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期选举和政局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局论文,美国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11月8日,美国举行了第104届国会及部分州长选举,结果共和党获得空前大胜,在参议院(共100席)由44席增为53席,民主党由56席减为47席;在众议院(共435席)由178席增为230席,民主党由256席减为204席,独立人士1席。共和党一举夺得了国会两院的多数控制权,改变了民主党一党同时控制总统职位和国会两院的政治格局,结束了民主党对众议院长达40年的多数控制,使克林顿今后两年的施政将受到国会更大的掣肘,处境更加困难。在50个州长中,共和党由原来的20席增为31席,民主党从29席减为18席,独立人士1席。尤其是共和党取得了加利福尼亚、纽约和得克萨斯等10个“至关重要”大州中的8个州长席位,对民主党和克林顿1996年总统竞选连任将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一、民主党大败的主要原因
美国选民在1992年大选中曾把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林顿推进了白宫,而两年后选民却在中期选举中使民主党遭到了“人们难以置信的惨败”,这除了在职总统的党在中期选举中一般总要丢失一些席位的规律性因素外,主要原因是:
(一)克林顿总统声望低落,使民主党处于不利地位。克林顿是在1992年提出“改革现状”等一系列诺言得到选民支持而入主白宫的。上台两年来,虽然取得了经济稳定适度增长、财政赤字减少以及在国会通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打击犯罪法等成绩,但多数选民并不认为美国经济上升是民主党政府的功劳,而是经济周期发展规律所致,同时经济回升与家庭收入脱钩,现在的家庭生活水平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比过去下降了。由于克林顿没有履行减少中产阶层赋税负担等诺言,继续执行扩大政府开支、增加税收等“大政府”政策,尤其是作为其“变革核心”的医疗保健改革和社会福利改革法案遇到多方阻力在国会搁浅,加之社会治安状况恶化,以及白水、琼斯等丑闻案的纠缠,各种指责不断和新闻媒介的着力渲染等,使克的政治地位不断削弱。今年初以来,其公众支持率一直徘徊在40%上下,是40年来美国历任总统任职同期内最低的。因此,共和党把克林顿的种种失误和丑闻作为攻击民主党议员、州长候选人的“有力武器”,使民主党候选人在竞选中陷入十分被动局面。美国舆论普遍认为,克本人对民主党惨败应负有重大责任;克林顿在选举后的记者招待会上也承认,他对民主党的失败负有“部分责任”。
(二)选民普遍存在不满和怨恨情绪,对选举反应冷淡。民主党的失败,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冷战后西方国家中普遍存在的对政府的信任危机。这种危机在美国表现为一股强烈的席卷全国的“反政府、反国会、反现任政客”的政治思潮。目前,选民中的69%对政府不信任;79%认为第103届国会无政级是“最糟糕的”;62%认为美国正“走在错误的轨道上”,不满情绪已达到60年来的顶点,因而存在着强烈的“反华盛顿情绪”。他们认为政府和国会都没有为普通选民谋利益,认为国会只为特殊利益集团服务,且对20多年来国会丑闻不断非常痛恨;对两大党均感失望,标榜自己不属两党的人大大增加,有53%的人支持成立新的政党;对社会道德下降和未来感到担心;对当前的生活状况和经济前景深感不安。美商务部最近的报告指出,从1973年到1993年,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的综合年率为7%,这个趋势仍在继续;失业率虽降到5.8%的水平,但失业人数仍达770万,另有半失业者430万人,这表明美国结构性失业难以解决。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穷人增至3930万,占人口总数的15.1%,是33年来的最高峰;没有参加医疗保险的人达3970万,比克林顿上台时反而增加6%等。广大中产阶层选民对实际收入下降和税收增加“非常不满”,公众中的悲观情绪比20年前尼克松不体面地辞职时更严重。很多选民“心灰意冷”,对选举“十分冷淡”,选民投票率只有38.7%。投票率低对民主党明显不利。
(三)共和党比较团结,并得到佩罗及其追随者等的支持。近两年来,共和党为了重返白宫,并重新取得对国会两院中至少一院的有效控制,利用选民对克林顿和民主党的不满情绪,加紧攻击克林顿政府的各种过失、揭露克林顿的丑闻并阻拦克提出的以“大政府”为基础的各种立法,产生了一定效果。尤其是共和党在过去两年来的9次重要的国会补缺选举和地方选举中获胜,增强了信心。共和党为了在参众两院取得更多的席位,采取了进攻性的竞选战略,改变了过去主动放弃100多个选区的消极方针,而在435个选区内向民主党发起全面挑战,这无疑增加了共和党人获胜的机会。同时,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在7月下旬召开了历时3天的夏季会议,专门制定了中期选举战略;9月底,参、众两院共和党议员候选人及现任议员分别发表了该党一旦控制国会后立即进行改革国会机构、削减中产阶层税负等的立法议程,以制造舆论,笼络人心,争取选民支持。多数选民认为,共和党比民主党善于处理经济和外交问题;倾向共和党人的选民已增至41%,倾向民主党人的选民仅为36%,这是多年来在国会选举中共和党的支持率第一次超过民主党。此外,在1992年大选中实际上帮了民主党忙的无党派人士佩罗,公开鼓动其约2000万追随者支持共和党控制国会。结果在自称为独立人士的选民中,65%投了共和党人的票,这是历次选举中少见的。
二、近期美国政局趋势
从两党各派力量对比和两党竞选情况及政策调整趋势来看,美国政局趋势将向中间偏保守的方向发展。
(一)选民政治思潮趋向保守,新保守主义有重新抬头之势。今年两党竞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无论民主党或共和党的议员、州长、州议员候选人为迎合潮流,都纷纷举起“价值观”的旗帜,强调社会问题和传统价值观。因家庭破裂而导致社会道义价值下降成为今年竞选的首要议题。共和党人再次鼓吹里根保守主义的政策;许多民主党竞选人也一反常态,接过共和党人一贯强调的“小政府”、家庭价值观、法律和秩序问题等作为今年竞选的主题。连民主党自由派的头面人物肯尼迪参议员为保住自身席位,也不惜改弦更张,唱起了严惩罪犯、实行学校祈祷活动等高调。克林顿总统还专门发表演说,强调美国人应负起“个人道义责任”,“重振价值观念”。美国报刊普遍认为,这表明当前美国的政治气氛正在向保守方向发展。选举结果表明,约占这次投票选民1/3的保守组织“美国来福枪协会”的支持者绝大多数投了共和党人的票;极端保守的“基督教联盟”成员投共和党票比投民主党票的人多一倍,他们在南方所支持的共和党候选人96%获胜;大多数企业公司的老板,由于不满克林顿增加富人税收等政策,这次也投了共和党的票。这几部分选民的构成和他们的思想是共和党获胜并推动美国思潮右摆的两个主要因素。
(二)在民主党内,以“民主党领导人会议”为代表的中间偏保守的力量和影响继续增强;该党主流派、以劳工和黑人选民为基础的自由派力量仍相当强大,但其力量和影响在下降。自由派虽已对其大政府、大开支、大福利和高税收等传统的施政主张作了某些“务实”的调整,承认政府不可能解决美国的所有问题;但在具体问题上,如医疗保险改革、打击犯罪以及其它国内问题上,仍贯穿着扩大政府开支、强调政府作用等大开支、大政府的政策思想。因此,该派的议员和州长竞选人不怎么受选民欢迎。资深的自由派参议员米切尔、里格尔、梅岑鲍姆自动不参加今年的竞选连任;而该派众议员华盛顿和布莱克韦尔等在民主党初选中就遭致失败;一些重要的代表人物,如参议员肯尼迪等在竞选连任中遇到了从未有过的麻烦和挑战;特别是众议院议长福利、纽约州州长科莫和参议员萨瑟、沃福德等人落选成了重大新闻。福利作为众议院议长在竞选中落选是美国1860年以来的第一次。
以参议员纳恩、罗布、麦柯迪等民主党中间派和保守派议员等公职官员组成的“民主党领导人会议”,在把该会前主席克林顿送进白宫的过程中起了重大作用,它一直是“民主党智囊”,同克林顿关系非常密切。克林顿上台后提出的一些重要的政策和立法建议,如增加富人税收以减少赤字,强调加强经济实力为重点的综合国力竞争,把自由、民主和人权作为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以及强调“个人责任”的福利改革计划等,均出自该派的政策思想。但克林顿为了争取自由派的支持,在具体政策内容上偏向自由派的政策,从而引起该派的不满,要求克回到“新民主党人”的立场上来。在这次选举中,作为该党中间派和保守派重要力量的南部参、众议员有所减少,但其政治影响仍在扩大。该会成员、前众议员帕内塔已被克林顿任命为白宫办公厅主任,并称他是白宫的“顶梁柱”。在下届国会中,克林顿鉴于民主党处于少数党地位,为了推行其“新民主党人”政策,将依靠这两派的力量同共和党议员结成“两党联盟”,以通过其重要立法。
(三)在共和党内,保守派的力量和影响上升,同时也在向中间的方向调整其政策立场。在共和党三大派中,以参议员查菲等人为代表的温和派力量和影响继续减弱;以参议院领袖多尔等人为代表的温和保守派虽在政治上继续处于主导地位,但由于该党众议院领袖米歇尔、参议员丹福思等人退休,力量有所减退;以参议员赫尔姆斯、格拉姆、众议院副领袖金里奇等人为代表的保守派力量和影响已增强。金里奇将接替民主党的福利成为众议院议长,该派众议员阿梅将接任众议院共和党领袖。此外,保守派前总统竞选人罗伯逊领导的宗教右翼“基督教联盟”是近两年来共和党内发展最快的一股力量,现已控制了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佐治亚和弗吉尼亚等18个州的共和党基层组织,对其他13个州的共和党组织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共和党保守派自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美国经济、社会危机的进一步发展,已对极端保守的政策作了向中间方向的调整,提出了以解决社会问题为中心的“新时代的保守主义”,主张在加强核威慑力量、承担海外义务的同时,把主要力量转向解决诸如贫穷、工业和技术发展、教育、犯罪、吸毒和环境保护等国内问题,并继续强调依靠私人经济和社会团体来解决上述问题,但也要发挥政府的“支持和调节作用”。值得注意的是,9月底,以金里奇为首的330名共和党议员和议员候选人发表的《美利坚契约》中所提出的该党控制众议院后的10项优先议程,完全反映了“里根时代”的保守政策,如主张增加税收的任何提案必须由国会3/5的多数通过,要求改革国会的官僚机构,通过平衡预算宪法修正案,限制国会议员任期,给中产阶层减税等,但没有提到保守派历来主张的反对堕胎、要求学校祈祷等社会问题。这表明“基督教联盟”等保守派在这些社会问题上的主张已有所调整而变得“灵活”一些了。
三、克林顿今后两年的处境
克林顿今后两年将会向竞选时所标榜的“新民主党人”的中间偏保守的国内外政策主张回摆:继续强调实行“变革”,仍把处理国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但重点转向社会问题。一方面继续强调发展经济,实施各项改革计划,加快改革进程,整顿社会治安,并增加对外交事务的关注;另一方面将积极寻求国会两党各派支持,争取尽快通过医疗保健和社会福利改革等重大立法,以摆脱政治困境,为1996年竞选总统连任创造条件。但是,由于国会权力的转移,他将面临许多严重的挑战,困难很大。
第一,共和党控制的新国会将是一个更加保守的国会,克林顿与国会的关系将更加紧张,有可能成为“跛鸭总统”。克林顿执政两年来表明,在民主党以较大多数的优势控制国会的情况下,由于民主党和共和党以及民主党内部自由派和保守派的斗争,克林顿同国会的关系已经很紧张。在他提交国会通过的重要立法议案中,有的是在布什执政时就已谈成的;有的是向国会作了很大妥协让步之后,才以一票之差获得通过的。今年还出现了“立法僵局”,因此,克林顿自称他在国会是“最受虐待的总统”。在新国会中,由于共和党控制了国会,并且把国会的立法活动作为1996年争夺总统职位的筹码,党派斗争势将更加紧张激烈。因为:(1)共和党保守派力量大大加强。共和党新当选的议员多数属保守派,如接替民主党参议员席位的,除缅因州的斯诺威外,宾夕法尼亚州的桑特勒姆、密歇根州的亚伯拉罕等均属该派;据估计,该派参议员已由25席增至33席,众议员从92席增至120余席。而民主党参众议员的多数属自由派。由于这两党两大派在政策主张上的对立,必将使党派斗争加剧。(2)新国会领导权将掌握在主张进行党派斗争的人手中。现任众议院共和党副领袖金里奇将成为众议院议长。金被认为是“只为一党私利而斗争”的保守派代表人物,令克林顿“最感头痛”。参议院共和党领袖多尔为1996年竞选总统争取保守派的支持,正在向右靠拢。他不仅同“基督教联盟”保持友好关系,而且“令人吃惊”地一反常态,对在打击犯罪法和医疗保健改革法案中同民主党合作的温和派议员提出了严厉批评。(3)共和党在新国会将接替所有常设委员会和小组委员会主席职位。在参议院的20个常设委员会中,保守派参议员将担任外交、军事、银行等10个重要委员会主席职位,在众议院的23个常设委员会中,将担任外交等13个委员会主席职位。两院常设委员会在立法上具有较大的权力,这不能不使克林顿的内外政策受到严重掣肘。(4)尽管多尔、金里奇和克林顿在选举后都表示了相互合作的愿望,但金里奇等人又强调在立法事务上虽然不排除同白宫进行谈判和妥协,但是不能按民主党的条件妥协,而宁愿冒被总统否决的危险;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该党不同于民主党的形象,从而为1996年争夺白宫宝座作准备。(5)可望接任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的参议员达马托说,明年该委员会的第一优先工作是重新举行有关“白水案”的听证会;另外,因“水门”案的牵连而被迫辞职的财政部副部长哈贝尔,12月6日表示愿与“白水”案独立检查官合作,以便提供有关克林顿夫妇等人在阿肯色州的商业活动情况和克林顿竞选州长时筹款的情况等,这将使克林顿和民主党陷于更加被动的境地。
第二,克林顿还将受到来自民主党内部派别斗争的牵制。克林顿是以“新民主党人”的面貌当选总统的。但上台后,无论是所提的经济社会政策,还是政府官员的遴选都偏向自由派,偏离了中间偏保守的美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潮主流。因此,克林顿的增税节支政策、社会改革政策和一些官员的提名都遭到党内中间派和保守派的反对和牵制。例如在打击犯罪法上,一度有58名中间派和保守派议员在投票中倒戈,与共和党议员联合反对该法案,致使该法案险遭夭折,只是在克林顿作出让步并取得共和党温和派的支持才得以通过。医疗保健改革法案最终被国会搁置起来,就是因为它主要反映了自由派的增税和扩大政府开支的“大政府”倾向,不仅被共和党指责为“想搞社会主义和实行医疗配给制”,也遭到民主党内温和派和保守派的反对。中期选举后,该党保守派参议员谢尔比因不满克林顿的政策,宣布退出民主党加入共和党,对民主党来说真可谓“雪上加霜”,从而使共和党参议员由52席增加到53席。在下届国会中,民主党自由派议员仍将占该党议员的多数,如果克林顿要采取中间偏保守的政策立场,将会受到自由派议员的较大牵制。
面对上述困难处境,克林顿将在内外政策上转向中间立场,以期建立以两党中间派为基础的“两党联盟”来改善其在立法上的处境。一方面,民主党内部要求克林顿回到“新民主党人”的中间立场以与共和党合作的呼声较高。另一方面,共和党内保守势力的急剧发展已引起该党一些州长、市长、温和派和部分温和保守派议员的不满和担忧,如在这次选举中,共和党纽约市长圭里亚尼和洛杉矶市长里奥登等人不支持该党保守派的州长或参议员候选人,却支持民主党的候选人;温和派参议员帕克伍德等人主张在立法问题上与民主党寻求妥协以推进立法议程;即使保守派代表人物参议员格拉姆也主张把堕胎等社会问题搁置一旁,并认为现在共和党已承担责任,不能再搞“立法僵局”等。这表明,克林顿在某些立法问题上争取“两党联盟”的支持不是不可能的。
四、对内外政策的影响
这次中期选举,对克林顿政府今后的内外政策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在国内政策上将采取比较偏向保守的政策。共和党认为该党在这次选举中获得大胜,是选民支持其减少政府过多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小政府”思想的成果。因此,选举结束后,金里奇等人就立即宣布,共和党有自己优先考虑的立法议程,要履行该党在竞选时所提出的诺言,即在新国会复会后的100天内通过减税、改革福利计划、精减政府机构、增加国防开支、赋于总统单项否决权等《美利坚契约》的10项立法议程,这实际上就是要推行共和党“小政府”思想政纲。
面对共和党和新国会的压力,克林顿将不得不从原来偏向自由派的国内政策转到中间立场上,以迎合选民的要求与共和党进行合作。克林顿一方面将把较易与共和党取得妥协的福利改革计划作为其坚持“改革”的优先立法议程,因双方都以“加强个人责任”为改革原则;同时,将缩小医疗保健改革法案的规模,以淡化原方案中强调政府作用和扩大开支等“大政府”的自由派色彩。至于共和党《美利坚契约》中提出的诸如赋于总统单项否决权、平衡预算宪法修正案、限制议员任期等,克林顿有望予以合作解决。即使对克林顿强烈反对的将使减少财政赤字“走回头路”的减税、增加国防开支等议程,辞职的财政部长本特森最近曾表示,将对减税问题“进行认真仔细的研究”。
(二)在经济政策上,政府的决策将受到掣肘,长期经济计划难以展开。预计共和党将在削减政府规模、减少开支和税收上向克林顿提出挑战,现行“自由派色彩浓厚”的经济政策将得以修正,并将影响今后的美国经济走势。由于共和党将控制国会的财政和预算大权,从而使1987年由共和党总统里根任命的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在决定是否提高利率上,“有更大的行动自由”,政府的影响力将相对减弱。两党在这次选举中都公开保证要增加就业机会,让选民“感受到经济情况的好转”,双方很可能将更加关注短期的政策举措,以期速见成效。这将使克林顿的长期经济计划受到不小的牵制。在国际经济政策上,两党共识较多,克林顿的对外贸易政策“得到两党中间派的广泛支持”;共和党注重获取经济利益,因而经济安全在美国对外战略中的首要支柱地位不会发生什么变化,甚至可能得到加强;特别是美国将以亚太经合组织、美洲首脑会议和世界贸易组织为“三大重要基础”,扩大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最近多尔与克林顿达成协议,参众两院分别通过批准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协议的立法就是重要的例子。克林顿为了改善国内的困难处境,还会加大经济外交的力度,以期在对外贸易上取得进展。
(三)在对外关系上,美国的外交政策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但新国会在外交事务方面的作用将有所上升,克林顿对外行动的能力将更多受到牵制,共和党的政治色彩会有所增加。一是共和党将更多地参于外交决策的制定,不仅通过手中的财权来约束克林顿的外交政策,而且还要通过其掌握的外交和军事委员会,发挥比过去更重要的外交决策作用。参议院共和党领袖多尔指出,白宫在外交政策方面“将不得不屈从于在国会居多数地位的共和党人的意见”;下届众议院议长金里奇说,他“不打算在共和党的目标上退让、妥协”;将成为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的吉尔曼称,在总统执行外交政策之前,“先征得国会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这预示着克林顿将不得不与共和党磋商协调,寻求妥协,减少阻力。二是共和党人将在一些外交事务上向克林顿政府提出挑战,施加压力,制造麻烦。他们公开主张大幅度减少对外援助项目,减少国际开发署的规模,重新评估美国与有关国家及联合国的关系;要求不再削减国防开支,重新开始星球大战计划项目;限制总统使用军队的权力,只允许在事关美国国家利益时,在由美国指挥的联合国行动中使用美国军队;反对国际环保条约和海洋公约等。在海地、波黑、朝鲜和世界贸易等问题上与政府的现行政策也有“相当不同的观点”,还特别声称要重新审查最近与朝鲜签定的有关核问题协议。他们表示,将发挥自己的“相当影响”,不会允许克林顿在这些外交问题上按自己的议程行事。在中美关系上,总的来说,新国会仍将支持克林顿政府现行的同中国进行“积极接触”以全面改善美中关系的对华政策,但在人权、西藏、贸易等问题上还会不时发难,特别在台湾问题上,对克林顿政府的压力将会加大。总的来说,克林顿今后在出兵干预地区冲突、削减国防开支等问题上可能会有所收敛或放慢速度。但克林顿为了改善国内处境,可能在外交上较前投入更多精力,以便在外交上有所建树,弥补在内政上遭受的挫折。
总之,明年1月5日新国会复会后,克林顿政府和民主党推出的任何一项法案都将受到严格审查,均须与共和党达成某种妥协,在内外政策上将会同国会作出较多的妥协和让步,以期在国会内建立“两党联盟”。
这次中期选举实际上已经拉开了1996年美国大选的序幕,克林顿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被过早地推上了总统选举的舞台。民主党的惨败不仅使该党竞选下届总统的希望大打折扣,也使克林顿成为党内攻击对象,以致使他是否有资格成为下届总统候选人这一问题被过早地提了出来。共和党则在欣喜之余踌躇满志,其头面人物多尔、金里奇、前国防部长切尼、前国务卿贝克和前住房部长肯普等人,都纷纷表示有意在1996年问鼎白宫。另一方面,共和党获得31个州长席位,这些州所占总统选举人票总数已大大超过总统当选所需要的270张选举人票。这对克林顿竞选连任十分不利。如果克林顿在明年迟迟不能使国会通过医疗保健和社会福利改革法案,以提高选民对他的信心,或白水案等又出新的问题,克林顿的政治地位还将进一步削弱,并可能导致美国政局发生新的变化。
应当指出的是,共和党获胜的主要原因并非它提出了得人心的政策主张。况且,中期选举后,共和党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怎样处理同政府的关系,在某些问题上调整过去好斗的作法,协调党内各派及争当总统宝座的人之间的关系等。从选举结果看,虽然共和党成为国会的多数党,但它的多数地位优势并不大。两党在参议院的力量对比实际上出现了相对均衡的局面;在众议院的多数地位也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意志行事。两党对阵升级最终对共和党也不利,民主党和克林顿可能也会以“拖延战术”或“总统否决”来对付共和党的提案。如果共和党一味同克林顿总统处处作对,在新国会又迟迟不能通过人们关心的议案,而且“不比民主党干得好些”。那么,共和党就可能丧失机会,并有可能被加上“破坏主义”的罪名而被选民抛弃。
因此,民主党和克林顿仍有机会来挽回当前的颓势。未来两年内两党之间仍将有一番龙虎斗。
标签:众议院论文; 美国历任总统论文; 美国政治论文; 美国选举论文; 立法原则论文; 民主党论文; 经济学论文; 白宫论文; 国际政治论文;