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多次进行大规模政府机构改革,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其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还较为薄弱,职能转变慢,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这就需要加强和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本文针对地方政府在行政管理体制当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行分析,并提出思考。
关键词: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引言:
政府的行政管理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物的一种管理活动,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支出,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地方政府作为分管国家不同行政区的政府组织,应当以服务为宗旨,以公平为核心,以民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完善其行政管理体制,这样才能为各地方引领方向,带动经济发展,维持社会稳定,所以要及时有效的解决行政管理体制当中存在的问题,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以人为本,以科学的方法进行规划。
一、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要深化改革,首先应当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转变职能、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创新改革,稳扎稳打,不能操之过急,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将长远目标细化为多个小目标,并一一实现。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跟随时代和党的步伐,在我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的社会的2020年,应当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通过改革,使政府工作人员团队精简规范,地方政府的公共职能明确,为民服务的宗旨铭记在心,在人民办事的时候提供便利,公务公开透明,让人民群众真正对政府产生信任感[1]。
二、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职能缺失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但在有些地方政府,落实还不是很全面。部分地方政府在行使权力过程当中,认为“天高皇帝远”,出现官僚主义作风,公共服务意识淡薄等现象,从近些年来的一些社会现象,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的处理方式和态度上,就可以看出,有部分行政人员的服务意识欠缺,对待有需求的人民群众,解决问题不及时、不彻底,自身公职人员的社会地位所产生的优越感,在人民群众面前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一件可以当时办好的事情,找借口、找理由,甚至懒怠不愿处理,导致人民群众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对政府工作人员产生抗拒感,对政府也缺乏信任,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地方政府所管辖的区域,人口分布不同,其素质也不同,有部分地区仍然处于传统农村或贫困县的境遇,经济的差距导致当地人口的文化水平不高,在与政府打交道的时候,心里难免产生问题,有些群众认为政府公职人员应当高高在上,在面对的过程当中唯唯诺诺;而有些群众认为政府公职人员职责就是为人民服务,就应当放下手中一切工作为其进行耐心的解答和妥善的处理。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势必影响群众和政府之间的关系,降低政府工作的效率。
(二)党风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官官相护、官商勾结等思想,以及政府公职人员的贪腐之风,让人民群众对于贪污腐败的不良事件深恶痛绝,对政府工作人员不信任。尽管中国不缺乏孔繁森、焦裕禄等模范党员,但根深蒂固的思想,让人们在想到共产党员的同时,只会想到送礼受贿、托人情、找关系,有部分工作人员甚至明码标价,对办事的难度收费标准不同。长此以往,政府内部的蛀虫就会慢慢繁衍,同化情况严重,蚕食政府的内部根源,消磨人民群众的信任感,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党风廉政建设是我国党内建设的重点。但在部分距离中央政府较为偏远的地区的政府,仍然存在严重的问题,比如前几年出现的贫困县政府建设的外观与白宫相同,其豪华的内饰也让人民群众所惊叹憎恨。
(三)行政管理方式不完善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2]。在当前的形势下,政府对于媒体和新兴行业的监管显然并不完善,许多的网络平台和媒体渠道,充斥着恶俗的内容,大量包含着色情、暴力等元素的信息流传。还有些不负责任的媒体,断章取义,所公布的文章或是视频刻意抹黑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不仅误导了公众的价值观,颠覆着公众的审美观,还影响了社会秩序,对党治理国家造成恶劣影响。长此以往,难免会对国家的下一代荼毒,还没有心智成熟的未成年人受到网络信息的蛊惑,沉迷网络游戏、网络直播,造成经济损失和文化水平低下等影响,对于网络不分情况就肆意宣传党的丑闻,未成年人没有很好的判断能力,在今后的生活当中留下阴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些事件当中,政府的行政管理手段缺乏,没有合适的法律法规对其约束,即便采取了类似罚款等措施,对于违法者的惩治力度还是不够,违法成本低,违法者在受到处罚后还会继续错误的做法。
(四)管理人才的缺乏
我国从古至今,就以中央集权的思想为主,领导的权力集中,职能划分不清,掌权者一手遮天,在工作单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单位的基层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管理机构的臃肿,使得工作缺乏效率和质量,每次的精简后因各个原因再次膨胀,用人制度以沿用过去制度为主,较为死板和传统,缺乏活力,以少数人选人,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的不到体现,会挫伤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得不到任用和培养,阻碍工作团体的进步。有部分地方政府在聘用和培养人才的时候,以专业技术型人才和业务型人才为主,对于管理人才不够重视。
三、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
(一)加强政府公职人员的服务意识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各个企业和公司都以服务为主,技术和产品功能都比较相似,服务可以作为企业的亮点,拓宽市场,增加效益,而政府作为非营利机构,服务意识的加强,也同样具有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的作用。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当今大势所趋,旨在缓解政府和群众之间的矛盾,为国家更好的制定政策和发展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地方政府应当深化改革,对公职人员加强党建,加强服务意识在其心中的比重,对待有需求的人民群众,及时解决问题,能一次解决的问题,决不让群众再跑一趟,对不能解决的问题,根据相关的规章向群众解释清楚,通过公职人员的耐心和合理的说明,让群众踏实的回家。各个部门要有责任感,公职人员也应当调整心态,以培养公职人员的为人民服务精神为主,积极做人民的公仆,加强党政学习,打消官僚主义作风,通过培训和开展活动等方式,与人民群众手拉手、心连心。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在人民群众心中根深蒂固的思想以及存在,想要彻底改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办到,所以应当从现在做起,树立优秀党员的模范,发挥其带头作用。通过国家的大力管控,推进“打虎”“灭蝇”等措施的实行,坚决打压贪腐的恶势力,坚持建设党的廉政队伍。对于违法乱纪的官员和公职人员从严处罚,偏远的地方政府也应当加强监管力度,不能视而不见,坚决响应国家的号召。党员也要从自身做起,剔除自身的贪腐思想,在工作期间坚决不受贿,在工作闲余,也要做到“独坐防心”,在没被监督的情况下,也要坚守内心,牢记使命,不受名利所诱惑,在福利待遇上。政府也可以适当引用先进的思想理论,为公职人员提高生活保障,以“高薪养廉”的形式,开展政府行政管理工作。
(三)完善行政管理方式
国家立法机关应当敏锐捕捉到形势的变化,防患于未然。对于一些新兴行业,在初期就完善好法律法规,领先于违法者一步,将其内心的阴暗扼杀在摇篮中。对于一些不法言论的产生,应当追本溯源,找到散布者追究其责任,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首先要秉承有法可依的思想,不偏私、不舞弊,公平公正处理社会事件,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应当合理合法,对待部分偏远地区,文化水平不高的城市,加强法律教育,普及法律知识,以多元化方式处理事件,尽量以减轻损失,并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主[3]。
(四)增加管理人员的选用方式
管理人员作为部门的核心成员其作用不言而喻。首先应当注重新进人才的选用和培养,在选用人才的时候,不仅要对其工作能力进行考核,考察其专业水平和知识含量,也应当对其人品和性格进行考量,以符合单位需求为主,选用德才兼备的人才进行培养,锻炼其工作能力,完善其思想境界。单位提出绩效管理等方式,对工作人员提出要求,防止“铁饭碗”的公职人员混日子,补充管理团队人才,提高竞争意识,让其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工作激情和效率,从而使政府的管理水平提高。
结语:
政府作为带领人民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权力机关。改革的过程当中不能一味采取过去的老办法,应当与时俱进,完善管理制度、管理思想和内部建设。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利用科学的手段深化自身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更好的促进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建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
参考文献
[1]刘兰炜,杨婉莹.对深化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2015(36).
[2]张剑飞,李东玲.对深化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南方农机,2017(23)
[3]张再生,李九阳.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1).
论文作者:于晨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5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政府论文; 地方政府论文; 行政论文; 人民群众论文; 公职人员论文; 管理体制改革论文; 工作论文; 《知识-力量》5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