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营销”运营模式下的用电检查管理论文_刘向东

“大营销”运营模式下的用电检查管理论文_刘向东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海电业局)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及科技水平的稳定增长,各领域用电需求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用电用户将关注重点转向至在用电安全上。本文就基于此,对“大营销”运营模式下的用电检查管理进行相关概述,旨在切实降低窃电事件发生几率,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营销”运营模式;用电检查管理

前言:就目前来看,电力企业内部机制、岗位职责及管理流程的改革使其自身管理性质由经营性转向至服务性。而用电检查作为保障电气企业稳定有序发展、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重要渠道之一,也应在当前“大营销”运营模式下做好用电检查管理机制的构建工作,扩大用电检查覆盖面,将窃电事件的发生控制在源头。

1、“大营销”运营模式下用电检查管理现状分析

1.1为设立专项用电检查管理机构

由于用电检查工作涉及工种多、各工序之间联系紧密,因此管理难度大,需设立专门用电检查管理组织机构,基于国家及有关部门针对用电检查管理工作颁布的明文规定,对实际用电检查流程进行梳理与推动[1]。但就目前来看,部分电力企业因过于重视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发展目标,对需要耗费大量物力与人力资源的用电检查管理机构工作持有保留态度,致使用电检查管理机制缺乏统一的运行平台,用电检查缺失专业性与规范性,用电事故或窃电事件频繁发生。

1.2未认清市场经济管理特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趋向于全球化发展,我国电力市场开发力度不断提高,市场经济管理机制逐步确立[2]。因此为更好推动供电企业稳定有序发展,管理部门经营活动的开展也应结合市场经济管理特征。但由于部分电力企业在设置阶段性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存在偏失,致使用电检查工作难以更好的满足用电用户需求,使得供电客户大量流失。

1.3用电检查人员专业技能有待提升

在当前电力企业中,还存在着用电检查人员专业技能有待提升的问题。一方面,用电检查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人员无法独立完成用电检查任务;另一方面,用电检查人员职业素养缺失,工作态度不严谨,使得因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用电事故或窃电情况未及时发现等问题频繁出现,对电力企业信誉及经济效益造成了严重不利影响。

2、“大营销”运营模式下用电检查管理存在不足之处

2.1用电检查机制缺乏全面性

从“大营销”运营模式角度上分析,电力企业现行用电检查管理机制缺乏全面性[3]。 用电检查需借助检测设备及技术对电网各构件进行统一检查, 从而消除电网隐患,实现预防性维护目标。但由于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致使配网结构及其内部设备发生了明显改变,对用电检查覆盖面及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故仅依靠原有用电检查机制无法对电网系统中隐藏的安全隐患进行细致排查。

2.2用电检查管理模式较为单一

管理人员深受传统经营性体制影响,所开展的用电检查工作也所采用原有计划体制下的管理方式,导致用电检查工作难以满足用户逐年增长的用电需求,严重滞后了电力企业稳定有序发展进程。同时部分电力企业因受自身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因此所应用的用电检查技术及设备比较为落后,导致用电检查工作质量及效率不高。

2.3用电检查管理与营销工作脱节

原有电力企业用电检查管理属于业务性工作,营销则属于销售性工作,因此二者之间存在脱节。“大营销”运营模式未在电力企业各部门中得到深入贯彻落实,导致用电检查工作对营销管理工作的积极促进作用难以体现,最终对电力企业营销及用电检查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严重不利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大营销”运营模式下提升用电检查管理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3.1结合先进计算机网络技术

为切实提升“大营销”运营模式下电力企业用电检查管理有效性,电力企业工作人员也应积极结合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首先,在“大营销”运营模式下,企业经营自动化数据及资料十分重要,因此需确保此些资料的全面性及准确性,为后期用电检查工作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其次,构建营销检查管理平台,切实提升用电检查全面性[4]。利用营销检查管理平台,对用电容量、实时线损及电价异常变化浮动等现象进行细致的检查,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根据此些信息判断出电网故障或窃电事件的发生,并进行及时的代理维护工作,并以此从根本上降低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最后,设置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过增设电力在线监测工作,对客户信息、用电情况及客户计量装置信息等进行采集,以及时发现用电异常,并告知给用电检查部门。

3.2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

在“大营销”运营模式下用电检查管理过程中,电力企业管理人员还应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站在客户角度不断完善用电检查工作,切实提高用电用户对电力企业的满足度,从而实现人性化用电检查管理。而在深入研究市场经济发展特征,寻求电力企业用电检查新发展路径的过程中,企业管理部门应分析用户用电特征,划分用电检查重点内容;结合企业发展需求,构建科学且长效的用电检查计划,并以此用电检查工作的专业性及规范性。同时,企业管理部门还可基于经济性角度,保持经济及检查技术的平衡发展,提高用电检查管理的有效性。

3.3完善用电检查管理机制

在“大营销”运营模式下,电力企业需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用电检查管理机制,并以此提升用电检查效率,确保用电检查质量。同时,在用电检查期间,管理人员也可应用多形式检查手段,扩大检查覆盖面。用电检查手段分为以几种:第一,专项检查。针对用电高峰期或高需求用电用户进行专项检查,提升用电检查力度[5];第二,换区检查。依据用电用户实际用电情况,划分专业检查小组,对所采集到的用电异常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以更好的发展线损或窃电问题;第三,集中检查。依据具有准确证据的窃电用户名单进行集中式的突击检查,提高用电检查的工作。

3.4强化用电检查宣传力度

为充分发挥出“大营销”运营模式对用电检查管理的积极影响,企业管理部门还应从强化用单检查工作入手,营造出依法用电的良好环境。利用标语、知识讲座或电视媒体,对窃电事件严重性及严谨性进行大量宣传,以切实提升用电用户安全用电意识,更好的降低窃电发生几率,保护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

3.5注重先进用电检查仪器的引进

在“大营销”运营模式下电力企业用电检查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还需引进先进的用电检查仪器及技术,提升用电检查全面性。具体而言,安装远程智能防窃电计量箱,提升防窃电能力,通过防窃电供电箱远程费控、变压装置失窃报警等功能,远程控制计量箱运行状态及开启次数;引进先进配电变压装置容量测试仪,全面检测用电期间的电压、电流及功率,从而提升电力营销基础数据的精确度,为推动用电现场检查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总结:总而言之,为更好适应社会发展新趋势,在同行业竞争者中立于不败之地,电力企业管理人员也应基于“大营销”运营模式,对原有用电检查管理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与优化;结合当前市场用电需求,以先进技术及设备为驱动力,切实提高企业整体服务效益,确保供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林艳霞. 探讨供电企业开展用电检查管理工作的相关策略[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0):231.

[2]树童. 浅谈电力企业的用电检查管理模式与营销策略[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8):175-176.

[3]明旭. 供电企业如何有效开展用电检查管理工作的探讨[J]. 科学技术创新,2017(22):54-55.

[4]李艳辉. 供电企业用电检查管理及营销策略问题探讨[J]. 技术与市场,2017,24(10):182-183.

[5]刘红英. 论提高用电检查加强用电管理的重要性及安全性[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9):41-42.

论文作者:刘向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8

标签:;  ;  ;  ;  ;  ;  ;  ;  

“大营销”运营模式下的用电检查管理论文_刘向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