行业发展需求

在我国处于金融改革的关键期,经济建设增长的稳定期,加强对财务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在提出人才强国的战略之后,财务信息管理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之一。从我国财会行业目前的人员结构组成上来看,普通的财会人员占的比例依旧很大,新型的财务信息管理人员所占比例较少。由于人才的确实导致我国的企业无法应对市场信息化所带来的问题,因此需要财务信息管理人员。从岗位需求来看,尽管财会类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十分多,但是具体而言,对传统的会计需求下降,企业更多的是需要真正具备财务信息管理能力的人才。

2.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原则

2.1完备的知识结构与较强的综合素质

培养当今的财务信息管理人才一方面要注重财务管理技能的夯实与提高,另一方面还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可以熟练地掌握信息化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应当满足在企业复杂财务管理环境中建立和实施信息化财务管理活动的要求。对于财务信息管理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其重点应该放在培育复合型人才。不论是社会需求还是从业需要,都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在思想方面要有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要有良好的品德素质,尤其对于财会信息管理人才来说,在从业的过程中会可能会接触到大量的金钱诱惑,要保持初心,坚守原则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点之一。在身体素质上要求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在智力素质上要求财务信息管理人员具有系统的分析思考能力和出色的业务能力。2.2明确的培养方向

在高校培养财务信息管理人才的方向上,必须要明确。尤其在当今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导下,要始终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满足国家发展需求,适应社会,勇于创新,脚踏实地的人才。同时在培养人是还要具有超前意识,不仅要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还要放长眼光,瞄准未来经济管理发展之需要,不仅要培养适合我国经济特点的财务信息管理人才,还要与国际接轨,培养面向国际,与国际培养目标一致的人才。

2.3创新性与实用性并存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要落实到工作中。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地方,更要注重方针的实施。在培养财务管理人才的过程中,首先在培养目标上要进行创新,其次在培养方案、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要把培养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中的首要内容。同时,还要注重实用性。在培养方案中,要与实际需求对接,尽量保证所学知识可以满足实际需求。

3.财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1建设合理的课程体系

财务信息管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置应该以工作需要为导向、以专业能力为基础,从公共基础、专业实训和特色选修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具体课程的设置。公共基础课一般包括基础会计、数据库原理与要求、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计算机网络、办公自动化等。在职业核心课一般设置有财务会计、经济法、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等。在特色选修部分可以设置一些与专业有关,且可能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或热点领域的课程。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另一方面为未来人才培养提供方向。

3.2改进单一的教学模式

在计算机时代,教师应充分利用计算机教学。比如说现在很火的慕课教学。由于其教学资源集中,教学时间宽松,教学方式新颖受到很多学生和老师的欢迎。在慕课资源上,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学习习惯的老师,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一些重点难点上,还可以选择多个老师学习,博众采之长,方便自己提高。

3.3增加实践经验的积累

财务信息管理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还能将自己所学技能完美应用于实践之中。所以在学校培养的过程中,就应该注重对学生实操能力的训练。具体做法可以与一些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设置严格的培养和考核制度,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

结语

财务信息管理人才作为当今社会经济领域的亟需人才,其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高校应该借鉴成功经验,弥补自身不足,改进培养目标,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财务信息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君.中国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反思[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12(08)34-35

[2]朱崇明.校内实训中心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科技创新导报,2008(31).

论文作者:何远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9

标签:;  ;  ;  ;  ;  ;  ;  ;  

高校财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析论文_何远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