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公司茂名高州供电局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时对电力的需求也大大增强,电网发展紧随其步伐,得以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电网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使得我国配电网络逐渐走向了自动化。在我国,配网自动化在城市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如今,政府部门也正在着手对农村配网自动化进行建设,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所以,本文站在农村配网自动化发展的角度,首先对目前我国农村配网自动化运作的现状进行研究,其次,针对我国农村配网自动化的现状给出相应的发展和管理对策,希望为有关的理论研究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配网;发展阶段;运行管理
1农村配网自动化的发展
在我国,若要实现农村配网的自动化,就要大力发展农村的电脑技术与自动化技术,彻底改变农村技术落后的局面。目前,我国农村的配网自动化基于城市的配网自动化技术,在几年的时间里,发展十分迅速。对农村配网自动化,其进程我们可以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如下所示:
(1)自动化开关设备。我国在刚刚着手发展农村配网自动化时期,那时候各方面技术都还不成熟,并未使用通信网络和电脑系统,只是通过一些简单的自动装置对开关进行控制,在电网出现故障时,达到控制电网的目的。一旦电网出现问题,不用人为控制,开关就会断开,从而实现对电网进行保护的目的。配网自动化系统在当时使用的还是备用电源以及自动重合器,设备还很简陋,并未实现高度自动化。这种自动化的缺陷表现在:对运行电网的实际情况根本无法有效监督,只能大体了解目前的运行是否出现问题;不能完善系统运作以及对整个系统的参数进行有效调整。
(2)通信网络应用。在政府部门对农村配网自动化加大力度改善之后,逐步把通信网络运用于配电网络体系中,这一举措改善了电网的运行状况。第一,在这一阶段中,配网自动化不但能够监控电网出现问题时的状况,还能对正常运作的电网实时监控,能够快速有效的记录电网运行时的各种数据并能够及时反馈,能够有效预防故障,在故障出现时也能够及时找出故障源头。第二,在远处也可以控制运作的参数。通信网络的使用不但成功地处理了电网出现瞬时故障致使影响整个配电网络的情况,而且为电网的持续有效的运作提供了保障措施。但是,通信网络的应用也存在缺点,由于在实施农村配网自动化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因此,目前还未实现大范围的应用。
(3)自动控制。随着政府部门对我国农村配网的力度的加大,其发展也逐渐得以稳步发展,在应用通信网络之后,政府部门又赋予了农村电网新的功能:自动控制以及运行管理。此时的配网自动化得以建立了自己的体系,不仅可以对配网在运作时进行实时监控,记录相关的数据,而且还能够将记录的这些数据直接发送到中央系统,该系统在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之后,自动发出指令,从根本上达到了配网的自动化目标。这一举措,使得农村配网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
2农村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的现状
在我国的农村,配网自动化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发展在时间上并不是太长,然而却得到了迅猛发展。这一成功都得益于我国已经实现了城市配网自动化,有了这一成功的经验,才使得农村配网自动化出现了如今的进步,目前我国农村电网自动化运作的状况体现下列几点:
(1)对风险的抵抗能力较强比。当前,在我国农村,政府部门在实施配网建设时多数使用的是“N-1”模式,每条线路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运作。因此,即使农村配网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也不会对整个配电网络造成重大影响。倘若某一区域的变压器出现问题,其将会采取最快最有效的措施达到控制的目的,降低了出现大范围停电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供电能力较强。在我国,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夏季用电量都会显著增多,通常情况下由于电力的供需不平使得很多地方出现重载情况。然而,自从农村配网实现了自动化,这一棘手情况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此外,有效的电网管理方式极大地增强了配电网络应对各种天气环境的能力,无论是在强降雨天气,还在大风天气下,农村的供电都不会受到严重影响。
(3)供电质量明显增强。据统计,目前我国的农村,一年的总计断电不超过100小时,和以前相比,取得了巨大进步,即使与国外的发达国家相比,也不分伯仲。取得如此大的进步的原因主要是农村配网实现自动化,并建立了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致使电网供电能力明显提高。
(4)有效的运行管理模式。目前我国农村在管理电网运行使用的是集成配电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电脑达到各个模块可以共享数,这样可以实现农村配网处于开放式结构状态。此结构可以防止电网功能重复,而且管理并不复杂,有效的降低了管理成本并增强了农村配电网络服务水平。
(5)信息一体化引擎机制。以前的配电网络难以快速找到电网运行的故障,一旦出现问题,就导致大范围断电。造成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是信息得不到及时共享,不能实时监督电网运行。然而,采用信息一体化引擎机制,对于上述情况得到了有效解决,通过此机制,有效的加强了电网运行的自动化控制。总之,目前我国的农村配网自动化已经逐渐成熟,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电力的供需平衡。
3农村配网自动化的发展与管理对策
3.1农村配网自动化发展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如今,我国农村配网自动化已逐渐走向成熟,为电力的管理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运行与管理方面,目前的农村配网自动化依然存在些许问题,对电力行业的稳步发展造成了影响。第一,配电网得以快速发展,但是没有相应数量的管理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和过程,因此造成目前的农村自动化电网的控制能力降低。第二,在建设自动化配电网络时,国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以及物力,因此,并不能够达到全面覆盖,这一问题亦是目前发展农村配网自动化遇到的最严重的问题。此外,地理环境等因素对农村的配网建设造成重大影响,通常情况下,都是在以前电网上实施改动,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农村配网无法实现全部功能。在管理过程中,农村配网自动化并未建立同步规范制度,以前的管理模式依然在使用,从而导致农村配网自动化无法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3.2农村配网自动化的发展与管理对策
依照上述配网自动化发展目前的状况以及问题,若要改善我国农村配网自动化的状况,可以实施下列方法:
(1)进一步增加自动化设备使用。改善农村配网自动化现状仍需要进一步投入运行更多的自动化设备,然而,尽管自动化设备技术在进步,国家政府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应用的自动化设备数量仍然很少。一方面,投入更多自动化设备运行仍需继续加大资金投入;而另一方面,农村电网因为地理条件恶劣,仍需进一步规划更科学的线路以便自动化设备能有效投入使用。因此,除了要继续加强我国经济化建设,以便投入更多的资金支援自动化设备建设,更要来一次彻底的梳理,让电网线路更科学高效地部署,从而促进我国的农村配网自动化的发展。
(2)进一步改善通信方式。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自动化电网的通信方式,仍多采用如光纤、专用电缆等,少部分低压设备才使用无线通讯,例如微功率无线、载波通信等。但是,目前我国在农村配网自动化方面所采用的通信方式仍较为单一缺乏多样化,这局限了管理方式。因此,在农村配网自动化方面,建议采用复合化电网通信方式,既有线无线复合通讯的方式,改善农村配网自动化的运行状况。
(3)继续完善基于TD-SCDMA/APN专网的电力自动化无线通讯服务系统。就目前而言,随着新技术的投入应用,基于TD-SCDMA/APN专网的电力自动化无线通讯服务系统已经基本成型。举个例子,就电网调度而言,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能够确保电网正常运作,但却很容易遭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风暴、地震等。当原有的调度系统遭到巨大破坏时,那么设立一个基于公用通信网的移动式调度自动化系统,并设立主调系统安全的数据导入导出体系,这将对电网调度产生重要作用。然而日常工作中,由于现有系统不够人性化,工作步骤复杂,在农村基层中,难以彻底推广使用,其中相对运用较多的也就只有任务派发的功能,对于广大基层员工所需求的与GIS对接获得设备精确定位等功能则相对缺乏,导致自动化无线通讯服务系统的推广缺乏力度。自动化是未来的大趋势,而自动化的底层系统的完善对推进农村配网的自动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培养相关人才,更加规范化管理自动化配网。任何高技术的实施和管理都离不开人才,农村配网自动化同样如此,这对电网服务质量的高低起到决定作用。随着农村配网自动化进程的推进,将来需要的一般人员数量会大大减少,相对地则需要更多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因此,要大力加强现有员工的培训,促进更多员工转型技术型人才,同时也可以采用和高校合作的形式,互联互通,将实际应用的新技术在高校中就开始传授,保证高校人才毕业后即掌握了管理电网自动化的技术,从而更加完善我国农村电网自动化的管理,促进其稳步发展。
4结语
自动化这一未来大势,必将席卷天下。尤其是随着现今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顺应潮流积极推广自动化的应用,才是明智之选。目前,我国配网自动化在城市已相对成熟,而农村中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未来必将是自动化发展的核心重点。本文就我国农村配网自动化当今现状,浅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应对的策略,望能够给农村配网自动化的发展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李胜利,任军,黄磊,等.城市配网自动化发展分析及其运行管理模式研究[J].电器工业,2013(5):51-55.
[2]胡秀国.开阳城网配网自动化方案研究及实施[D].贵州大学,2013.
[3]谢昕怡,韦志炜.城市配网自动化发展与运行管理模式探讨[J].广东科技,2014(10):74,77.
[4]吴永华,周明方,黄纬,南风,等.建立基于TD-SCDMA/APN专网的电力自动化无线通讯服务系统[A].科协论坛,2013.
论文作者:吴林键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7
标签:农村论文; 电网论文; 这一论文; 我国论文; 系统论文; 自动化设备论文; 目前我国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