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技进步和各领域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电能供给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想要提高电网运行供电的质量,提高电网规模化的发展,则需要电网调度能提同步提升。由于近年来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大量普及与应用,现阶段电网多采用智能化技术运行,大电网调度智能化亦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表现形式。施行大电网调度智能化,大幅度提高调度能力,确保供电负荷和电能分布协调,提高电脑供给运输的安全性,对于综合管控电网系统的建立和完善起到了大力推动作用。本文将就大电网调度智能化的相关技术问题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大电网;调度;智能化;经济运行水平
大电网调度实现智能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于相关技术的分析和研究至关重要,调度智能化保证了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力推动电网的优质运行,提高供电水平,满足社会发展对于电网调度的需求。
1大电网调度智能化概述
在电网建设规划的各项内容之中,调度智能化是重头戏。调度智能化不仅可以提高能源的转化率,同时,对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也有深远的作用及影响。对于信息稳定性互动起到推进作用,同时加强了骨干运输电网的建设。对于调度智能化的建设,首先是要优化三道防线的建设,通过稳定频率和装置,加强对电压紧急控制的强化。其次是加强调度智能化的建设,实现动静态处理方式的协调配合,强化面对问题时的处理能力,确保供电安全稳定性,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2 大电网调度智能化的主要内容
2.1 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又被称作“电网2.0”,它在原有的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设备技术、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智能电网通过自动化的技术对于用户所耗电量进行统计和了解,并会向用户提供合理的使用方法。自动化的应用同时还能实现电网资源配置,节约资源。当发生突发事故后,电网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自行恢复运行。
2.2 大电网调度智能化
以智能电网为基础,大电网调度智能化对电网运行进行合理调动,保证符合及能源的均匀分布,保障了信息顺畅,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部分地区的电网调度智能化建设以三道防线建设和调度智能化建设为主,根据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提高事故处理能力,确保三道防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外,调度智能化将动静暂三态分析相结合,提高技术处理能力,使调度工作不断优化。
3 大电网调度智能化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3.1 智能电网问题
由于智能电网对运行的稳定性要求较高,因此,在我国南方部分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智能电网虽然已经建立并投入使用,但因为各种原因的影响,电网运行的效率不高。另外,某些地区经济处于发展阶段,虽然电力使用一直保持的持续稳定的增长,但是由于电网的规模运行大,只能维持在预防阶段,对风险产生还不能有效的解决和处理。
3.2 调度智能化问题
3.2.1 调度智能化的技术水平不够
目前国内部分地区的调度智能化水平不足。由于调度智能化以智能电网为基础,只有将协调力,技术处理能力,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充分发挥,才能与智能电网的运行环境相协调,满足其对各项资源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部分地区电网的基础数据信息准确性不够,造成了调度智能化无法有效进行,继续对其进行相关的技术改造。
3.2.2 调度智能化的分析计算水平有限
(1)对电网运行的估计能力欠缺。一般来讲,通过对运行故障采用量化分析的手段,计算得出结果。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判断,确定原因,进而提出技术处理措施。目前来看,某些地区的调度中心对电网运行状态的估计能力不足,分析计算误差较大,这就需要改善措施,对现存问题进行解决。
(2)三道防线控制存在误差。三道防线是确保电网能够正常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传统的三道防线一般经过离线整定,往往在控制工作中存在较大的误差,对电网正常运行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3)预警装置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具有高敏感度的预警装置对于有效控制支撑平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出现问题时可以进行实时报警。然而部分地区的预警装置并未完全发挥其作用,缺乏实用性。
4 大电网调度智能化技术
4.1 建立分布式数据中心
在电网调度过程中,通过信息采集设备反馈回来的信息,根据电压,电流,负荷等实际参数进行编制调度计划并开展工作。因此,在电网运行过程中,数据的收集至关重要。现阶段电网运行中产生的数据信息有一次设备信息,二次设备信息,调度信息,环境信息等。因此,要建立完善的分布式数据中心,建立能够独立工作的数据采集信息,对数据进行准确的采集。另外,要注意前端采集系统产生不一致的余数,对于不同数据的融合很难实现,例如RTU和PMU在电网运行环境中很难融合。数据交换方式上,由于横向数据和纵向数据交换缺乏规范,数据交换缺乏可靠性。因此,想建立分布式数据中心,要针对业务流和数据流进行分析。采用关键技术分布式部署,实现数据交换的突破。必要的时候,应联合多急调度对分布式数据中心进行建立。
4.2 建立智能在线仿真平台
由于一些地区电网设计结构相对复杂,连接方式为直流交流线路混合连接,运行方式也多种多样,造成电网运行的稳定性无法得到保障。另外,部分地区使用离线仿真计算,由于计算不够准确,结果不具备参考性,加上校核功能不足,即便在线仿真仍存在校核功能不足,或是预警功能实用性缺乏等相关问题。因此,需要采用先进的智能在线仿真技术,根据其计算出来的结果辅助政策的指定,将调度工作从经验化转型为智能化。要做好计算机信息技术化的调研工作,探索使用先进仿真算法并优化,升级软件和硬件,建立只能仿真平台,合理运用云计划,网格计算等先进技术,对在线模型,实时预警,编制实施计划等方面积极研究合理的技术手段,方便应用到实践领域中去。
5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网规模日益扩大,智能电网成为了电网规划过程中的重点。因此建立综合管理控制系统,开展电网调度智能化工作,提高资源配置,可以很好结局我国现阶段电网运行中存在的供电符合分布不均匀等问题。每个地区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研究,争取尽早实现电网智能发展,对大电网调度工作中的技术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并解决,使大电网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
参考文献:
[1]周华锋,李鹏,胡荣,梁寿愚.南方电网调度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J].南方电网技术,2011,5(01):14-17.
[2]钟海亮.浅谈智能电网实现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1(34):55-55.
[3]石超伟.智能电网实现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思考[J].学术论坛,2014(17):193-193.
[4]金益益.刍议智能电网实现的若干关键技术 [J].电源技术应用,2012(09):37-38.
论文作者:吴晓虹,黄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技术论文; 地区论文; 在线论文; 能力论文; 信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