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情况影响分析论文_朱佩敏

朱佩敏(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急诊科 201203)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 年 5 月~2015 年3 月收治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68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4 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34 例患者采用吞咽功能训练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4.1%,对照组70.6%,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8%,对照组17.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中风后吞咽障碍;吞咽功能【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154-01

中风是老年患者中常见的疾病,大多数中风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吞咽障碍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呛咳、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甚至引发窒息,危及患者的生命,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1] 。因此,必须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为进一步探讨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选取我院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68 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 年 5 月~2015 年3 月就诊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68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我院检查确诊为中风伴吞咽功能障碍,其中34 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男19 例,女15 例,年龄62~78 岁,平均年龄(68.7±3.4)岁,其中脑梗死23 例,脑出血11 例;34 例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及康复护理,设为观察组,男18 例,女16 例,年龄63~77 岁,平均年龄(68.5±3.3)岁,脑梗死25 例,脑出血9 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下颚训练:患者取仰卧位,护理人员利用五指指腹捏紧患者下颚,叮嘱其将口张开,维持5s 左右,然后放松。辅助其进行张口、闭唇、鼓腮、缩唇、微笑等动作;舌肌训练:指导患者舌头向两侧用力,并适当增加阻力,指导其将舌尖与舌体向上翘起,用力舔舐上颚,并伸舌卷舌;腮内训练:护理人员戴上一次性医用手套,将中指、食指深入口中,使用点揉的方式按摩患者玉液、廉泉、金津等穴位,叮嘱其低头,用食指顶住其舌根,缓慢抬高舌后部,往上牵拉后头,帮助患者吞咽。按照患者病情指导其采取适当的进食速度,防止出现误咽,一口进食量通常为3~4ml。

1.3 评价指标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显效:患者吞咽功能明显改善,能够一次将水咽下并独立进食,呛咳等症状消失;有效:患者吞咽功能有所改善,两次便可将水咽下,进食时,呛咳症状较轻;无效:吞咽功能无明显变化,吞咽水时产生呛咳,无法独立进食,进食时呛咳症状加重。护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所得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使用x? 或t 检验,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吞咽障碍是中风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发音困难、流涎吞咽后呛咳、吞咽后声音异常等,导致患者活动受限,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致使患者出现烦躁、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 。对中风后吞咽障碍采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时,应叮嘱其选取仰卧位,以下颚训练、舌肌训练、腮内训练为主,锻炼其进食能力,有助于患者重建吞咽反射,使麻痹的功能神经恢复正常[3] 。患者进食时若发生呛咳,应保持身体前倾,缓解呛咳症状。观察组显效23 例(67.6%),有效9 例(26.5%),护理总有效率94.1%;对照组显效11 例(32.4%),有效13 例(38.2%),护理总有效率70.6%,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吞咽功能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8%,对照组17.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进食时尽量抬高床头,饮水后坐位30min,定时为患者进行肺部听诊,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指导其正确进食,减少误吸、反流的发生,预防并发症的出现[4] 。

综上所述,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增强患者吞咽肌力,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 刘颖,韩雪梅.护理干预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2,15(01):113-115.[2] 齐颖,张丽丽.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J] .中国实用医药,2012,19(30):213-214.[3] 赵爱丽.中医护理干预在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影响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4,13(15):211-212.[4] 李莉.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后吞咽功能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8(12):122-123.

论文作者:朱佩敏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5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情况影响分析论文_朱佩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