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与青少年健康成长_家庭教育论文

改革教育与青少年健康成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健康成长论文,青少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纪交替之际,风云瞬息万变。电脑和网络的出现,把人类带进了风驰电掣的信息时代,一个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的新时代。高科技的飞速进化,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紧迫,世界各国都更注重对青少年的培养,努力地探索着改进教育之道。整个社会全方位地不断演变,对人们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急切要求。琳琅满目的新生事物,光怪陆离的时髦潮流,不可避免地对成长中的青少年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

一、当代中国青少年的特点

改革开放把中国带进了崭新的时代,经济建设欣欣向荣,人民生活蒸蒸日上,GDP持续多年快速增长,青少年精神面貌日新月异。相对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青少年,现在的青少年思想更活跃,掌握的信息量更大;敢为人先,热衷尝试新生事物;极富多元文化色彩,浑身散发现代气息;有独到的见解,具探索的精神;乐于张扬真实的个性、勇于表答歧异的看法;青春活力十足,创新意识浓烈。

在时代的召唤与祖国的培养下,中华大地涌现出一批批星光灿烂的模范青少年,如:徐本禹、洪战辉、刘芳艳、姚明、刘翔、杨威、程菲等。各条战线的优秀青少年展现着新时代的亮丽风采,为民族伟业作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他们代表着中国青少年健康的发展方向。

然而,由于经济发展变化迅猛,生活节奏急速加快,形形色色的信息铺天盖地,网络触角的延伸无处不在,人们的接受、消化及抵御能力不尽相同,有些青少年在鱼龙混杂的文化大潮中迷失了方向、荒废着青春,表现出以下的不良特征:十分自我、又失去自我,憧憬独立、却又依赖性极强;习惯于获取、但不愿付出,沉醉于消费、漠视积累;发展欠均衡、素质不全面,他们在某些方面相当突出,而其他方面却明显不足。近几年来,青少年中早恋、厌学、抑郁、擂肥、吸毒、帮派、暴力犯罪及自残自杀等现象层出不穷,特别是上网成瘾的问题日趋严重,尤为广大家长和教师所担忧,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2004年2月26日,中央颁布了极其重要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份长达一万二千字的红头文件,不仅是有史以来中央第一次专门针对未成年人教育所制订的重大文件;从世界范围来看,也没有哪个国家曾如此作为过。紧接着,5月10日至11日,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在京的其他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也都出席了会议。这种规格,在显示了中国政府对此项工作重视的同时,也表明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方面的不良现象是普遍并亟待解决的。

二、青少年问题形成的原因

要从根本上解决好青少年的问题,我们必须把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来。这不仅是为了治本,更是为了预防。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及案例剖析的基础上,我们认为,青少年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家庭教育的不科学、社会不良文化的误导,以及学校应试教育的压力等。

1.家庭教育的“三过度”

从家庭教育上来看,在当今“4-2-1”为主体的家庭结构中,孩子一出生就成为整个家庭的中心和重心。长辈们不遗余力地为孩子铺设一条最为理想而平坦的成长大道,从一开始就在家庭教育上表现为“三过度”:

(1)过度关爱

从婴儿期开始,家长们对孩子在物质、金钱上极其慷慨大方,竭尽所能地提供吃穿玩诸方面最佳的物质条件。孩子稍大一点后,基本上是要什么给什么——只要孩子高兴。这样,亲子关系物质化、金钱化了。孩子从小养成在物资和金钱上对家庭的依赖,而且越容易被满足的,依赖性越强。

家长们对孩子非理性的爱有两种:其一,自私的爱。家长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心理需要去“爱”孩子,想怎么爱,就怎么爱,不是根据孩子成长的客观规律去爱;其二,有害的爱。家长一味地依着孩子的要求去爱,不管是否合理,对孩子百依百顺。这就日渐养成孩子自我中心、唯我独尊的自私心理和放任性格,常常以哭闹、不吃饭等非理性方式来要挟家人,最终变成我行我素、不通情理、缺乏感恩心态的小公主、小皇帝。

(2)过度保护

众多家长错误地认为:“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总对孩子一百个不放心。他们与宝贝从小就同房、同床睡觉,有的孩子长到十多岁或更大,还是如此。对孩子的饮食、衣服、玩具、日常用品等都百般挑剔,要知名品牌,有的还必须彻底杀菌消毒。孩子稍有不适,动辄小病大治,无病猛补。有的家长甚至把家具的边边角角统统用海绵包起来,以免孩子磕碰伤着;天气稍冷,便把孩子从头到脚密密实实地紧裹着;孩子那么大了,还常常搂着、摸着、陪着、跟着、照着、护着,如此等等。

以上的不当作法,降低了孩子自身的免疫力和适应能力。孩子越不适应,家长越去过度保护。长期恶性循环,使得孩子缺乏独立性、耐苦性和艰难意识。当孩子的毛病很明显了,家长还时不时地指责道:“你这么大了,还这么不懂事,还要我操心,唉,真把我给急死了!”然后,还是去尽力而为地为孩子服务。

(3)过度期望

千百年的科举文化,不但使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风气弥漫神州,一心期望后代“光宗耀祖”的传统观念亦是普遍存在。因此,芸芸众家长们在对孩子过分溺爱关切的同时,又对孩子抱有极大的期许,一心望其成龙成凤。因此,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大资本,对孩子的学习上高标准、严要求。长辈们的这种心态写满脸上,时时明白地表露在语言里和行动上,结果使孩子觉得都是在为父母而学,不是为自己学习,渐渐失去学习的原动力。

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父母求胜的心也越来越强,而且越接近中考、高考,父母心情越急迫,对孩子的要求越高。这种极高期望的压力与早期过分的关爱保护形成强烈的矛盾反差,令已经骄娇二气十足的孩子很难承受。那从小就已定型的物质化、金钱化的亲子关系,难以使孩子真正理解家人的亲情之爱,这样就极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失去对长辈的尊重与情感。家长越焦虑,孩子越反感,不和谐的家庭关系就成了必然结果。亲子之间难以沟通,这又反过来对孩子的成长更加不利。

如此的“三过度”,使得青少年从小便在众多成人的包围中,既失去自我,又十分自我。家长们以物质与金钱为胡萝卜,以高分、高要求为大棒,对孩子进行溺爱加摧残的早期教育,使得亲子之间渐行渐远,不仅导致孩子对父母冷漠反感,甚或仇视敌对。更重要的是,孩子错过了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全心理素质的早期形成阶段,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2.社会不健康文化的侵蚀

过去人们常说:孩子生来是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今天看来,这种说法颇有点失于理想化了。在现代污染源众多的社会里,纯洁的白纸最容易被污染成废物,甚至是有害的垃圾。

当前社会上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和流行的负面意识形态,如:社会公德的缺失,法纪观念的松弛,崇高理想的淡化,物资攀比的风气,浮躁肤浅的时尚,以及“一切向钱看”的观念等等,对孩子的熏染是直接而全方位的。随着社会贫富悬殊差距的明显拉大,所造成的不同家庭现实经济状态,对孩子们的心理刺激是直觉而具体的:房子、车子、手机、电脑、娱乐消费等,特别是同龄人在金钱、物质占有上的差别,都可能会在其幼嫩的心灵上烙下深深的伤痕,导致他们人生态度的反向异化。

特别是网瘾青少年,被游戏里级别打得越高“钱”越多、成就越大的强烈刺激所吸引,以至于他们中间绝大部分都有向父母骗钱、逼钱、偷钱,甚至抢钱的经历。在谈到这些很不光彩的往事时,他们似乎冷漠到豪无羞愧之意。还有些学生花钱雇佣同学代替做作业、抄笔记;有的花重金购买网络游戏中的“装备”,或用钱请人代打游戏;有钱的孩子成为同学们羡慕、追捧的对象;青少年交友以“出手大方”与否为感情深浅的判断指数……这“金钱万能”、“一切为了有钱,有钱就有了一切”等错误思潮,使得不少孩子是非混淆,美丑不辨,缺乏进取心,失去知耻感。他们沉迷于不当的消费,又不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积累,最终滑向堕落的人生歧途。

此外,当今不良的多元社会文化也对青少年起了相当的误导作用。

影视领域中,庸俗粗鄙、搞怪闹笑的戏说清装剧;披发仗剑、动辄打杀的妖仙鬼侠片;还有把原本内涵丰富的传统经典,如:《西游记》、《白蛇传》、《宝莲灯》等,任意曲改成模糊正义、怪诞滑稽的游戏连续剧。那看来十分鲜活生动的画面情节,很容易使天真无瑕的孩子们误以为那就是真实生活的写照,不知不觉地被迷糊了人生。

音乐市场上,主打流行歌曲基本上清一色的都是关于“爱”和“情”。其中吟唱的多是些灰暗破碎、病态畸恋的所谓“爱”;那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腔调,给青少年带来不健康的“爱”的感受。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下,学生们“理所当然”地把寻求“爱”作为自己校园生活的重头戏,连上课、走路、吃饭、睡觉时都不忘戴着MP3,陶醉于“爱”的心曲,试图从中寻找情感依托与美妙憧憬,从而离现实的学习生活越来越远。

大小书店里,富有创意、生动活泼的少年儿童健康读物不易见到,而通篇暴力色情的口袋书、荒诞不经的Q版课本,却在孩子那里时有发现。在学校附近的出租书屋,或卖旧书、杂志的小地摊上,学生们很容易买到满纸变态色狂、血腥殴斗的各种读物。报纸杂志连篇累牍地登载歌星影帝的桃色逸闻、多角暧昧;不惜笔墨地描绘天王天后的低俗秘籍、偏癖嗜好。那故弄玄虚的文字炒作,夸张煽情的漫画广告,弄得青少年“粉丝”们神魂颠倒,纷纷沦为迷途羊羔。

为了提高点击率,各网站展开了争夺眼球的拼搏,挖空心思出怪招、歪招、黄招、烂招,千方百计地吸引网民的注意力。针对青少年情感空虚的需求,开辟网上同居、网婚、赌博、聊天室裸聊等项目,传播不健康信息,提供不文明服务,以招徕网民。不道德的网络文化越泛滥,青少年犯罪率越向上攀升。

另一种普遍的网络文化乱象,就是青少年在网上毫无顾忌地攻击、漫骂,可以不负任何责任。有些已经形成群体性的乱象,他们利用网络的便捷性、互动性、隐蔽性及无处不在的广泛性,肆意发泄、相互鼓噪。这种网上恶性群体膨胀,带坏了更多的盲从孩子。

各色现代文化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角落。就整体而言,社会文化乱象已经在不少文化领域中存在。其中,网络文化中的不良因素是最多的,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也是最为严重的。历史早已证明,文化混乱导致思想混乱,思想混乱引发行为混乱。众多网瘾青少年的出现,再次告诫人们:玩物必然丧志。

3.应试教育的摧残

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学校重教书、轻育人,狠抓智商、忽视情商,孩子被当成死记硬背的学习机器,身心受到进一步的摧残。

改革开放后,也许是对文革中“读书无用”谬论的反动,加上千百年来科举文化的根深蒂固,高考制度一经恢复,在不长的时间里,应试教育的藤蔓就把校园给紧密地覆盖住了。为了孩子考上最好的学校,家长们全力以赴地从儿童早期教育开始投资,不管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也不管孩子是否乐意,带着孩子到处培优、到处考试。

在“一分决胜负,一考定终身”的强大压力下,老师们的眼睛主要盯着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围绕着考试而进行的。考分高的孩子,立即被大家众星捧月似的成为天之骄子;考分低的,本应该是被给予更多关注和帮助的对象,但实际上,他们反而成为被冷落批评甚至嘲骂责打的可怜虫。孩子们不仅被按考试成绩排名次,而且,他们的座位也是按考分高低来排的,这一点对青少年的心理伤害很大。

孩子像是头小毛驴儿,被老师揪着耳朵往前拽,父母在后面使劲儿推,孩子失去发展自身兴趣和实现自我的空间,被代之以枯燥而沉重的应试教育。随着年龄和自主意识的增长,有的就开始对抗父母,逃学旷课。老师、家长一见孩子学习状态不佳,就着急、批评、加压,结果是往往使得情况更加恶化。校园里又缺乏及时的心理辅导与有效的沟通渠道,孩子的苦恼与压力得不到缓解,一接触魔力无穷的网络游戏,就如同干柴碰到烈火,马上熊熊燃烧起来。应试教育就是这样一步步地磨灭一批批青少年追求自我的原动力,致使他们厌恶这样的学校教育,进而从根本上放弃学习。

研究发现,智商主要是先天的,情商取决于后天。实践证明,人们能否健康成长并走向成功,情商起着80%或以上的决定作用。而情商的高低,关键取决于青少年所接受的早期教育及成长环境的质量。家庭、社会及学校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素质。

三、给青少年一片健康成长的蓝天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里提出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中,第一个就是教育。《报告》明确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坚持育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就指明了从根本上解决好青少年问题的途径:改进教育,给青少年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1.从家庭教育入手,帮助青少年学会自我教育

教育不只是坐在学堂里读书、学知识。教育是引导人们学会做人、做学问和做事业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主要有哪几种方式呢?过去,一般都认为主要有三种: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我认为,这是不完整的,必须还包括自我教育,一起构成整体素质教育的四种教育方式。前三种为被动教育,第四种为主动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帮助青少年学会自我教育,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程度的高低是检验前三种教育是否成功的首要标准。

对青少年来说,这四种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在孩子成长各个阶段的比重是不一样的,是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而相互消长的(见下图)。

该图清楚地表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孩子从少年进入青年时期后,其走向是一直往下的,而自我教育则是快速上升的。也就是说青少年必须尽快地进入自觉的自我教育期,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健康地成长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可惜的是,现今的实际状况却不是这样,特别是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的父母们,牢牢抓住孩子不放手,要把他们的家庭教育进行到底,永远强加在孩子身上。

家长会问:“孩子能不管吗?要是不管,那不更糟糕了吗?”事实上,青少年最反感的就是家长对他们的管,家长管的越多,亲子关系越恶化,孩子的问题越多、越严重。其关键在于家长不真正理解什么是科学的家庭教育,而是错误地把“管住孩子”当成教育的唯一方式。

人们在提到教育改革时,一般主要就是指学校教育要改革。这是很片面的,真正的教育改革,必须从家庭开始。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师。以往人们常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现在,我们要认识到:“坏的开头是失败的一大半!”要孩子做成功的人,必须要给他们良好的起点教育。可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家长们不真正理解早期素质教育对其孩子一生的重要性,或者不明白怎样做好对孩子的家庭教育。

造成这种状况的客观原因,主要是对婴、幼儿和少年儿童早期素质教育的研究和普及做得不够,广大家长对人的生理成长变化过程、对孩子大脑阶段性发育的基本科学常识、对孩子幼年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方式方法、对人的健康心理的形成及如何化解心理问题等方面,都缺乏应有的认知。

人们不管做什么工作都有岗前培训,而最重要莫过于做父母的这一工作,却没有进行必要的培训。只要到了婚龄,一对男女相互认可后,就可以结合在一起做夫妻,然后顺理成章地生下孩子来做父母。在法律上,他们是合法的父母;但在素质上,他们往往未必是合格的家长。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这句话人人耳熟能详,但这个“过”到底是什么?这个“过”怎么改呢?

最新研究发现,婴儿呱呱坠地后,其小脑袋里的细胞就开始一天天地发育成“突触”,并在交相连接后开始工作。其中,尤其是负责记忆的海马区,在婴儿出生不久就积极地发挥作用了。三个月大时,小脑袋里主管视觉和听觉的皮质,就达到峰值水平了。这也就是说,虽然此时的婴儿还完全不能有自主意识地表达个人的意愿,但他们的大脑已经在被动地接受外界给他们的信息了。

可惜的是,绝大多数父母对这并不是十分了解。他们往往自然地误以为,孩子这么小,能知道什么?能学什么?只要让宝贝吃饱穿暖睡足玩够就好了,他们的眼睛和手一刻也离不开孩子,整天守着孩子欣赏,有的还把小宝贝打扮得洋娃娃似的,展示给亲戚朋友们欣赏。就这样,他们往往错过了培养孩子良好的整体素质和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机。

婴儿一出生,最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哭。父母们的自然反应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去抱着爱摩,口里还以最温柔的语气安慰自己的心肝宝贝。他们觉得这就是爱,然而他们完全不了解这可能是害。他们对婴儿啼哭所作出的这种行为模式,会在其小脑袋里形成了最早的潜意识——可以用哭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长此以往,孩子自我中心的任性恶习就慢慢养成了。父母的“过”也即从此开始,他们不知不觉地给了孩子一个不好的开头。

通过脑电图的扫描,发现婴儿从第九个月起,其气质的差异就已经在大脑的活动中显示出来。日后孩子是否开朗大方或羞怯自闭,这个时候就可以作出一定的判断了。尽管参与情绪控制和高层次推理的皮质部分直到孩子15岁时,仍然处于发育之中。但是,幼儿在一岁大小时,这部分皮质的发育已经达到高峰期了。

新生儿的脑容量只是成人的1/4到1/3,而从零到三岁,是孩子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可增加一倍之多。因此,人生的头三年是最重要的情商培养的初始阶段。研究发现,0到9个月是婴儿性格的初步形成期;3岁时,幼儿的性格基本定型。所谓“三岁看老”,有其一定的道理。6岁左右,儿童的人格开始成形;孩子到12岁时,其人格特征已经非常明显了。

在这12年的整个阶段,家庭教育占了决定性的主导地位。但是,到目前为止,孩子们在这期间所接受的主要是家庭应试教育。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状态,才能推行整体素质教育。

2.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

什么是素质?什么是素质教育?

我们认为,素质是指人们对社会各方面事物正确认识程度的高低,及与之相应实践能力的大小,培养和提高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即为素质教育。其主要内涵包括:心理素质、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心理素质主要是:思辨能力、自控能力和自我平衡能力。人的成功与否、生活幸福与否,心理素质是决定因素。所以,早期的家庭素质教育中,最为关键的是儿童心理素质教育和早期情感沟通教育。

首先,要培养孩子正确的感知识别能力和基本的理性思辨能力:即从早期开始,就要通过各种适度的方式,使幼儿去慢慢地感觉并体会到父母的意向和引导;至其刚能明白父母的语言的时候,就要开始仔细而耐心地给孩子讲道理,使其真正能体验并学会分清哪些是该做的,如:按时起居进餐、听从指导调教、跌倒了自己爬起来等;哪些是不该做的,如:任性挑食、不安全的事、以哭闹来达到无理的要求等;哪些是可做可不做的,如:要父母陪睡、大声喊叫、作怪像等(注意:这些具体内容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尽相同的)。通过这些教导,使孩子自小起的行为举止越来越理性化,就会自觉地多做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而且尽量少做可做可不做的事。这样,孩子就会尽可能少地行为失范,逐步学会在人生道路上随时作出正确的选择。

其次,应该从早期开始就注意观察和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制能力。研究表明,人的成功与否,80%在于情商,智商只占20%的重要性。所谓情商,主要是指人们理性程度的高低,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自我控制能力的强弱。因此,自小培养和提高孩子的情商是至关重要的。作父母的在注意随时肯定和鼓励孩子良好表现的同时,要有计划地对孩子进行磨难教育,尽量让孩子逐步学会帮大人做些适度的家务,让其体会帮助他人、共同分担责任的感觉,并用以锻炼其耐劳的意志和吃苦的精神;还要注意及时批评、克制孩子的率性行为,不要轻易地对孩子哭闹之类的非理性要求让步,应长期有意识地从小处着手,培养孩子的韧性和毅力。

尤为重要的是,一定要教会孩子学会自我平衡:通过长期理性的平等对话和朋友式的心灵沟通,帮助孩子认识到人要有自信,但又不能盲目自信;人是不完美的,但是要努力追求完美;人人都会犯错误,但只要接受教训、不重复自己和他人的错误,就会越来越聪明,等等,以此促使孩子学会心理平衡。如果孩子不小心做错了事,或弄坏了东西,切忌大声训斥责骂,而是要首先平静地问清楚情况原因,再指导孩子以后该怎么做。要教育孩子去体会理解“胜不骄,败不馁”的真谛,不要以金钱和物质去激发或奖励其进步表现,而应以情感作为维系亲子关系的主要纽带,例如:当孩子做了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或在某方面有所进步时,家长可以说:“哇!真棒!爸妈好高兴!”如孩子有相反的表现或行为,就表示担心并给以适当的指正和引导。如果做得好,孩子可以逐渐学会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情,而不再在心理、情感上完全依赖于父母或他人的抚慰支持。这时,就可以说孩子开始有了一定理性的独立能力,也就是踏在成熟的起点上了。

还有一点应该注意的是,要坚持耐心地培植孩子的良性情感,如:阳光心态、大爱情怀、豁达开朗、充满热爱、欣赏大自然、富于同情心等;还要教孩子学会克服不良情感,诸如:盲目自大、心胸狭隘、怨天尤人、从不自责、拒绝沟通、闷躁自卑等。这种早期儿童心理素质的培育,是每个孩子起点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每个家长和教育者最应该送给孩子的最佳礼物。

这里要强调的是,朋友般的理性沟通是亲子互动及早期儿童素质教育最必要、最有效的方式,要尽可能多的随时随地进行。父母要经常与孩子聊天、谈心、回忆故乡、追思先辈、结合节日描述传统,多以读书、画图画、讲故事、唱儿歌、指导其听音乐、看健康的影视节目、做益智性的游戏等文化艺术活动方式,来对孩子进行早期的理想启蒙教育,激励其从小就有健康的兴趣爱好和美好的梦想追求。

此外,要适时而有步骤地教导孩子,为什么要尽量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通过一些平常家务、户外活动、体能训练、手工制作、猜谜答疑等方式,启迪孩子去解决可以自行解决的困难,使其从儿时起就多多经历磨炼。再者,当孩子受挫,或任意放弃一件未做完的事,准备半途而废时,不要呵斥责训,更不能讥讽打骂,而应及时劝导分析,鼓励打气,耐心而透彻地与之讲明“失败乃成功之母”、坚持才能胜利、坚持就能胜利的道理。在整个儿童成长期间,必须一而再、再而三地对孩子进行这样系统的情商教育、理想教育、生命教育、挫折教育和感恩教育。

3.身教重于言教

经验告诉我们,在儿童早期的素质教育过程中,最关键在于教育者的“言传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家长们自身的人格素养、行为举止、言谈眼神、待人接物的方式等等,对儿童是最早最直观的影响教育。

在我直接接触过的500余受网瘾困扰的家庭中:54%的家长不懂电脑和网络,23%的只有粗浅的了解,近16%的会一般的使用,仅7%的家长精通电脑和上网。此即表明,很大一部分家长不具备正确引导孩子上网的能力。不仅如此,有将近五分之一的网瘾青少年第一次玩电脑,是从其父母那儿学会或看来的;约有二分之一的孩子,是小时候父母主动让其去玩游戏机或电脑游戏。他们原以为小孩子玩玩这东西不要紧,可能还会有益于孩子智力的发展,殊不知孩子尔后却沉迷其中了;还有四分之一的父母,是把电脑或装宽带上网作为奖品提供给孩子,没想到最后却导致其上网成瘾的。

此即表明,在众多网瘾青少年的早期家庭教育中,相当缺乏如何科学使用电脑和健康上网的及时指导,因而他们未能从小建立起电脑网络主要是工具而不是玩具的正确概念,最终走上令人扼腕的网瘾之路,导致成千上万的家庭因亲子关系恶化而不和谐。在这样的家庭中,儿童们难以获得良好的早期素质教育,从而“输在起跑线上”。

由此观来,家庭教育的成败,是与家长自身整体素质的高低成正比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问题,应该是预防重于治疗。所以,改进儿童早期教育的核心症结,就是父母们要真正学会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尽可能地设法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早期家庭素质教育。只要打好了基础,心理素质强、专业知识丰富、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这样高素质的青少年就能抵御不良社会文化的侵蚀,自觉地用心学习,不断地健康成长。

万物的茁壮成长,需要丰沛的雨露阳光。

我们真诚地期盼,全社会都来关注青少年的成长环境问题,进一步切实贯彻中央精神;希望各文学艺术界、众家媒体和网络游戏厂商们,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社会良知和历史责任感。举国上下共同努力,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的同时,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大力开拓、发展积极向上、弘扬正气,既富传统民族特色、又具璀璨时代光彩的文化产品。

教育部门应该更进一步地实施素质教育,把学校建设成受青少年喜爱、家长们信赖的温馨教育园地。学校一定要把学生的情商培育和心理健康放在一切教学工作和学校活动的首位,真正做好教书重育人、育人重育心。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不断改革教育、大力推展素质教育,注意把家庭、社会和学校有机地联系起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就一定能把中华民族的新一代培养成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标签:;  ;  ;  ;  ;  ;  

教育改革与青少年健康成长_家庭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