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前锋区得胜小学校 广安 638000)
数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是我们了解客观世界的基本工具。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发现数学和掌握数学,教学的内容应当是源于学生生活,适应未来生活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内容。新课标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一、学习是一种生活
正可谓: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作为一名数学教学教师,感觉数学课成了许多学生最头痛的一门学科,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其原因就是教师在上课时往往照本宣科、纸上谈兵,书上有什么就讲什么,出什么就算什么,不能灵活运用教材,不能联系生活实际,使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失去了兴趣。我们要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举个简单的例子,购物是每个学生都有的经历,在购物的过程中不就是运用数学,学习数学的过程吗?这个过程不但使学生学会了用钱,算账,还学会了交际,学会了公平交易的道理。学生就能在生活中不知不觉的学到了数学知识。
二、创设学习生活情境
教师是学生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历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应用题教学一直是数学教学中最头痛的一环,因为它本应是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但在教学上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仅仅就题讲题,只考虑它的解题方法、步骤而不考虑它的应用性,所以导致本应是妙趣横生的应用题成了许多老师、学生心中的棘手题。例如:相遇问题应用题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小明和小红分别住在学校的南北两侧,他们同时从家出发去学校相向而行,小明每分钟走50米,小红每分钟走55米,6分钟后两人同时到达学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小明和小红家相距多少米?尽管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相遇问题,但学生对“两个人在同一时间从同一路程的两端相向而行,到相遇所行的路程,就是两家的距离”理解肤浅模糊,因而不能把实际问题概括为数学问题。在解题之前,笔者就找两个小朋友到讲台上来,分别站在讲台的两边,同时出发,相向而来,他们间距愈来愈小,直至相遇,使学生清楚地看到,两个小朋友在同一时间内相向而行到相遇的所行的路程,就是两人的距离,以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然后两个小朋友再从讲台两边同时出发,相向移动一步,(向学生说明:假设就是小明和小红走一分钟),这样共走了六步至相遇,是学生进一步明白,两个小朋友1分钟所行的路程和就是速度和,同一时间内共行的6个速度和就是两家的距离,这时已水到渠成,笔者稍加点拨,学生就能把应用题中的实际问题概括成数学问题:“速度×时间=路程”,顺利地解答出应用题。
三、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著名教育学者魏书生老师的快乐学习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不是为了受罪,它是为了充满希望的明天。我们要让学生乐观的面对学习上的困难。当你达到了这一境界,你就能从生活中找到乐趣,你也就能够学得更好。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始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快乐为主导,要让课堂成为一个大家庭,让学生在这个大家庭中,主动去学习,主动去生活,因为每个学生都是这个家庭的几十分之一。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学习的成长过程也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我们要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快乐的生活。
数学实践活动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活动,是教师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这个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是其年龄段感兴趣做得了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活动中更好地积累经验,感悟、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调动学习情感,为今后更有效地学习打好基础。本学期我在二年级学生中开展了“问题银行”活动,提供探究性学习场所,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问题。学生通过同学间的合作、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找课外书等途径,让学生从以往什么都是“老师说”的怪圈中跳出来,从小养成积极思考,敢于探索的良好品质。活动中,同学共提出不同问题100多条,表现出了良好的问题意识和求异思维能力。二年级开展了“我家的数字”活动,同学们通过度一度,量一量,对书本上介绍的长度单位的认识由抽象到直观。并通过电脑合成、手抄报等形式展示了各自的才能,反过来又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主动、生动、互动的效果,使课堂教学从“掌握型”走向“创新型”,为同学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开辟了广阔天地。
论文作者:程利华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9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9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应用题论文; 路程论文; 要让论文; 过程论文; 快乐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9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