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强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肌力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于2017.11-2018.11,1年内在我科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20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00例,使用常规方法护理)和观察组(100例,使用强化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完成后,治疗有效率、肌力、E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两组患者完成护理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在对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通过强化康复护理能够取得更佳显著的效果。
【关键字】脑梗死;强化康复护理;肢体肌力恢复
脑梗死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又称缺血性卒中,致残致死率极高,多发于中老年人,脑梗死幸存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残疾,肢体上的主要表现为偏瘫、肢体麻木、半侧肢体障碍等,因此康复训练及其康复护理是尤为重要的[1]。本文中,对脑梗死患者强化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做了如下具体介绍。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7.11-2018.11,1年内在我科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200例。所有患者确诊为脑梗死,肢体肌力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100例,男60例,女40例,69.85±9.85岁)和观察组(100例,男65例,女35例,69.15±9.36岁)。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科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加强康复护理,具体护理如下:
1.2.1常规护理
(1)饮食护理。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低盐低脂的容易消化的半流质或流质食物,不能吞咽者给予鼻饲,每次鼻饲量控制在200ml以内,每日4-5次,饮食护理时应注意患者餐具的清洗、消毒。
(2)心理护理。脑梗死患者情绪多变,易怒、易烦躁、易悲观,应从心理上给予关心、体贴和安慰,多与患者沟通,引导患者树立积极向上的乐观的生活态度。
(3)并发症的护理。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畅通,每日定时翻身拍背,当病人有痰液时,应予以吸痰处理,可适当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此体位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流出,防止发生窒息,同时应给予患者保暖护理,预防感冒,长期卧床病人一般机体抵抗力较弱;预防褥疮:昏迷患者要定时翻身,每隔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后上床栏,注意防坠床;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容易发生堵塞,护理人员应勤适当翻身,且康复治疗中给予抗凝药物辅助预防[2]。
(4)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时,护理人员可为患者详细讲解脑梗死的发病原因及康复方法等,要让其了解如何进行自我肌力锻炼。
(5)用药指导。在提供药物治疗时,护理人员需为每位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药物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在服药时间提醒患者正确服用药物,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不可自行更改剂量或停药,如有不适,立即告诉医生。
1.2.2康复护理
(1)肢体护理。肢体摆放位最佳为良姿位,良姿位具有能使躯干和肢体保持在功能状态的作用,可以抑制异常姿态。主要有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
(2)关节训练。肩关节训练方法:外旋、内旋、外展、上抬、屈曲;肘关节的训练方法:伸展、前臂旋前及旋后,屈曲;腕关节训练方法:背伸;指关节训练方法:伸展、屈伸、拇指掌测外展;髋关节训练方法:屈曲、伸展、外展、内旋;踝关节训练方法:背屈。训练原则:可在发病早期进行,患者取仰卧位,顺序为先健侧,后患侧,手法应轻柔、适度、缓慢,一般一个动作保持3-5秒,在无痛范围内完成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不应出现超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避免损伤患者关节,活动某一关节时,近端关节需予以固定,每日训练2次,各个关节的运动都要进行训练,每种做3-5次最适[3]。
(3)翻身护理。向健侧翻身方法:患者患侧膝关节屈曲,双手紧贴,护理人员同时翻转肩部和臀部。患侧翻身方法:患者屈膝平躺;足跟紧贴床铺,护理人员将膝关节向下托,同时翻转骨盆,接着移动肩关节,使病人翻转。
(4)坐卧训练。使患者先翻向健侧,用健侧肘与手撑床起身,前期以坐起约60度为最佳,保持一定时间,随着训练强度的加强,可逐渐坐起90度,整个过程应循序渐进,强度应适宜,不可过高。
(5)站立训练。当下肢肌力达到3级以上时可进行站立训练,如靠墙,借助拐杖等,站立时间逐渐递增,不可过长,根据个人情况,在家属陪同下进行训练,训练时间不宜过长,应循序渐进。
(6)步行训练。当患者能站立10-15分钟时,可开始进行步行训练,强度依次递增,但不可过度。训练时必须家属陪同,根据个人情况使用拐杖,护栏等辅助工具、注意安全,防跌倒。
(7)按摩护理:可适当按摩患者患肢肌肉,力度应轻柔,可按摩患侧合谷、足三里与曲尺等穴位。
1.3观察指标
采用欧洲脑卒中量表(ESS)评定患者脑卒中程度,包括意识、言语、理解力、定力等,分数越高标志脑卒中症状越轻,采用量化的肌力等级量表测肌力状况,肌力分数共计0-5分,分数越高代表肌力越强。显效:患者症状在治疗后有明显好转但没有完全消失。有效:患者症状在治疗后有一定好转。无效:患者症状在治疗后无任何好转,甚至更加严重。治疗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所有患者。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分数显示计数资料,使用t和“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卡方和t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效果分析
本研究中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在对两组护理效果分析后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也是当前对我国中老年人群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较大伤害的疾病。脑梗死患者一般肢体肌力功能低下或丧失,残疾给病人的生活带来了较大困难。传统医学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后期神经功能恢复方面重视度欠缺,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康复医学越来越深入人心 ,脑梗死患者后期的肢体功能康复治疗变得尤为重要,且致残后的脑梗死患者多数长期卧病在床,生存质量较为低下,康复治疗便具有了更为重要的意义[4]。
临床康复治疗中,康复护理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强化康复护理更是必不可少,康复训练与康复护理结合对于患者的治疗更为有效。
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加强临床的康复治疗,加强康复护理也尤为重要。当前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常规护理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护理方法,并且能够取得一定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脑梗死患者在肢体肌力方面有特殊需求,与其他病人不同,因此需要在基础常规护理的情况下,加强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也得到了较多关注,通过康复护理的方式,可对患者肢体肌力恢复期进行有效护理,从而较好改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效果。本研究也显示,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加强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肢体肌力恢复程度[5]。
综上所述,在对脑梗死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通过使用加强康复护理的方式,可显著改善患者肢体肌力恢复程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胡丽英,李红.目标性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健康研究,2018,38(6):701-703.
[2]贲红颖.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改善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3,(1):219-219.
[3]高源.强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6):167-169.
[4]李文婷.分期康复护理改善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6):271-272.
[5]陈莉,李武军.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0):11-13.
论文作者:李芸
论文发表刊物:《护理前沿》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患者论文; 肢体论文; 脑梗死论文; 方法论文; 肌力论文; 关节论文; 效果论文; 《护理前沿》2019年第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