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晓满 尹建永1
井陉县中医院内科 河北 石家庄 050300
【摘 要】目的:探讨黛力新与降压药联合应用对伴焦虑抑郁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 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黛力新口服,早晨及中午各一片。结果:治疗组降压效果及SAS和SD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在降压基础上应用黛力新,焦虑抑郁情况显著改善,降压效果较单纯降压明显升高,有利于血压更好的控制。
【关键词】黛力新;高血压;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2-402-02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除了可引起高血压本身有关的症状以外,长期高血压还可成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所以有效的控制血压尤为重要。临床上高血压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影响血压控制。笔者对2011年1月——2013年7月对70例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在降压治疗的同时给予黛力新(含氟哌噻吨和美利曲辛)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70例,为2011年1月——2013年7月我院诊治的高血压患者。其中男40例,女30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35岁,平均56岁。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39-75岁,以焦虑为主(SAS≥50分,SDS<53分)14例,抑郁为主(SDS≥53分,SAS<50分)6例,混合型(SAS≥50分,SDS≥53分)15例;治疗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35-72岁,以焦虑为主16例,抑郁为主5例,混合型1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 入选标准 ①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1],且分级≥2级:即至少两次在非同日静息状态下测得血压升高,血压值以连续测量三次的平均值计,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00mmHg.②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50分或(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53分[ 2]。
1.3 排除标准 ①继发性高血压②表现为高血压急症者③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者④合并有单个或多个脏器功能衰竭者。⑤症状性高血压。⑥对美利曲辛、氟哌噻吨或黛力新中任一非活性成分过敏者。
1.4 方法 对照组:应用马来酸依那普利(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937)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吉林省天风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9991083)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黛力新(丹麦灵北制药有限公司,注册账号:H20080175)口服,早晨及中午各一片。两组均给予一般治疗,包括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食盐摄入量少于5克)、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动物脂肪)、控制体重(包括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体力活动)、戒烟、限制饮酒、体育运动(中等以下强度,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等。疗程6周。
1.5 疗效评定标准 高血压疗效判定:显效:血压降至135/85mmHg以下或达到理想水平。有效:收缩压降至135—150mmHg之间,舒张压降至85—90mmHg之间。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者。焦虑和抑郁改善情况:以SAS和SDS减分率≥50%为有效,<50%为无效。
1.6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及SAS、SDS评分比较见图表(表1和表2)
从表1可见,两组治疗后血压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表2可见,治疗前两组的SAS和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的SAS和SDS评分显著降低,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常见疾病,如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流行病材料发现,在一定范围内收缩压或舒张压的高度与心血管病时间发生率成正比,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合适的水平(140/90mmHg或以下)并长期维持,可以减少心、脑、肾、周围血管等靶器官的损害及其相关的事件和死亡,医学界已高度重视高血压的防治。高血压是一种慢性心身疾病,是由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病人常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心理障碍[ 3.4],尤见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可能原因有[ 5]:1、焦虑抑郁可以促进高血压的发生,此为精神源学说阐述的高血压发病机制。其认为患者在长期或反复的外因刺激下出现较明显的精神紧张、焦虑、烦躁等情绪变化,此时各类感受器传入的病理信号增加,大脑皮质兴奋、抑制平衡的机制失调以致不能正常行使调节和控制皮层下中枢活动的功能,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舒缩血管中枢传出的冲动以缩血管占优势,从而使小动脉收缩,周围血管阻力上升,血压上升。流行病学提示,从事经常处于应激状态、需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工作、长期精神紧张、受噪音或不良视觉刺激者易患本病。故在发生高血压的人群中焦虑抑郁的程度本来就比较高;2、当今社会快节奏,压力大,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作为诱因引发高血压和焦虑抑郁的情绪;3、高血压基本上是个终身性疾病,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部分患者心理负担加重,出现焦虑抑郁或原有的焦虑抑郁程度加重。有研究发现[ 6] , 恐惧、焦虑时肾上腺素分泌相对增加, 于是心输出量增加而使收缩压明显上升; 而焦虑或愤怒情绪外露时, 血液内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升高, 外周阻力增加, 使舒张压明显升高,并影响降压药效果。长期持续紧张和焦虑, 使血管紧张性增加, 同时交感神经长期兴奋使肾小球动脉持续收缩,形成顽固高血压。而高血压促使焦虑抑郁进一步加重,二者互为因果,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黛力新是由0.5mg 氟哌噻吨和10mg 美利曲辛组成的复方制剂。氟哌噻吨是一种噻吨类神经阻滞剂, 根据不同剂量具有不同药理作用。大剂量是主要拮抗突触后膜的多巴胺受体,降低多巴胺能活性,而小剂量主要作用于突触前膜多巴胺自身调节受体(D2受体),促进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使突触间隙中多巴胺的含量增加,而发挥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美利曲辛是一种三环类双相抗抑郁剂,可以抑制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的再摄取作用,提高了突触间隙的单胺类递质的含量。两种成分的合剂具有协同的调整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抗抑郁、抗焦虑和兴奋特性。
本研究结果提示,对于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在降压基础上加用黛力新治疗6周,能显著减轻焦虑抑郁,疗效肯定;单独使用降压药治疗患者焦虑抑郁无明显改善。焦虑、抑郁减分率越高,血压控制情况越好,二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4 结论
对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在降压基础上应用黛力新,焦虑抑郁情况显著改善,降压效果较单纯降压明显升高,有利于血压更好的控制。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5年修订版) [M].第1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14.
2、胡大一. 心脏病人精神卫生培训教程[M] . 第1 版.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 229-236.
3、张帆, 胡大一, 杨进刚, 等. 高血压并焦虑抑郁的发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 .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5, 26 ( 2) :140- 142.
4、李红鹰, 蒋袁磊.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心理状况对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06,9 (13):1073- 1075.
5、韦铁民, 曾春来, 陈礼平,等。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A]. 高血压杂志, 1006- 2866(2003) 06- 0567- 03
6、武士云, 朱继来, 宋卫东. 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7,16 (6):568- 570.
作者简介:栾晓满(1980-),女,本科,毕业于张家口医学院,主治医师,从事内科工作。单位:井陉县中医院邮编:050300
论文作者:栾晓满,尹建永1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2
标签:高血压论文; 焦虑论文; 抑郁论文; 血压论文; 对照组论文; 收缩压论文; 突触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