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与学校管理策略的演进_学校管理论文

教师专业化与学校管理策略的演进_学校管理论文

教师专业化与学校管理策略的嬗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化与论文,学校管理论文,策略论文,教师论文,专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不断深入,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逐渐增强,参与管理的能力也相应提高,对学校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专业化发展必然要求学校管理理念、管理过程,管理方式的现代化。处于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教育,正遭受着“官场文化”、“指标文化”、“商业文化”和人为的“考评分配机制”等不良文化现象的影响,使学校管理的内涵发生了显著变化。剖析这些不良文化现象的根源,探求教师专业化与学校管理现代化的和谐发展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既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管理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影响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学校管理弊端

我国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远没有得到社会承认,主要原因在于:作为职业核心属性的专门知识、技能以及技术等没有得到充分开发;教师在其专业领域内的独立自主性低弱;仅具有最低限度的职业意识和最小限度的专业知识能力的教师还大量存在;教师待遇偏低①。这些影响教师专业化的因素虽不完全由学校管理造成,但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学校管理有关,具体为:

1.根深蒂固的“官场文化”扼制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

“官场文化”是我国政治文化现代转型中出现的一种异化形态,是几千年来封建遗毒与西方社会价值观念交互作用的产物。本文的“官场文化”是指渗透到学校管理中的,与教育规律、教育目标、教育职能相悖的一些非理性、非规范、非健康的文化现象。“官本位”情结,“家长制”作风、“小团体”主义和市侩作风是其主要表现。深圳市西乡中学校长黄承华在分析“为什么中国学校做大容易做强难”时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独特的官场文化造就了伟大的教育家,教育家的伟大导致学校缺乏管理创新能力;二是中国独特的学校文化造就了教工的“聪明”或“善变”,教工太聪明导致学校的权谋文化。②在官场文比的语境中,权威的作用被无限夸大,教师的自主性则严重萎缩。同时,“官场文化”也不利于教育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使各种信息交流不畅,不利于构建学习型学校,不利于教师间的相互学习,扼制了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2.无孔不入的“指标文化”扼杀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力

在当前学校的教育和管理中,各种指标十分流行。例如,教师评职称要看指标、学校评先进要下指标、班级评“三好”要分指标,甚至于为了保证各种各样的“率”,也要给班级和教师下达各种各样的指标。五花八门的“指标”构成了学校管理中独特的“指标文化”,它的泛滥给学校管理的具体工作实践带来严重危害:一是容易刺伤师生向标准努力的积极性。指标太少时会说努力也轮不上,指标太多时就说反正能轮上,这样的心理必然导致工作标准的失落。二是不利于师生形成规范意识。因为指标是主观人为的结果,是对规范的首先破坏,所以,也就怪不得别人不把标准当回事了。三是指标本身是一种专制的产物,不利于民主精神的培养。指标是人定的,人定就必然带有个人的好恶,这样,对民主管理风气的形成必然有害处。四是指标的背后是导引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对各种各样的“率”的追求。这种情况不仅助长校际、教师间、学生间的残酷竞争,而且造成教师人际关系紧张,损害教师身心健康,影响育人质量。这种追求表面上“平衡、平均”的“指标文化”,也会严重扼杀教师的创新力。

3.庸俗畸形的“商业文化”蚕食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力

在学校这块本该是教书育人的净土上,近年来也不断“爆出”各种违背“教育规律、经济规律、职业道德”的丑闻,诸如“利用教辅资料等采购之机收受大量回扣”、“在录用新教师等活动中收受贿赂”、私设“小金库”以及违规违法操作学校资金等等,不一而足。据江苏省南通市纪检监察机关统计,近三年(2002-2005)该市共查办教育系统中小学校校长违纪违法案件85件,涉案金额计3000余万元,其中,移送司法机关17人,10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受到党纪处分55人,政纪处分31人。③透析这些具有“学校特色”的敛财、犯罪手段,我们不禁要问:一向被称为“清水衙门”的教育领域为什么会成为职务犯罪的高发区?一向被尊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育工作者又为什么能混迹在教育这片净土上成为“蛀虫”?这种不需通过自己努力工作,只需通过自己手中的权力而获得巨额回报现象的存在,说明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特别是学校在管理制度、监督机制、管理人素质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和漏洞,给庸俗、畸形的商业活动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如果不尽快铲除,将会像瘟疫一样蔓延,轻则严重挫伤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重则直接危及学校、教师、学生成长和国家命运。

4.欠科学的考评机制是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离心力

近年来,教师考核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方法上都比以前有了长足发展,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但是,现行教师考核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也暴露出明显的弊端:一是以“分”为本,盛行分数管理;二是以“章”为本,形式主义泛滥;三是以“权”为本,权力至上。这些片面性极强的考评机制,使教师产生了急功近利的心理,要么只抓科研,忽视教学,要么就片面追求升学率,重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忽视其他学生。有的学校甚至盲目实行末位淘汰、按绩取酬、一票否决等制度,使每位教师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部分心理较脆弱的教师则往往因压力过度而导致心理危机。这种僵化的考核模式使教师被迫成长、异化成长、功利化成长。长此以往,会形成教师错误的教学观、质量观、学生观、人才观,其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专业素养严重失衡,直接影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学校管理策略

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学校管理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而“文化即人化”。④为此,学校的管理应充满人性关怀,从专业化和人性化的角度入手,树立以学校、教师、学生和谐发展为本的理念,结合本校实际,通过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探索出一套具有本校特色的“公平合理、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使教师在一种人性化管理中爱业、敬业、乐业。

1.淡化“官本位”情结,抑制“家长制”作风,赋予教师更大自主权,鼓励教师干事业

“官场文化”对教师专业化的影响是深层次的,如何才能消解官场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呢?我们必须从社会学、文化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重新定位学校管理者的角色,变学校中各级各类的“官”为学校发展的“策划者”、“经营者”、“服务者”和“研究者”……相信教师,依靠教师,赋予教师更大的自主权,使每位教师做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引导并激励他们变“教书匠”为“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长何晓文就提出,“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建设一流学校的基础条件”,必须“鼓励和支持冒尖,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为此,学校首倡“首席教师制”。这个制度规定经过教研组评议、校务会议初选和校外专家评审,每一个学科评一名首席教师,任期三年。首席教师是本学科的“将才”,不仅要担任学科教研组的组长,承担整个学科团队的组织建设任务,而且要担负起培养和指导青年教师的责任。如今,在华师大二附中,地位最高的是首席教师,他们是青年教师心目中的偶像。为此,何校长十分感慨地说:“只要不给教师设限,就没有限制他们发展的藩篱。”⑤

2.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大力推进阳光操作,坚决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为教师专业化创设良好环境

各级各类学校应根据本校的性质和特点,加强党纪国法的宣传教育力度,积极营造反对商业贿赂的环境和氛围,提高教师对商业贿赂危害性的认识,提高管理者依法办校、廉洁敬业、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职业道德水平,深化学校内部改革,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诚信守法提醒制、警示制、公示制和监督制,加强对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管力度,使管理过程公开、透明、阳光,特别是在录用教师方面,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和择优用人原则,防止暗箱操作,从源头上消灭商业贿赂的温床。同时,通过组织文化改造,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人格箴言,成为学校领导自律的良方。这种融“教育宣传、制度监督、文化感召”于一体,努力营造一种不想、不敢、不能违法乱纪的文化心理机制与氛围,正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3.因材施管,建立一套公平、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激励教师专业化发展

在教师的考核评聘中应注意以下策略:(1)建立科学可行公正的考评标准。(2)考核内容既要注意全面,更要突出重点;既要考察教师承担任务的量,更要考察教师工作的质;既要考察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也要看整体素质在原来水平上的提高情况。(3)考核方法多样化,针对教师考核内容的不同方面,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考核,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考评相结合。[6]在严格考核基础上,使先进得到物质上的奖励和精神上的满足,从而对后进起警示和鞭策作用,激励教师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沿着专业化的道路越走越远。

4.积极搭建“学教研”互动平台,营造“以学促教、以教促研、以研带学”三位一体的学习氛围,为教师专业化发展铺设助跑道

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科研的能力。为此,学校管理者需要充分发挥“策划者”、“经营者”,“服务者”、“研究者”等多重角色功能。第一,围绕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目标有效地整合资源,通过互联网,建专题学习网站,建立网络环境下跨区域的校际协作学习,使校校、师师、师生、家校等多维互动,促进教师知识交流与共享。第二,定期召开学科教研交流会,班主任工作经验分享会,互相研讨、合作,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第三,通过学科联动、名师带动、课题驱动、专家引领等方式,全方位地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科研素养。第四,大力推动教育叙事博客群的建设,鼓动教师建立自己的教育博客,利用教育博客跨越时空界限在网上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综上所述,教师专业化与学校管理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各级各类学校必须结合本校的实际,从社会学,文化学和心理学等方面不断丰富管理内涵,从专业化和人性化入手,树立以学校、教师、学生和谐发展为本的理论,使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素质得到提升,心理、情感和意志水平等得到平衡发展,这样教师的社会责任感、职业“幸福感”将油然而生,其专业也将得到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陈孝彬:《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95-297页。

②黄承华:《学校管理的执行力探析》,http://www.xzonline.net/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268中学校长在线,2005-6-19。

③喜双庆、松君:《校园里的“校长问题”——透视中小学校长职务犯罪》,《检察日报》,2005年6月27日。

④曹明海、张秀清:《语文文化过程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53页。

⑤李帆:《教师第一——解读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强校之谜”》,《人民教育》,2006年第1期。

⑥萧宗六、余白:《学校管理学新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38-139页。

标签:;  ;  ;  ;  

教师专业化与学校管理策略的演进_学校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