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基层文化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任会彬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在物质财富显著增加的同时,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愈来愈强烈,文化传播途径和表达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多数以“山寨文化”“草根文化”或“非主流文化”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生活中。但随着群众文化艺术水平的提高,各地不断涌现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以其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通俗性、理念的超越性、受众的大众性、发展的可持续性,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崭露头角,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给人们带来快乐与享受,受到群众的好评,成为各地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典范。
乡村基层文化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不仅有助于提高新型农民的精神生活水平,也有利于乡村基层民主建设和乡村经济发展。但是,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文化仍然面临着一些发展困境,因此必须做出相应调整。
一、乡村基层文化发展困境
1.专业人才缺乏
发展乡村基层文化的瓶颈在于策划、创意人才的缺乏。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需要的不仅仅是有一定技能的文化艺术专业人才,更需要能策划、管理文化活动的经营人才,比如演艺经纪人、项目策划师、推广创意人等。
2.文化活动品牌匮乏
长期以来,一些地区群众文化活动质量低,形象缺乏个性,品牌实力不强,整体呈现散、小、弱的特点;品牌营销实施主体不明确,文化活动品牌数量虽多,但知名品牌少,品牌知名度低,缺乏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品牌;由于一些地方创建品牌的意识不强,缺乏健全的品牌发展环境和品牌外延性创新动力,使得群众文化活动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品质文化活动的需求。
二、解决对策
1.改善文化馆设施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许多地方对文化馆馆舍进行了维修、扩建或新建。有的省新建、扩建的文化馆超过40%,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文化部群众文化事业管理局召开了九省(市)关于文化馆建筑设计的座谈会,并委托有关的建筑设计部门对文化馆建筑设计进行研究。近几年来,除了增加图书报刊、文化宣传、文艺演出外,文化馆的设备也有所改善。有些文化馆还购置了录像机、录音机、电子游戏机、投影电视等现代化的设备。
当前,文化馆干部队伍日益成长并壮大起来,其中有些是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文化馆的老同志和一专多能的业务骨干,还有一大批热爱群众文化工作、朝气蓬勃的年轻同志。更可喜的是,近年来还涌现出一批锐意改革、并对群众文化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同志。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馆干部的培养,培训文化馆干部的各种学习班、函授班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这都为文化馆干部队伍的成长和壮大创造了有利条件。
2.壮大文化馆干部队伍
来自重庆的牛先生是慕俄格酒店的老顾客“周末有空,我都会在网上提前订好酒店,带上家人来这里度假。慕俄格酒店不同于一般的酒店,管理到位,服务贴心,还带有彝族特色风情,而且古城美食众多,经常举行篝火晚会,我能在这里体会到什么叫做乐不思蜀。”牛先生笑言道。
《南柯记》则以“大槐安国”的蚂蚁世界为背景,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最高统治集团内部任人唯亲、争权争利、穷奢极欲、尔虞我诈、无事生非、冷酷无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种种丑态,表现了作者对封建官场广泛存在着的一系列丑恶现象的极度蔑视。“二梦”借此南柯一梦和黄粱美梦的故事,带有明显的寓言哲理性和象征意义,对作者所处的明代社会,作了极为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堪称晚明的“官场现形记”。
3.树立文化活动的品牌
群众是一个地区真正的主体、核心和灵魂,是文化活动品牌的承载者和传承者。树立乡村基层文化活动品牌已成为激活大众文化市场、坚守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升各地区群众文化活动的整体实力,打造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品牌形象,形成乡村基层文化活动品牌,是在乡村基层文化活动基础上建设具有较高思想政治水平和文化艺术水准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必要条件。打造乡村基层文化活动品牌是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亮点,是各地群众的一个区别性的文化标志与名片,彰显各地群众文化活动的个性与魅力。
㉚张占江:《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竞争中立制度承诺研究》,《复旦大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是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影响力提升的重要标志。因此,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小军:《社会转型时期乡村文化的发展困境及其对策探讨》,《农业考古》,2009年第6期
2.黄辉祥:《农村社区文化重建与村民自治的发展》,《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
责任编辑 李蕊
标签:困境与对策论文; 文化发展论文; 乡村论文; 文化传播途径论文; 群众文化活动论文; 现代化建设论文; 非主流文化论文; 改革开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