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战线的思想解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解放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战线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6773(2000)02—0003—08
教育(其中包括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系统,从宏观上说,主要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一是思想观念,主要是与一定社会的文化相联系的教育目的和价值观;二是结构体系,主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相适应的宏观人才培养模式;三是行为规范,主要是规范教育系统内部诸行为主体的行为准则、地位、作用、权利、义务及其相互关系的制度和法规。教育的发展从来不是孤立的,主要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决定的。时代发展、变化了,教育(其中包括高等教育)或迟或早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其中相对变化得比较缓慢的是思想观念,因为它与一定社会的文化联系得最紧密。因此,及时地转变与时代发展、变化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就成为教育不断改革创新、使之与时代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先导。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主要标志,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迫切需要高等教育进一步改革创新与之相适应,关键是要在理论的指导下使我国教育战线的思想观念不断地得到解放。
1978年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战线,主要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教育思想大讨论:
一、关于真理标准和教育本质问题的大讨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最根本的,是要按教育规律办教育。但是,我国对教育的本质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搞得很清楚的,常常受到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制约。我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随着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这也是我们的教育思想不断得到解放的过程。
1978年以来,在教育本质问题方面,我们的认识主要有三次比较大的飞跃:
第一次,1978年通过参加在全国范围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否定了“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强加给我国教育战线的“两个估计”,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深入开展了关于教育的本质及其社会属性问题的大讨论,明确了教育既有上层建筑的社会属性,在阶级社会里有鲜明的阶级性,又有经济基础的社会属性,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从而为制定新时期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开展,教育的文化功能越来越突出。正是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同志在论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时明确地指出:“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深刻地揭示出教育与文化建设之间的本质联系。
第三次,当前,我国正面临世纪之交经济、科技、综合国力和意识形态领域的严峻挑战。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个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与此相适应,在1999年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地发出了“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号召,进一步突出了教育“以人为本”的实质。
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使我们逐步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文化活动。
明确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文化活动,关键是要在教育活动中正确认识和处理教育与社会、人、文化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主要应当树立以下四个理念:
1.高等教育是一个广泛的领域
从总体上说,高等教育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领域:一是如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办好大学,它要渗透到各个层次、各类学科(专业)、各种类型(形式)中去,侧重一个大学个体的教育和办学行为,可以称为“微观领域”;二是如何建设与一定社会需求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制度和体系以及对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运作进行宏观管理,它要与不同国家、地区、行业的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背景联系起来,侧重整个高等教育制度和体系的建设以及对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运作的宏观管理,可以称为“宏观领域”。高等教育的“宏观领域”与“微观领域”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办好大学都离不开一定社会的需求和环境,总要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因素的制约,而且是在政府及其教育管理部门的宏观管理下进行的; 而建设与一定社会需求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制度体系,最终是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办好大学来实现的,政府及其教育管理部门对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运作进行宏观管理的对象主要就是大学。这两个领域联系的结合点,就是教育与社会、人、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是它们共同的理论基础。
2.人的发展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
教育最本质的、唯一的社会职能是培养人,教育的目标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所要求的人,这就是说,教育既是社会发展、也是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社会和人都是需要教育的主体。一方面,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地延续和发展,而教育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地延续和发展是通过使个体社会化,培养社会所要求的人实现的;另一方面,教育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人通过接受教育发展自己的目的也是使自己社会化,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教育培养人是以文化的传递、选择、融合、创新为基础的,教育活动的本质是文化活动,其基本要求是把人类创造的文化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学识、才能与品德,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成为社会所要求的人,而且教育与社会(包括经济、政治)的联系也是以文化为中介的。由此可见,人的发展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它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地延续和发展,其基础是文化的传递、选择、融合和创新。
3.教育具有多种社会属性
首先,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和知识经济已经初见端倪的今天,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更是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教育具有经济基础的性质,是一种特殊产业和潜在的生产力,这是世界上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教育可以互相学习、借鉴,现代教育日益具有国际性的基础。其次,人不仅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教育这种培养的人的活动总是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要服务的,在阶级社会里总是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的,因此,教育具有上层建筑的性质,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再次,由于教育的发展与经济、政治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不平衡性,尤其是教育思想观念与一定社会的文化联系得很紧密,所以,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常常表现出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和主体性,它不仅应当适应而且可以引导社会发展。
4.社会价值、人本价值、文化价值是辩证统一的
应当认识到,在教育价值观中,社会价值是最终目的,人本价值是核心,文化价值是基础,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在这三者中,最重要的,是要坚持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人本价值的统一。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目的、互为条件,教育必须协调这两种基本功能才能充分实现其价值。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人本价值发生矛盾的主要表现是教育的工具价值与教育的理想价值的冲突。教育的功利性和工具性是客观存在的,不仅社会发展需要有功利性和工具性,人的自身发展需要也有功利性和工具性。但是,过分地追求教育的功利性和工具价值,无论对社会发展还是人的自身发展,都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态度应当是:既要承认教育的工具价值的客观存在,又要引导人们追求教育的理想价值。文化是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教育最本质的、唯一的社会职能是通过传递、选择、融合和创新文化培养社会所要求的人,这是实现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人本价值辩证统一的基础。认识这一点,对认识和处理教育工作中的许多矛盾是至关重要的。
二、关于高等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大讨论
1992年党的十四大作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这是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十四大报告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到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需要有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
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是对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制度和体系的探索和建设过程,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高等教育与社会主义市经济问题,就是一个涉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制度和体系全局的、有战略意义的、新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我国教育战线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关于高等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大讨论,并取得了初步的共识。主要是:
1.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应当采取“选择性适应”的方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其中人才和技术资源的源头主要在高等学校。在当今世界,谁争得人才和科技的优势,谁就争得市场,也就争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必将对高等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和产生全面的、深刻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从总体上看,对高等教育的积极影响是主导的,将会给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以巨大的推动。主要表现在:
(1)大大增加对人才的需求,促进高等教育在规模、结构、 质量、效益上积极稳步地协调发展,规模将与综合国力相适应有较大的增长,逐步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结构将与产业、技术结构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更加匹配;质量将沿着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方向上一个台阶;效益,特别是规模效益和经济效益将有明显的提高。
(2)大大增加对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需要, 促使高等学校在继续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大力开展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和咨询服务,兴办科技产业,使更多的科技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并且组织精干力量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发展高新技术任务,促进相关学科的科研水平和学科建设进入先进行列。
(3)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 国家集中计划和政府直接管理的高等教育体制,转换运行机制,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相应的科技、政治体制改革以及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相适应的、新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等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
(4)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必然会带来人们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并将对高等学校和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诸如成才意识、竞争意识、个人价值意识、自主办学意识等。
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固有的弱势以及目前市场经济发育尚不健全和人们还不善于处理教育规律同经济规律之间的矛盾,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还有消极的一面,这一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反映得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
(1)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和一段时间内, 社会分配不公现象的出现以及经商浪潮对高等教育的冲击将会十分强烈,可能导致教育、教学质量面临滑坡的危险,科学研究工作也有可能出现单纯追求“短、平、快”的倾向。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的人才流动是必然的, 其趋向是由低价值向高价值方向流动。由于在一段时间内高等学校与社会上一些部门工资待遇的反差较大,将有可能造成教师队伍的严重不稳,尤其是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将有可能流失过多,令人担忧。
(3)在新旧体制转换的过程中,旧的体制要改革, 新的体制尚未建立,有可能出现一方面尚未真正做到面向社会自主办学,而另一方面政府在宏观上又有些失控,使得在一段时间内教育、教学秩序可能出现一些混乱现象。
(4)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在社会上可能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错误思潮以及一些格调不高的消极现象,这些都有可能对高等学校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带来消极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由于我国目前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正在建立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我国高等教育的冲击和影响不仅是全面的、深刻的,而且从一开始就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二重性。从长远看,从本质看,积极影响是主导的、决定性的,但对负面影响也不能低估。这些负面影响,有些是市场经济发育尚未健全和人们还不善于处理教育规律同经济规律之间的矛盾造成的,在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暂时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人们新鲜经验的积累将会逐步得到解决;而有些则是市场经济固有的弱点引起的,将长期起作用。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冲击和影响的二重性,我们的基本对策是采取“选择性适应”的方针,从而在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积极影响的同时,把其负面影响的作用降低到最低程度。
2.在高等教育的运行中实行计划与市场结合的复合机制
高等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实质上就是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一方面,高等教育应当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应发挥高等教育对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反作用。按照系统论的观点,高等教育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它们之间既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的性质、社会职责、遵循的规律又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处理高等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是,高等教育既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又要在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时注意遵循高等教育的自身规律,关键是要正确认识教育的产业性质及其运行机制。
首先,必须明确具有非义务性质的高等教育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只要有社会分工存在,社会成员、社会各部门之间相互交换劳动就是不可避免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交换的形式,一是产品作为商品通过市场上买和卖相互交换劳动;二是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服务劳动,接受服务劳动的一方向提供服务劳动的一方支付报酬。教育活动不是经济活动。当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经济社会和实行市场(商品)经济以后,教育劳动就具有服务性质,教育部门向社会其它部门和社会成员提供的是以人才培养为其主要内涵的服务劳动,教育提供的服务劳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已被消费、转化了,人才和知识都不是教育的产品。但是,教育在提供服务劳动时是需要有师资、设备、资金等教育资源投入的,它所提供的服务劳动也会创造价值,应当得到相应的补偿。由此可见,教育(其中包括高等教育)具有产业性,从社会劳动分工和产业划分的角度应当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明确教育(其中包括高等教育)具有产业性,从社会劳动分工和产业划分的角度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是我们全面、深刻地认识高等教育的产业性质及其运行机制的重要前提。
其次,必须认识到,尽管教育(其中包括高等教育)具有产业性,从社会劳动分工和产业划分的角度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但高等教育是一种特殊产业。其特殊性主要是:“以人为本”是教育价值的核心;高等教育提供的是“准公共物品”,兼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双重性质;高等教育是一个全局性、先导性的基础产业;高等教育一般不得以赢利为目的。正因为如此,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必然是一种“复合机制”。“复合机制”在这里主要是指,在高等教育这样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文化系统的运行中,不能简单地以市场和计划这两种机制中的任何一种机制作为基本机制,而应当十分谨慎地区别不同情况,恰当地选择和运用市场或计划机制,有的时候以市场机制为主,有的时候以计划机制为主。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资源得到比较优化的配置,以利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高。
由此可见,在高等教育产业属性的问题上,要反对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混淆了教育活动与经济活动之间的本质区别,主张同经济活动一样,把市场机制作为教育运行的基本机制,甚至提出“教育要产业化”、“人才要商品化”、“要把学校推向市场”;另一种倾向把教育活动与经济活动完全对立起来,简单地认为教育是一种非经济现象,排斥市场机制在高等教育运行中的积极作用。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高等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基本关系。只有区别不同情况,灵活、巧妙地运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机制,才能使高等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地发展。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的主要结论是:
(1)高等教育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 具有全局性、先导性的基础产业,国家应当采取有力的政策积极发展,积极鼓励和引导居民的教育消费,大力推进校办产业的高科技化,加速高等学校后勤工作社会化的进程,充分发挥它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作用。
(2)由于高等教育提供的是一种“准公共物品”, 兼有“公共性”和“私人性”的双重性质,所以高等教育的运行应当实行计划与市场两种机制相互结合的复合机制,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又要注意人才不能商品化,也不能把学校推向市场,以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3 )要以高等教育的成本补偿理论为指导积极建立多元投资机制,积极推进学生收费上学和自主择业制度,以市场为主要导向积极发展民办(私立)高等教育,并在现代大学的办学中积极引进企业经营的理念和模式。
(4)从总体上说高等教育不能产业化,仍然是国家的事业, 国家必须在投资上给予充分的保证,并且加强对高等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管理,以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地向前发展。
3.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高等教育体系
长期以来,在以产品(行业)经济为主要特征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形成了中央部门与地方政府分别举办和管理高等教育的体制,这个体制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同时带来了“条块分割”、“小而全”、重复设置和效益不高等种种弊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一方面政府管理企业和经济、教育的职能正在转变,另一方面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地区、部门之间的分割和封锁。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中央部门与地方政府分别举办和管理高等教育的体制必须改革,高等学校“条块分割”、“小而全”、重复设置和效益不高的状况必须改变。
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建立中央(主要指国务院及其教育主管部门)与地方(主要指地方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两级管理,分工负责,以地方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统筹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逐步形成主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新体系。
(1)所谓“统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全国有统一的路线、 方针、政策、法规和统筹规划、宏观管理;二是要打破地区、部门“条块分割”的局面,建立起全国统一的高等教育体系;
(2)所谓“开放”,也有两层意思:从微观上说, 高等学校要淡化单一的隶属关系,真正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从宏观上说,全国是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相互沟通的高等教育体系;
(3)所谓“竞争”,就是在生源市场、技术市场、 人才市场和资金市场上开展平等、公开的竞争,促使高等学校在竞争中不断提高学术水平、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4)所谓“有序”,最根本的, 就是要通过立法来规范高等教育系统中诸行为主体(主要是学校、社会、政府、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规范、地位、作用、权利、义务及其相互关系,逐步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
4.转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高等学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激烈竞争中要立于不败之地,最终也要取决于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认识和处理体制改革与教学改革、教学工作与学校其它各项工作之间的辩证关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把提高教育质量摆在突出的位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原有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新的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要求作出相应的变革。主要是要逐步实现以下四个转变:由计划经济体制下过分强调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重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转变;由计划经济体制下注重培养专门知识、技能、能力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把培养专门知识、技能、能力与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结合起来转变;由计划经济体制下强调服从社会需要,比较忽视人的个性发展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在服从社会需要的前提下充分发展人的个性转变;由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化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转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在于转变教育思想观念。长期以来,在我国教育战线,在教育思想和观念上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争论:一是社会本位与人本位,即教育主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是人的发展需要;二是选择与发展,即教育工作的重点是放在选拔英才上还是放在促进每个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上;三是功利与公益,即教育工作仅仅是培养有专门知识、技能、能力的工具还是培养教育健全的人格和富有创造力的人。近几年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提出了“素质教育”,这是教育思想和观念上的革新,强调在“素质教育”中要努力做到“四个统一”,即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统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统一,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统一,文化的传递与文化的创新的统一。“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充分发挥人的主体精神,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对高等学校的德育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和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新形势下,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十分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的德育工作。要继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高等学校的根本指导地位,要继续坚持和加强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努力实现政治与业务、知识分子与工农、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大学生培养和造就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要积极探讨新形势下大学德育工作的内容、形式、途径和方法,并作出相应的改革。大学德育工作的内涵、外延和功能将会扩大;大学德育工作的模式将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大学德育工作的目标将由单纯注重知识传授向既重知识,更重能力、更新观念的方向转变;大学德育工作的方法要少而精,注重实效。
研究、解决高等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是一项战略任务,必须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急于求成的态度是不可取的。但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又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的一项活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所以又必须积极推进。“既要做持久的努力,又要有紧迫感;既要坚持方向,又要从实际出发,区别不同情况,积极推进”。这就是我们应当采取的唯一正确的方针。
三、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问题的大讨论
党的十四大以后,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全国范围内,坚持政府、学校和教育理论工作者的结合,比较深入地开展了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提出了一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要点”。这个“要点”,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改革正反两个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初步回答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自觉性,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改革也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回顾、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改革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的基本要点是:
1.战略地位
教育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问题,是确立教育发展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教育的发展从来不是孤立的,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要服务并受其制约,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从根本上说,教育必须主动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相适应,应当符合国家发展的总目标,并有利于促进其发展。但是,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开发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基础,而且教育还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所以,在一定的条件下教育将会起反作用,引导或制约社会发展。因此,教育是国家的事业,国家应当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并把教育放在国民经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办学方向
我国目前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在我国高等教育工作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本要求,就是在高等教育工作中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理解和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最重要的,是要使高等教育工作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同时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教育的社会价值、人本价值、文化价值的辩证统一。在我国高等教育工作中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还必须坚持和发扬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和优势,主要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高等教育工作中的根本指导地位;坚持高等教育工作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方向,把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努力实现政治与业务、知识分子与工农、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坚持党对高等教育工作和高等学校的领导。
3.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另一个本质特征,就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就决定了在这个特定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应当采取“积极稳步,优化结构,着重提高,注重效益”的总体发展战略。从总体上说,我国高等教育应当采取积极稳步的、可持续的发展方针,总规模应与我国的综合国力相适应,应以内涵发展为主,优化结构,着重提高,注重效益,努力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辩证统一。地区、行业、学校、个人之间的发展具有均衡性,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突出特点之一。因此,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应当允许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行业、学校和个人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需要和可能,分别确定发展的目标、规模、速度和重点。
4.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第三个本质特征,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中国大地上扎根并初步显示出优越性,但由于它是一个新生的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还存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逐步解决”。长期以来,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的是国家集中计划和政府直接管理的体制。这个体制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内曾经发挥过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科技、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日益暴露出其主要弊端是政府的权力过分集中,高等学校缺乏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活力。改革的方向是,遵循教育的自身规律,与经济、科技、政治体制改革相适应,逐步建立起在政府的宏观管理下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和相应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5.运行机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到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诸多领域,需要有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高等教育是一种非义务性的选择性教育,它提供的是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其主要内涵的服务劳动,这个劳动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已被消费、转化了,知识和人才都不是高等教育自身的产品,但它能够创造价值,包括社会价值、人本价值和文化价值。所以高等教育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它是一种特殊产业,其主要特征是:以人本价值为核心;提供的是“准公共物品”;是一种全局性、先导性的基础产业;一般不能以赢利为目的。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既应当采取有力的政策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产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高等教育运行中的积极作用,又必须明确从总体上说高等教育不能产业化,人才不能商品化,也不能把学校完全推向市场。这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将是计划与市场相互结合的复合机制。
6.根本任务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学校全部工作的重心。在我国,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新时期党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集中地体现了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认识,是新时期党对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全面理解和贯彻执行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工作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中心环节,也是高等学校加强教学工作、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方向和基本要求。为了保证和不断提高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应当建立、健全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高等学校内部的教学质量保障为基础,同时接受政府和社会对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外部监督。
7.办学模式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原理,也是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主要内涵。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在我国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结合,是现代大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坚持学校教育与经济、科技的结合,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我国在政府的宏观管理下建立、健全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体制的中心环节。
8.教师队伍
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和道德观念的传播者,担负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光荣使命。在人才培养的工作中,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要求是教育目标的贯彻、教育内容的选择、教学艺术的把握和教师的为人师表。教师还是国家发展科学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军,承担着知识应用和创新的历史重任。教师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科学事业发展的根本大计。
9.教育投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应当极大地提高全党和全社会对教育在国民经济中战略地位的认识,千方百计,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以保证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但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穷国办大教育,教育投入不足的现象将会在我国长期存在。这是一个十分尖锐的矛盾。我们一定要以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理论为指导,重视和发挥教育需求和消费市场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对教育事业的多元投资机制,包括:以政府为主、以社会力量为辅的高等学校举办体制;高等学校学生上学收费和自主择业制度;以自己科技成果的水平和质量赢得客户、课题和经费,积极兴办科技产业;积极争取社会赞助和银行贷款支持。
10.党的领导
坚持党对高等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工作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新时期的教育方针,积极稳步地发展、改革和创新高等教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根本保证。在我国,高等学校应当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要对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并做出决策,同时保证校长充分行使自己的职权。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学校的党组织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高等学校党委的主要领导干部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教育家。只有这样,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伟大事业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四、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的大讨论
1995年以来,为了迎接世纪之交世界范围科技、经济、综合国力、意识形态领域的严峻挑战和主动适应国内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一场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积极稳步地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大讨论,由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引发出关于“以人文、科学、创新的统一为核心的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讨论,由积极稳步地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引发出关于“高等教育宏观结构改革,重点是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问题的讨论。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并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这场教育思想大讨论进一步引向了深入。
1.我国高等教育新的重大历史转折
1985年以来,我国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在高等教育的宏观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主要表现在:制定并贯彻实施了“科教兴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相应的科技、政治体制改革相适应,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结构布局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初步建立起计划与市场、督导相结合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和相应的高等教育宏观调控机制;国家颁布了《高等教育法》,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走上了依法治教的轨道。这样,就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从以宏观改革为主向以微观改革为主转移奠定了基础。
21世纪正在向我们走来。面对世纪之交的严峻挑战和国内正在进行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基本矛盾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同高等教育现有供给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二是世纪之交的严峻挑战和国内正在进行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同高等教育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这是1999年6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并作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时代背景。以这次会议的召开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颁布为标志,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将逐步开始由以宏观改革为主向以微观改革为主转移。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新的重大历史转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跨世纪人才的主要特征
教育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之间的矛盾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数量方面的,另一个是质量方面的,在这两个方面中,质量方面的不适应是主要的。教育目标,是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标准,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人的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与世纪之交经济、科技、综合国力、意识形态领域的严峻挑战和国内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相适应,我国跨世纪人才的目标应当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的,既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又富有主体精神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统一的,通专结合的,能在复杂、多元社会里正确识别、选择和创新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
众所周知,现代大学教育是一项十分昂贵的事业,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现代大学带来压力,许多国家的大学不得不以直接可见的经济效益来证明其教育价值。应该说,现代大学教育以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要目标是无可非议的,现代大学教育帮助学生寻求实用和令人满意的职业也是必要的。但是,当前大学教育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是“见物不见人”,普遍存在着过度专业化和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显然是不可取的。
面对世纪之交经济、科技、综合国力、意识形态领域的严峻挑战和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针对当前大学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过度专业化和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是国家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它是我国实行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以人为本”,是一种科学的教育哲学观,其主要内涵是:人和社会都是需求教育的主体;培养社会所要求的人是教育活动的中心;社会所要求的人应当是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人;学习和成才的主体是学生。人的综合素质,包括基本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两个方面,基本综合素质的主要内涵是品德、学识、智能和体质,它既是养成健全的人格和对未来适应的根基,也是提高专业素质的基础。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文、科学、创新的统一,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统一的跨世纪人才。由此可见,“以人为本”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质所在。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中,我们应当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最重要的素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以多样化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到2010年前后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日益增长需求作出的重大决策,关键是要在扩大规模的同时继续深入进行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改革,以多样化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主要措施是:国家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并使其中一些向世界高水平大学迈进;本科以上的高等教育应以提高学术水平、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工作重点;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高中后短期高等教育和民办(私立)高等教育以及现代远程教育、大学后继续教育;积极建立构建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高等教育体系。
〔收稿日期〕2000—04—13
标签:教育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教育本质论文; 市场管理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 大学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培养理论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工作方向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国家部门论文; 服务文化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