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高压电网建设是个重要的过程,结合当前电网协调模式和实际要求等可知,如何进行主线设计是重点。特高压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是个重要的过程,在实施阶段需要明确注意事项,发挥现有设计形式的最大化作用。本次研究中以特高压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要求为基础,对如何进行预设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网协调模式;特高压;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
我国特高压变电站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取得突出的成就,结合特高压同步电网设计形式可知,如何进行电能传输管理是重点,结合疏松量以及实际情况等,要提前确定供电范围,做好受力载体分析工作,提升整体电力分配的可靠性。
1.特高压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可靠性分析
特高压变电站的以及超高压电网的设计是个重要的过程,结合实际设计形式可知,需要明确预设要求和内容,发挥现有设计形式的最大化作用。结合连接结构的可靠性可知,在设计阶段要明确主线部分,结合负荷量进行,结构形式如下:
图一:特高压变电站和周边电网结构分析
1.1可靠性评估原理
结合最小割集算法可知,主线设计是个重要的过程,在可靠性分析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检测流程。首先读取数据,形成扩展信息结构,选择进出线点,搜索相关子路集矩阵,输出线路和信息管控的阶段进行可靠性计算,提升优势。
1.2灵活性
电气主线设计需要符合适应性要求,在各个设计范围内,需要明确灵活性的指标,结合现有转变方式和内容等可知,需要从安全性在和可靠性等角度入手,明确电气系统的类型,做好检查和分析等工作。根据调度管理格局和切换形式等可知,需要对影响范围进行落实,提升主线设计优势。为了便于进行检修和管理,主线设计要引起重视,结合母线、变压器以及发电机等进行预设,实现继电保护。此外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也是个重要的过程,要提前确定影响面,合理进行检修和转换,保证主线设计的稳定性。
1.3经济性
结合投资管理的注意事项可知,在实施阶段要明确投资类型,运营管理的阶段,优化电能损耗,确定总量,提前进行预设。
2.特高压变电站主接线和电网协调性
特高压变电站主接线设计是个重要的过程,结合主要设计形式和协调性等因素可知,在各个施工管理过程中要明确注意事项。以电网实际管控作为基础,形成单式结构。在初期设计中形成单环网结构,成熟阶段形成多环网络结构。
2.1主线结构调整
结合主线可靠性水平以及压管控要求等可知,对应的主线设计过程中要从可靠性掌握的阶段入手,确定回路,实现完整性控制。此外双断路模式配置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可靠性水平,需要提升适应性,做好结构主线调整工作,满足要求。特高压电网规模成型后,形成了环网结构形式,在可靠性分析的阶段要明确实际指标,明确工况类型。此外双回线路的预设是关键,兼顾到主线的详细模型,开关故障可能存在线路停运的现象,要掌握网络可靠性影响大小、变化程度等。环网设计后,避免出现严重的负荷损失,要明确单环网的结构。
2.2实现网络结构可靠性
特高压电网发展逐渐成熟,在网格结构掌握的阶段,需要单线进行设计,理论上负荷损失比较大,兼顾到主接线以及模型等,要掌握线路设计的基本要求。单环设计总体影响不大,此时的主接线型式选择与网络的可靠性关系相对独立,可根据工程需求和其他限制条件选择相应的接线型式[1]。
2.3双通道预设
双通道接入方式是个重要的过程,特高压变电站和区域网络设计的阶段,组成是比较特殊的,可靠性掌握的阶段,要进行主接线预设。变压器故障的发生几率比较高,在信息整合的过程中要提前进行预设和管理。结合灵活性和双通道接入管理的注意事项等,增加了500KV电网输电通道,500kv电网通道预设灵活性比较强,特高压主接线设计的阶段要提升灵活性,满足预设要求[2]。
2.4源端、受端、中间枢纽站与电网的交互影响
变电站功能设计是个重要的过程,结合电网中间点和交互设计格局等,在系统功能性定位的过程中要明确可靠性和灵活性指标。以功能划分作为前提,要提前掌握电源的功率,实现集中外送。特高压线路容量比较大,机电组合设计采用的特高线路输出模式,对系统本身设计来说,单台机组容易存在故障,在可靠性分析的阶段要明确侧重点。
3.特高压变电站与电网协调的设计原则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变电站以及电网协调性设计有不同的要求,结合实际预设形式和要求等可知,如何确定匹配设计形式是关键,要从各个方面入手,提升设计优势。以下对特高压变电站与电网协调的设计原则分析。
3.1提升电网设计可靠性
特高压电网采用的是单链式结构形式,在变电站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可靠性指标,以线路稳定性设计作为基础,在优化分析的过程中要确定线路结构,进出线路的设计兼顾到双断路器串的过渡方案,从而构成多环结构保障主接线的高可靠性水平。特高压形成稳定性结构后,主接线设计要明确侧重范围,双回线路设计的过程中,提前确定故障模式。以双回线路配置作为前提,发展成网格状结构后,要掌握可靠性指标。
3.2提升电网设计协调性
特高压变电站对接点的设计对接入模式有一定的要求,变压器回路比较少。要掌握侧重点,采用3/2接线设计的阶段,采用网对网的预设模式,保证电压和电网紧密相连,单台变压器故障影响比较大,变压器接入设计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入串或者与母线相连的接线方式。
3.3提升电网设计合理性
变电站处于不同的枢纽点,系统本身功能存在定位差异,如果是在枢纽站,则要考虑相对平衡的原则,进行可靠性分析,保证预设合理性。
结束语
特高压变电站主线设计是个重要的过程,在整个交互管理的过程中要确定结构的类型,以网络预设作为前提,可能存在电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包括:单链式、单环式和网格状等,在不同的位置需要进行不同方面的预设,提升设计可行性。主接线以及电网稳定性设计也是关键,要秉承现有设计原则,实现可持续化设计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勇,黄宝莹,鲁宗相,宋福龙,易海琼,石改萍.基于电网协调发展的特高压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原则[J].电力建设,2011,32(01):27-33.
[2]鲁宗相,郭永基.水电站电气主接线可靠性评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25(18):17-19.
论文作者:余丽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2
标签:电网论文; 变电站论文; 接线论文; 特高压论文; 可靠性论文; 结构论文; 是个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