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共产党发展的最新情况和新特点_政治论文

国外共产党发展的最新情况和新特点_政治论文

国外共产党发展的最新情况与新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共产党论文,国外论文,情况论文,最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505(2007)02-0027-05

近期以来,特别是自2006年初以来,国外共产党总体发展态势平稳,但力量和影响回升乏力。执政的共产党地位稳固,重视执政能力建设,发展各有特色;参政的共产党努力维持其基本价值理念,积极对经济社会政策施加影响;许多在野的共产党继续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努力调整政策,提高对全球化和现行政治体制的适应能力,但多数党处境艰难,有的党影响力持续下降。总体上看,国外共产党的生存环境不乐观,未来发展形势较为严峻,但其中也不乏亮点和机遇。

一、近期以来,国外共产党形势变化的基本情况与特点

(一)越南共产党(简称越共)、老挝人民革命党(简称老挝人革党)、古巴共产党(简称古共)、朝鲜劳动党(简称朝党)和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简称摩共)等执政的共产党普遍加强自身建设,政治地位稳固,民众威望和社会影响不可替代。

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政权稳定。2006年,老挝人革党召开八大,越共召开十大,两党均在党代会上总结了20年来革新开放的经验,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进行了规划。特别是两党坚持以革新促发展的思路不断显现出生机,两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较好地激发了社会活力。越南2006年经济GDP增长率在8%以上,列东盟十国之首,人均GDP达到720美元。老挝人革党八大明确提出,到2010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不低于7.5%,基本解决贫困问题,人均GDP达到800美元,为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基础。古共自2005年下半年以来,加强了党对国家各项工作的领导。针对能源紧缺的状况,古共重点在经济领域实施了内容广泛的节能计划,严厉打击非法倒卖汽油;在社会领域,古共重新启动了因苏东剧变、经济困难而一度停止的住房计划,以解决居民住房问题突出的矛盾。朝党继续坚持先军政治路线和政策,但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思路和举措增多。朝党把发展经济放到重要位置,加大了对农业、科技、外贸的投入,强调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农业。与此同时,朝党经济调改进程有所深化,进一步下放了经济权力,提出根据实利主义和专业化原则合并、整顿、改造地方企业;重视市场作用,以市场交易逐步取代国家调配,并在一些领域酝酿、实行收费制度改革。摩共在2005年蝉联执政后,继续致力于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但在2006年初因与俄罗斯双边关系矛盾引发贸易摩擦,导致上半年 GDP增长率仅为5%,出现了执政以来首次低于7%的情况,但摩共及时制定了出口多元化的战略,努力争取美国、欧盟等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援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下滑带来的被动局面。

着眼于长期执政的目标,重视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越共将党建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点。在十大上,越共首次把党建工作报告作为党代会专题文件,强调要进一步革新党的领导方式,大力惩治腐败,增强党的领导能力和战斗力,并确定了今后五年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会议强调党建工作是十届中央委员会的首要任务之一,中央委员会的职责和权限是及时解决党和国家的重大问题,其核心任务是集中力量抓好党建工作,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战斗力。老挝人革党则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八大上,人革党号召全党全面提高领导和加强军队建设的能力、领导完善与巩固人民民主制度的能力、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领导外交工作的能力和拒腐防变的能力等五种能力。古共在2006年4月和7月先后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和五届五中全会,讨论了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等问题。古共在会后发表的公告中称,古巴在解决“和平时期特殊阶段”面临的困难方面取得了成绩和进展,古正从这一阶段中走出来;在此形势下,古共应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领导水平,发动人民全身心地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与各种危害、延缓和阻碍革命事业发展的现象作斗争。摩共则准备于 2006年底完成对新党纲的修订,核心是在新形势下如何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使党取得政权和巩固政权。

顺应形势发展,不断创新和调整执政理念。在十大上,越共充分肯定了近五年来的执政成就,纠正了党内在重大理论问题上的模糊认识,统一了思想。越共首次提出了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的论断,即“越南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越南劳动人民和全民族的先锋队”;此外,越共还决定允许党员从事私营经济,并在2006年7月召开的十届三中全会上进一步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既要发挥党员从事私人经济的能力,又要保持党员的品质和党的性质。老挝人革党八大再次重申老挝正处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级阶段”,党的历史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逐步进入社会主义创造条件;同时,八大强调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突出发展是第一要务,要通过发展解决贫困问题。朝党在继续强化先军政治路线和强调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威力的同时,对发展经济的思想认识也有新变化,试图通过搞活经济全局,让人民获取经济实惠。在 2006年初,朝党在各大报刊的社论中提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要实现决定性转折,明确提出改善经济管理是高度发扬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出路,经济管理要体现社会主义原则和保障实利的原则等。此外,2006年4月,在朝鲜最高人民会议第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最高人民会议议长崔泰福还在有关报告中指出,科技是朝建设强盛大国的三大支柱之一,重视科技已经成为朝党的战略路线。

在探索党内民主方面,各党都有一些新举措和新气象。越共从选举、决策和开展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快党内民主步伐。从2005年10月开始,越共提前在中央机关和各省部级党委(党组)开展换届选举,其中,党委委员选举的差额比例达到15%以上,常委的差额比例达到20%。在十大举行的换届选举中,十届中委、政治局、书记处人选一律实行“半数票否决制”,首次对中委候选人名单进行逐一讨论和表决,首次采用差额选举方式对中委和修补中委进行选拔。同时,越共重视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发扬党内民主。在十大开幕式上,总书记农德孟公开就越共九届中央的缺点和不足作自我批评,书记处常务书记潘演代表越共中央深刻检讨党在领导和指导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这在越共历史上均属首次。此外,越共延续以往做法,仍然坚持提前一个月将十大政治报告草案对外公布,在全党和全社会征求意见,并根据党员群众意见对报告草案进行了修改和说明。老挝人革党、古共最高领导权过于集中的状况也有所改变。老挝人革党最高领导核心实现新老交替,形成了以政治局为主、书记处为辅、总书记主持全面工作的集体领导机制。古共启动权力交接进程,以劳尔为核心,由分管医疗、卫生、教育、党务、经济、外交工作的六名领导人辅助的集体领导机制初步建立起来。

党的机构、队伍和作风建设不断加强。在组织建设上,老挝人革党调整了最高领导机构,撤消了中央顾问的设置,由中央书记处代表政治局处理日常事务;古共则恢复了中央书记处,以协助政治局处理日常工作、落实政治局决议、监督古共及其他机构干部政策的实施,并扩大了中央部委的数量,增设了中央文化部、公共卫生部和科学部。在队伍建设上,为培养党的后备干部,越共十大恢复了有关中央候补委员的人事安排,候选对象扩大到县级,并向企业和科研领域的人才倾斜;老挝人革党把共青团从群众组织中分离出来,突出其特殊地位,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在作风建设上,越共将反腐败作为党建工作的当务之急,在十大召开前后集中处理了一批涉及党政高级官员的大案要案,召开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干部会议贯彻越共中央反腐败决议精神,并作出具体部署。古共则对违反党纪、滥用职权、道德原则松懈的政治局委员胡安·卡洛斯·罗宾逊作出了开除出政治局、中央委员会并开除其党籍的处分。

(二)非执政的共产党积极维护其基本价值理念,继续开展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但力量和影响总体下降的趋势没有发生根本性逆转。

努力通过理论创新和加强自身建设,为世界共运和党的发展寻找新契机。2006年7月,世界上50多个共产党的总书记参加了委内瑞拉共产党举办的“科学社会主义:对其建设的贡献”研讨会,讨论了社会主义、玻利瓦尔进程、墨西哥的选举舞弊以及其他现实政治问题,会议试图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政治和理论上的贡献。11月, 63个共产党和工人党参加了葡萄牙共产党在里斯本主办的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交流世界共产党发展情况的信息,交换对当代资本主义、全球化等重大国际问题的看法,探讨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形势和发展前景。西欧地区最大的共产党——法共召开三十三大,比费第三次当选全国书记,大会修改通过了新党章,提出“21世纪共产主义观”,这是对以往“超越资本主义”主张内涵的进一步丰富和阐释。在努力进行理论探索的同时,更多的共产党开始重视加强自身建设。俄罗斯共产党召开七大,号召动员全党力量大力发展新党员、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力争在全国所有居民点设立基层党组织,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民众特别是年青人的宣传工作等。南非共产党则加大了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和向全社会宣传的工作力度,并与南非工会大会合作培训干部。

许多党不断增强对现有政治体制的适应能力,谋求在体制内发挥更大的影响。面对当前世界政党政治发展的大趋势,多数非执政的共产党对本国现有政治体制采取了认同态度,一些党积极通过参与各种选举扩大政治影响。2006年以来,尼泊尔共产党(毛派)多次声明人民运动形式不再适应形势发展,主张寻求适合国情的政治道路,而不是强硬政治;声称本党不是传统类型的共产主义者,希望以更加灵活和宽泛的态度,通过举行制宪会议选举解决尼社会冲突。在与尼泊尔“七党联盟”达成的和平协议中,尼共(毛)承诺践行竞争的多党管理制度、公民自由、基本权利、人权、媒体自由和包括法治在内的民主规范。12月,尼共(毛)召开中央委员会,决定改组党的组织结构,由“以战争为中心”转变为“以选举为中心”,以适应多党竞争体制;随后,尼共(毛)与“七党联盟”政府签署了《临时宪法》,为下一步加入过渡政府和进入临时议会奠定了法律基础。俄共七大着眼于2007年的杜马选举,将充分利用各种选举机会使更多的俄共干部进入各级权力机构,作为未来重点工作之一,试图以此增强俄共的政治地位。意大利重建共产党自2005年第六次党代会实现了政治方针上的“重大转折”,提出“超越重建共”,组建一个更广泛、更团结、更开放的左翼替代力量目标后,通过加入中左联盟参加了2006年的大选,并在中左联盟胜出后成为参政党之一。巴西共产党继续奉行支持卢拉总统、与劳工党合作的政策,顺利在2006年的大选中保持了参政党的地位。乌克兰共产党在大选后,与地区党、社会党结盟组建了联合政府。伊拉克共产党则进入了中央议会,并在库尔德地方政府中拥有部长席位,通过加强与其他爱国力量的团结与合作,谋求在国家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此外,南非共产党虽然与非国大的分歧和矛盾呈现公开化趋势,甚至首次注册成为可独立参选的政党,但至今仍然继续留在执政联盟内部,以保持参政党身份和影响。

多数共产党坚持基本价值观,高举反新自由主义旗帜,努力维护普通民众利益。维护公平、正义,保护中下层民众的利益,仍是当前非执政共产党开展政治实践的中心内容。2006年以来,黎巴嫩共产党、以色列共产党等多次呼吁通过政治谈判、以和平方式全面和公正地解决巴以问题,实现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和解,黎共反对美国以联合国名义要求真主党解除武装。尼共(毛)和尼共(联)加入尼泊尔国内反对国王独裁、要求恢复民主的社会政治运动,广泛动员各界人士举行群众集会和街头抗议活动,为尼泊尔最终废除王权、实现“还政于民”作出了积极贡献。日本共产党在国会中期的补选中,提出“反对修改宪法和教育基本法”的主张,与国内右翼保守势力进行较量。与此同时,国外许多共产党进一步丰富了反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主张和实践活动。南非共由于反对非国大推行过于重视市场作用和以发展为导向的“中右”经济政策,提出了带有“均贫富”倾向的激进政策,并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斗争,迫使非国大为维护执政联盟而作出了政策上的让步。印度共产党和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继续对国大党政府进行外部支持,两党虽然不反对政府发展经济、对外开放和吸引外资的政策,但坚持不加入现政府,通过保持自身独立性,更好地对国大党带有新自由主义色彩的经济政策进行监督和批评,使左翼政党能够真正维护普通工人、农民的权益。俄共则在各地组织了一系列针对执政当局经济社会政策的抗议活动,使其对有关政策措施进行了修正。俄共七大还决定,继续广泛组织群众性活动,以迫使当局实行更加符合民众利益的政策,并对社会思潮和民众情绪产生一定的引导作用。委内瑞拉共产党召开党代会,重申党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明确支持反对新自由主义的查韦斯政府。法共和日共召开党代会、西班牙共产党举办报节时,均抨击了右翼新自由主义及其抛弃弱势群体、恶化社会保障的经济路线和社会政策。

一些有实力的共产党力量和影响呈下降趋势。2006年,乌克兰共产党在大选前曾预测获得20%左右的选票,但最终的得票率只有3.66%,不仅大大低于预期,而且大大低于1998年的24%和2002年的19%,仅在农村地区保持了一定影响。捷克和摩拉维亚共产党在议会大选中得票率为12.81%,虽然保持了议会第三大党的地位,但议席从上届的41席减少到26席。俄共党员人数持续下降,至2006年初已下降到18.4万人,党员老龄化问题严重,48%的党员超过了60岁,平均年龄达到58岁。据俄共自己估计,要想在2007年杜马选举中维持现有的影响力,必须使党员人数达到40万至42万,俄共自身发展可谓任重而道远;此外,在俄当局操控下,俄生活党、祖国党等于 2006年7月宣布合并建立“真正的左翼政党”,势必对俄共的生存空间形成进一步挤压。日共在 2006年国会中期补选后,参众两院席位减少到9席,为第四党,在日本政坛自民党和社会党对垒态势日益明显的格局下,日共的影响进一步减弱。意大利重建共虽参政入阁,并且在参众两院的议席数量较2001年大选有较多增长,但得票率仍低于1996年大选时的水平,实际上并未走出影响下降的阴影。此外,许多共产党长期游离于主流政治之外,活动空间和政治能量十分有限,有的还没有摆脱生存危机。

二、当前国外共产党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2006年以来,国外共产党虽然在促进自身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面临不少复杂、尖锐的难题。

(一)制约各党和世界共运发展的环境仍然严峻。反共势力和社会思潮仍然是阻滞多数共产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2006年1月,代表欧洲46国议会的欧洲委员会议会大会通过了“对独裁的共产主义制度进行国际判决的必要性”的决议,谴责“共产主义政权”。在大会表决时,欧洲右派议员大多对议案表示支持,中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议员,包括部分左派议员也严辞谴责共产主义。在一些国家,社会上的反共、疑共情绪仍然普遍存在,并不时激化和显现出来。12月,罗马尼亚总统伯塞斯库在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谴责前罗共政权的声明,称其具有“罪恶、非法和卖国”性质,并列举了罗共的21条罪状,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虽然近年来日共一直积极寻求同其他政党合作参与地方议会选举,但由于国内反共气息浓厚,至今没有一个党愿与日共合作参选。特别是自民党执政当局强力推行市、町、村合并政策,旨在通过减少地方议会的议员编制,对日共在地方的势力形成挤压和威胁,尽管日共努力保持了党在地方和基层的影响力,但发展环境不容乐观。

(二)多数党的理论探索和政策创新缺乏重大突破。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虽然遭到广泛抨击,却仍为各国执政当局普遍采纳。共产党既要顺应时代潮流和全球化趋势、促进经济社会进步,又要维护工人及中下层民众的合法权益,因而在价值理念和政策主张上面临两难选择。从各党理论和政策的探索实践看,执政党中模仿学习别党的多、自主创新的少,非执政党中则左倾理想化色彩多、与现实紧密契合的少。越共、老党的理论创新多源自对中国共产党经验的借鉴,理论建设滞后于革新开放需要的矛盾依然突出;古共、朝党对重大理论问题的认识仍然有待突破。法共、日共、西共、葡共、意大利重建共等一些有影响的共产党虽然不断揭示右翼路线的负面影响和弊端,主张超越资本主义和党自身,但要么在政治理念上作出妥协让步、以保持参政地位,要么提出的政策主张过于左倾激进,无法真正解决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遇到的各种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现实问题,多数党甚至提不出一整套有效的治国纲领和政策,因而难以博取民众的广泛支持和认同。理论滞后于社会发展、政策与理论脱节、对全球化的适应性和应对能力不足,仍然是国外共产党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三)非执政党跻身于主流政治的途径和手段有限,成效不明显。由于非执政的共产党实力和影响普遍较弱,所以它们单独胜选的几率相对较小,因此党派合作几乎成为其谋求进入主流政治的惟一选择。首先,在价值观和政治理念上作出妥协,是非执政的共产党与主流政党实现合作的首要前提,也是一个根本性难题。例如,法共着眼于2007年大选,已经开展了党内动员和备战工作,但却把拒绝新自由主义作为与其他政党合作的前提,给本党与社会党联合参选的前景增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其次,即使成为“筹码党”、加入多党执政联盟后,一些共产党也难以避免影响和作用被边缘化的尴尬处境。乌克兰共产党仅凭借3.66%的选票入阁参政,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有效发挥作用令人担忧。而南非共与非国大龃龉增多,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不满自身在执政联盟中的地位日益被边缘化、对国家大政方针的影响日渐式微、党内失望情绪蔓延而引发的两党矛盾交锋。再次,还有一些党,如印共、印共(马)和伊拉克共等,虽然在地方执政或拥有较强的影响力,但只能起到有限的牵制作用,对主流政治产生不了决定性影响。此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共产党或因力量弱小、或因观念保守,无意与其他政党合作,因而更加缺乏走上政治前台的实力、途径和方法。

(四)国外共产党尚未找到自身在左翼运动中的准确定位。近期以来,反全球化运动蓬勃兴起,拉美、欧洲反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的社会浪潮席卷多国,抗议、示威、集会、游行一时间此起彼伏。许多共产党都高举反对资本主义全球化、反新自由主义的旗帜,积极参与和组织各种示威、抗议活动,投身左翼的新兴社会运动。法共、西共、葡共、意重建共等西欧共产党还把反新自由主义作为党的主要任务,与反新自由主义政党、反全球化组织合作;拉美一些共产党明确支持新兴左翼政党,有的党还与之共同参选并成为参政党。但从总体上看,多数共产党内部及共产党之间对于是否以及怎样参与左翼运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分歧。意重建共2005年举行党代会时,在与其他左翼合作及参政的问题上,反对派持激烈批评态度,而反对派在党内的支持率竟高达41%,导致了力主与中左联盟合作的贝尔蒂诺迪虽连任总书记,但得票率仅为62%,比上届减少18%。西共在2006年报节上,深刻反思了近些年来组建“联合左翼”使党的社会影响遭到削弱的做法,强调发挥党在“联左”中的主导作用,建立“自己独立的活动空间”,以期改变党在左翼运动中的尴尬处境。在拉美地区,有的共产党与激进左翼力量走得较近,如古共、委内瑞拉共产党;有的则与温和左翼政权共进退,如巴西共等。上述情况表明,一些共产党虽然意识到左翼新兴运动带来的发展机遇,但对于如何自我定位、如何处理与其他左翼力量的关系等问题,还缺乏明确、一致的认识,尚不能很好地把自身的政治目标和纲领融入并体现到左翼运动中。这也是当前多数共产党难以通过左翼运动使自身实力和影响得到明显提升的原因所在。

三、未来发展前景及趋势

综观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国际政治中“资强社弱”的格局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性改观,世界共运尚未出现全面复兴的迹象,国外共产党的未来发展仍将充满艰辛和挑战,但也不乏一些闪光的“亮点”和机遇。

(一)执政的共产党依然是支撑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坚力量。虽然越共、老党、古共、朝党和摩共无时不面临西方和平演变的外部风险,各党内部对改革与发展问题的认识也并不统一,甚至没有完全到位,有的党还面临拒腐防变的新课题,但执政的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丰富,控局、防变的能力和意识普遍较强,特别是其在各自国内具有其他政治力量无法匹敌的威望和影响,政权根基较为稳固。这些共产党政权的存在和发展,对其他共产党乃至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积极意义不可低估。

(二)一些共产党参与现实政治的不懈探索与实践,是推动非执政共产党寻求发展的积极信号。从绝对数量上看,仍有较多的在野共产党或因缺乏改革的思路和实践,使党的发展陷入停滞,或因难以适应全球化带来的深刻政治、经济、社会变革,影响日渐式微,有的党面临进一步被边缘化的危险,有的甚至生存困难。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党抓住机遇、谋求发展,或因势利导、调整政策实现了参政、议政的目标,或扩大优势和特色执掌地方政权,巩固了力量和社会影响。这些党的初步探索和已经取得的突破,无疑为其他共产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必将对其未来发展产生一定的启示和示范作用。

(三)左翼新兴运动方兴未艾,为国外共产党提供了充满生机的活动平台和借助力量。虽然国外共产党尚不具备主导左翼新兴运动的实力,但近期以来,国外一些共产党通过高举反资本主义全球化、反新自由主义的大旗,猛烈抨击损害普通民众利益的右翼经济社会政策,组织和参与各种社会运动,赢得了本国中下阶层的信任和支持。可以预见,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深,各种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将进一步显现出来,新自由主义经济社会政策及其弊端也将面临更广泛的质疑与谴责。因此,国外共产党不但可以借助反全球化运动和反新自由主义运动的平台,继续拓展生存和活动空间,而且也将促进共产党与其他左翼政治势力的合作与借重,为自身的发展壮大乃至实现世界共运的复兴,积聚新的力量。

标签:;  ;  ;  ;  ;  ;  ;  ;  ;  ;  ;  

国外共产党发展的最新情况和新特点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