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中多一点新闻精神_文学论文

在作文中多一点新闻精神_文学论文

作文可多一点新闻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多论文,精神论文,新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缘起:营养过剩与质感不足

美文看遍,直觉矫情。阅读时下的杂志,总有这样一种感觉。比如卷首语,一家用散文诗或小品文,尚可称之为个性、风格;倘若大家都用,一味地诗意与哲理兼具,精致成清一色的精致甜美,便难免让人有些腻烦。

而这种情形——“卷首语”型的精致与华美,很普遍地出现在考场作文中。不能说它们不好,立意、构思、选材、语言,哪一点都符合考场作文的要求。而且,对于考场的急就章,少有阅卷者会拿“真知灼见”作为评优的标尺。寒窗十余载,全为磨一剑。大家好像都攒足了劲儿,猛抖自己的积累、底蕴、文采,于是便造就了一篇篇读来朗朗上口的美文,辞藻也美,文句也有意蕴,又能旁征博引。——似乎无懈可击。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缺乏质感:生活的质感,思想的质感。就像芭比娃娃,有着完美的容貌、身材与优雅的服饰,曾经成为无数女孩子憧憬的梦想,但其本身永远没有呼吸,没有心跳,当然也不会有梦想。而一篇好的文章,必须有生活,必须有思想;并且此二者不可分割,必是水乳交融。

如果上面所述积累、底蕴与文采,可算做写文章必要经过的一个阶段,必要汲取的一些营养,那么“卷首语”型的美作文,其症结就在于营养过剩、质感不足。即便是许多满分作文,也不能回避这个问题,也同样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这个问题当然不能单方面地归咎于写作者本人,比较一下近年来我国与欧美各国的高考作文题,即可发现我们的命题很大程度上还囿于语文学科,很难启用哲学式、研究式或实用性的命题。而对学生来说,应付语言文字的考查,莫过于交一篇精致又合乎考场规则的“卷首语”,以此来为自己挣一个好前途。这无可厚非。

所以本文不打算行矫枉过正之举。能够写就一篇美文,也是功夫。但本着对学生负责也对写作教学负责的态度,我们又不得不反思、追问:作文的价值取向是不是出现了偏差?我们能够为此做点什么?能够写就美文的学生,也可以借机反思一下:我的作文还缺点什么?自省有助于一个人处于理智和进步状态。

质感:最重要的新闻精神

加拿大女诗人安妮·埃拜尔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我是一个瘦骨嶙峋的女孩,我有美丽的骨头。

这个诗句恰可为本篇要阐述的“质感”作一个形象的注脚。

质感,最需要的是真实。写作文同样需要真实。多一点新闻精神,作文将会多一分质感。写作中,我们要厘清两个“真实”并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作家龙应台对此曾有精彩比喻:“文学,只不过就是提醒我们:除了岸上的白杨树外,有另外一个世界可能更真实存在,就是湖水里头那白杨树的倒影。”白杨树,便可视做生活真实,它是包括我们自身的真实世界的存在;水中的倒影,则是艺术真实,是我们审视生活得到的影像与感知,它源于生活,但又有一定的距离或者变化。就像小说创作中的原型与主人公的关系,它们有相像性亦有很大区别,但它们无疑都是真实的,一个是生活本身,一个是生活的投影,遵从生活的规律,符合生活的情理。

关注现实可以帮助写作者获得这份真实的质感。新闻写作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要求写作者都有一身“笨功夫”,通过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发现新闻线索,采掘新闻资源。我们写作也需要有这样一种意识,沉下来,沉入生活的长河里,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知其缓急、冷暖、深浅,才能从生活中摸出鲜活的大鱼来——这个大鱼正是我们写作觅求的源泉、灵感和素材。生活是座富矿,我们如果像新闻工作者那样,沉下去,必会有独到收获和难忘印象,生发共鸣乃至心灵的回响。

纪实:写作必要的真功夫

纪实是新闻的基本手段与必要功夫,也是我们写作文的必由之路。如将质感与纪实联系起来看,前者是目的,后者则是抵达的方式与过程。

新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只有把事件如实而生动地记述出来,读者才会产生阅读的兴趣。普利策新闻奖的得主们无一不具有独特的叙事方式与风格,他们甚至调动了文学创作中诸如场景、角色、设悬、伏笔、对话等多种手法来完成新闻报道,他们称这种新闻写作为“叙事写作”(一种用于小说或非小说故事中的富有戏剧性的叙述或描写)。

人教版选修教材《新闻阅读与实践》中的一篇特写《漫步在无人区》即成功地运用了这种叙事写作:记者亲历,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融入细腻的个人感触,运用多种描写手段,“摄录”多个小镜头营造无人区的寂静、荒芜与战争一触即发的紧张场景,通过对话真实再现交战双方的内心世界。

这种叙事写作,这种纪实写生,我们的考场作文需要借鉴吗?

你可能说,高考作文议论文写作大行其道,哪里有借鉴叙事的必要?这话只对了一半。的确,高考作文中,议论文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文体。不论是考生自觉选择,还是考题要求所致,这一文体倾向已成不争的事实。受“文以载道”之传统精神的影响,议论成为写作者的一把利器。运用得好,自然可以展示自己的思想见解,披荆斩棘。如果只看每年的满分作文集,你会乐观地想:高中生的作文水平令人惊叹!但你这样做时,已经忽略了一个相当大的群体:这部分佼佼者之外的大部分学生。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言不及意。没有掌握好叙事功底的学生,议论时显得生硬或空洞。就像新闻评论,需要有新闻事实作为其由头或依据一样,考场写作议论文,也不可凭空而发;要议得入理,还要摆事实来支撑;还要避免人云亦云,见出自己的认知来,这就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来展开了。这里,不论是用于引出议论的事件,还是论证当中的叙例,或者是结合自我实际,也都需要一个叙事的功夫。更何况除了议论文,还有一半写作其他文体的可能。在以记叙为主的各类文体当中,新闻的叙事风格、纪实精神更可得到发挥与发展。而新闻中的这种“叙事写作”本就源自文学作品,现在只要我们合理引导,它又可反作用于记叙文体的写作。

朱光潜先生谈及作文教学,曾这样说:“真正学作文,还要特别注意写生。要写生,须勤做描写文和记叙文。中国国文教员们常埋怨学生们不会做议论文。我以为这并不算奇怪。中学生的理解和知识大半都很贫弱,胸中没有议论,何能做得出议论文?许多国文教员们叫学生入手就做议论文,这是没有脱去科举时代的陋习。初学做议论文是容易走入空疏俗滥的路上去。我以为初学作文应该从描写文和记叙文入手,这两种文做好了,议论文是很容易办的。”这个“初学作文”的阶段当是指小学,严格的训练也应当是从初中开始了,但这是否意味着高中生就可以脱去纪实写生的训练,而要一意地去做议论文了呢?事实上,不仅高中,一个孩子从学校毕业走向社会后,也离不开记述和描写。

角度与技巧:新闻写作的突破口

努力创造新的方法让读者产生阅读的愿望,这种报道和写作方式会将游离的读者吸引过来。成功的新闻采写者都拥有自己的角度与技巧,也可称之为秘诀。比如:尽可能展示人们的动作;用简单句;用有力量的行为动词;将专业术语翻译成读者能理解的通俗语言;用具体细节取代形容词——不要说“这是一条大狗”,而要说“一只250磅的圣贝纳德,名字叫丘吉尔”。

作为美国爱荷华州《得梅因纪录报》的前特稿记者,玛丽·安·利克太格总能从普通的事件中找到异乎寻常的角度或主题。“焦点是一篇报道被写作出来的理由,而主题则是一个角度或切入点的文学化的表现形式,”她说,“我从没想去报道整个艾奥瓦州选美节。你需要把整个事情拆开来看,通过一个家庭、一个想法、一个主题来展示这个选美节。”细节对于特写来说实在是不可或缺。

在不同的新闻报道中,你可能需要开掘不同的吸引人的角度,这个角度有的来自对事件内容的表达,有的借助于报道的结构,有的通过营造基调,还有的全赖于写作者自创的语言体式与风格。《圣彼得斯堡时报》记者汤姆·费伦奇是报道案件的行家里手,他通过进行详尽的采访,获得大量细节,从而便于他用连载小说的方式来报道谋杀案件。在报道中,他大胆采用对话来重现故事场景,给人极其逼真的阅读感受。美联社著名记者索尔·佩特写的肯尼迪遇刺的报道,堪称20世纪最伟大的特写作品之一。他在这篇报道中,模仿《圣经》的写作风格,创造出一种虔敬的基调;并且,他使用第一人称“我们”,抒发更为切近的集体的感观;使用长句,表达持久的痛苦、深刻的思考和安静的情绪。

这些努力——这些为写出一篇成功的新闻报道而存在的角度与技巧,值得我们尊重、铭记,并且给我们的写作以启发:如何去观察和体验生活,如何进行写作的构思和选材,如何进行新鲜的描述与表达。

“让读者看见。令读者在乎。遵循这两条原则,你将造就出获奖记者。”这句话道出了当今新闻写作的两个重要特征。

这两个重要特征,其实也应该成为我们学生作文的自觉追求:让读者看见——看见你所描述的场景、故事、人物;令读者在乎——你写的这一个使人难忘、感动或者气愤、欣慰,能够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与深层思索,让他(她)通过你的文字获得更多的信息与体验。而这个读者,很多时候就是我们的老师——阅卷者。

标签:;  ;  

在作文中多一点新闻精神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